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英雄無敵魔法門之眾星傳說

正文 第十四章 節 哲思的陰影 文 / 照見五蘊皆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首熱愛海子的人們格外喜愛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於1989年1月13日。

    兩個月後,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附近臥軌自殺。這一事件,使得這首詩表面的輕鬆歡快與實際內涵之間產生了某種分離。也許,正是從這首詩中,人們得以窺見詩人最後的生存思考。

    然而才華橫溢的詩人海子,最終選擇了冰冷的鐵軌作為天堂裡的伴侶,任由車輪吞噬了他短暫而輝煌、憂鬱而充滿哲思的生命。

    在20世紀晚期的中國詩壇上,與眾多平庸的詩人相比,海子是「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以海子的悟性和淵博的學識,他本來可以成為一位思想家,一位哲學家,或者至少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法學家。然而在當時的中國,他僅僅能成為一位長期不被理解的詩人。

    海子從小在農村長大,15歲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開始詩歌創作。

    少年的海子,沉默而憂鬱。

    後人分析此種性格的成因時說:

    「沉默是由憂鬱和痛苦交織而成的。憂鬱是一種性格,這種性格源於先天的遺傳與童年的記憶;痛苦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源於對生命的疑問和對靈魂的追索。」

    而言羽從小就受到小學鄭老師的激勵,後來更讀到古今中外許多優美的詩篇,內心中早已有了一種渴望,也希望自己能在未來的歲月中,逐漸成長為中國最優秀詩人。

    然而初中時,自己喜愛的詩人海子的死,卻猶如一聲當頭棒喝,給一心想當優秀詩人的言羽,帶去了一種莫可名狀的巨大恐懼,在他幼小的心靈之中,投下了永久難以消除的黑暗陰影。

    正如喜歡沈從文的文字,言羽也極喜歡海子一些極其純樸卻意境深遠的詩:

    「村莊裡住著/母親和兒女/兒子靜靜地長大/母親靜靜地注視;蘆花叢中/村莊是一隻白色的船/我的妹妹叫蘆花/我的妹妹很美麗。」

    「村莊,在五穀豐盛的地方/……/萬里無雲如同我永恆的悲傷」。

    「麥地/別人看見你/覺得你溫暖,美麗/我則站在你痛苦質問的中心/被你灼傷/我站在太陽痛苦的芒上」……

    幼小時的他,甚至無法理解,為什麼海子會自殺。

    言羽從小酷愛文學和歷史,後來長大了,偶然間讀到了海德格爾的哲學書籍,才漸漸明悟自己少年時詩人海子為什麼會自殺,並且由此對世界各地的哲學以及神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有意識地對各個國家的古代神話和『神』的語言進行系統性的研究和分析。

    其實哲學和宗教必不可分。

    正如每一個普通人一樣,言羽從一開始對自己對世界無比的好奇,到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越來越瞭解大地、天空和海洋,瞭解自然的世界和浩瀚的宇宙,瞭解最簡單的生物、植物、動物和最複雜的人類社會,卻發現自己懂得越多,越是不可避免地愈發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言羽由此也陷入了所有人類共同思考過的困惑之中,也由此不得不面對所有人類都不得不面對的人生中最基礎的三個哲學難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到哪裡去?」

    而佛教等信仰的生死輪迴,其實解答了人類的這三個基本哲學難題。

    成年後的言羽,極喜歡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一書,這是一本哲學界最值得讀的書,但同時又是最難讀的書。

    1927年,海德格爾為晉陞教授職稱,發表了未完的手稿《存在與時間》。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合格」。

    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合格的書,後來成為人類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哲學是研究探索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說。哲學理論基礎的三個要素是:社會存在、方法論、世界觀。這是哲學的基本理論部分,也是科學的主觀四維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理論。

    它明確了哲學的研究對像: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亦即「物質、精神、意識」;

    明確了探索研究哲學的方法論:四維論;

