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王李自成新傳

草原爭霸 第六十一章巴達維亞 文 / 老茅

    馬守應擊敗柔佛的軍隊後,在馬六甲呆了十餘天,才等到李劬和周豹人回來,兩人對荷蘭人殘餘的戰艦足足追殺了二千多里。雷約茲經過馬六甲兩次斷尾後,他帶出來的十幾艘戰船隻剩八艘了,對於這些九生一生出來的部下,雷約茲不願輕易捨去,他本來以為出了海峽,只要到了晚上。就可以輕易擺脫追兵。

    那知李劬和周豹兩人都爭著一口氣,非要追到他們不可,天黑後荷蘭人雖然可以拉開距離,但衛青號和鄭和號天一亮就緊追不捨,荷蘭人不敢輕易離開航線,往往數個小時唐軍就會追上來。

    最後逼得雷約茲無法,還是留下了兩艘艦斷後,才擺脫了李劬和鄭豹兩人追蹤,在海面上不比海峽。戰艦可以向四面八方逃走。鄭和號和衛青號花了一天的時間,才將荷蘭人兩艘斷後的戰艦吃掉,最終荷蘭人僅逃出了六艘戰艦。

    李劬和周的兩人回來後,馬守應給馬六甲留下了兩千士兵,那一千多傷員經過十幾天的治療。又有一百多人死去。其餘人傷勢都有明顯好轉。就暫時留在馬六甲養傷,擊潰柔佛人後,馬六甲以前的地盤都奪了回來。葡萄牙山城恢復了和外面的通道,各種糧食蔬菜都可以得到供應,柔佛人恐怕也不敢再進行第二次進攻,那兩千士兵防備葡萄牙人比柔佛人還多一些。

    馬守應給馬六甲的士兵留下了一艘戰列艦,加上十五艘中小艦隻。其餘大軍揚帆出海,這支大軍還有很多事要做,荷蘭人在巴達維亞(雅加達)、爪哇、安汶、日本等地都設有分部。何況台灣還在荷蘭人手裡。既然已擊潰了荷蘭人地主力。自然因當趁此機會將荷蘭人在南洋的各個據點都奪過來。

    馬守應的大軍到了獅城時,順手將獅城的柔佛人趕跑,將獅城奪了過來。委任羅升龍做了獅城的城守,給羅升龍留下了一百人協助守衛,並留下一批從荷蘭人手下搶回來的武器。荷蘭人有二十多艘戰船投降。這些船上的火槍加起來有三千多把。馬守應看不上荷蘭人的火槍。撥了五百把火槍給趙升龍。由他自己組建部隊守衛獅城。

    羅升龍先前地冒險算是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有了這五百把火槍,他可以組成一個五百人的火槍衛隊,對上柔佛數千人也未必會輸。何況羅家在獅城地影響力早就超過了城主,萬一柔佛來犯,他還可以徵集到更多的兵力。

    馬守應留給趙升龍的一百人只是用來充當教官的,他們畢竟隸屬於水師,不可能長期給羅升龍指揮,如果說葡萄牙山城是馬六甲海峽的頭,那麼獅城就是馬六甲海峙的尾,葡萄牙山城暫時歸大唐和葡萄牙共管,而有了獅城,大唐才徹底的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

    馬守應下一個目標沒有急著收回台灣,而是對準了巴達維亞,巴達維亞是歐洲各國通往南洋和大唐除馬六甲海峽外地第二個門戶,單只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話,大唐還不能說把南海當成自己的內海,相當於給別人留了一扇後門,。隨時可以進來。皇帝在聽到馬守應擊敗荷蘭人之後,就下達了旨意,趁此機會將巴達維亞也一舉拿下。

    巴達維亞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部,在荷蘭人之前,曾經被葡萄牙人控制過,不過,葡萄牙人並沒有控制過這裡多久,在1527年,本土的穆斯林打敗了葡萄牙的艦隊,收復了龔達加拉巴,把這裡改名為查雅加爾達,就是後來雅加達的由來。

    在十七世紀初。荷蘭人踏上了爪哇島。在大明天啟年間。為了增強海上力量,荷蘭人建造了一艘蓋倫型三桅炮艦,定名為巴達維亞號,載著三百多名監獄釋放出來的囚犯,從阿姆斯特丹港前往遠東,來到爪哇島。在爪哇島最西端停下,就以船名將這裡命名為巴達維亞。

