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英雄無敵魔法門之眾星傳說

正文 第二十章 節 千古之絕對(二) 文 / 照見五蘊皆

    中國古代,對對聯的故事很多,言羽特別喜歡,覺得極有樂趣。

    比如:

    一天傍晚,蘇東坡對蘇小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

    遂曰: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對出。因為「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俱為詞牌名,下聯亦須以詞牌名為對,同時還要描繪出一幕情景,難度確實是很大的。

    正在搜腸刮肚之際,忽見女僕在月光下端酒菜送來,蘇小妹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這「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是詞牌名,而且敘述合理,意境吻合,對得的確高妙。

    言羽每每讀到此等妙文,都會與小夥伴們分享。

    有一次,言羽給阿望講到一個故事:

    相傳秦少游與蘇小妹新婚之夜,蘇小妹出了上聯「雙手推開窗前月」,對不出不讓入洞房。

    沒想到這「窗前月」頗難應對,竟然難住了才子秦少游,他苦思冥想而不得,差點兒連「最美洞房花燭夜,**一刻值千金」都給浪費了。

    全靠蘇東坡躲在一旁以石塊扔進水缸提示,秦少游才對出「一石驚破水中天」,這才有機會圓了房。

    阿望聽了,哈哈大笑,說他最喜歡這種有點情趣的對聯了,說這個蘇小妹,鬼怪機靈,最為搞笑,又給言羽講了一個民間的絕對,傳說也是蘇小妹的名對。

    上聯是:「小妹看書心思漢」;

    是蘇小妹的嫂子看蘇小妹一個人看《漢書》看得發癡,就利用出句揶揄笑她。

    蘇小妹心思聰穎,哪會聽不出嫂子的弦外之音,自然不甘示弱,又見彼時天熱,驕陽似火,嫂子正要出門,立在門旁,以手置於額頭,擋住毒辣的陽光,於是靈機一動,對道:

    「少婦怕日手遮陰」。

    這下句對得雖然忒俗了些,但是正所謂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對得卻是極為工整。

    可見蘇小妹這樣的才女,實在招惹不得,一時情急,竟能對出這樣的千古絕對。

    言羽雖然不知道阿望說的民間傳說是不是真的,不過言羽卻很佩服阿望,一方面覺得他見多識廣,另一方面,更覺得他很有情趣,總是能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中,找到許多暗藏的樂趣。

    比如阿望講到,封建社會有「四大喜」,卻是:

    久旱逢甘雨,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而後人搞笑,分別添得兩字,改作了人生「四大悲」:

    久旱逢甘雨,一滴;

    他鄉遇故知,債主;

    洞房花燭夜,不舉;

    金榜題名時,重名……

    言羽聽了,頓時笑得不行。

    言羽少時蠢笨,曾誤以為早上起來尿床了就是早洩,被好友一頓嘲諷,還推薦了些有趣的書籍學習了方才了悟。

    如今聽到「洞房花燭夜,不舉」一說,心中不禁暗想,這「不舉」的『舉』二字,尤其絕妙,居然把男人的生理特性,和其事業發達聯繫在一起,堪稱妙絕:

    中國古時,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才叫「發解」、「發達」,簡稱「發」。

    男人要中了舉人,才能稱得上「老爺」,而「舉人」的雅稱則為「孝廉」。

    古時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舉」則難以圓房,不能繁殖生育,那的確只有無後,「孝廉」自然也就稱不上了。

    不過世間可能也只有言羽這等書蟲書癡,初時毫不開竅、不通風情,後來漸漸醒悟,才會去細細鑽研這個中妙義吧。

    初中時,言羽的數理化成績和英語成績都極好,但是語文成績卻反而並不算很好。言羽很想努力提高,但是不得其法,收效甚微。

    言羽仔細分析,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語文的主觀題太多,很多解答和說法,必須要符合閱卷者的心意,並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法。

    正如同樣一句上聯,可以對出無數的下聯來;

    同樣一個作文的命題,也可以寫出無數的好文章來,而個中好壞,全憑考官定奪。

    而與語文相比,不管解題過程多麼複雜,任何數理題目,最終的答案和可解的過程,幾乎都是明確無誤的客觀題,是不以閱卷考官的個人偏好所變化的,所以語文閱讀和作文要得到滿分,比數理化拿滿分更難上百倍。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古時金聖歎參加科舉考試,常常名落孫山。

    金聖歎,又名人瑞,明末清初文壇上的一位奇才。他曾評論中國古典小說十部「才子書」,成為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他為人詼諧幽默,高傲而有志氣,文筆瀟灑自如,生平軼趣俯拾皆是。