    明確了探索研究哲學的科學的世界觀:主觀四維唯物主義。

    哲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如果沒有人和人類,這個世界就成為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只有物質存在,只有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構成體」,這些「物質構成體」遵循著「數理邏輯」及其規律的量變和遵循著「物理邏輯」及其規律的質變。「物質構成體」就沒有了人的主觀意識的反作用。只是有了人和人類,才形成了人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構成體」,並在人的主觀意識的反作用下,產生了「人造物質構成體」;才產生了思維,產生了「主觀」和「客觀」,產生了精神和意識,產生了認識論,產生了方法論,產生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世界觀。由此構成了社會存在。

    哲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之存在——包含著「物質、精神、意識」。人和人類社會的「三個屬性」就是:物質屬性、精神屬性、意識屬性。

    哲學本來是具體的,只是由於人類歷史上認識論的局限性,哲學才被「抽像」化了!

    因為哲學研究的是「物質、精神、意識」。而對於人和人的群體以及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他們本身就具備「物質、精神、意識」,所在類似於物理實驗中的觀測現象,觀測者的觀測會影響被觀測者的運行軌跡,而人們本身既是觀測者,也是被觀測者。人和人的群體以及整個人類社會則是最複雜的「物質構成體」。

    研究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構成體」和「物質構成體」之間及其內部「量變」和「質變」的規律性及其關係屬於「數理學」和「物理學」的內容;

    研究人和物質之間「量變」和「質變」的規律性及其關係則是經濟學的內容;

    研究人和人之間「量變」和「質變」的規律性及其關係則是政治學的主要內容;

    對人和物質之間「量變」和「質變」的規律性及其關係、人和人「量變」和「質變」之間的規律性及其關係進行綜合研究,則是政治經濟學的內容。

    哲學則是總結概括「數理學」原理和「物理學」原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來研究「物質」和「精神、意識」之間,「精神」和「意識」之間,以及「精神」和「意識」自身內部之間「量變」和「質變」的規律性及其關係。這就使得哲學和經濟密不可分,哲學和政治密不可分。哲學是指導經濟和政治發展變化的綜合理論體系。

    當代哲學的特色之一是與民族特性相結合。比如說:理智的英國人在當代哲學的貢獻是語言邏輯、是分析哲學、是科學哲學。實用的美國人發展了具有成效的實用主義。冷靜睿智的德國人提出了現象學。而浪漫的法國人則主導了存在主義及解構的學問等。

    而不同的流派只不過是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同一件事。比如說,現象學與實用主義就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強調現象即本質,後者關注經驗的本體性。不同的哲學在反映了人類不同的文化的同時,也反映出了人類本身不同的性格。反過來說,所有的流派在一個時代出現的都不約而同的反映出一個時代的問題。因此,哲學不是永恆的哲學,而是時代的哲學。

    海德格爾的思想著眼於挖掘西方自柏拉圖以來的哲學-形而上學思維的根源,並在刨根問底的過程中,完成對形而上學的克服和超越。

    海德格爾的獨特性在於他對哲學終結的理解和說法。這些理解和說法中最令人驚異的是,他認為哲學的終結主要表現在現代技術的支配性。

    在亞里士多德的傳統物性和運動理論中,一個核心的觀念就是,天然運動的原因在物體的天性中。後來的經院哲學將之概括為:運動方式遵循存在方式。

    海德格爾認為,在牛頓第一定律之中包含了科學世界圖景所有本質的方面,而構成這些本質變化的基礎就是數學化。牛頓把他的既是集大成又是開創性的著作稱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正是名符其實。數學化是作為對物的籌劃而發揮作用的。

    自然被數學化後,自然事件便稟有那種根本上的透明性,即通過數學計算的可預測性可確實性。拉普拉斯因而能夠提出一種精靈,這種精靈擁有無限的運算能力,因而可能依照牛頓運動方程把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全部計算出來。這種萬能計算者也被稱拉普拉斯妖,是數學精神的一個體現。

    而存在與此在的相互共屬關係是海德格爾哲學的一個核心問題。世界、時間、語言是構成這一共屬關係的三重維度。通過對存在與此在相互共屬關係的揭示,海德格爾達到了追問存在之意義的現象學目標,完成了對傳統形而上學的克服。