    巴達維亞在之前就是輸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在另一個時空,這個名字將會叫上數百年,直到印尼獨立後才被廢除,如今荷蘭人僅僅在這裡待了十九年,就面臨著被大唐奪取地危險。

    荷蘭人在巴達維亞的力量比台灣還要大。最高時兵力有五千多人。大小戰艦五十多艘,只不過進攻馬六甲正是以巴達維亞的軍力為主力。如今荷蘭人的兵力已不足千人。正是最虛弱的時候。

    荷蘭在馬六甲海峽與唐軍交戰大敗,消息傳到巴達維亞,頓時引起一片混亂,這裡還有數千荷蘭人的移民,在主力已經被消滅地情況下。所有荷蘭人都悲觀起來,在唐軍還沒有到來之前,許多人已開始乘商船逃走。

    只是如果沒有艦隊護送,單獨出海返回歐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數萬里之遙,不知路上會有多少海盜在等待。就是僥倖返回歐洲。等待他們的不是絞刑就是重新投入監獄,這些人大部分是犯了罪被遣送到東方來替國家賺錢贖罪的。

    他們只能往其他荷蘭東印度公司分部逃。安汶、新幾內亞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巴達維亞只動盪了數天,這種潛逃的風波被制止。駐軍開始了對巴達維亞戒嚴,並徵集了所有城中的清壯年男子,準備對巴達維亞死守。

    總督浦脫帶著主力一去不回,巴達維亞留守最高指揮官荷蘭中校朗必即裡哥暫時接管了巴達維亞的所有權力,並說服那些想逃走或者想投降地荷蘭人同意死守城池,其他人不同意也不成,朗必即裡哥手裡掌握了所有的軍權。

    朗必即裡哥從來沒有想過逃跑或投降,除了他作為軍人地榮譽外,還因為他怕投降也得不到生命保障,他手上曾沾滿了漢人地鮮血。

    巴達維亞的前任總督庫恩為了壟斷東西方的貿易,他把大明也當成了東南亞的土著,多次向明朝發出照會,要求明朝給荷蘭人獨一的貿易權。得到拒絕後,由朗必即裡哥率大型戰艦九艘騷擾中國沿海,被明軍擊退卻並不甘心失敗,到處襲擊中國平民和民用船隻。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搶劫了600條中國船隻,劫掠了1500多名壯丁為奴隸,殺害的沿海民眾更不計其數。

    這些奴隸有的抓到台灣去築城,有地送到了巴達維亞做苦力,運到巴達維亞將近三百人,最終活著到達的人只有一百二十多人。現在數年過去了,當初從中國沿海運來的奴隸只剩四十多人。

    在大唐建立後,庫恩還建議出兵征服大唐帝國,不過,好在朗必即裡哥等人沒有發瘋,不肯再聽從他地命令對付大唐帝國,並將大唐帝國的實力直接反應到國內,荷蘭國內連忙將庫恩調回。並給庫恩一個評價:「雖高瞻遠矚,然太過異想天開。」

    庫恩過後,接替庫恩的浦脫並沒有放棄壟斷東西方貿易的企圖。才有這次攻佔葡萄牙山城之舉,如果拿下了葡萄牙山城,兩條通道都掌握在荷蘭人手裡,那即使不能著斷東西方貿易,至少也可以對每條船收取過路費。

    只是沒想到大唐的介入,卻讓這次進攻一敗塗地。只是荷蘭在巴達維亞經營了十幾年,已建好了堅固的城池,又有一千名正規軍。在歐洲這樣的這個力量已經是很大了,這也是朗必即裡哥有信心堅守地原因,何況他不相信浦脫率領的龐大艦隊會金軍覆滅。或許只是暫時退卻,等不了多久會重新殺回來。

    馬守應率領艦隊先在巨港停泊了一夜後。就開始了對巴達維亞的進攻,馬守應從荷蘭人手上繳獲的戰艦暫時留在獅城。他手上還有八十餘艘戰艦,官兵二萬三千多人,對付巴達維亞只有一千人的正規軍,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了,加上剛剛戰勝荷蘭人的主力不久。多少有一點大意。並沒有將巴達維亞堅固的城池放在眼裡,一上來就用艦隊發起猛攻,企圖快速將巴達維亞拿下。

    巴達維亞有著堅固的工事,本身有大量的火炮,朗必即裡哥又將巴達維亞還留有地十餘艘戰艦上的火炮全部拆了下來,甚至連巴達維亞號也不放過,得到了一百五十餘門海軍火炮。安放在巴達維亞城牆上。

