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移魂抗日悍兵

第2卷 第五十七章 鏖戰,鏖戰 文 / 老優遊游條

    在初始的震撼後,兩人也開始交流各自對局勢的認識,分析己方的劣勢的同時,也開始著手篩選梳理對方難以企及的己方優勢。

    李銳首先發動自己的dna電腦,經過一段綜合的分析,他告訴尼米茲,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時間能夠站在我們一邊。

    因為現在他從梁康來自未來通道的短消息中,已經解碼出和處於未來的瀚海大學已犧牲陳阜院士的助手梁康的通訊頻道。

    這樣原本從未來向現代的單向通訊通道,現在已變為可雙向通信的多維模式。

    李銳就可以利用他當代的信息以及梁康來自未來的信息,協助醫院激活催醒梁康。

    從而獲得以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源源不斷的dna電腦更新信息,達成現在與未來聯手,互通信息,取得最大的效應值,最終打敗軸心國法西斯。

    而另外,自己的大腦中貯存有大量用未來最新科技支撐的武器圖紙、培訓計劃,如得以妥善運用,加上美國強大的軍事工業體系,就能用最新科技裝備新式武器來及時大批裝備後方艦隊,培訓一支規模可觀的二線部隊。

    以謀求類似蘇聯衛國戰爭的態勢:前方拚死抵抗,為後方贏得時間。

    而這就需要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來實現這個計劃。

    現在最要命的就是時間,因為同樣洞悉戰敗真相的日軍將不會再上當,而會以遠超於己方的實力相拼,且具備大範圍搜索目標的遙測能力和高度保密的量子通信能力,都使得普通意義上的戰略欺騙變得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毫無意義。

    所以能否抵禦其前幾波攻勢,為後方的籌備第二線部隊爭取時間,就成了問題的關鍵。

    尼米茲對李銳的說法雖說還是有些半信半疑,但是局勢不容他有二念,於是下令:

    馬上用飛機送李銳到前線降落,再換乘另一架飛機,直至尋找到航母艦隊為止。首先力圖保存下這支部隊,為同盟國爭取時間。

    同時發佈指令:在最新任命的艦隊參謀長李銳的直接指揮下,所有一線艦隊航空隊全力展開搏殺,力爭拖延時間;而本土所有的軍工廠、艦艇製造廠則將圖紙全部更新換代,改用最新的實用圖紙改造飛機戰艦。

    同時,要求本土現有的轟炸機、殲擊機聯隊,除了留下適當的部隊力量保護本土海岸線外,盡量從東海岸轉場西海岸,不斷增援夏威夷、中途島基地。

    所有航校的學員一律轉入現役飛行員,加入空軍。

    所有庫存的飛機,只要能飛的戰鬥機、轟炸機,全部啟動。支援前線。

    力爭以海空軍飛機的數量抵消日軍航母的巨大懸殊。

    經過千波萬折,李銳的飛機終於在中途島大戰戰火點燃前,及時在斯普魯恩斯少將的旗艦降落。

    傳達任命和命令後,李銳一頭扎進入電偵室,在一片電波聲中開始與石井四郎開始第一輪的量子通信對抗。

    盟軍方面之長,在於李銳對量子通信的運用嫻熟,幾乎達到游刃有餘的程度。

    而石井則對量子通信的技術大喜過望,好像一個闖進遊樂園的山裡孩子,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喜不自禁。

    力圖在中途島海戰中改變帝國實力一蹶不振的結局。

    因而不遺餘力,用出了吃奶的力氣。

    一會來個乾坤大挪移,一會兒又鬥轉星移,一會兒又移花接木,一會兒又李代桃僵,玩出了許多故作姿態的花樣,但是卻搔不到癢處,根本騙不了李銳,只是自娛自樂地將花拳繡腿地玩了個痛快。

