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紅妝俊仵作

第13頁 文 / 童繪

    文人雅士食之無味卻棄之可惜的玉器,帶到了街邊,若價錢上能談得來,倒也不失為一個方法。點點頭,江蘭舟問道:「方纔那少年看中的是哪個?」

    「喔,是這枚前朝酒泉產的玉雕成的玉梳。」溫潤的白,透出幾處新萌的芽綠,甚是可愛。玉鋪少爺應道:「其實質挺好,只是祖父在雕玉時,一旁繡花的祖母舊疾復發,倒了下來,祖父拋下手邊器具去接,這才敲出了條裂痕。」

    「我還當他瞧了半天是瞧什麼……」老闆撫撫下巴。「這頭還有幾把完好的梳子,你沒拿上來給他看看嗎?」

    「拿了,他看都不看一眼哪。」他認為玉這玩意,瞧的就是種緣分,無關好壞,各有所好罷了。玉鋪少爺又問:「爹,可還有娘的金絲繡?」

    「金絲繡?」江蘭舟與老闆異口同聲。

    福平的習俗,提親時定是用白布繡金紋包裹梳子或髮簪等物象徵結髮,其外再以紅繩結妥。來到此地三年,對風俗民情只有粗淺瞭解,但也知道男方定會挑選無瑕之物,討個好兆頭。江蘭舟拾起玉梳仔細看著,白玉的梳身雕蘭花,錯手敲出的裂痕在邊上,折損了花瓣一角。

    「你確定那小兄弟真是要以此物提親?」老闆搖搖頭,翻了翻方盤中的另幾把玉梳,撿了當中一把。「這把好多了,也是雕蘭。若他再回來,讓他帶了這把吧,否則收了那梳的姑娘家豈不太可憐了。」

    玉鋪少爺嘿嘿兩聲。「他說今兒身上錢都花光了,只是瞧瞧,也沒說是做何用途。但我想他是真中意的,那小兄弟看來也不過十七、八的年紀,許是沒幾個錢,可又想給心上人添把玉梳,所以我這才想先把金絲繡準備妥,他肯定會回頭來買的。」

    老闆看著編故事編得正在興頭上的兒子,也不好當頭澆他冷水,點破那少年絕不會再回來,起身到櫃中翻找金絲繡去了。

    玉鋪父子的對話持續著,江蘭舟不發一語,握了許久,才將玉梳放回方盤中。

    第6章()

    秋風起,掃去長廊上的落葉,帶來些許涼意。

    轉眼已春去秋來呀……陶知行停下步伐。上回在這長廊窗邊,以草在水面胡亂作畫,還歎閒得發慌;她低頭看了眼手中今晨才剛換上新書皮的案帳。就算日夜翻閱,一有疑問便要花工夫實驗一番,然後錄進案帳,再交給大人;一往一返,同一案件時常得花上十天半個月方能兩方滿意。

    明永二年的案帳,她才看了一半。大人書房中還有好幾箱哪,若想追溯更早以前的案子,這速度實在太慢……

    兩年,真短。

    秋風又起,吹來細沙,陶知行不及閉眼,雙眼倏然刺痛,她低鳴一聲,彎身揉眼。

    「哈哈哈哈!」正巧路過的魏鷹語見到那人影滿懷憂傷地望遠,卻被風沙扎眼壞了情境,接著跳蚤一般繞著圈跳呀跳地,不由得大笑出聲,從院中轉往廊下步來。「別揉,傷眼。」這個仵作陶阿九真是太有趣,他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

    雙眼、鼻子,對一個仵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陶知行貼在兩眼上的兩手緊握成拳,硬生生放了下來。

    初初覺得阿九孤僻難以親近,原來只是寡言,性子倒也純真可愛。魏鷹語好不容易斂了笑,放緩聲音說著:「就這麼閉一會兒,沙子便會隨淚水流出,不會刮傷眼。」

    陶知行看不見,但從那低沉的聲音她認得出來與自己說話的人是魏師爺。

    說也奇怪。分明是大人將她帶到福平,平日研讀的也是大人的案帳,可她極少與大人照面;相反的,幾乎每次出房走動,不是碰見賈立巡視府裡,便是巧遇魏師爺散步……

    她不想胡亂猜測,但仍抹不去賈立曾對她說過,魏師爺待在大人身邊是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那,魏師爺也在監視自己嗎?

    陶知行當然明白大人與她私下書冊往來有其緣故,許是要避誰的耳目,她,只要能繼續鑽研檢驗之道,不會在意是在檯面上還是在檯面下,然而不代表旁人不會有話說……

    案帳呢?

