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7章 說服從神 文 / 亞洲猛男
燃燈走後,卡門陷入了沉思之中,分身去召集從神佈置接下來的任務,而卡門本尊則開始思索燃燈剛才一番話的真正含義,用東方的眼界開始考慮卡俄斯世界的點點滴滴。
毫無疑問卡俄斯世界是一個神坻的世界,神坻在其中佔據主位,而對於神坻的研究伴隨著卡門在卡俄斯世界的一切時間,可以說比自己還要清楚,神性:神性某種程度上就是神所獨有的特質,對於神而言,神性關係到一個神靈的性格、信念、行事法則、陣營偏向的神秘能量。凡人可以通過吸收神性而獲得壽命增加的能力。
但這也是危險的,因為神性包含著神靈的性格和信念,實際上就是元神,隕落後的神靈很可能通過被凡人吸收後的神性而鵲巢鳩佔,重新復活,當然更多的是被收集者將神性中的原有神靈信息抹殺然後自己吸收,成為自己點燃神火的鑰匙。
神火:自我產生神力的源泉,將信仰之力轉換成神力的工具。某種意義上說點燃神火才有資格自稱為神祀。如果說神力是電,那麼神火就是發電廠。
神火是神祀的基礎,擁有神火但並不擁有神格的強者被稱為準神。這種強者成神並不困難。擁有神火之後,只要獲取足夠的信仰之力,凝結成神格是水到渠成並且順理成章的事。但擁有神格但並不擁有神火的強者即所謂半神,成神卻是十分困難的。因為點燃神火是相當危險並且成功率不高的。
神格:神的力量總量的大小衡量標準,也是神進化等級的衡量標準。
神職:神的力量範圍的具體體現,也是神吸取力量的來源,它關係到神靈的力量屬性和信徒屬性。神職往往與神格息息相關,屬於神格的衍生物。弱等以上神力的相同神職往往會自發或者自覺的融合,同一個神職往往只可能存在一位弱等以上神力。即使短時間可以共存,但終究必然會發生戰爭,勝利者將徹底擁有這一神職,失敗者則將失去它。
卡門前世發現一個問題,這就是很多道家修行網友的修行方法和理念有些佛道不分。雖然佛家修行的方法我不太懂,但是道家修行的過程我卻瞭解一些,希望道家修行的網友不要摻入佛家的東西,這就像兩個腿橫向邁開,就不能走路一樣(佛家修行也很好)。道家的修行始終是以「道法自然」為其宗旨。這就是《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任何道家的修行方法,都不能離開這個總綱。檢查你的修行方式是否屬於道家範疇,就要看你的修行過程是否符合道法自然這個規律。
《道德經》五千言談的都是道法自然,談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談的是人和與自然發展變化的規律。道家修行就是追求「天人合一」,換一句話說就是人生活規律與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統一。確定了這一點,道家修行的方式方法也就非常清晰。
對於道家和佛家的信眾,佛道一家這道無可非議,因為信眾是在修善積德因果循環這個境地內,這個境地內對於道家和佛家的信眾理念是一樣的。如果繼續較深層次的修行,道家和佛家的理念是不一樣的,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海納百川、百家爭鳴。佛家主張法由心生、萬法歸宗、一脈相承。
由於不同的理念,決定修行方法的不同。比如同是打坐,道家走的是氣血經絡;;;;;;,佛家卻是觀想境界;;;;;;。道家性命雙修,佛家往生極樂,等等。
綜上所述,道家修行不能和佛家修行相互摻和,這不僅是歷史的源頭不對,文化不同、方法不能互溶,更重要的是這種修行會害人害己。
就在卡門分身考慮成聖之路的時候,分身也在為從神講述縱橫之術……
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善於外交辯解的縱橫家,所使用的謀束都都統稱為縱橫之術。縱橫之術現存的典籍有《鬼谷子》十二篇、《戰國策》三十三篇(非其門徒著,主要是縱橫謀士之言行,也可以為縱橫家實戰演習)、《蘇子》三十一篇、《張子》十篇、《本經陰符》七篇乃修身養性之法。
通常指以辯才陳述利害、遊說君主的方法。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一》:「建元元年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丞相衛綰奏所舉賢良或治刑名縱橫之術,亂國政,罷之。」
唐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性倜儻,好縱橫術,善賦詩,才調逸邁。」清黃鷟來《詠懷》之十五:「陋彼縱橫術,揣摩獨《陰符》。」
縱橫:合縱連橫。《新語;辯惑》:「因其剛柔之勢,為作縱橫之術。」
縱橫術即合縱與連橫,合縱是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一個強國,以蘇秦和東方六國為代表;連橫是個一個強國與敵對集團的一個或幾個結成一個或多個聯盟,達到瓦解對方,各個擊破的目的,以張儀和秦國為代表。歷史上有名的縱橫家有:蘇秦、張儀等。
合縱連橫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
相關歷史張儀曾經遊說六國,讓六國共同事奉秦國。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衝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鬥爭。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併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連橫的目的在於事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展土地的目的。當時的最著名的縱橫家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公孫衍。最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齊,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為了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攻秦。時人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後來蘇秦和趙的奉陽君李兌也曾於前287年聯合五國攻秦,使秦被迫廢除帝號,產生了很大影響。然而,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併土地的目的。合縱連橫的鬥爭適應了戰國形勢發展的需要,對各國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歷史作用應當引起人們重視。
(夏衲)縱橫術,又叫夏衲持樞術,是具有近700年歷史的夏衲家族,分析萬物及具有生命特徵的一切事物變化本質並形成改變未來作用方法的技能,是夏衲家族的第二核心技能,講究「天、時、人、策」合一的共化。
夏衲縱橫術分為三個學習階段,初階講述萬物變化規律形態的特性與識別方法,中階為優化現狀或改變事物變化軌跡的方法,高階為掌控各種事物規律變化本質特性的方法。
事物的分析方法主要針對五個因素:事物的外在表現形態的「形」,事物變化本質的「意」,解決問題或改變事物變化軌跡的「道」,對事物或者問題的感知與影響、對事物的意識的「德」,以及是否具有恆定的實際效果的「為」。
所謂的形,就是事物表象所看到的一切,包括成就一件事情所付出的努力,但世界上是沒有完全相同的形,就像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也因此,思考問題或採取某種行動不能糾結於固定的形式上,而應摸清脈絡,即理清影響事物本質的因素的「天、時、人、策」,方能理解真正的本質,即意;只有如此方能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找到能夠通向成功的方法,即「道」;形成順應事物存在之禮的天道與規律之禮的時道的意識,即有效的「德」,最終通過行動而有所「為」。
廢了天大的口舌,終於把從神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