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春秋之齊魯風月

正文 101 新台的悲情離歌 文 / 陌上花開2012

    姜諸兒對這個外甥的反感是有原因的。

    當年姜瑞華在兩位上大夫的陪同下,遠嫁朝歌;瑞華一路上心如鹿撞,她只要想到衛急子那副溫柔敦厚的面孔,臉上便不由地浮出一絲微笑。

    送嫁的隊伍好不容易到了衛國邊境,令她不悅地是夫君姬急子沒有到邊界迎接她,不過她的准公公衛王倒是出現了,他止住瑞華行大禮,和顏悅色地將她接到華麗的新台,並告之世子已出使宋國沒能如期歸來。

    瑞華一路車舟勞頓,疲乏至極;到了她的新居所,沒顧得上四處觀望,只飲了兩口蜜漿便沉沉睡去。

    她做了一個離奇的夢:在夢中她變成了一枚漿果,被人放到一個大石臼中,不停地擠壓、鑽搗,直至她的身軀支離破碎,血肉飛濺!

    當瑞華從噩夢中醒來,映入眼簾的是公公那張蓄著山羊鬍子的老臉!瑞華魂飛魄散,再次昏厥過去;迷糊中聽到那人叫她『夫人』,還不停地撫揉她酸痛的身軀,姜瑞華終於明白:這不是一場夢!而衛急子出使宋國不能如期與她完婚,也不是一場意外……

    痛哭半日的瑞華,讓貼身侍女把她受辱之事密報給齊國使臣;她還抱著一絲希望:等著急子歸來,定會將她接過去,她雖已失貞但錯不在她,她還是可以做世子妃的。

    而父王那邊,也不會輕饒衛王這個老畜生,一定會為她討還公道!

    命運給她的答案是極其冷酷的:衛急子回到衛國,對於父王玷污妻子這件事沒有一句怨言;就在衛宮設下的宮宴之上,他恭恭敬敬地向瑞華叫了一聲姜母妃,瑞華當即把一杯酒潑到急子的頭上,拂袖離開大殿。

    衛王姬晉對這個場景卻很滿意,他不再把急子的反映放在心上,命人在全國搜集奇珍異寶以討瑞華的歡心;又在一次瑞華傷心落淚、借酒消愁之際,以成熟男人的手段再次佔有了她。

    幾個月後姬晉接到齊王的國書,信中要他立瑞華為君夫人,否則齊國絕不善罷甘休!

    姬晉的元配夫人邢氏早已過世,他當即依照對齊王姜祿甫的承諾,立了姜瑞華為元妃。瑞華心知命該如此,便老老實實地委身衛王,此後幾年內為衛王生了兩個公子——公子壽和公子朔。

    姬壽天性善良,是個謙謙君子,衛王和瑞華都很鍾愛他。他和異母兄長衛急子的感情也很好。

    姬朔卻是個滿肚子鬼主意的小孩,一張貌似天真的小臉上,眼珠子時常骨碌碌地亂轉;他總能發現別人不太注意的細節,然後把他的發現悄悄告訴衛王:

    「父王,世子哥哥今晚宴飲的時候,偷看母親三次呢,父王,您說急子哥哥是不是也覺得母親長得好看?」

    「父王,朔兒給您說個小秘密啊,世子哥哥有一次喝得大醉,他對壽哥哥和朔兒說道:父王過世之後,衛國的一切都是他的,包括君夫人……」

    數次如此挑唆之後,衛王便起了殺機,他要廢掉急子,讓壽兒做衛國的世子!

