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納言十八

第5頁 文 / 簡單艾

    真是個無法無天、膽大妄為的ㄚ頭,而他竟也由著她對他動手動腳的放肆起來?

    忽然間,他笑了。

    低低的淺笑扯疼了他的傷口,他卻停不下來,也不願停不來。

    「好等我十日,十日之後我必讓妳俯首稱臣……」

    十日之後的他以一局險勝。

    然,他雖勝了那一局,卻只有他自己明白,其實他輸了。

    他輸掉了他的心。

    收回飄遠的心思,小心翼翼地攤開那仔細折妥的泛黃紙張。那是他無意中的發現,致使他仍將平安符貼身收藏的理由──

    祈求神明保佑我的皇哥哥萬壽無疆。

    ※※※※※※

    「大納言請留步。」方下朝的萬十八,前腳方離開大殿,便讓人喚住。

    回過頭,萬十八看清了對方,心中的詫異被她臉上的微笑所掩蓋。「三王爺有事?」

    「能否耽誤大納言些許時辰?」三王爺來至大納言身邊,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他靠她很近。

    「不敢。」拱手回禮的她藉機退開一步。

    這一退,讓慍色染上三王爺的眸。「聽聞大納言住進皇宮?」

    「是。」她答的直接,這種事沒什麼好不讓人知的。「近來有許多事需要與皇上商議。」

    「可有本王爺著力之處?」

    「往後還需三王爺多多幫忙。」這麼說總不會得罪人吧。

    「那現下呢?」三王爺不放棄地再問。

    「現下?」

    「皇上政務繁忙,有些事或許還無須勞煩皇上,本王爺也可略盡棉薄之力。」

    她懂了。原來是要她別拿些雞毛蒜皮的事去煩皇上。

    好歹她也是堂堂的大納言,有女諸葛之稱的一品官,官位雖是世襲,但也得禁得起眾臣與皇上的考驗才行。

    她為人從不驕傲,但她絕對有自信時至今日她仍對得起這世襲之位。

    「下官從不拿芝麻綠豆之事去煩皇上。」

    「大納言誤會了。」見她微蹙的眉,三王爺解釋著:「本王爺的意思是皇宮裡不比外頭,若大納言住不慣皇宮,王爺府的大門永遠為大納言而開。」他又道:「許多事情平時咱們可一塊兒商議,若真有事求見皇上,王爺府離皇宮最近,倒也方便。」

    沒料到三王爺會對她說出這樣的話來,一時之間她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

    「三王爺的好意下官心領了。」萬十八想著該如何回絕才得體。「皇宮內院裡頭有許多新奇少見的珍寶,下官正想藉此機會開開眼界。再說,皇宮裡的藏書閣書量驚人,想必定有下官所需文獻,此時能住進皇宮,正合下官之意。」

    「大納言是拒絕了本王爺的邀請?」讓大納言留在皇宮與皇上更親近絕非他樂見之事。

    「下官感謝三王爺的體諒。」先將好話說在前頭,三王爺也不好太為難她吧?

    她話中之意,他懂。

    看來要疏離她與皇上,還得多花費些心思才行。

    「不談這個了,只要大納言明白本王爺的心意就好。」

    「這是當然。」萬十八的冷汗已偷偷冒出來了。

    「那有件事大納言可就不能再推辭了。」三王爺另外出招。

    「三王爺請說。」語畢,萬十八突然發覺自己錯了。

    她錯了,一直以來她皆錯怪了皇上。

    她總以為伴君如伴虎,於皇上身邊的她得戰戰兢兢、得小心翼翼、得思前顧後、得避免禍從口出,如此的合該她最是累人。

    可如今想想,她同皇上說話,何時斟酌過用詞?何時修飾過語調?何時不是大剌剌地直言不諱、語不驚人?

    但她卻未曾因此而受過責罰。

    偶爾,她會讓皇上氣得說不出話來;偶爾,她會讓皇上突來的一句話堵得啞口無言;偶爾,她會同皇上唇槍舌劍爭吵不休。

    這樣的她,不曾矯飾、不曾偽情,她依然是她,皇上口中那就事論事的萬十八。

    原來,待在皇上身邊的她,才是最真實、最自在的她。

    「聽聞每逢中秋大納言必上金佛寺燒香祈福。」三王爺問得試探。

    「是。」猜不透三王爺的用意,萬十八覺得好累。

    「今年本王爺與大納言同行可好?」

    「三王爺也信奉金佛?」據說三王爺是不信神佛的。

    「本王爺見大納言拜得誠心,心想或許這金佛果真靈驗,那本王爺倒有件事想祈求金佛庇佑。」

    三王爺那別有所圖的眸瞧得萬十八頗不自在。

    這樣可好?

