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乍起漣漪 第323章 一杯苦茶 文 / 風瑾月
茶香裊裊中,北唐瑾被鄭首府奉為上賓,不僅如此,還將自己的兒子請了出去,獨自和北唐瑾交談,這令北唐瑾更加詫異。
感覺告訴她,鄭首府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同她說,而這件事給她一種沉重的壓抑感,令她的心中豁然竄出一股子擔憂和不安來。
「玉容品著老夫這茶如何?」鄭首府的面容極為慈祥,親切得嗓音彷彿是一個慈愛的長輩。
這令北唐瑾有種極為不真實的感覺,前世她嫁給鳳英以後,皇帝便准許她參與朝政,朝中要事她皆要旁聽,因此有幸聽到鄭首府那精彩的新政概述,那個時候,對方雖然已近花甲之年,可是那激昂的言辭,對未來美好景象展望時候的雄姿英發,鬥志昂揚,彷彿一下子年輕了數十歲,此刻北唐瑾回想起來,仍是歷歷在目。
那是她活了十幾載絕無僅有的震撼,她從不知曉,原來一個人的恟襟可以這麼寬廣,懷著家國天下、黎民百姓,完全將自己置之度外,彷彿他的生便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救蒼生於水火,或者是為創造一個天下盛世而活!
只可惜,鳳琰終究容不下這個人,多次要她除掉鄭首府,然而,她當時惜才,根本不想下手,自然,即便是她真的下手,鄭首府那麼聰慧的人自然會有察覺。可是,最後被形式所逼魄,她還是下手了,當年她治癒了鄭夫人的怪病,因此,她通過鄭夫人在鄭首府的身上動了手腳,那是一種使得人渾身無力彷彿病入膏肓的藥,一旦吃下,便臥船不起,因此,鄭首府不得不辭官養病。
北唐瑾還依昔記得當年對方眼中的不甘和不捨,那是對恟中報復不能成的憤懣和慨歎!因為看到對方這樣的眼神,又因為新政必須要實施下去,她每日和其他朝廷要臣皆親自登門匯報朝中要事,以及請教應當如何處理,在這期間,她還請了名醫為鄭首府配了藥方,使得他身體並不如原來那般虛弱,鄭家的人對她一度感激,她當年受之有愧,又不得不為了鳳琰最終狠下了心。
因此,此時又聽到這熟悉的慈愛的嗓音,北唐瑾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彷彿一切都回到了當年,當年,她雖為女子,卻也同樣備受鄭首府的賞識,如果不是鄭首府,她一介女流怎麼能立足在朝堂之上,指點江山呢?
熟悉的茶香,她前世喝過不知多少次了。
北唐瑾微微含笑,低眸遮掩著內心翻滾的情愫,「入口清香,卻有一絲的苦澀在舌尖縈繞,再細細回味的時候,卻是濃郁的醇香,真是好茶!」
鄭首府微微點頭,對北唐瑾的回答甚是滿意,又道:「此茶老夫日日飲用,每每每回味舌尖的苦澀,便會很快平復心中的煩躁。」
鄭首府說這話的時候,目光始終停在北唐瑾的面上。
北唐瑾神色詫異。
倒不是因為鄭首府日日喝這樣的苦茶,而是,對方為何要同她一個小輩說這樣的話呢?品茶本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這樣的情境不是應當找一位相交多年的好友麼?她哪裡夠格聽這樣的話呢?
然而,很顯然,鄭首府對於北唐瑾的詫異之色也很滿意,繼而繼續道:「玉容可知曉為何老夫日日飲這樣的苦茶還樂此不疲麼?」
北唐瑾心神一震,她一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圖,她後背冒一身冷汗!
無疑,鄭首府是在試探她,確切得說是在探她的深淺!
鄭首府問出這樣一句話,無疑是在試探,她對他鄭首府瞭解多少!或者說,她對朝廷中的事情又瞭解多少,這皆有連帶關係!
北唐瑾的心神前所未有得亂了。
鄭首府可比皇帝還老謀深算,面對這樣一個人,她所有的所思所想都彷彿無可遁形,這讓她的手心也冒了冷汗!
她該如何回答?
如實回答,還是故作不知?
北唐瑾極力得保持著狀若思索的面容,所有的慌亂情緒都掩藏在眼底,她捧起茶杯的動作依然慢條斯理,從容不迫。
其實,她早就瞞不住了,從那天她被她那好舅舅逼魄得不得不舌戰言官的時候,已經漏了底,她對朝中之事深有瞭解!
北唐瑾慢慢扯出一絲笑意,面色越發恭敬,「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玉容斗膽猜測,閣老您正是用這苦來時刻提醒自己,為官的路本是艱險,遇到一點不平便一籌莫展,情緒浮躁,實乃太當不起苦了,還如何為黎民百姓謀福呢?」
北唐瑾最終還是將話說了一半,留了一半,這樣一來,她的真正實力還有掩藏,也不會引起鄭首府的懷疑。
她說完這話的時候,神色變得越發自然,目光在鄭首府的面上停留了片刻,就如同一個晚輩在等待長輩的評判。
鄭首府捋著鬍鬚,薄又發白的嘴唇動了動,轉而微微一笑,「玉容說得好,說得好啊!」
鄭首府一陣點頭。
旁人皆以為他日日飲苦茶是喜歡這味道,只有這個小丫頭說到了點子上,可見其果然是可塑之才,對她這個首府也瞭解不少。
只可惜,她到底是名女子,縱然能如此準確得把喔住人心,也不能立足朝堂之上了!想到這裡,鄭首府微微歎了口氣。
看到對方這樣的神色,北唐瑾反而有些膜不著頭腦。
事實上,她的回答並不能使得鄭首府滿意,可是,對方卻表現得十分滿意,不但如此,還一陣惋惜之色,這是為何?
在北唐瑾一陣狐疑的時候,鄭首府又問道:「玉容每日都讀什麼書?」
北唐瑾睫毛眨動,看來,對方是要將她的底探個究竟啊!
她一個做將軍的人,自然不可能只讀《女戒》這絕是不可信的!
因此,她也不作過多的隱瞞,道:「主要涉獵兵書和史書。」
讀兵書是為了上戰場打仗,排兵佈陣,讀史書那可是同政治有聯繫了。
鄭首府聞言又是點頭笑道:「難怪,難怪啊!」難怪能將人心把握得這麼精準,難怪能將那些儒生堵得啞口無言!
原來,這女子本身便是極為聰慧,聰慧到知道如何使得自己更聰慧!
*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出自培根的《論讀書》
意思便是讀書可以塑造性格,完善性格,進而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