    存在這個概念毫無疑問是哲學最晦暗的概念。海德格爾認為,存在遠遠不像人們所理解的那樣,是一個明白無誤的概念,關於存在有很多問題至今人類並沒有搞清楚。海德格爾認為之所以會造成對存在的誤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哲學家們把存在者和存在等同起來加以考察和研究,而海德格爾認為存在者和存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海德格爾看來,忘卻存在就是混淆存在與存在物。

    由此,一種嶄新的理解,「『存在』本身的視域」出現了。也就是說過去我們對「存在」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始終有一層擋著,要「透過」來看,可是海德格爾的「存在」本身的視域」即本質。

    舉個例子來說,海德格爾認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說是「向死而生」。

    人們一般認為死即亡故,亡故即死,即使兩者在概念上有所差別,如死可指一個過程,亡故則指此過程的結果,死也不會成為亡故的「條件」。然而,這個差別正是海德格爾死亡本體論的關鍵。海德格爾的觀點是,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著,就是說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著。這種貫穿一切「活著」的死亡存在,先於任何形式的亡故。人在亡故時已經談不上「有死」,而是已經喪失了「有死」。死亡當然意味著一種終結或結束,但卻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結束。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著的人與等候在生命盡頭的死亡之間的一種外在關係,人們不是一步步走向還在遠處尚未到場的死亡,而是在我們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經在場;或者說,向死而生的「向」,實質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顯現,人始終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著。

    在讀《存在與時間》的過程中,言羽驚喜地發現,萬法相通,對中國老子、莊子之道有一定研究的人,讀起這本書來,竟然更容易進入,因為它們實在有太多共通之處,都涉及到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又稱哲學的根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中國文化、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四項基本觀念: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剛健有為,以和為貴。從尼采、海德格爾等人對西方傳統哲學的主客二分和主體性原則的批評中,可以體會到海德格爾就是一個劃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企求達到一種類似中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海德格爾所說人「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人是「澄明」頗類似中國人的一句口頭語「人生在世」。

    哲學是關於人對於世界的態度或人生境界之學,它應是建立在「天人合一」、「萬物一體」或「萬有相通」基礎上的,是真、善、美三者的統一。運用海德格爾關於「在場」與「不在場」的說法,揭示「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的對立,從而在哲學的各個領域中,可以打通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現當代哲學。

    從緣在和它的「在世界之中」開始,通過牽掛而達到時間性的揭示,然後反過頭來再解釋緣在的各種生存形態的時機化方式。

    這本書間接表達了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義:即信仰=再生。

    從本質上看,哲學的認知,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歷史的認知。在海德格爾看來,哲學的最高事業就是保存超越的存在物用來表達自己的最基本語詞的力量;哲學的本真任務就是對歷史的超越存在物提出挑戰,也就是對純粹的存在即存在本身提出挑戰。

    哲學思考的目標,就是提醒我們,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不是「人類理性」的語言,而是歷史上過去的思想家們的創造,從而使我們擺脫這種人類理性語言的束縛。

    由於海德格爾的哲學異常龐大,後世很多人都只能潛心研究他的一段,多數學者更注重他前半部分的關於時間性的文本。但是海德格爾的後期文本實際上甚至比前期的更為重要,也更加深入地進入了他那獨特的神學語境。

    因為海德格爾的很多詞彙都是從神學當中來的,很多詞在德語中是常見的,但在漢語中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彙,所以譯者們就用了一些生僻的字典上都沒有的詞來翻譯,那麼不懂也就自然而然了。

    這也是後來言羽對世界各地的哲學及神學產生濃厚興趣,並開始有意識地對各個國家的古代神話和『神』的語言進行系統性地研究分析的原因之一。

    而一些志同道合卻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科學家,因為同一時期不約而同地經由不同角度在不同層次對海德格爾的德系神學語境進行深入研究,也是後來促成德國科學家巴拉克加入中國先靈派科學體系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