    而李銳則來招接招,不遺餘力。

    雖說如此,但是戰爭是慘烈而殘酷的。

    在電子對抗和運籌帷幄之後面的,還是艦對艦、戰機對戰機的對抗,打到火起,也有拿巨炮互轟的壯舉。

    熱血在燃燒。一方要滅此朝食,一方運用「拖」字訣,以空間換取時間。

    鋪天蓋地的日軍戰機憑借超視力搜索感知得到的準確信息,黑壓壓地像成災的蝗蟲群,一味地向美軍航母艦隊撲來。

    美軍艦隊戰鬥機飛行員毫不畏懼,雖然數量上的劣勢讓其幾乎後繼無機,但是一旦下定衛國的豪情,就絲毫顧不上一腳油門上了天後能不能返回。

    他們口中永不停息的咀嚼著口香糖,一邊吊兒郎當的瞄準、俯衝,看似隨意,卻暗含殺招,絕不含糊。

    好在李銳對量子通信的運用達到了存乎一心、運用嫻熟、如臂使指的程度,比起石井四郎那貨手忙腳亂的,有了熟諳的優勢,對其中隱秘奧妙之處比其體會更多,因此儘管處在同一技術平台,就像舒馬赫和菜鳥駕駛同一輛賽車一樣,優劣高下自分。

    其對決的效益也自然不同。

    首先,更快更遠的預警。李銳能在日軍十艘航母上的戰機即將起飛時就做出前瞻,從而準確估計敵人來襲戰隊的型號、架次、方向,以及風向浪高等綜合信息,從而做出最優化的應對決策。

    這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戰術彫蟲小技,在希特勒襲擊英國時,就是憑著當時認為先進的雷達預警,相對弱小的大英帝國空軍取得了的讓敵人付出成倍損耗比的代價,從而取得那不列顛空戰的勝利,使希特勒斷了迅速滅亡英倫三島的貪念。

    而石井四郎則是忙著熟悉整個系統,雖然憑著他強烈的得勝**,也迅速領悟了其中的許多運用玄妙,但是總是還有些手生。於是日軍飛行員得到的指令也有些似是而非,模稜兩可。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聊勝於無嘛,於是循著大致的方向,仗著數量優勢的蝗蟲群還是有恃無恐地前去攜彈轟炸。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當日軍戰機瘋狂襲擊美軍航母時,李銳則連夜指揮工程技術部門在彈藥庫中給高炮炮彈加裝即時的vt爆炸引信。

    而這種炮彈在戰場中就顯出了與先前彈藥質的不同。

    傳統高射炮彈觸發性差,所以無論在珍珠港還是再中途島,美日雙方的高炮都起不了應有的作用。

    但李銳根據目前從戰場態勢,及時調整戰術措施——命令提前採用新技術,即使用美軍後來在「馬裡亞納獵火雞戰役」中的新型防空炮彈—裝有近炸引信的炮彈。

    此種炮彈可以偵測飛機是否進入其爆炸殺傷範圍,一旦進入其爆炸殺傷範圍即會引爆,效率為傳統防空炮彈數倍,太平洋戰爭後期有一半高炮擊落的飛機是因為使用vt引信炮彈的緣故。

    因此無論日軍的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在密集而敏感的彈幕前,都得長長地吸一口氣,心中禱告,天照大神保佑,賜我金鐘罩鐵布衫,大神心中駐,彈雨兩邊走。

    然後狠狠心鑽進那輝煌燦爛的火花四濺爆炸大陣中,自此一去不回。

    而美軍的轟炸機則全都配備機槍機炮,改為守衛的戰鬥機,這樣美軍就憑空多了一倍的護衛戰機。

    在戰術上則採取久經考驗、一招鮮吃遍天、專門對付零式戰機的俯衝攻擊術:任憑你怎樣來,我都爬升高空,然後就像雄鷹捉兔子那樣俯衝你;一擊不中,再拉起機舵攀登高空,再來一次。

    這樣,日軍幾倍於美軍的蝗蟲樣戰機部隊終於被擊退。

    而可憐的石井最終也不敢運用細菌戰,首先是因為大海上海風呼嘯,不利於細菌的傳播,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被嚇怕了,他怕再被李銳搗鼓一陣子,那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美軍艦隊一面拚死向中途島海軍基地方向突圍,一方面做出梯次狙擊、局部反擊的姿態,終於在損失「約克城」號航母和其餘三十艘艦隻的情況下,看到了天空中佈滿了從基地出發、準備列陣廝殺的陸軍雄貓戰鬥機群,大家那種死裡逃生的倖存感就無可言喻了。

    而日軍則顯得大勝,除了被擊沉幾艘驅逐艦外,其餘十艘航母毫髮無損,從日本輿論喧天的熱潮中看,幾乎是取得了一邊倒的戰果優勢,這是一場輝煌的大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