    若讓三王爺與她同行,她隱藏多年的秘密可就難保依舊是秘密。但若拒絕三王爺……

    「怎麼?大納言不願與本王爺同行?」三王爺問得刻意。

    「不。」萬十八擠出一抹笑。「此乃下官之幸。」

    「那好,就這麼說定了。」三王爺總算滿意地笑了。「不耽誤大納言了,就此告辭。」

    「三王爺慢走。」萬十八低著頭,不讓任何人瞧見她的苦惱神情。

    中秋禮佛之事她一直小心處理著,並非刻意隱瞞,而是不願滋生事端、惹人非議。

    倘若不信神佛之人也能因她的誠心而好奇地想一窺奧秘,那一直神佛庇佑的「他」何時才會陪她走一遭?

    呵。忽然間,她抿唇笑了。

    想想,多年前那恨不得立即將平安符自身上扯離的「他」,恐怕是不會有踏進金佛寺之日的。

    唉,心下一歎。今日的她,想多了。

    第3章()

    她,坐在御書房裡最不起眼的角落,離皇上最遠的地方。

    整夜,她靜靜地坐著,對著眼前的白紙發呆。

    偶爾她會提筆,猶豫再三、千思萬想之後又放下了筆。

    「別理我。」一回,不經意地抬眸與皇上的眸對個正著時,萬十八丟出了這句話。

    一句似惱怒、似無奈、似猶疑也似挫敗的語氣引起了皇上的好奇。

    識得她這麼多年,他還是頭一回見她如此猶豫不決。

    驀地,她站起身來,嬌小的身子踮起腳尖站在窗邊朝外頭望啊望地,而後似有所悟地坐回書案前落下了筆。

    一點黑墨於宣紙上悄悄地暈染開來,萬十八見狀一驚,提起了筆,不再落下。

    「噓。」她重重地呼了口氣,雖不至於唉聲歎氣,但仍是讓皇甫皇開了眼界。

    原來這世上除了他之外,還有令她為難之事。

    「想畫幅宮中地圖?」皇上悄悄來至萬十八身邊,注視著宣紙的眸中帶笑。

    那一點黑落於宣紙正中央,既非書寫之位,便是想繪成圖了。而大納言琴棋書畫無不精通,唯一能難倒她的只有繪製地圖。

    倘若照本宣科,她當然也能描繪得維妙維肖;但若需無中生有,那記不得的路怎麼想還是記不得啊。

    「大納言似乎不大認得路。」那晚,為萬十八帶路的堂玄是這麼回稟他的。

    這點他當然清楚,不然他何需派人去尋她。

    「皇上有讀心術?」不然怎麼猜中了?

    「瞧妳皺成一團的臉便知曉了。」皇上的手揮了揮,示意她讓出位子。

    「真的?」萬十八忙將雙手撫上臉頰,她當真如此沉不住氣地「形於色」?

    不理會萬十八的反問,皇上提筆沾墨就著紙上的那一點黑開始描繪起整幅圖。

    他下筆俐落瀟灑,筆觸簡潔流暢,才一會兒工夫,她已在紙上見著了桃花林、御書房、盼蓮池、青龍苑、九曲橋等,她皆見過、卻無法將各個位置串連起來的地方。

    她的皇上,果真是繪圖高手。

    這麼說或許失禮,或許太大材小用,但真該讓皇上也參與「國土勘輿繪製」一書之編定的。

    「十八。」皇上輕抿的唇中吐出了這兩個字來。

    「嗯?」萬十八答得自然,專心看著皇上繪圖的她竟未察覺皇上對她的稱呼變了。

    大納言。皇上總是這麼喚她。

    如同其他眾臣稱呼她一般,即使只有兩人私下獨處,他對她的稱呼始終未變。

    皇上的每一句大納言皆代表他是君而她是臣,在在提醒著她身為臣之職責與重任,在在隔開了她和他之間的關係。

    十八。皇上極少這麼喚她。繼任大納言之前如此,繼任大納言後亦如此。

    她常想,下回皇上喚她十八之時不知是何年何月?不料今日一喚,她卻未加注意。

    「朕幫妳繪製的地圖應當可以集結成冊了吧?」想想,也該有這麼多了。

    「就差這一幅了。」她明白皇上的取笑,但她從不以為意。

    本來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恥「上」問,難道有錯?

    從識得他那一年開始,她便將他當成她的製圖者。

    要上市集,繪圖;要參佛,繪圖;要上朝,繪圖;要視察酒莊,繪圖。說來奇怪,一條路不管帶她走幾回她仍是記不住,但只要畫幅地圖讓她如同背詩一般地默記起來,她便能過目不忘。

    「這一切得歸功吾畫得好。」他總是自我誇讚,而她則從不吝於給予讚賞,畢竟那是不爭的事實。

    「我要去的這些地方二皇子皆去過?」一回,她實在納悶地問出了口。

    「妳說呢?」他反問,而她等不到答案。

    後來她才明白,為了替她繪圖,他總是偷偷出宮,仔細勘查之後再繪製成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