    據說金聖歎最喜歡屈原,平日以《離騷》為下酒菜,一邊高聲朗讀,一邊盡情喝酒,醉則鬚眉戟張,遇到貴官豪紳,嘻笑怒罵以為快事。

    而言羽最初讀《離騷》、《九歌》,也是得了阿望的推薦,聽得他總是讚不絕口,方才認真品讀的,其中仙靈之感,確實和其它凡塵詩詞殊不一般。

    這一點言羽覺得阿望和金聖歎很像,只要阿望的地方,就會有歡笑,和他在一起,閒情野趣無窮。

    阿望的語文成績也不太好。

    事實上,除了歷史,阿望基本上所有學科成績都不太好。

    但是在言羽看來,這些絲毫不影響阿望成為一個性格很好的人,詼諧幽默,而且頗有情趣,是少男少女之中最受歡迎的人之一。

    而古時的金聖歎,也是學問淵博,作文不拘一格,自稱:「以吾之才,入學如取芥耳。」

    金聖歎,又名人瑞,明末清初文壇上的一位奇才。他曾評論中國古典小說十部「才子書」,成為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他為人詼諧幽默,高傲而有志氣,文筆瀟灑自如,生平軼趣俯拾皆是。

    但因為他恃才傲物,在試卷上嘻笑怒罵,所以每次科舉考試都是名落孫山。

    他第一次參加考試時,試題為:「吾豈匏瓜也哉,焉能擊而不食。」他答題時就在試卷上繪了一個光頭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問他這是什麼緣故,他回答說:「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參加科考時,題目為「吾四十而不動心。」金聖歎便在試卷上一連寫了個「動心」。主考官追問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動心,則三十九歲之前必動心矣。」又被除名。

    還有一次以「殺雞」為題的,他嫌考官題目小題大做,就在文章中寫道:「為雄雞,為雌雞,不雄不雌為閹雞,姑勿論也,殺之而已矣。為紅雞,為白雞,不紅不白為花雞矣,姑勿論也,殺之而已矣……」再次落榜。

    又一次歲試,有「西子」題目,金聖歎提筆寫道:「出其東門,西子不來;出其南門,西子不來;出其北門,西子不來;出其西門,西子來乎?西子來乎?」

    金聖歎就這樣在考試時隨興而發,嬉笑怒罵,不拘一格,以成文章,所以總是名落孫山。

    不過,他終於也有幸運的一次,那次試題為「原壤夷侯,闕黨童子將見。」

    他在答卷中寫道:「原攘夷侯,夫子以杖叩其頭,原攘三魂渺渺,七魄茫茫,一陣清風,化而為闕黨童子。……」言羽讀到,亦覺頗有《離騷》之風。

    而學使看了,大為驚歎,遂在其試卷上批曰:「如此奇才,豈可不中。」金聖歎由此方結束長年名落孫山的歷史。

    中國古代,好對聯數不勝數,言羽印象極深的,也有很多。

    宋代詞人晏殊路過揚州時在大明寺裡小憩,無意間看見壁上所書的一首詩很不錯,經打問知道作者是當地人王琪,便請王來一起用飯。飯後二人在池邊散步,其時正值遍地落紅的春末,晏殊說:「有時想起一個佳句,比如我曾做出過這麼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沒想出下聯。」

    王琪卻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

    不久,這一聯句被晏殊寫入他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原來他倆用「形體語言」合做了一副精緻詼諧的雙關「啞聯」:

    狗啃河上(和尚)骨(東坡出句)

    水流東坡詩(屍)(佛印對句)……

    一日,佛印對東坡大談佛事,躺在簾子後邊的蘇小妹見佛印把佛法說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這位和尚一默,遂題一上聯並吩咐女僕拿出去交給蘇東坡。

    東坡接過一看便朗聲大笑,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東坡把上聯交給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對出了下聯: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是一副「析字聯」,對得十分巧妙……

    而明人解縉,亦有諸多名對,小時就極善對句。

    九歲時,父親攜他到長江邊洗浴,父子把衣服脫了掛在江邊一老樹上。父親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樹為衣架

    解縉隨即對句曰:

    萬里長江作浴盆

    後來長大了些,某日,解縉的父親與友人對弈,開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父一時語塞,站在一旁的解縉應聲替父解圍:

    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

    某翁家資巨富,一日為夫人祝壽而大擺宴席,並再三邀請解縉赴宴。解縉感到盛情難卻,便前往祝賀。

    酒酣耳熱之際,某翁請解縉題詩慶賀。解縉乘著酒興,當即應之道:

