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王李自成新傳

草原爭霸 第六十二章 價值連城 文 / 老茅

    李雙喜看到長沙火起,馬上派人查看,得知張獻忠放火燒王府時不禁大怒,唐軍最早的軍規就有一條不得毀壞建築,唐軍境內已有多座番王府,都保存得完好無損,除了陝西的秦王府作為唐王的府第外,其他王府各有用處,大部分的王府被改建成學府。還有的被改建成學院和衙門共用,李鴻基已有意把湖廣交給他來鎮守,李雙喜自然把長沙當成了囊中之物,這王府被燒,不就燒了他的府第和長沙的學府嗎。

    不過,李雙喜暫時對張獻忠還真沒有什麼辦法,他手上只有四萬人,正規軍只有一萬,若要進攻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力有未逮,只能快馬向李鴻基報告,請唐王調兵把張獻忠趕到湖廣。

    李鴻基接到李雙喜的報告,對張獻忠這種大勢破壞的行為也感到頭疼,不過,好在張獻忠還沒有濫殺,損失一座王府雖然心疼,但唐軍境內已有多座王府,沒有什麼物有稀為貴,長沙吉王府比其他王府不過稍為奢華一點而已,但還是比不上蜀王府。

    其實李鴻基雖然對境內的王府盡量保護,但除了秦王府李鴻基改成了唐王府大家毫無異義外,對於其他王府的使用在唐軍內部還有一場爭論,文臣都認為王府違禁之物太多,不能夠作為大臣的府第或者衙門,否則會滋長屬下的野心,那些武將本來有心住住番王府,被文臣如此一說。也不敢要求住進去。

    李鴻基也無法反駁,大明地番王府只比皇宮低一級,他現在也只是唐王。如果讓屬下與自己的住處一樣,長時間下去,難免會滋長他們的驕心。但李鴻基又不願按照文臣們地建議。把那些王府作為唐王的別宮。大明的番王府幾乎每個省都有,有些地方李鴻基連去都不會去,更不會住上一日,如此處理,還要派人專門照管,太過浪費。

    經過幾番商議。唐軍才把大部分地王府改成了學府,以顯示唐王對教育地重視,可一座王府地規模對學府來說太大了,唐軍一般將王府劃成幾部分。一部分為學府,一部分為衙門,再有剩的,就作為大臣的府第。

    王府的損失和百姓的死活比起來不算什麼,所有的東西還不是人建造地。若張獻忠敢濫殺,那唐軍就不得不馬上對付他的,不過,留張獻忠在湖廣太久終不是好事,接到李雙喜的報告,李鴻基率大軍從武昌出發,沿水道朝長沙而來。

    等李鴻基的大軍到達長沙時,張獻忠佔領長沙已有二十多天,接近唐軍給他地一個月期限了,張獻忠還沒有走的意思,而是派出了潘獨鰲作為使者,要求以長沙換彈藥。

    義軍對唐軍的情況一無所知,所有派出去的斥候都被唐軍驅趕,潘獨鰲見到李鴻基吃驚非小,心裡暗暗嘀咕,不是說唐王在武昌嗎,怎麼到這裡了,他硬著頭皮將義軍的意思說了出來。

    李鴻基看著堂下拘促不安的潘獨鰲,開口道:「這麼說,你們大帥是有意馬上離開長沙了,那麼我又何必花彈藥來交換。」

    潘獨鰲大急,聽唐王的意思是不肯換,以城換彈藥,兵器的想法是他提的,若是失敗,在徐以顯面前又要低上一頭,潘獨鰲忙道:「唐王殿下,長沙是我軍攻下來的,若唐王不肯交換,莫怪我軍臨走時,將整個長沙夷為平地。」

    李鴻基喝了一聲:「好膽,張獻忠把王府燒了還不夠嗎,他若敢如此做,我馬上對你們全力進剿,看你們如何應對。」

    潘獨鰲抬起頭來,想說幾句狠話,被李鴻基的目光一碰,心中的勇氣消失的無影無蹤,李鴻基久處上位多年,加上現在唐軍隱隱有攻取天下之勢,而張獻忠雖有雄心壯志,但潘獨鰲卻沒有這麼樂觀,他本是見風使舵之人,不敢得罪唐王,囁懦的道:「唐王,我軍攻佔長沙也死傷不少,只是希望唐王能夠給一部分彈藥補償而已,我軍彈藥已大部消耗,急需補充,絕沒有對唐王有半分威脅之意。」

