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小說博覽 第一百八十七章 - 鹽業獨立 文 / 老酒裡的熊

.    「什麼?騎馬的敵人?」

    這可是我在太昊之外第一次知道有其他的騎兵存在!

    「對!」斟戈原肯定地說「不過那個部族的人我從來沒有見過,跟我們這邊的部族都不一樣。」

    這就很有意思了。

    「你覺得有哪些不一樣?他們有什麼最特別的地方?」

    「唔——這個——他們的臉上都塗了顏色,這個最不一樣了!」斟戈原想了半天才想出這個不同之處來。

    「什麼顏色?」我指著宗廟內的各種器物,讓斟戈原選,最後指出最多的是紅色和白色。

    嗯!這個很好玩吶!

    一個騎在馬上,臉上塗了紅色和白色的部族!

    難道是從歐洲穿越過來的?

    呵呵!不會罷?

    「還有哪些不一樣?」

    「還有——還有——他們沒有束髮!「斟戈原指了指頭髮。

    大河上下的部族,凡我見過的,都以各種方法將頭髮束在腦後,不管用的材料是什麼,至少不會影響視線,而一個披頭散髮的嬉皮士部族在這個時代是有點突兀,起碼不符合我在這個時代的審美觀。

    「他們有多少人?從哪裡來的?」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夏天裡才第一次出現,以前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好像是從大河東邊過來的,有好大一群馬呢!起碼得上千匹吧,戰士就不多,反正也沒有超過200!這是太昊的匠人們說的,具體我也不清楚。」

    這麼說是一個牧馬的部族了?大河之南我從來沒有見過牧馬的部族,那麼應該是從大河的東北方向過來地?那就是說這個部族應該在河北大平原了。

    「那你們是怎麼把他們打退的?」

    「用箭!還有太昊族匠人教我們修城。他們衝不進來,只好退走了。」

    面對遊牧部落,純粹的農業部族能夠有效地進行防禦,但反擊就有點吃力了。

    再問跟斟戈原一起回來的太昊匠人,才知道那個部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沒有馬具,騎的是「裸」馬!而且用的武器也是木矛,卻沒有弓箭。主要的攻擊方式是採用擲矛的方式。

    從夏天出現過以後,這個部族還來過幾次,看來是想把斟戈氏所在地山下平原作為他們的牧場,卻不料這裡已經是有主之地。難免起了點沖充不過還好的是,兩族看起來還只是「遭遇戰」,遠沒有達到「死摳」的程度,從斟戈原地語氣中可以看出,他對這個敵人並不怎麼在乎。

    但對我來說,意義就大不一樣了——上千匹馬啊!(流口水中——)

    讓風極非常不爽的是,每個部族的大佬來。都會在太昊銅鐘前流連忘返,斟戈原也不例外。

    直到大元諸城的代表來,他的擔心終於變成了現實。

    大元四城是一起約好來的,這個代表團也是今年太昊所接待過的最大規模地代表團,四城共來了300餘人。

    據馬齊說,還有100多人因為不敢上筏子過河而被阻擋在大河對岸,就算這樣子也花了三天才完全渡過大河。

    大元諸城共帶了十多車禮物,包括各種陶器、紙張和麻製品。大元城雷打不動的是鹽。光這東西就有7車。

    「族長——哇!這個可是好東西啊!俺們城裡能不能也鑄一個?」

    馬齊的大嘴巴是第一個提出這個要求的,隨後木窮和元昊也隱約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這就差不多得一千斤銅啊!

    風極的臉上心疼得一抽一抽的。

    不過更讓風極心疼的在後面。

    大元城地木恩沒有來,只派遣了幾名長老過來,就是這些長老們提出了一個重要地問題:「族長。眼下大元城為往大元諸城及太昊送鹽、布和紙已經非常困難了,馬匹不夠,牛車更少,而太昊對鹽的需要一直在增加,以後能不能為大元城增加一點馬匹和牛車?」

    這個我是知道的,不僅太昊的用鹽在急劇地增加,大夏城(木駝那邊)、少昊、姜氏諸族、公孫氏諸族的需求都得從大元城產出,我一直也很少為此特別關照大元城,讓他們負擔了額外的壓力。

    「這樣吧,大元城以後都不用負擔鹽的生產了,我會讓族人在海邊建一個專門的鹽場,以後的運輸全部由太昊騎兵負責,大元城的族人願意留下來在鹽場工作的也可以留下,其他的人可以回城居住了,而且在以後的五年以內,大元城的宗廟將無償地得到足夠的鹽分配給族人。」

    「那五年以後呢?——」大元長老不放心地問。

    看來是讓大元諸城系統地向私有化轉變的時候了。

    這方面貿易城和太昊城已經走在了前面,但貿易城是以貿易立身,本城的產出用於交易就足以讓族人過上富足的日子,大元在這方面不具有可比性。

    太昊則不同,目前仍是以農業為主要產業,其他的產業都是補充,不具備主導地位,所以能為大元提供一個樣板。

    對大元來講,首先要把所有制的單位縮小,從全民所有制轉向集體所有制這讓我想起後世的所有制改革。

    首先就是讓原來的各部族獨立掌握足夠的生產和生產資料,然後和宗廟形成納稅和交易的關係,而宗廟則掌握銅、鹽之類的戰略商品,這樣宗廟的壓力就會降下來。

    後面則是大力發展製造業,加強宗廟對核心技術的掌控,從而控制城內的經濟核心,間接地擁有了對諸部族的控制權。

    有的東西是大元能直接照搬的,有的東西則只能讓大元城的長老根據大元城的特點揣摸了,說不定會出現「具有大元特色的」城市建設模式呢。

    風極則從我和大元諸城的溝通中知道,牛車和騎兵的投入又得增加了,這讓他再次心疼得呲牙。

    這一次大元諸城帶了豐厚的禮物,我也沒打算讓他們空手而歸,土魯將牛車製作的技術基本上都傳給了他們,更費盡心力為他們鑄了四口銅鐘。

    同時,太昊通寶的技術沒有外傳,儘管都算是太昊部族,但按我在後世的經驗,製造銅錢的部門應該是唯一的,即使是同族的其他部族也不能掌握這一工具。

    但我還是將部分已經鑄好的銅錢送給了大元諸城,每城約分到4000枚錢,讓他們在貿易中試用一下,以後再以交易的方式從太昊城得到更多。並要求大元諸城也必須按太昊現有的比價(主要是和鹽、粟的比例)進行交易,以保證太昊通寶在諸城中的等效性,體現「通貨」的優越性。

    鑄鐘的工作在進行中,我卻巴不得能將自己分成四塊,該往斟戈氏那邊去找馬?還是去由族那邊的大方城建城?或是留在太昊城制豆油?還有公孫氏那邊的建城情況也讓我放心不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