    這個婆娘不是人

    聽到這句不恭之語,舉座皆驚,某翁及其子更是怒氣沖沖。解縉不以為然,從容續道:

    九天仙女下凡塵

    原來如此,眾始莞然。及其轉句,又聽解縉念道:

    兒子個個都是賊

    眾復愕然。只見解縉收句云:

    偷得蟠桃獻母親

    某翁之子頓時轉怒為喜,眾賓客交口稱讚。

    有一回,解縉到一大商賈家收稅款。事前,商賈家調皮的女兒在宅前貼上對聯,心想,看你解稅官怎麼進屋。對聯云:

    閒人免進,盜者休來

    解縉看罷一笑,叫人拿來筆往門聯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商賈女兒出門一看,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稅官文思敏捷,巧補天成,原來解給將對聯補寫為:

    閒人免進賢人進,盜者休來道者來……

    明代程敏政也極有才華,十多歲即被薦入京。宰相李賢欲招之為婿,便在一次宴會時手指案上的果品對程說: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須梅(媒)

    李很滿意,於是最終把女兒許配給程。

    明代李東陽和程敏政一樣少年有才名。東陽6歲時便和敏政一同去接受英宗的召見。過宮門時,年幼的東陽跨不過高高的門檻,英宗見狀出句:

    書生腳短

    東陽應道:

    天子門高

    賜御膳時,英宗指著盤中的螃蟹說:

    螃蟹一身甲冑

    敏政對曰:

    鳳凰遍體文章

    東陽對曰:

    蜘蛛滿腹經綸

    英宗又出上聯:

    鵬翅高飛,壓風雲千萬里

    敏政對:

    鰲頭獨佔,依日月於九霄

    東陽對:

    龍顏端拱,位天地之兩間

    英宗大悅,對左右說:「以後讓他們一個做宰相,一個做翰林學士」……

    明人徐唏年輕時以吏員進身。他榮歸故里時,當地官員率諸生郊迎,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態度不恭,地方官員大為生氣,出句斥諸生曰:

    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酸子」乃譏刺在場的酸秀才們。諸生久不能對。

    徐唏代答曰:

    咬開銀杏,白衣裡一個大人

    諸生驚服,遂盡皆請罪……

    明人陳洽8歲時與父同行江濱,見兩舟一遲一速行進於江面,父即景出句命對:

    兩船並行,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噲)

    陳洽應聲曰:

    八音齊奏,笛清(狄青)難比簫和(蕭何)

    (魯肅、樊啥、狄青、蕭何皆為古人名)……

    明代狀元梁儲年輕時就頗具「公輔之量」。一天,他放學回家時不慎跌倒,父親一邊扶他起來一邊說:

    跌倒小書生

    梁儲應聲道:

    扶起大學士

    又有一日,梁父帶孩子們到池塘中沐浴,隨口出句曰:

    晚浴池塘,湧動一天星斗

    年僅七歲的梁儲對答道:

    早登台閣,挽回三代乾坤……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游馬苑,朱棣(其四子)與朱允炆(其長孫)同侍。

    太祖出句令對:

    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允炆對曰:

    雨灑羊毛一片氈

    太祖以為「氣弱」。

    朱棣對曰:

    日照龍鱗萬點金

    後一對句比前一對句,氣象的確雄渾得多。

    後來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並把國都由南京遷到了北京。也許「馬苑應對」一事已經顯示出皇孫不是皇子的對手……

    好的對聯並不在長短,有時短短幾字,便詩意盎然,已然盡興,而說得多了,卻畫蛇添足,反為敗筆。所以很多大家都惜字如金。

    傳說有一商人準備開業,特登門請唐寅撰一副吉利對聯,唐揮筆寫道: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源

    這出句源於宋祁詞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對句化自朱熹詩句「為有源頭活水來」。

    全聯恰到好處地比喻了「生意興隆,財源茂盛」之義,堪稱一副佳作。

    但胸無點墨的商人卻認為唐寅未把「招財進寶」的意思寫足,央求唐寅另撰一副。唐寅很鬱悶,只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實在難以對牛彈琴,於是索性重寫了一副俗不可耐的對聯: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櫃裡銅錢要像秋天虱子,越捉越多

    沒想到那商人卻非常滿意,喜笑顏開地拿回家張貼去了……

    傳說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喜書門聯,但每次剛剛張貼就被別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個防「賊」的妙法:在門楹上貼出這樣一副對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偷聯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搖頭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聯尾各續三字,遂成意義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不過據後來言羽研究,應該在五代時才出現第一副春聯,此聯或許為後人所作,比如蘇東坡、解縉、金聖歎之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