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62章 這個石獅子很有意思 文 / 梁方陽

    文舉的主考官是文官,正三品的順天府尹許弘綱;武舉的主考官自然是武將,正六品的五城兵馬司中城指揮張濟遠。

    明朝武將的地位雖然不如文官,但品級可比文官高多了。文官最大的官是六部尚書,正二品,權力最大的是內閣首輔,掛內閣大學士銜,只有從二品。當然文官也有正一品的官職,只有區區三個,就是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不過這些官職一般是給死人的,是一種榮譽。整個明朝,活著時就是正一品的文官是張居正,加封為太師,這是絕無僅有的一例。可武將的最高官職是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正一品,雖然只有兩個,但這個職位不是追封的,而是實職。

    京城裡品級高的武將比比皆是,可是武舉只派區區六品的指揮來監考,不能不說大明不夠重視武舉。其實,今年是朱誠立下了連中六元的宏願,否則有沒有武舉還兩說呢。大明雖然有武舉的規定,但不定期開展。朝廷記起來了,就每隔三年舉辦一次,和文舉一樣,有鄉試、會試、殿試;朝廷忘記了,那就不知道遷延到什麼時候舉行了。

    相對於朝廷的忽視,民間對武舉可是興致勃勃,武舉的門票僅僅發售一天就已告售罄。

    不過,老百姓能看到的武舉的比試是武藝,文試因為對抗性差,所以沒有公開舉辦。

    武舉的文試比的是策略,這個當然難不到朱誠,他又是第一個交卷。

    張濟遠一眼看到朱誠的試卷拍案而起,大讚一聲:「好!」

    武秀才一般武藝高強,但文化水平就稍微低了一些,哪個能寫出一筆漂亮的館閣體的字呀。

    張濟遠一目十行地看完朱誠的試卷,發現他論述清楚,有理有據,還有自己的創新,的確是武舉史上不可多昨的佳作,便說道:「這朱誠,了不起,這次考試無論他中沒中舉人,我也要請他當我的幕僚,為我出謀劃策。」

    東城的劉指揮說道:「這個人,你怕是請不起呀。」

    「呵呵,這樣的大才,要多少薪金都不為過,我願意請。」

    「我聽說過朱誠,他是正五品的錦衣衛千戶,你一個正六品的指揮還想請五品的千戶當你的幕僚?」

    「他既然已經是正五品的千戶,為什麼還要參加武舉,難道想學嘉靖年間的陸柄?」

    陸柄是嘉靖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不過他可不是先當的千戶,後當的狀元。他在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中的武進士,後來才被授與了錦衣衛副千戶一職。

    「恐怕他的野心不止如此呀,傳言他立志要連中六元,成為大明第一人。」

    「我雖然不是文官,卻也知道連中六元指的是縣試、府試、院試接連考取第一名取得秀才功名的小三元,再加上解元、會元、狀元這三個考取進士的**。難道朱誠在考武秀才時已經得了小三元了嗎?咱大明只有一個連中六元的,就是洪武年間的黃觀,可惜觸怒了成祖文皇帝,削去狀元,只能說是連中五元哪。」

    「朱誠沒有秀才功名,為了參加這次武舉,捐了個監生,直接參加鄉試。據說他的連中六元是兩個**加起來……」

    「你是說文舉的解元、會元、狀元再加上武舉的解元、會元、狀元?」張濟遠驚呆了。

    「不錯,兩個**,朱誠的野心未免太大了一點。你想,武舉不光考策略,還要考武藝,文武雙全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呀。」

    「朱誠既然立下志願,必有所憑依,我們只管看一場好戲吧。」

    「只怕是一場鬧劇呀,你知道朱誠有多大年紀嗎?才十三歲,哪怕他天生神力,也比不上力量已經到達頂峰的成年人。這一比,他的臉怕要丟光了。」

    ------------------

    大明的百姓不知道考官們的談話,他們在比武奪魁的那一天早早地來到了東校場。

    其實每個人的票上都有位置編碼,即使站票也劃分了站的位置,根本不用提前來搶位置。但難得有這麼一場熱鬧看,大家還是下意識地提前來了。觀看表演的除了文武百官、考生親屬、富紳商戶,還有不少勳貴。看到觀眾們身上華貴精緻的服裝,悔得魏忠賢是直拍大腿呀。為什麼?票價定得太低了,早知道,就定高一些,這些人有錢,不再乎多花幾個。他們這些大明的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就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

