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09章 文 / 殺豬刀的溫柔
「青營,藍營。」從張小碗接過懷善手裡的信看過後,汪永昭抬頭往門邊看去。
「是。」在他的冷眼下,護衛彎腰拱手,接而身形一閃,消失在了屋內。
懷善送來的急信,本是汪永昭先拆再給張小碗看的,但張小碗一上午都在書房給他整理書籍,來信後,他便由她手裡拆開了先看。
待吩咐完人後,汪永昭又從頭至尾重看了一遍,張小碗看著他緊緊攏起的眉心,輕道,「我先退下,在後院等您回來用膳。」
「坐罷。」汪永昭把信放在桌上,伸出手,拉了她在他的身邊坐下。
「老爺。」張小碗把他的手掌合在掌心,叫了他一句。
「百日,路上一月的行程,我們要回京城呆兩月。」汪永昭又盯了信一會,方才閉著眼睛淡淡地道。
皇帝已有明令,朝廷上下,武將丁憂百日,不解職待命,但不知在京中的這兩月中,皇帝又要跟他玩什麼心眼。
是想收回他的節鎮,還是要他的命?還是兩者都想。
張小碗先前當他是在傷心,現下聽著他這話怔了一下。
隨即她輕歎了口氣,「您是武將,這邊漠缺不了您,百日出殯後,您就回罷。」
汪永昭聞言偏頭看她,嘴角有譏俏的淡笑,「缺不了我?就是缺不了我才有問題,要是缺得成我,任他宰割,這才如了他的願罷。」
「懷善信中說了,他們是活不下去了。」張小碗垂眼輕語道。
「你信?」汪永昭仰頭短促地笑了一聲。
懷善信中說,祖父大人突有一天醒來,在床頭用藥漬寫下了「不得好死」四字才斷的氣。
張小碗想了一會,淡然地道,「如有別情,那也不是您的事,娘去得快,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別的陰謀,就是有也無妨,當年的那碗藥,也是我吩咐人灌下去的,爹那頭,就算是突然清醒又如何,要是出了什麼事,誰能怪得了您?他一直用我給的方子在用的藥,就算他是詛咒誰,那也是咒我這個不孝媳婦,跟您無關,跟汪家的誰都沒關係。」
她說畢,屋子內突發陡大的一聲,汪永昭重重地拍了下書案,書案上大半的籍冊宣紙因此跌落了地,發出了聲響,應和著那拍桌的餘韻。
「閉嘴。」汪永昭發怒了,他咬著牙,喉間青筋爆起。
不是她幹的,是她幹的,她全擔著?好大的本事!
「您有何好生氣的?」張小碗卻還是淡然,「我自己做的這等事,換他一句話那也是應當的,再說了,到了京中您好好護著我,我自己也看形勢而為,就算出了事,想讓我不得好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你當皇帝還是那個能賜你仁善之名的皇帝!」汪永昭冷笑,這時的他恨極了她的漠然淡定,他真是恨不得扇她一掌,扇清她的愚蠢。
「不是又如何?」張小碗抬眼靜靜地看著汪永昭,「他要殺他邊疆大臣的夫人,要殺當朝善王的母親,總得給個說得過去的說法罷。」
「他瘋了,」汪永昭深吸了口氣,才恢復了一臉的淡漠,「你也跟著他瘋。」
「您的意思是,您不讓我回。」張小碗想了想,又道。
汪永昭不語。
「我定是要回的。」張小碗輕搖了首,這時外邊傳來了青營藍營首領到的話,她便站起,朝汪永昭施了一禮,就朝那門邊走去。
她不回,那才讓皇帝抓住了汪永昭的把柄。
他堂堂一個節度使,連夫人都不帶去奔喪,這就完全不像話了。
「張氏……」汪永昭在背後沉沉地叫了她一句,口氣陰沉無比。
張小碗遲疑了一下,還是回過了頭,看著他,她扯了扯嘴角,不緊不慢地輕道了一句,「我不怕,您也不怕,這世上,沒什麼坎是人越不過去的。」
生存面前,她沒認過輸,汪永昭更是未曾,所以,真沒什麼好怕的。
「張氏!」汪永昭又大吼了一句。
張小碗再次回頭,嘴角微翹,「您放心,要是有事,這次,我定會像護懷善一樣地護您,您莫擔心。」
說罷這句,她就提裙走了。
這次她說的護汪永昭的話,是真心的。
她從不仁善,對不起皇帝賜她的那仁善兩字,但為了汪永昭這些年為她做過的那些事,為了這三個節鎮已上千戶的人家,更為了家中的三個兒子,要是真到了不可以收拾的地步,她也可以自刎於皇帝,自刎於朝廷面前,堵住那些嘴。