    李鴻基的面色和緩了下來,道:「也罷,把你的清單拿給我看看。」

    潘獨鰲忙掏出清單,交給了李鴻基的親兵,李鴻基從親兵手中接過一看,上面寫著:炮彈三千發,子彈一百萬發,火槍五千支,箭羽一百萬支,還有一部分其他兵器。這上面開的數字夠大,張獻忠也知道唐軍即使同意以城換兵器,也不會照單全給,開的如此大是用來討價還價的。

    潘獨鰲緊看著李鴻基的臉色,可李鴻基早已練成了喜怒不形於色,他想從李鴻基臉上得到信息,那是白費神了。

    李鴻基抖著那張清單道:「兵器,彈藥我都可以給,不過不會如此給。」

    潘獨鰲聽到可以給兵器,彈藥,心中已是喜不自禁,後面的一句不過,又讓他的心吊了起來,忙道:「如何給法,還請唐王說明。」

    李鴻基道:「很簡單,我要照價估算,我軍的兵器都有價格,長沙城值多少兵器,我要派人進去估算,再按這個價格給兵器。」

    潘獨鰲不由嚥了一下口水,道:「不知這城池如何估價?」

    李鴻基道:「這好辦,城池的價格嗎,當然取決於裡面的房產,如一般的草房不值錢,一幢算一兩銀子好了,一般磚石結構的大院算十兩至數百兩,比如王府,如果沒有損壞的話,應該可以算上個一百萬兩左右。」

    「如此便宜。」潘獨鰲心裡差點要罵唐王是個奸商,這樣算來,整個長沙城恐怕值不了個一百萬兩,以唐軍火器價格如此昂貴,哪能換多少東西。潘獨鰲心裡呻吟了一聲。開口道:「殿下地價格太過便宜,可不可以按市價。」

    「市價,難道除了我。還有誰能買這些東西嗎,長沙你們遲早要放棄,白得一批東西還不好嗎。若是等到我軍自己來取。那就悔之晚予。」

    潘獨鰲面對唐王赤裸裸的威脅。不敢回應,只好道:「殿下,城中不只有房產,還有田產,城牆,是不是也可以算。」

    李鴻基搖頭:「只算房產。」田產,城牆,李鴻基又不怕張獻忠會損壞,如何肯算。

    潘獨鰲只好道:「唐王殿下,此事非小人能作主。我還需回去請敬帥定奪才行。」

    「好,那你回去吧,記住,還有三天就到了一個月期限,到時若是張獻忠還不同意,就不要怪我軍進攻了。」

    「是,是。我一定勸敬帥早點答應。」潘獨鰲芶著腰,朝殿外退去。

    李鴻基的一句話漫不驚心地飄來,「還有一句話轉告你家大帥,我軍由於戰火頻繁,兵器製造成長上漲,從今天起,以前的報價全部作廢,所有兵器,彈藥需要加價一倍。」

    潘獨鰲正邁過一個台階,聽到此言,打了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唐軍都哄笑起來,潘獨鰲頭也不回,只想快點離開這裡,回到長沙報告談判的結果,至於此行是否成功,他心裡都是模模糊糊。

    洪承疇,盧象升等人站在旁邊,聽到李鴻基如此和潘獨鰲討價還價,心中不以為然,但在外人面前又不能開口反對唐王地決定,潘獨鰲一走,盧象升馬上道:「殿下,我軍精銳盡集於此,何必給那幫流寇臉面,直接殺過去,他們豈能抵擋。」

    李鴻基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是不想讓長沙百姓再受一次戰火。」

    洪承疇,盧象升心知唐王未必如此想,多半還是不想與張獻忠交戰,但李鴻基這頂大帽子壓來,他們也不能再反對,齊聲道:「殿下仁慈,我等不及。」

    李鴻基如此處理也是迫不得已,現在已快到九月份了,唐軍從年初就開始打仗,無論是土地,人口幾乎都擴張了一倍,實在是已到了強弩之末,再打下去,得了幾個勝仗,內部也可能不穩,還不如踏踏實實地先把得到了人口,土地消化掉,再過上一兩年,才是一飛沖天地時候。