    唐軍一開始進攻就吃了一個大虧,城牆上的炮火撲天蓋地的打了下來,唐軍雖然火炮比巴達維亞多,但只能在海上仰射,而對方居高臨下,又有城牆的優勢,炮彈像雨點般落到了唐軍的艦隊中,數輪炮擊之後。就有二艘小艦連中十餘彈被炸沉,連甲板上裝地鐵甲都被擊穿。

    馬守衛感覺到不對勁,急令退兵,查點了一下,竟然損失了二百多名士兵,差點比得上馬六甲海戰的損失了,輪船隻還多沉了一艘,好在那只是兩艘不過十門火炮,數十人的小船。船員也有一半被救了回來。

    唐軍對巴達維亞的進攻其實也就像是荷蘭人對馬六甲的進攻,雙方的力量都相差懸殊,不過一方擁有堅城,荷蘭人攻馬六甲花了二個多月都沒有拿下來,唐軍又怎麼可能一來就攻克。

    首戰勝利,城中的荷蘭人都歡呼起來,朗必即裡哥卻毫無興奮之色,他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艱苦的時候。

    馬守應看到城中地火力後,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打算,老老實實地在爪哇島登陸,將巴達維亞與外界的聯繫切斷,作長期圍困的打算。

    朗必即裡哥明知如此也無可奈何,巴達維亞只佔爪哇島一小部分,他沒有兵力不讓唐軍登陸,如今他只能堅守等待援軍到來才有可能解圍,只是荷蘭人還會有援軍嗎?

    馬守應每天派出數艘戰列艦與城中對射。消耗對方的彈藥。反正唐軍有強大的補給能力,只要城中的彈藥消耗完,再攻佔巴達維亞就容易了。面對唐軍的炮擊,城中也不得不回應,如果讓唐軍炮擊下去,再堅固的城牆也會倒塌,雙方你來我往,每天巴達維亞都是炮聲隆隆。

    巴達維亞戰事一起,馬六甲海峽就重新繁忙起來,唐軍開始在獅城設卡。發放船引,所有由馬六甲海峽經過的船隻都需要大唐戶部所頒發的船引才能出入,船引的取得必需根據所運貨物的價值交納一定的稅銀。

    今葡萄牙人憎恨的是由於馬六甲是中,葡共管,大唐宣佈馬六甲將設為自由港,不再重複收取費用,對於這些商船來講,以前馬六甲在葡萄牙人手裡時,照樣要交納銀子。拿到船引才可以出入馬六甲海峽,現在只是交納的地方由馬六甲換到獅城而已,並無什麼大礙,葡萄牙人卻是損失摻重,船引的收入對馬六甲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如今說沒就沒了,除了有一點貿易的便利,馬六甲對葡萄牙人已失去了價值。

    而所有商船換在獅城停泊後,獅城以看得見的速度繁華起來,從這裡收取的船引稅金足夠支持對巴達維亞的長期圍困還綽綽有餘。

    唐軍對巴達維亞的圍攻引起了西班牙的主意,西班牙是老牌的殖民強國,曾著斷了東西方的海上貿易,葡萄牙、荷蘭都是他的屬國,如今荷蘭雖然宣佈獨立,西班牙卻並沒有承認。

    當然,雙方是敵對的,荷蘭人緊跟在英國人身後,多次搶劫過西班牙的商船,還在亞洲四處搶奪原本屬於西班牙的殖民地。為此西班牙也不甘示弱,西班牙馬尼拉(呂宋島)總督去年派出了數百名士兵在台灣登陸。並在上面築城,想與荷蘭爭奪台灣。

    只是馬拉尼的商船照樣要從巴達維亞或者馬六甲海峙經過返回歐洲。以前馬六甲海峙在葡萄牙人手中還好,葡萄牙還是西班牙人的屬國,如今這個屬國突然之間改換門庭已是讓西班牙不舒服,若是巴達維亞再落到大唐手中,大唐隨時可以切斷馬拉尼殖民地與本土的聯繫。等於命脈捏在了別人手裡。

    何況西班牙和大唐不見得友好,在萬曆年間,馬拉尼的西班牙人數次發起了對當地華人的屠殺。死在西班牙手上的華人和大明商人至少有數千人,雖然如今過去了數十年。焉知大唐會不會找機會報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