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臨高啟明

第二卷 新世界 第一百一十節 某男人 文 / 吹牛者

    第一百一十節某男人

    深夜。

    馬千矚在燈下起草著文件:

    計劃委員會1628第三十一號文件:關於組建軍隊需求、軍工生產和物資調配。

    秘級:機密

    一、責成軍工部門立刻對以下工程的物資、人力需求量進行估算

    1、一周內開始訓練500名新軍。其中30名穿越者。因此立刻將既有的米尼步槍的零件拼裝成成品武器,預計第一批350支槍。另軍工部門提供6磅滑膛炮5門,12磅榴彈炮4門。

    訓練期間,每門炮每天開火2次,每支火槍射擊10次.估算其彈藥消耗,為6個月的訓練生產彈藥。

    2、6個月後擴軍到1000人,訓練強度不變,全部槍炮裝備完畢並生產彈藥。在役槍1000支炮100門(包括海軍艦船和各海陸要塞火炮),另有100%的後備量在倉庫裡替換。安排人手修理槍炮。

    3、預計一次戰鬥消耗,每炮炮彈60發,每槍彈藥50發。除訓練外,至少存儲2次戰鬥所需彈藥,列入生產計劃。

    4、需要1000套軍裝(含內衣)和裝具,布料、皮革動用庫存,需在穿越者尋找有打版師或有服裝製作經驗者。批量加工可交於公社服裝廠。

    5、估算1000名新軍作戰所需糧食。

    二、籌建軍政幹部學校

    1、分甲乙兩班,甲班為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當地成年人,乙班則為少年班。人員為完成隔離檢疫的少年兒童和。伙食按穿越者水平供給。後勤部門給出需要增加的糧食、肉類、食鹽供給。

    2、建築部門考慮建校地址和工程物資、勞動力估算。

    三、化工部門的進度

    1、化工部門要提出三個主要化工廠:煤焦油廠、800噸合成氨廠和食鹽電解廠的完工進度。

    2、在工廠化製造法不能使用的前提下,有無代用工藝可以製造酸鹼,需要的原材料、設備和能源的清單。

    3、提出可規模化製造哪些火藥和火工品的匯報。重點在黑火藥、硝化棉、雷汞和。

    四、貿易

    1、以玻璃器為主,工業委員會最好專設輕工業部門來負責此事。第一批產品以玻璃鏡、酒瓶(廣州訂貨)為主。

    2、已經在廣州購得轉手煙草,可制煙,工業部門盡快開發煙紙。

    3、廣州先遣站多次提出運力不足,採購的各種物資大量積壓。原計劃在廣州當地購買2∼3艘船隻用來運輸,水手從當地僱用,但是最近官府不斷釘封洋船,準備海戰,所以各處船廠都不造新船。希望執委會能迅速購入船隻1∼2艘。

    ……

    馬千矚的報告寫到深夜才寫完,各個部門千頭萬緒最後都匯總到了計委。最後由計委負責協調運轉。隨著攤子越來越大,各種設想、計劃也愈來愈多,原本非常精簡的機構現在看來必須做一些調整來適應這個局面了。

    他想了又想,首先情報部門和治安部門要做一些整合,現在的情報部門基本上是翻故紙堆來查詢資料,現實情報搜集不夠。遠程偵查隊限於條件,至今也只將偵查範圍擴展到臨縣,府城的情況還不清楚,而且遠程偵查隊更像是資源調查隊,為了瞭解資源情況,往往得混編各種專業人員,限制了發揮,軍政情況反而搜集不夠。現在總參設立了軍事情報部,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偵查隊和勘測隊要分開。隨著廣州的局面慢慢打開,雷州的情報商業系統也要逐漸建立,然後是滲透到瓊州府城。其他各縣馬千矚認為無關緊要,一旦和大明撕破了臉皮,直接拿下就是,不需要事先搞什麼情報組滲透。

    他給自己泡了杯茶,這茶是從苟家莊繳獲的東西--臨高可不產茶葉,在一個沒有汽水的時空,大家對茶葉的需求大為增加。其實汽水也沒什麼難得,馬千矚的童年是一家大型國企的家屬區度過的,那種國企基本就是從生到死,除了不包墓地之外什麼都管的企業,就是汽水也是廠裡自己造的,馬千矚小時候對那個神奇的機器極其崇拜,後來長大了自己一研究才發覺此物並無多少技術含量。

    「我連可樂的都造得出來。」他想到了南海農莊裡的幾棵古柯樹不由得喃喃自語。可樂這東西不就是焦糖、古柯提取液和汽水的混合物麼。

    「可樂?你沒和人賭這個吧?」門外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

    「有慘痛的教訓在前,誰還敢賭可樂?坐坐,喝茶?」馬千矚起身給他去倒水--作為幹部的一個好處就是辦公室裡能有個熱水瓶,雖然那鋁殼熱水瓶的歲數大約和馬千矚差不多大,上面還用紅油漆塗了豐城輪三個字。

    來人三十出頭,四十不到,身寬體胖,行動看起來遲緩,實則動作靈活,相貌毫不出奇,屬於一面之交是絕不會記得的人物。

    「你可是我這裡的稀客,d日之後就沒見你來過。」

    來人不動聲色:「你是執委,我老來找你做什麼,要避嫌。」

    「拉倒吧,老實說:你這麼避嫌有什麼企圖?」

    「聽說你們準備和諸綵老開戰?」男人轉了話題。

    「不是開戰,是備戰。得防著他來打,現在攤子大了,沒軍隊也不行。」

    「諸綵老,不過是日暮西山的一股沒落勢力,穿越集團目前最大的威脅--」男人說,「一是大明,現在已經是立冬過後,秋糧徵收完畢,廣東的明軍不說,天啟年已經把藩庫裡的銀子折騰光了,但是瓊州的駐軍守土有責,十有**會來一次。二是鄭芝龍,他現在已經受了招安,成了游擊,正準備把他以前的夥伴都幹掉,獨霸東南海貿。」

