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隱秘計劃

第01章 文 / 湯姆·拉奇納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晚,在小華盛頓酒店那個有賓至如歸氣氛的餐廳裡,兩個衣著考究的男人坐在一張餐桌旁。「這裡吃的東西全國一流,」巴尼-凱勒用亞麻布餐巾擦了擦嘴,笑瞇瞇地說,「最棒的。」

    另一個人似乎對正經事更有興趣。「那麼告訴我,」雷克斯-希爾德說道,「為什麼選她?」

    巴尼開始言歸正傳。「首先,她很清白,沒有任何污點。她丈夫也沒有。」

    雷克斯似乎不以為然。「據我所知,他是個客機駕駛員。這本身我就不放心。」

    「不要不放心,他不是個亂來的人。」

    「我可不允許出醜聞或者爆炸性新聞。這兒不能有迪克-莫裡斯。」

    巴尼笑起來。「你就放心吧,十二年的美滿婚姻,一雙兒女像明信片上的畫一樣完美,一個六歲,一個八歲。她丈大四十二歲。她現年三十八歲,等我們將她扶上台時,她就四十九歲了,年齡正好。」他對端咖啡上來的侍者點點頭,接著說,「出生於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郊,據說家境貧寒,從小就迷上了電視新聞。獲新聞學獎學金進入西北大學,後轉入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在華盛頓謀到一份工作,在政府部門,不在媒體——」

    雷克斯不耐煩地打斷他。「她是怎麼遇上她丈夫的?」

    「在可愛的天空,班機在暴風雨中向杜勒斯機場降落,著陸後飛機衝出了跑道。他是飛機駕駛員;她很傻,是那天晚上唯一的乘客——也許是出於不得已要趕去做報道。他帶著她走出泥漿到達機場候機大樓,剩下的大家都知道了。」

    雷克斯在腦海深處搜尋著。「我為什麼也要把他和電視聯繫起來呢?」

    「因為電視是他們的共同之處。他曾經幹過錄像剪輯,在洛杉磯電視台工作過一段時間,是個以做政治宣傳為主的自由撰稿人,現在仍然在兼職,據我所知是編輯她的部分節目。他幹得不錯,但他更喜歡飛行。」

    「他們什麼時候結的婚?」

    「八五年,他們在第十六大街一個不體面的街區買了套爛房子,在那段街區人模人樣地生活起來。她當時主要是為參議員們端端咖啡,沒有前途,於是改換門庭,進了當地電視台幹起新聞。因為她長得漂亮,所以常在電視上露面。但她確實幹得不錯,於是被有線新聞網挖走。」巴尼伸手從腳邊的公文包裡拿出一份文件。「這裡有一份早期的評介:她是一位很有力度、具有超凡魅力的年輕記者;儘管她像釘子一樣堅硬,卻像奧普拉一樣敏銳和熱惱,人們願意向她敞開心扉,這個姑娘大有前途。引自《華盛頓郵報》。」

    「她從來還沒有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大有前途。」

    巴尼得意地笑了。「她還沒有得到我們的幫助,沒有人為她做過我們準備為她做的事。她有潛力,這很重要。她具備成為明星的條件。」

    「經濟狀況呢?」

    「不到六位數。不過她丈夫在環球航空公司的年薪是十萬。對我們有利的是,他們現在像所有過時的雅皮士一樣債台高築。孩子上私立學校要錢,那套房子需要不斷地投錢進去,還有夏季度假別墅要維護,這些你是知道的。」

    雷克斯咧嘴笑了。「聽起來倒有點像我和我妻子。」他喝了一口水。「宗教信仰呢?」

    「你會滿意的。他倆不僅是高尚的基督徒,她丈夫還是個有任職書的牧師,看在上帝分上!」

    雷克斯怒目而視。「巴尼!」

    「我沒有別的意思,看在上帝分上,就類似於拯救靈魂那一類的話。」

    雷克斯明顯地意識到他在開玩笑。「你應該再出生一次。」

    「我信仰的是另外一個上帝。」

    「是的,我知道。」雷克斯說。他轉動著眼珠,根本沒考慮這種可能性。「往下說。他是飛行員、錄像編輯,另外還是個牧師?他是丈夫,不是上帝。」

    「是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我還能告訴你些什麼呢?事實上,他是由弗吉尼亞一個外圍浸禮教派任命的。別以為他真的幹過這一行,也許他是為了父母才這麼做的。」