當年她絕不想死,哪怕汪永昭死了她也不想,那時,她萬萬沒有料到,她會跟汪永昭走到這步。
無愛,但有那情義在。
四月的邊漠刮來的風不那麼凜冽了,張小碗感受著臉上輕柔的微風,抬頭看向藍天,邊走邊看著。
等出了長廊,到了後院,萍婆子迎上了上來,張小碗朝她說,「這風兒啊,暖得多了,稍會,你且和我收拾些夏日的輕衫,改明兒,我們回京中一趟。」
「回京中?」萍婆子愣了。
張小碗輕吁了一口氣,「老太爺,老夫人齊齊去了。」
說罷,轉頭往幾位先生的院子那邊看去,對萍婆說,「我們去走一趟罷。」
萍婆子應了是,過來扶她。
張小碗轉頭看她,「這幾天身子骨怎樣?」
「甚好。」
「昨日那藥還吃著呢。」
「沒事,丁大夫說了,多吃兩劑斷一下根。」
張小碗輕彎了一下嘴角,走了一會,歎道,「那便跟去罷,路上有不適就說。」
萍婆風寒了幾日,她是有些不放心。
「是您才替我這奴婢才操這份心,」萍婆子淡淡地說,「就是個風寒,往日那時,就是燒著又如何,該幹活就幹活,哪還像您似的,讓我歇著還讓人伺候著我。」
張小碗搖搖頭,「那時年輕,到底是不比當年了。」
萍婆子沉默了一下,低頭低聲地說,「可不是麼。」
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在邊漠呆了幾年,當年在他府裡的歲月就跟上輩子似的。
回去那京中,現下也不知變成什麼樣了。
萍婆子抬起頭,看著夫人那安然無憂的臉,波動的心很快就平靜了下來。
***
晚膳時分,知曉祖父母逝世,汪懷慕哀聲地歎了口氣,七歲的孩子竟像個大人一般掀袍跪下,對著遠方磕了頭,嘴間道,「望祖父,祖母安息。」
說罷起來,又朝汪永昭與張小碗作揖道,「爹爹,娘親節哀。」
張小碗拿帕掩了嘴,朝汪永昭看去。
汪永昭懷中還坐著懷仁,聽到這話點了點頭,對他道,「坐回來用膳罷。」
「是。」
當晚,張小碗哄了兩個小兒回到屋中,與萍婆與八婆收拾衣物,沒多時,父子三人的箱籠就已收拾好了,張小碗也為自己挑了一箱素色的衣裳,就連那裙底處繡了淺紅小花的白裳也沒拿,全挑了素色的。
亥時汪永昭從後院回來,張小碗又拉了他到桌前,把他們離開後,府中人的安排商議了一下。
大仲他們帶著走,留下聞管家,再到管事的裡提一個上來暫代二管家位置。
張小碗的安排,汪永昭沒有異議,他也知曉,暫提上來的是張小碗找來的人,也是他命人去刨過祖上五代的人,可以信任。
夜間沐浴過後,張小碗就沉沉睡了過去,看著她睡得安寧的臉,聽了她一陣的呼吸,汪永昭才歇了燈,偏過頭,在黑暗中看著她的臉。
看得倦了,想得累了,他這才閉眼。
有了懷仁後,他已經不再怎麼想她偏心她大兒的事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她為著她的大兒操心,但直至今天他才明瞭,他其實一直都想讓她更貼近他的心一點。
再貼近一點,她會為他哭,也會為他笑。
那時,該有多好。
***
懷善的信過後第三天,汪家兄弟的信也來了。
信中沒有提及不對之處,只說家中二老被僕人發現陸續斷氣,前後時辰相隔半時辰。
汪觀琪是死在那幾日覺察不對,日日守在他身邊的懷善面前的,但汪韓氏那邊有沒有別動靜,懷善在信中說他卻是不知了。
想來,汪觀琪這個差不多沒了神智的活死人突然回過神,還找了擱置在一邊的藥碗寫了字,想來,定是有人作祟,但懷善查不出來,只當人手段高超了。
汪韓氏那邊,也有汪永昭的人在盯著,但汪永昭這幾日的沉默和呆在前院的時辰讓張小碗知曉,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但汪永昭不說,她暫且也不問。
待快要到京城邊上時,再問也不遲,這些時日,就讓這個男人自己先想想對策去。
張小碗平靜地收拾好一家的什物,在四月十七這天,一家人上了馬車,踏上了奔喪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