    「你的意思?」

    「諸綵老是可以聯合的力量。」

    「聯合海盜?」

    「不錯,」男人慢條斯理的說,「穿越集團的海上力量這麼弱,漁輪再猛也只有四艘而已。在海上沒一個當地勢力作為盟友,沒多久你們就要面臨一個選擇:要麼乖乖得繳保護費,要麼和各路海上的好漢大幹一場。你不是一直想和劉老香聯繫上麼,其實諸綵老的勢力也不算差,他又比劉香弱,鄭芝龍還想收拾他,此人四面楚歌,會比較容易合作。對了,在正史裡,他在明年八月在閩安會給鄭芝龍ko。」

    「執委會也想過,但是我們幹掉了他的窩家,又奪走了他十多萬兩銀子的貨物,恐怕合作起來有難度。」

    男人胸有成竹的一笑,「諸綵老現在的狀況只怕開價高不到哪裡去。你們不是有奇貨麼,給他個代銷權,他自然就肯了。」

    馬千矚沉吟著,這個提案他也想過,但是實在覺得有些沒把握。搶了人的錢,殺了人的人,現在說聯合就聯合?諸綵老不會這麼好說話吧?

    「他再不好說話也得解燃眉之急。」

    「好,我試試看吧。反正談不下來也不損失什麼。」

    「有了波蘭。斯大林和希特勒也能握手言歡。」說著,男人慢慢的站起身來,緩緩朝外面走去。

    「你真得不願意在執委會任職嗎?」馬千矚覺得十分可惜,「情報部門很缺人手。」

    「還沒到時候。」男人出門的時候仰望了一下臨高的星空。

    馬千矚當夜無話,第二天將執委們召集起來。將這個設想說了一遍,執委會對此眾說紛紜,多數人倒不反對和諸綵老和談,畢竟刀兵見陣,誰掛了都不好--而是懷疑這樣的和談有沒有可能性,也有人深怕和談中做過多的讓步,損害穿越集團的威信和利益。在經過反覆磋商之後,最後決定試試看。不管能否和談成功,建軍備戰要繼續進行下去--「說話和氣,手握大棒」。

    馬千矚讓獨孤求婚去將目前在東門市鋪路現場勞動改造的海盜頭目帶來。不多時,獨孤求婚帶了兩名俘虜回來。這二人見到短毛頭領十分驚慌,以為是要拿他們開刀,馬千矚讓忙安撫一番。

    內中一個頭目名號是黑面蛟施十四,是其中一艘船的頭目,相當於船長,他被俘之後倒也爽快,乾淨利落的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得一乾二淨。馬千矚從審問記錄裡知道此人頗講義氣,在這股群盜中有些聲望。

    馬千矚道:「我等為大宋海外遺民,此次回歸大明。在臨高歇息休養。與貴部兩不相犯,爾等為何襲我部屬。殺我部眾,是何道理?」

    施十四聽馬千矚話中似乎並不想取其性命,不由得暗喜,忙道:「原來是一場誤會,我等素與苟家有些生意上的交情。前些日苟家的親信來我處哭訴,說他家主人無端被你等殺害,又說你等*擄掠無惡不做。我聽得義憤,才強出的頭,與我家大當家的無干。現在看來全是那無恥匪類造謠生事,待我回到營中將其千刀萬刮,方能出得了胸中的惡氣。」

    這所謂苟家親信來哭訴云云自然是胡說,不過此時黑面蛟只求順著馬千矚的話,把自己的責任推個乾淨才好。

    馬千矚聽到「*擄掠無惡不做」這八個字,不由得暗笑:就憑你也又資格說我們。口中卻道:「原來是誤會一場,待我略備薄禮以表歉意,然後送兄台回去。只是貴方三船全沉,不如等我們購艘小船相送?」

    施十四聽得可以回去,只覺得度日如年--符有地折磨起人來還真是不含糊,這幾天他們就沒吃飽過,籐條更是吃了無數。哪肯再耽誤行程。連忙道:「即是誤會,我也對貴部有虧,這賠禮還是大家都免了吧。我身強體壯,沒有船,走路也使得,搭漁船也使得,家中又有急事,耽誤不得。」

    馬千矚微微一笑,道:「老兄不必著急,我等久聞諸大當家的為人豪爽,義薄雲天,常常尋思得機便去拜會。待我為大當家的準備一份厚禮,請老兄為我引見,萬萬不可推辭。請稍坐片刻,我去去就來。」說罷,馬千矚示意獨孤求婚看住此人,自己轉到辦公室去面向委員會匯報去了。

    執委會準備送些禮給諸綵老以示善意,進而和談獲得海上貿易合作。一開始準備了些塑料花及玻璃工藝品,旁邊站崗的胡候見了勸道:「有道財不露白,我等顯驟富於盜匪,無疑於引狼入室,永不得安寧。」眾人聽得他說得有理,只準備了已屬於常見物品的玻璃鏡子二面、綢緞十匹,又送了十兩銀子給施十四壓驚。

    馬千矚又想起賣玻璃的事,忙叫工業部準備樣品。展無涯雙手一攤:「我報告打上去好幾天了,熔爐到現在也沒給我造,我到哪裡去造樣品。不如從聖船上隨便拆一塊給他算了。」

    馬千矚不得已讓人從聖船上撿了塊大的碎玻璃,拿給施十四說:「我等善做此物,還請老兄轉告諸大當家,看是否可以代我方外銷,一切好說。」施十四此時但求早一刻上船,直接顧著連聲答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