    「實話跟你說吧,我很瞭解他父親。我只是在檢驗一下你的調查。」

    「他父親怎麼了?」

    「你還不知道他是誰?」

    「我應該知道嗎?」

    「查爾斯-帕特森。查爾斯-帕特森教授。」

    「我知道他的名字,我們掌握這個情況。但他到底是誰?」

    雷克斯屈尊地說:「基督教運動中一位溫和的領導人,在裡真特大學任教。」

    巴尼似乎真的呆了。「帕特-羅伯遜的學校?我真該死。」

    「那還用說。」

    「那是我的奮鬥目標,那就再往下說。」

    雷克斯接著說道:「查爾斯-帕特森已經寫了好幾本書,是關於——」

    「先別說,讓我猜猜看:是關於耶穌、上帝之類的。我比較喜歡非小說類讀物。」

    「真有意思。」

    「怎麼樣,很完美,對吧?」

    雷克斯顯得有些猶豫。「嗯,這也許對我們很有利。」

    「我要說的正是這個。另外,對於還沒有加入索耶。庫裡克社團的人來說,她得過電視行業中最高的Q級收視率。還記得吧,幾年前他們進行過一次民意調查?結果發現如果克倫凱特1——一個該死的記者——宣佈參加競選,他將擊敗其他任何總統候選人,沃爾特斯大概也能做到這一點。明白了吧,美國人相信這個姑娘,她只是需要再多些知名度,再來一點點推動力。」

    1沃爾特-克倫凱特是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節目的主編和主持人。民意測驗認為他是美國最受信任的人,深受美國人喜愛。

    雷克斯放鬆下來並承認道:「她是我妻子所欣賞的人,我也喜歡她。」但是今天他在這兒要作出一項重大決定,而這種決定又難以作出。他還有一些疑慮,「她具不具備……這種素質去完成我們需要她完成的任務,去我們需要她去的地方呢?」

    「首先,她很聰明,在普林斯頓大學是班上第一名,在伍德羅-威爾遜學院攻讀政治學。她有勇氣,有幹勁,在歐洲進行過採訪報道——在有線新聞網的時候,她帶著克裡斯蒂安娜-艾曼坡的攝像機艱苦奮鬥多年——掌握了外交事務方面的工作經驗。然而更有利的是,她是華盛頓圈子裡的人,但又離那些人比較遠,所以不會有他們那種壞名聲,聽說她還想拓展視野。她沒有敵人,對你的事業充滿同情,並且是共和黨人,她符合條件。她曾經採訪過阿里安娜-霍芬頓夫人,阿里安娜說她是唯一知道如何提問的記者。」

    「電視觀眾可以信任她,我們能不能?」

    巴尼突然變得保守起來。「如果你的意思我沒理解錯的話,我認為現在還沒必要讓她知道我們長期與全面的計劃。」

    「那當然。」

    「事情會水到渠成的。同時,我們要在一段時期內做到這一點,我的任務是多讓她亮亮相,讓人們想多瞭解她。」

    「創造明星是有風險的。」

    巴尼提醒他說:「這全套荒謬的想法都太冒險,而這也正是我認為它能成功的原因。」

    雷克斯看著桌上的鮮花,再度陷入沉思。「通過!聽起來可行。」

    巴尼微微一笑,向後靠在椅子上。「這麼說你給我開綠燈了?」

    「另外兩個『騎士』呢?」

    「他們已經向我道過『好運』了。我對《聖經》起誓,雷克斯,我知道這是對的。」

    「你這個猶太人,講起話來倒像個基督徒。」

    「肯定是你們這些傢伙幹的壞事。順便說一句,聖誕快樂!」

    雷克斯放聲大笑,「光明節快樂!」1

    1光明節是猶太教節日,亦譯獻殿節;在每年十二月左右,所紀念的是公元前百六十五年猶太人戰勝敘利亞人後在耶路撒冷大廟的重新奉獻。

    「雷克斯,九七年將屬於我們。我敢保證,她是你想要的女士!」

    雷克斯略加思考後作出了決定。這是一個鄭重的聲明,因為他是在為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開放綠燈。「好吧,」他平靜而自信地說,「那就行動起來,去找她。」——

    5200全本書庫收集整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