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言情小說 > 影子皇后

第13頁 文 / 心寵

    「我的確允許他們每年存下一顆上好珍珠,作為回報家中留守的妻子之禮,沒想到,他們居然送給了你。」萬俟侯有些欣慰,「看來,你在他們心中,不再是狐魅了。」

    「這是我生平收到最好的禮物。」她將珍珠貼在胸前,似有無限幸福,「對我而言,沒什麼比這個更加價值連城。」

    「來,我替你戴上。」他慶幸,那場意外化解了最讓他頭疼的衝突矛盾。

    養珠死士都是民間德高望重的長者,他們接受了溪澈,回到鄉里,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東楚國百姓都將不會再與溪澈為難。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值得高興?

    「方纔寶親王離去時,我看你神色有些黯然,朝中有事嗎?」她輕聲問。

    國家大事,她不會隨意插嘴,今天破例一問,只因他的神色凝重異乎尋常。

    「我想變法。」萬俟侯坦言道。

    「變法?」喬溪澈怔住。

    「對,為國為民,政法不得不變,否則,國之將亡……」他道出駭人真相。

    半晌無語,她伸出雙手,輕輕與他的相握,沒有說半句寬解之語,一切安慰盡在不言中。

    「皇叔不支持我。」他繼續道:「我知道,他所謂的回家考慮,是在推托。其實我本不指望他支持,變法變的就是他們這些王侯公卿的利益,他會支持我才叫奇怪,可是,不求他,我又該去求誰呢……」

    言語間滿是無奈,磋歎感既。

    「溪澈,我曾經說過,回宮後就即刻與你正式成婚,可現在恐怕得緩一緩了。」他輕撫她的手背,似有萬般愧疚,「變法若無計可施,我不能給你幸福的保障……」

    「不著急。」她微笑,靠到他的肩頭,「反正,我早就是你的妻子了。」

    並非善意的謊言,她說的全是實話,名分地位她本就不在乎,她在乎的,只是這種執子之手的雋永感覺。

    只不過,此刻她仍有一絲遺憾一一他處於焦慮之中,她卻半點忙都幫不上。

    該怎樣助他展開歡顏?她思索久久……

    月光下,喬溪澈坐在涼階之上,看著漫天流螢從身邊飛過,像星星一般墜入草叢,晶瑩可愛。

    她的心情從沒像現在這樣,需要很多很多的鎮定,因為接下來要做的事,會讓人很不鎮定。

    觀賞夜晚的流螢,便是一種放鬆心情的絕佳方法。看著無數星光落在自己周圍,如夢似幻,夜風在指間穿行而過,一切緊張便蕩然無存。

    今晚她要做的事,沒有跟侯商量過。如果他知道,會責怪她太過大膽嗎?

    可是,眼前的局勢逼迫她不得不如此,假如,她不想看著他為國事一直煩憂,她就必須出手。

    她靜靜等待著,終於,聽到細碎而至的腳步聲。

    腳步聲不屬於一個人,而是五個。

    她在夜色中,看見五張兒時熱悉的面孔如期而至。

    「喬姑娘,煩請通報聖上,就說兵部尚書簡元朗等五人已經到了。」為首之人恭敬地道。

    「兵部簡大人、吏部陳大人、工部李大人,以及京都長史王大人、洛中巡撫張大人,」她向來者一一行禮,恕小女子冒昧,此次請幾位前來的,並非聖上,而是我。」

    「什麼?」玉人皆驚。

    「溪澈記得,兒時在家中庭院玩耍,時常能看到幾位大人穿過遊廊,前往家父書房,一待便是整個下午。」她微笑,笑中有如夜風一般的涼意,波瀾不興中卻讓人瑟瑟發冷。

    「姑娘大概是記錯了。」五人連忙險否認。

    「我這裡有一本冊子,是家父臨刑前交給我的,他說,假如日後遇到什麼難事,可以求五位相助,憑此冊各位一定會答應。」她從袖中拿出所言之物,周圍五人臉色頓時大變。

    「這、這是……」不僅臉色,就連言語也變得磕絆。

    「上面有各位大人的簽名,至於此冊內容,還用我說嗎?」她抬眉問。

    五人面面相覷,霎時,一同跪下,求饒道:「世侄女,不要啊……千萬不可將這東西交給聖上……」

    「當年我父親將謀反罪責一人承擔,沒有殃及各位叔伯,」喬溪澈忽然有些硬咽,「大概就是遠遠料到今天,會有這番情景吧……」

    沒錯,那冊子便是當年謀反時,眼前五人簽的生死狀,發誓與喬蟒共同進退,助淮安王一舉登基。後來東窗事發,喬蟒敗北,並沒有揭發五人,將他們的謀反之罪隱瞞下來,放了他們一條生路。而他們此後依舊在朝為官,全當無事發生,直至今日,位高權重。

