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天行健之地火明夷

第2卷 天誅 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重振旗鼓4 文 / 燕壘生

    十月三日,畢煒率新軍抵達北寧城,初建功勳,與屠方攜手發起了反擊,將外城重新奪回。這一戰讓帝國上下為之一振,這個戰例也馬上傳到軍校,作為經典戰例向學生們傳授。不過,這一戰其實有些僥倖,因為屠方已頂住了蛇人排山倒海的攻擊,蛇人在外城補給不便,外城與內城之間又太過狹小,攻城器有不少無法使用,本已現出疲態。不過這次反擊也不能不說相當高明,北寧城的守軍近七萬之眾,調度極為嚴整,採用的層疊式進攻,第一波攻擊過後馬上退下,第二波接著攻擊。我曾經數次經過北寧城,知道以七萬人在那個狹窄的內城前後交錯前進是多麼困難,能達到這等調度營運,吳萬齡的功勞不小。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那才是真正高明的用兵之道。這一點,大概只有文侯才能做到吧。路恭行不屬於他這一系,但路恭行智勇皆備,文侯仍然讓他手握兵權,這等胸襟大概連武侯也未必能有。畢煒勇而無謀,屠方老成持重,有路恭行居中調停,每個人都能發揮最大的力量。而吳萬齡只是一個小小的軍校教席,居然也得到破格提拔,源頭只是數月前他的一封上書,這在過去「上品無寒門」的用人時代是不可想像的。即使我對文侯仍然很有看法,仍然不得不佩服他的氣度才能。

    武侯雖則戰死,幸好還有文侯。此戰過後,帝國上下都這麼傳說著。

    十月九日,帝君下詔嘉獎有功之臣,路恭行和畢煒都增加了俸祿,由於他們都已是偏將軍,如果升到副將軍的話,那就和那些前輩勳爵平級了,目前自還不可能。吳萬齡因功得封校尉。只有我仍在軍校當一個普通教席,什麼也沒有。

    十月十三日,赴援句羅島的鄧滄瀾也傳來捷報。自倭人在大舉進犯句羅島以來,句羅王節節敗退,三月鄧滄瀾率五千人赴援,由於面對的是一片殘破。倭人跨海來襲,已將句羅水軍盡數擊潰,句羅島三千里山河淪陷了三分之二。鄧滄瀾與句羅王率殘軍入山抵抗,只能勉強支撐。到九月,工部終於造成了第一批戰船,新軍中的水軍五千增援句羅島,此時倭人在句羅已有近十萬之眾,鄧滄瀾手頭只有不足一萬的帝**和僅存三萬餘的句羅軍,正當岌岌可危之時,鄧滄瀾大膽行險,提拔了句羅本土青年將領李堯天。李堯天少年時也曾來軍校進修,深諳兵法,以前句羅王一味迷信帝**將領,對本土將領極不重視,但在李堯天向鄧滄瀾上書後,鄧滄瀾大為讚賞,歎為天下奇才,立刻撥五千水軍給李堯天,兩人聯袂於十月一日率船隊從句羅西南港口出發,海上行軍八百里,趁夜色向倭人的水寨發動奇襲。此時倭人水寨中有駐軍兩萬餘人,戰船七百多條,而鄧滄瀾的水軍一共只有不到一萬,戰船五十餘艘。當李堯天提出這個奇襲計劃時,句羅王廷重臣們都大驚失色,斥為「大膽妄為」,覺得那是以卵擊石,但鄧滄瀾力排眾議,大力支持李堯天,甚至兩人聯手出發,那是共存亡,同榮辱之意了。倭人根本沒料到已經是驚弓之鳥的句羅水師居然還敢勞師遠襲,全無防備,這一戰,倭人水寨被連根拔起,兩萬水軍只逃出了七十七人,戰船也只剩了兩艘,鄧滄瀾與李堯天大獲全勝。鄧滄瀾又派李堯天率五千水師截擊倭人海上來的援軍,自己率五千人棄舟登岸,沿途收留流亡,與留在岸上的倭人游擊。