    此時正好有個機會:齊王姜祿甫派人來借兵共同伐紀。他便命急子出使齊國,去齊國面見姜祿父,商議出兵的時間和會兵的地點。

    暗中他卻讓殺手埋伏在衛齊之間一個名叫莘野的地方,莘野是由衛國前往齊國必須經過的要道,急子乘船到這個地方,必須棄船登陸;就在這裡暗算急子,他肯定不會有所防備。衛王命他們看見一隊執著白旄旗的人經過,就立即全部殺死!如此這般,國人會認定世子死於齊國仇敵之手,與他沒有半點關係。

    不料這個秘令被正走到門口姜瑞華聽到了。

    她心中忐忑難安。當年她深恨急子心性懦弱,眼見未婚妻被老父搶走,連哼也不敢哼聲!此時聽到衛王要暗殺急子,她卻突然心生不忍:十五歲那年,瑞華初次在齊王宮中見到面容清秀的衛世子,她因此情竇初開、一見鍾情;那是她今生唯一的愛戀啊。

    瑞華思前想後,決定把這件事告訴姬壽,讓姬壽通知世子速速逃離衛國,不要走那條東向齊國的要道。

    姬壽一向與兄長急子感情親厚,他急忙去攔住正要出行的急子,把父王在境外埋伏殺手的事向他說了。

    急子哀痛落淚,前些日子,母親夷姜不堪忍受衛王對她的斥罵,用一條白索自盡了,他尚未從思母之痛中出離,父王竟然還要暗殺他!

    急子萬念俱灰,「我的一切都是父王給的,包括這條命,他要拿就拿去吧。」

    姬壽見急子如此忠孝,將來定是個仁愛的君主,不如自己去代他去死,或許感動父王,從此善待兄長;自己也會因忠孝之名流芳百世。

    他持酒為兄長送行,把急子灌醉;第二天一早,公子壽拿了急子的白旄旗,領著使團便出發了。剛到邊界便被埋伏在那裡的殺手一箭射死。

    急子醒來後見到姬壽留下的絕筆信,不由得聲淚俱下:「壽弟,父王想殺我,我如何避得過?你又何必代兄赴難?!」

    他痛哭良久,拔出佩劍自刎而死。

    姜瑞華得知世子和壽公子同日死難,不由得傷心欲絕,欲拿一根繩子勒死自己,隨了兒子一起去。衛王拉住瑞華,不停地勸慰她。他也是萬分後悔,向夫人說了許多懺悔的話兒,姜瑞華根本不理睬他。

    瑞華悲傷之餘寫下《二子乘舟》一詩,日日命樂師演奏,思念著死去的急子和壽兒。

    『二子乘舟,汎汎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汎汎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二位公子所乘的小船,早已在碧天長河中消逝,送行的我啊,卻還在河岸上久久凝望。當他們離去了,我難以斬斷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二位公子的船影消逝了,眼中只剩下滾滾的波浪。遠去的親人啊,能不能順利渡過驚濤駭浪,不被意外的風險吞沒?)

    衛王一下子失了兩個兒子,悔恨交加,不到半月便去世了。十五歲的姬朔順理成章地承了衛王之位。

    前些時日,姬朔的叔父姬黔牟發動宮變自立衛王。姬朔對敵經驗不足,吃了敗仗,他帶著殘將倉惶逃至齊國,希望舅舅能替他主持公道,奪回王位。

    齊王歎口氣,姬朔再不好也是瑞華的兒子,靈兒的親外甥。總不能眼看著他被人追殺,不護著他。他和盂陽商議片刻,一同去了風華殿。

    姬朔步入大殿急忙給舅父叩頭。

    「罷了,你也是一國之君,不必行此大禮!」姜諸兒讓姬朔起身,目光炯炯地打量著這個十五、六歲、人小鬼大的外甥。

    姬朔長相頗似姜瑞華:白皙的面孔,濃眉鳳眼,是個俊俏的公子;只是目光躲躲閃閃,給人以心神不寧之感。

    齊王盯了他一晌,開口道,「你自己逃了出來,你母親呢?她可有安身之處?」

    「母親還在衛宮,她不會有事的!叔父對她……還是有顧忌的。」姬朔想說叔父姬黔牟早就覬覦母親的美色,叛變一事也許與此有關。他的嘴唇動了動,到底沒敢說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