    「世侄女,當年的叛亂之心我等已經息偃,如今忠心為聖上效力,再也不敢妄生他念。我等知道世侄女與聖上要好,而聖上雖娶了南涵公主,卻一直與她不和。請世侄女放心,我等一定助你登上後位,萬死不辭。」簡元朗率先表態。

    呵,他們以為她是在替自己考慮嗎?不,出此下策,生平第一次如此威脅別人,並非覬覦後位,她只希望所愛之人能得償所願。

    「玉位叔伯誤會了,溪澈是為了聖上。」她淡笑著搖頭。

    「聖上?」五人詫異。

    「聖上想變法。」

    「變法?」他們又皆是一怔,「不曾聽聞啊一一」

    「聖上知道阻礙重重,所以還沒公佈。之前與寶親王商議過,可王爺似乎不想支持。」

    「世侄女的意思是……」

    「溪澈希望五位大人出面,在早朝之時附議聖上,如此溪澈將感激不盡!」終於道出意圖。

    「這……」五人猶豫,「寶親王若不同意,恐怕變法難成啊……」

    「五位只需要附議即可,其餘聖上可自行解決。」她揚了揚手中的小冊子,「怎麼樣,各位叔伯,這個忙,幫還是不幫?」

    五人看著那掌握他們生死的罪證,就算有萬般不情願,也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他們知道,保住了官途,就是保住了一切。

    喬溪澈胸中的千斤重擔在他們點頭的一刻,終於放下,之前所有的緊張變成釋然。

    這是第一次,她覺得自己還有些用處,在侯一籌英展的時候,能助他一臂之力。

    萬俟侯踱上金鑾寶座,俯視如蟻群臣的齊聲參拜,這不是他第一天早朝,心情卻似登基的第一日那般忐忑。因為,今天他要宣佈一件足以掀起萬丈波瀾的大事。

    昨晚,溪澈告訴他,無論他宣佈什麼,朝中至少會有五位重臣支持他的決定。變法難,變法之初尤其難,只要稍微有人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便是在荊棘叢中開闢了第一條道路,從此,可以一直走下去。

    他不知道溪澈為何這樣肯定會有人支持自己,她一向不與外界接觸,怎麼會知曉朝堂中的動靜?

    但她面有難色地不願意透露,他也沒有繼續追問。

    無論如何,今日他要冒險一試,變法之事,迫在眉睫,他不想再苦苦久等。

    「諸位愛卿,」萬俟侯聽見自己的聲音洪亮響起,「自朕登基以來,親見民間諸多疾苦,東楚本是貧弱之邦,若再不勵精圖治,勢必有被中原列強吞噬之危機。因此,朕決定改革施政,變法維新。」

    「變法?」突如其來的消息引來堂下諸臣一片驚愕蚤動。

    「不錯,變法。第一條政令,便是攤丁入畝,以產業多寡徵收賦稅,而非以人口計算。」

    此語一出,更令四周嘩然。

    「聖上,政法為太祖制定,延續幾代至今,不可妄動啊……」立刻有一位老臣顫聲反對。

    「是啊,變法就是違背祖制,違背祖制便是大逆不肖,聖上請三思!」群臣立刻附和。

    呵,萬俟侯不由得澀笑。這樣的局面,他早就料到了。攤丁入畝首先損害的就是堂下這些大臣的利益,他們怎會不強加反對?

    可是,他有備而來,就算反對之聲子洶湧如潮,他心裡也無所畏懼。

    「皇叔以為如何?」他看向寶親王,問道。

    寶親王一如既往不動聲色,只立在一旁沉默,此刻被點名問及,不得不拱手道:「為臣也以為不妥一一」

    第6章(2)

    不妥?呵,他從小敬重的皇叔,一向俠肝義膽、睿智嚴明、大敵當前都不會皺一下眉頭的皇叔,卻說「不妥」?

    人啊,不觸及自己利益的時候或許無私,一旦發生變故,終將露出自私的尾巴。

    他寄子厚望的皇叔,到頭來還是令他失望了……「哪裡不妥?皇叔但說無妨。」萬俟侯沉住氣,淺笑地問。

    「變法應該順應民意,可如今聖上才提出變法兩字,這朝中就無人讚成,可見時機未到。」寶親王敷衍地回答。

    「這朝中諸人就代表民意?」萬俟侯只覺得這說法可笑至極。

    「朝臣也是國中的一分子,難道聖上認為我等不算東楚百姓?」寶親王反問道。

    「這麼說,假如朝中有人讚成,就是民意所向?」萬俟侯挑眉道。

    「沒錯。」寶親王點頭。

    「要多少人讚成,才叫民意所向?」萬俟侯按部就班,將話語引向埋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