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建奴南下 文 / 梁方陽

    目標和方法已經確定,下面就是等軍隊集結了。====可是建奴雖然自吹他們是天下第一騎兵,但這次部隊集結得卻比較慢。原因有二,第一是軍糧不足,建奴正在殺人充作軍糧。因為怕士卒不滿,所以人肉要經過處理,盡量讓士兵看不出是人肉。建奴雖然不拒絕吃人肉,但人肉畢竟沒有其他肉的滋味好,戰鬥時直接發人肉給士兵,他們非嘩變了不可。

    建奴強盜喜歡打仗,原因是除了可以搶掠對手,|奸|淫|婦女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戰時的伙食非常好,貧困的士兵可以打打牙祭。聽說有些人為了多吃點軍糧,可是一連幾天都沒吃飯呢。

    正因為強盜集團的這個特性,所以土匪、亂民在割據一方時,戰鬥力非常強,反正老巢外面都是別人的東西,直接搶來就可以了。而建立政權後,因為到處都是自己的子民,不好意思放搶,所以戰鬥力直線下降。

    建奴也是一樣,他們竊奪大明神器之後,戰力迅速下降,他們推說是被漢人同化,沾染了貪圖享樂的習氣,真是無恥之尤。其實,建奴戰力下降的原因就是入主中原之後,中原大地就算是自己的後院了,到自家的後院肆意搶掠應該不是件光榮的事吧,就算臉皮厚得如老野豬皮的建奴,也不太好意這樣做。因為不能搶掠,所以戰力下降。否則,為什麼和他們一起入關的吳三桂老漢奸的部隊卻能一路凱歌,打到雲南去呢?吳老漢奸帶的部隊還是漢人呢,按理說,更應該同化才對。

    部隊集結得慢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士兵個人的原因了,打仗就會死人,他們這些天盡力交|配。希望留下後代,繼承強盜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另外,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在列清單,寫明要搶的東西。比如說炒菜的鍋子破了一個洞,得搶一個;切肉的刀有豁口了,得搶一把;小兒子沒有小木馬騎。得搶一個;天殘地缺的大兒子沒有建奴女人要,也得搶一個女人回來當老婆……總之是應有盡有,彷彿她們的丈夫或者父親不是去搶,而是揣著滿把的銀錢去大明買似的。

    奴兒哈蚩心知肚明,也不催促,反而非常得意,因為他認為這就叫做「民心可用」。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也不想太早出征,因為天氣越冷。明軍的戰鬥力越弱,防禦越鬆懈。

    本來兵貴神速,但老賊酋奴兒哈蚩認為緩緩進兵可以增加明軍的壓力,促使他們把兵力集中於一城,破城後便於搶掠財物和開展大屠殺,所以拖到正月初十才把士兵集結完畢。

    正想整兵出發,斥侯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新任薊遼經略使高第盡撤山海關外之兵。錦州城已經成為一座空城。奴兒哈蚩大怒,抓起一個茶杯就想摔在地上。但看看細磁茶碗,想想遼東明軍走了,再也搶不到這麼好的東西了,便又放下,抓起一個粗磁大碗,用力地摔在地上。以示他憤怒到了極點。

    奴兒哈蚩的第三個兒子阿敗道:「父汗,無須生氣。他們走了更好,我們可以長驅直入,直抵山海關下。我們攻破山海關,進入大明腹地。那樣還可以搶到更好的東西。」

    「蠢貨,這是明廷的堅壁清野的計策。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盛京離山海關800里,騎兵日夜兼程得走8天,這八天的糧草怎麼辦?總不能讓我大清的士兵餓著肚子打仗吧。就算我們費心盡力,趕到山海關下,也是拿關城是沒有辦法的。你知道而山海關有多難打嗎?那可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有一萬蠻子士兵守在那裡,我們十萬大清勇士也無法打開。你以為我那麼糊塗,放任孫蠻子在寧遠、錦州修城哪,因為我知道,那邊城池修得再好,也是替我們大清修的。城池越大,城池裡的人就越多,糧食也就越多。我們打下來,收穫才更大。寧遠、錦州是孤城,四面受敵,極易攻下,而且這兩城離盛京很近,我們可以派細作進城,四面佯攻,明軍顧此失彼,細作趁機打開城門,我們就攻進城去了。可是山海關只有一面受敵,細作就算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重重監視下打開關門。」