    剛才急著護眼,這才發覺案帳脫了手。陶知行心裡有些慌亂,卻不敢有大動作。

    「應該可以了,你現在慢慢睜眼。」

    魏師爺的聲音傳來,還是一樣穩一樣沉,沒有異樣。

    「記著,要慢。」

    陶知行依言緩緩睜眼,睜得很慢、很慢。

    魏鷹語見狀又想笑了,然而就在與那雙梨花帶雨的迷濛黑瞳對上時,他猛然楞住。

    雙眼眨了又眨,眨了又眨,確認眼中無沙了,陶知行舉袖抹抹淚,低頭道了謝,順便在地上找著案帳,應該就落在這附近了才是……

    半晌,魏鷹語輕咳了聲,原本背在身後的右手將書遞向前,才開口問道:「可是在找此書?」

    「……是。」陶知行點頭。

    「你每隔幾日就到大人的書房走動,然後便把自己關在房中,可是向大人借了棋譜回去研究?」魏鷹語語氣輕鬆,似是隨口問問。大人允阿九進出書房,這事府裡人都知道,不會加以阻攔。

    頓了一會,陶知行回道:「不是,小的對下棋沒興趣。此書是大人從前在大理寺時審過的案子,小的借來一讀。」

    「原來如此。」他反應雖不是頂快,倒也算是個聰明人。魏鷹語自是翻過這書皮上還沒填書名的案帳了,剛才不過試探一問,而他也是照實答來。

    秘密會給人招禍,這是陶知行奉行的原則。幾個月相處下來,她也明白,魏師爺將很多事看在眼裡。

    「阿九準備上大人那兒換書?」他又問。

    「……是。」換書,也可以這麼說吧;只是換一換,最終還是會回到她這。陶知行打算在抄錄完整案帳後,才會一併送還。

    「嗯,那去吧。」

    「是。」

    吞了吞口水,陶知行兩手緊握著書,從他身邊經過而去。

    她不敢回頭,直覺背後魏師爺還盯著她;雖然沒做過什麼虧心事,但在那凌厲的目光下還是有點心虛;直到來到大人書房前陶知行都不敢回頭,深吸了口氣,輕輕推開門。

    門內,是令她頓然的景象。

    棋盤、筆墨在地,散落一地的棋子、書堆中,男子枕手閉目。

    陶知行停頓了良久、良久,方才被魏師爺嚇出的一身冷汗已煙消雲散。

    她沒見過如此的大人,似是累得睡著了,也像閒得睡著了……她該轉身出去,免得驚動了他,可腳卻不聽話地已向他走去。

    陶知行對眼前之人自是充滿好奇的。

    他小上大哥幾歲,約莫是三哥的年紀,時常帶笑,可說起話來卻不留餘地。審案重撿驗、重理據,錄案重細節,更會反覆思量,與她所見過的官分明不同。然她也見過他與其他大人相處,說話應對十分老練,官場角力他也能大打太極,想必是能投其所好,也能同流合污。

    總聽人說他是三年前被貶至福平,是因何被貶?

    ……她不該對一個活人起了好奇,不該對他身邊的事物、對他的過去好奇;甚至在廊下撞見魏師爺那時,她還想著該如何應對,會不會洩露了不該洩露的,會不會一個錯誤的回答便累了他?

    她對大人的理解,僅僅來自於案帳。

    這麼……也夠了,不是?要不,還能如何呢?

    極輕的步伐來到棋盤邊,陶知行蹲下身,將案帳置於堆迭的棋譜上。

    起身前,還是忍不住瞄向了那熟睡之人。

    一身靛青長衫,襯得那本就白淨的膚色更加……死白。

    陶知行咬咬唇,又靠近了些。

    他呼吸極淺,胸前幾乎沒有起伏,應是淺眠之人。真的,從來沒見過有人可以睡得如此安詳……

    如死屍。

    看那白到些許泛青的兩頰,許是因肌膚細薄所致;沒什麼血色的薄唇下那整齊的貝齒她見過,咬得極深,性格應是有些壓抑,且事事上心,怕是肝火易旺……鼻樑鋌而高,應是有些傲氣,不輕易向人低頭,不輕易妥協;再瞧他眼下兩抹黑,真是太驚人了,竟黑得如此飽滿,這不該是一、兩日能造成的。

    嘖。陶知行擰眉搖搖頭,若是能切開一探究竟,首先該看看他的肝——

    想著,她覷向了他喉下交襟處,吞了吞口水,伸出左手抓住伸出的右手,咬牙別開面,怎知竟對上了一對打量的眸子。

    江蘭舟睡得淺,打從陶知行進來時已然轉醒。他們書寫案帳交談了數月,總在對方不在時於書房留下書冊便離去,今日他偷閒於此,兩人才有機會見面。

    望進那雙瞠大的靈眸,眸色極清,卻漸漸失了光采,明顯流露可惜又失落。江蘭舟蹙眉,難不成他真盼自己長睡不起?

    失笑。江蘭舟移了移手,想撐起身子,那時,陶知行已退開見禮。

    「往後私下不用多禮。」江蘭舟說著,起身後,來到門邊,拉開了半掩的門,讓陽光透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