    可是唐軍要休戰,朝庭卻不一定如此想,那麼就要找點事給朝庭做,張獻忠不但不能滅,還得給他增加一點力量,但若對義軍不加以束縛,他們的破壞力也是驚人的,如果城池能換彈藥,以後義軍為了能得到唐軍的彈藥,武器,對城池必定不會大規模破壞,唐軍用點彈藥,能完整的接收一個城池,怎麼算也是值得。

    張獻忠聽到潘獨鰲的回報,對唐軍一方面蓄意壓價,一方面對自己地兵器抬價,心裡也是憤怒不已,他心中有兩股聲音在糾纏,一個聲音道:「不要受唐軍威脅,燒了長沙,誰也得不到。」另一個聲音又道:「答應他,反正要放棄,能換到彈藥,多少都值。」

    儘管潘獨鰲將李鴻基威脅義軍的話全部省去,張獻忠還是感到自己受到了污辱,以前的往事一幕湧上了他的心頭,張獻忠長了一張黃臉,身材很高,下頷像老虎,因此人送綽號為「黃虎」。在延綏鎮為軍吏時,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對他地狀貌感到驚奇,於是向總兵官王威請情,張獻忠才保留了一命。

    後來他受不了管束,又一次犯了軍法,這一次他乾脆豁了出去,率軍叛逃,起義後不久,受到官軍來歷打擊,又率兩千人投降了當時的洪承疇,洪承疇把張獻忠的屬下編為部曲,可洪承疇對張獻忠管束得過於嚴刻,幾次因小錯就鞭打他,有一次還差點要把他殺了,他身上的鞭跡多為洪承疇部下時所留,張獻忠只得復叛。

    張獻忠臉上的血管一根根爆起,身上的鞭痕彷彿又痛了,此時的唐軍,就像當初的洪承疇,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配上他的黃臉和老虎般的下頷,顯得更是駭人,周圍的人明知他快要暴怒,哪還敢相勸。

    以張獻忠的性恪不會輕易受人威脅,可是聽潘獨鰲回報,唐王已親自來到長沙外圍,他心裡諒了半截,不用說,唐軍的精銳也肯定來了,當初在重慶他的親衛營死傷慘重的情景又浮了上來,張獻忠再自誇,也知現在不是唐軍的對手,拒絕唐軍好說,接下來就得應付唐軍的進攻,要和唐軍戰嗎?

    張獻忠抬起頭,雙眼轉為一片茫然,看著徐以顯,六年前,他賭了一次,這次還要賭嗎,徐以顯輕輕地道:「大帥,只要唐軍肯給我們武器,我們就有機會強大。」

    張獻忠心裡一震,剛才的憤怒消失了,只要唐軍的兵器能賣,等到自己實力強大起來再報此仇不遲,比起以前丟失的那些城池,這次要好許多,何況在長沙得到的金銀也實在不少,花高價也得再買一批兵器。

    張獻忠拍了拍潘獨鰲的肩膀,和顏悅色的道:「老潘,這次幹得不錯,為我軍立了一大功,明天就讓唐軍派人來估價。」

    得到了張獻忠的讚許,潘獨鰲身體一挺:出了張獻忠的帥府,看到以前吉王府的那一片虛墟,潘獨鰲歎了一口氣:「可惜了,那是一百萬兩銀子。」

    得到義軍的同意,一支上百人的唐軍小隊馬上進入了長沙府,開始對長沙府的各個房子估價,儘管唐軍對每座房子蓄意壓低價格,義軍也失去了討價還價的餘地,基本上是唐軍開價多少,義軍就接受多少,花了三天時間,唐軍估算出長沙共值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現在唐軍彈藥的價格又漲了一倍,每發炮彈的價格是二百兩銀子,每支火槍的價格是六百兩銀子,火槍子彈為每十發一兩銀子,大炮的價格更是到了二十萬兩銀子一門,以前的寶物不能估價,就用價值連城來形容,在這裡,唐軍和義軍給什麼是價值連城開出了一個價格,長沙值六門火炮,或者六千發炮彈,又或者是二千支火槍。

    消點完後,張獻忠就率軍退出了長沙城,向江西方向進發,在城外,唐軍將交換的兵器交給了他,張獻忠在吉王府得到的大部分金銀,還是落到了唐軍手中,換成了一件件武器,隨著唐軍對長沙的佔領,湖廣,四川兩省全部收入了唐軍的囊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