    「黃太極,父汗不是讓你搜集蠻子朝廷的情報嗎?為什麼沒有得到這個消息?」奴兒哈蚩的第二個兒子代膳怒喝道。

    黃太極非常吃驚,自從有了《〈邸報〉增刊》,搜集情報就變成了非常輕鬆的工作。無論是大政方針,還是人事調動,報紙上都寫得一清二楚。他因此偷了一下懶,這幾個月沒有往明軍那裡放細作。因為明軍吃得虧多,對細作非常提防,十個細作,有九個被砍了腦袋。既然很難派細作進去,再加上《〈邸報〉增刊》上各種消息都有,所以黃太極對於細作一事,便懈怠了下來,只是天天看報,從報紙上尋找明軍行動的蛛絲馬跡。想不到明軍撤軍的事,報上隻字未提。

    黃太極只得向奴兒哈蚩認錯,承認因為細作難以混入明軍,未能得到第一手消息,再加上《〈邸報〉增刊》上又沒有登出高第撤軍的消息,所以不知道明軍撤退,錦州城變成空城。

    奴兒哈蚩難得通情達理了一次,擺擺手說道:「這不怪你,怪本汗打錯了主意。我本來想散佈出征的消息,把蠻子士兵、百姓全部都逼到幾座大城裡,方便我們破城後搬運糧食和財物。沒想到,恐嚇的效果實在太好了,居然把明軍嚇得全部撤離了遼東。這個高第,一定是私自撤兵,蠻子朝廷還不知道消息。好你個高第,居然敢壞我大事,我饒不了你。老八,你派細作混入京城,一定要把高第逃跑的消息洩露出去。高第呀高第,你一仗不打,就嚇得變成烏龜,躲在山海關裡,蠻子朝廷能放過你嗎?」

    黃太極低聲應喏,阿敗問道:「父汗,那我們還打不打?」

    「還打個屁呀,人都走了,打誰去?」

    代膳道:「那如何對士兵說呢?聽說打大明,他們高興壞了,兜裡都裝著搶戰利品的清單呢。突然說不打……」

    「別說了,」奴兒哈蚩無力地揮揮手,道,「軍令發出之後,不能隨意更改。大明打不了,就打別人吧,反正咱們的鄰居多。對了,就選蒙古那群倒霉蛋吧,只不過他們也窮,撈不到什麼好東西。」

    阿敗插口道:「朝鮮怎麼樣?朝鮮的娘們雖然皮厚肉糙,但好在一白遮三丑,而且朝鮮可比蒙古闊多了。」

    「想都別想了,自從毛文龍蠻子佔據皮島,咱們的日子就難過了。要是毛蠻子打陸戰,我們倒是不用怕他,可是他鬼得很,見勢不妙,上船就跑。跑就跑吧,還放箭,真是一點公德心都沒有。咱們要是遠征朝鮮,他把水路一封,我們跑都沒地方跑。」奴兒哈蚩的第四個兒子唐古代搖頭歎道。

    奴兒哈蚩一家正在為沒處搶劫而發愁的時候,另一個斥侯衝了進來:「報……報!」

    奴兒哈蚩沒好氣地問道:「又有什麼壞消息了,快說。」

    「大汗,好消息呀。寧遠城的兵沒有撤,據內線說,裡面錢糧無數,還有三萬多人在裡面呢。而且覺華島的兵也沒撤,那邊的錢糧更多。」

    奴兒哈蚩手中「啵」的一聲輕響,細磁茶杯居然被他捏碎了。他站起身,問道:「什麼,寧遠城、覺華島居然沒有撤兵?你沒有說錯吧。」

    「奴才敢拿腦袋擔保,這兩地真的沒有撤兵。不過其他地方的明軍都撤離了,搬不走的糧食也盡數燒燬了。」

    奴兒哈蚩來回踱步,激動地說:「好好,只要明軍沒有撤就好,拿下這兩地,至少兩年內不要再為糧食而擔憂了。」

    突然,他站定,大喝道:「擂鼓升帳,本汗要點將親征!」

    建奴終於南下了。(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晚上還有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