    這個計劃的大膽,與李堯天的遠襲之議不相上下。當我聽到鄧滄瀾傳來的報告時,先是大吃一驚,繼而又暗暗稱絕。鄧滄瀾這人智勇雙全,膽識謀略俱佳,比邵風觀更勝一籌,也怪不得文侯如此器重他,讓他獨擋一面,遠赴句羅。相比較而言,雖然年紀相差不多,我已遠遠落在他們後面了。

    今天是十一月四日,又是一個休息日。一早上,我將飛羽牽出來,到野外溜一溜。飛羽的脾氣很是暴躁,不能和別的馬養在一個廄裡,而我又沒資格給它一間單獨的馬廄,所以只能養在我住處的後院。那是個小小的院子,飛羽養在那裡,精神都不太好,我都有些心疼,趁今天天氣好,我帶它到野外跑了一圈。轉了一圈,回到軍校,剛給飛羽餵了些料,一個同事突然在外面道:「楚休紅,你在這兒啊,文侯大人派來的人都找你半天了。」

    文侯找我?我怔了怔。甄以寧死後,文侯再不曾召見我,好像把我這人也忘掉了。想到邵風觀的事,文侯對我可能也有些遷怒之意,畢竟當初甄以寧也曾在我的前鋒營裡呆過幾天,也是在那時受了傷的。現在他叫我,到底有什麼事?

    我到了文侯府中,報過名後,我被帶到了文侯的會客廳外,我有些惴惴不安地大聲道:「大人,楚休紅求見。」

    「進來。」

    也許是我多心,文侯的聲音好像蒼老了一些。我推門進去,只見文侯背著手站在牆邊,看著一張巨大的圖。文侯見我進來,轉過頭道:「楚休紅,你來了。」

    我行了一禮道:「大人,不知喚小人來,有何吩咐?」

    文侯指了指那張圖道:「你先看看這個。」

    那是張「輿地一覽圖」,畫得非常詳細,一些稍高一些的山頭都標出來了,圖上還粘著一些各色的三角小旗。我看了一下,道:「大人,這是戰況圖吧?」

    那些三角小旗是用小針刺著,乍看之下雜亂無章,但細細一看,便知道白色的多分佈於北面,紅色的多面南面,而藍色則都在東北句羅,黑色的都在西北,小旗最多的是在北寧城的方位,自然表明戰局形勢了。每一面旗大約代表一萬人,因為我見北寧城的白旗有六面之多,紅旗也有四面。

    文侯笑了笑道:「你反應倒快。不錯,正是戰況圖,只是要改一改。」

    他伸手在東北句羅島上摘下了一面藍旗。現在,句羅島上的白旗和藍旗都已是三面了。我道:「鄧將軍又傳捷報來了?」

    文侯道:「正是,今日剛來的羽書,昨日滄瀾獲得大勝。」

    昨日早晨,李堯天率五千人在句羅島東南端海上與倭人的兩萬援軍決戰,水戰一日,李堯天在海上發動火攻,大破倭人船隊,殺得海上漂滿浮屍,倭人殘軍只得倉皇退回倭島本土。同時,鄧滄瀾牽著岸上的倭人連續苦戰,因為收留逃散的殘兵,此時他的部隊擴充到了一萬有餘,倭人卻因失去海上的補給,句羅島民眾又實行堅壁清野,在追著鄧滄瀾轉了幾個圈後,被拖得精疲力盡,昨日聽得援軍到來,急忙向海邊進發,準備孤注一擲,水陸夾擊,擊潰留守海上的李堯天軍團,重新打通補給線,沒想到在回師途中被鄧滄瀾在句羅島金持山設伏,以一萬對三萬,一舉擊破,斬首七千。此戰過後,倭人殘軍都已退入城中龜守。昨日水陸兩路都得到大勝,使得倭人的士氣也一定跌到了低谷,到了這時,句羅島的戰事恐怕已經全面扭轉,下面就該是鄧滄瀾率軍大舉反擊了。

    我歎道:「鄧將軍真是個將才,那位李堯天將軍也是天下無雙的智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