    考官和考生們是在巳時之前來到東校場的。東校場是露天場地,不可能讓考生提前一天來,所以規定巳時開始考試,反正項目已經定好了,而且武舉也不可能做弊,沒有必要像文舉一樣,把考生關在貢院裡。

    觀眾們看到一個個威武雄壯的考生,都激地起來,叫好聲不絕。考生的親友團們也紛紛納喊助威。

    這個時候,一個節奏整齊,聲音洪亮的助威聲響起:「朱誠必勝,朱誠必勝!」

    聲音都壓過了全場的喧鬧聲,大家一齊找尋,哪個考生有這麼強大的親友團。

    只見考生位置上,一個十來歲的小童站起來頻頻揮手致意。只見這小孩身材高挑、體格勻稱,再看臉上,唇紅齒白,還帶著天真的笑容,真是怎麼看怎麼可愛。觀眾們的心一下子就被這個可愛的小男孩俘虜了,轉而為他加油起來。

    考官剛要宣佈考試開始,一輛馬車急馳而來,車子被守門的士卒給攔住了。車上跳下一個年輕人,身著勁裝,肯求士兵放車子進去。但考官、其他考生都是輕身進入考場,怎麼能破例呢?

    年輕人幾番交涉不成,心頭火起,掀開車簾,從車上搬下一樣物事,舉起來,就走進考場。

    觀眾們看得瞠目結舌,原來青年人舉著的是一尊石頭雕的獅子,怕不有千斤的重量。青年人舉著獅子,來到主考官面前,把獅子往地上一放,一股煙塵被激盪起來,足見獅子份量之沉。青年臉不紅,氣不喘,甕聲甕氣地說道:「主考大人,我來晚了,請大人恕罪。」

    主考官張濟遠見青年膂力驚人,不由地起了愛才之心,道:「沒關係,你先坐下。」

    主考官一聲考試開始,校場內鞭炮齊鳴,鼓樂喧天。

    朱誠看著石頭陷入沉思,他才不相信有人能舉起重達千斤的石頭,如果有那應該是妖孽般的存在。看著看著,他臉上露出微笑,這石頭獅子的顏色非常特別,呈現灰白色,像極了兒童樂園生產出來的水泥凝固後的顏色。

    朱誠提起他的八稜鐵錘,走到石獅子的面前,說道:「這石頭獅子很有意思,聽說石頭很硬,我想試試究竟是石頭獅子硬,還是我的鐵錘硬。」

    既然是武舉,自然要比武藝,鄉試的武舉,主要是表演套路,所以朱誠選了八稜鐵錘作為近戰武器,遠程武器是他擅長的後裝膛線火銃。(http://.)。這一對鐵錘加起來有四十斤重,對於成人來說,或許過輕,但對於朱誠來說,已經夠了。

    那青年強笑道:「當然是你的鐵錘硬啦,這石頭獅子是我請一個雕刻名家刻的,價值邊城,你不要搞壞了。」

    朱誠冷笑一聲,提起鐵錘,跳起來,照著獅子頭就來了一下。

    只聽得「喀嚓」一聲,這看起來堅固無比的獅子居然裂成了兩半,露出了連接水泥的精鐵絲和裡面的泥胎。

    朱誠大吃一驚,心中叫道:「混、混凝土,鋼筋混凝土!」

    張濟遠一看,這青年根本不是什麼大力士,氣得一拍桌案,讓士兵把這個騙子給叉了出去。

    朱誠走到校場邊上,衝著曹化淳做了個手勢。

    曹化淳走了過來,朱誠附耳說道:「把叉出去的年輕人招到京西皇莊,他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啊。」

    曹化淳不解其意,朱誠也來不及解釋。好在曹化淳很有作忠僕的天份,理解的要做,不理解的也要去做,並且力爭在做中理解。

    他沖朱誠一點頭,便去找那被叉出去的青年了。

    (各位讀友,對不起,起點的作者專區登陸不進去,只好今天早上上傳一章了,晚上還有一章,絕不拖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