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英雄無敵魔法門之眾星傳說

正文 第六章 節 亭亭而自立 文 / 照見五蘊皆

    大隱隱於市,高手在民間。

    中國的教育體制可能有些問題,成績好的人,並一定真的是那些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睿智高明的人。

    田蓓也和阿望一樣,語文成績並不算太好,然而文學造詣卻極高,經常和阿望、言羽一起吟詩作賦,是所有女同學之中文學天賦最高,也是言羽初中異性朋友中最為要好的一個。

    言羽極喜歡讀書,初中時便已讀了不少外國名著,喜歡讀《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雙城記》等等,卻一點兒也不喜歡《呼嘯山莊》、《百年孤獨》、《紅與黑》、《茶花女》之類的作品,對不喜歡的書,從來都是翻上一翻,就丟在一旁。

    那時有個女同學叫程曦,平時從來沒聊過,有一次課間聊起,言羽發現她竟然也讀過很多國外的名著,頓時感覺很投機。

    但是聊到一些中國的古典小說,程曦卻說沒看過。言羽想到田蓓最愛看《紅樓夢》,心想女生應該都差不多吧,於是投其所好地問程曦,是否也愛看《紅樓夢》,沒想到程曦仍說沒看過。

    言羽聽了很吃驚,就好為人師,以一副學長師長的口吻,十分老道地對她講:

    「說實話,我自己一點兒也不喜歡《紅樓夢》,但是既然有那麼多人研究它,它必定也有值得研究的地方。聽說你以後想要出國,那我建議你還是應該抽空讀一讀我們自己的傳統的東西。

    「歷史老師說,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文化,實在是很可悲的。美國不過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而已,兩百多年相較於五千多年,在文化的底蘊上就差得太遠了。你外文名著倒是讀過不少,可是很多該讀的中文書籍未曾讀過,不說唐詩宋詞元曲清雜文,單是當代小說,就有太多好書沒看,實在是很可惜。如果你現在不讀,以後到了美國,就難有機會讀了,所以希望你好好想想這事兒,抽空多讀點中文書」……

    而有些女孩子,卻不是這樣,比如田蓓。

    言羽原是個路盲,剛上初中時只要轉車,就找不到路,經常和王美人同行。

    後來有一次放學,因王美人有事先走了,言羽一個人落了單,自己去乘車,結果碰到了去學跳舞的田蓓。

    言羽見她竟然一個女孩子自己坐車去學舞,覺得她好能幹,比小學時個頭很高了還要爸爸用偏三輪接送的胡英強多了,心裡十分佩服,就向她打聽轉車的車站在哪,向她問路,田蓓就很熱心地帶他去轉車,還和他同了一段路然後先下車了。

    後來田蓓就經常要他陪著她,每週三放學後就送她去少年宮學跳舞,兩人經常一起坐公交車,聊得十分投緣。

    每次如果每有座位,言羽就幫她背書名;如果只有一個座位,言羽就都讓給田蓓坐。

    有時田蓓看言羽之前踢了球或者實在累了,就幫他抱著書包,或者挪一挪位置,要他坐下來挨著自己一起坐。

    每當這時候,言羽都會忍不住低頭看看田蓓細細的腿,心想怎麼會有這麼細的一雙腿,跳舞的時候怎麼能撐得起她旋轉的身體啊?

    於是心生憐惜,生怕唐突了佳人,不好意思坐下和她共擠一個座位,於是總是堅持站著,再累也沒有一起坐過,為此田蓓不少生他的氣。

    言羽發現,田蓓和阿望一樣,讀過很多古書,兩人聊起很多奇聞趣事,自己都聞所未聞,其見識之廣,自己實在望塵莫及。

    而「秦淮八艷」的很多奇聞軼事,就是田蓓聊天時講到,言羽聽後,方才知曉的。

    「秦淮八艷」又稱「金陵八艷」,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色藝才氣俱佳的名妓的合稱。

    最早記載八艷事跡的是清朝余懷的《板橋雜記》,包括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等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合稱為「八艷」。她們兼具過人的美貌與才華,有著浪漫淒美的愛情故事,更以在亂世中的俠義氣節為人傳頌。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氣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諸多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的命運皆與她們有著重大關係。才子英雄,皆愛美女,她們的艷麗不僅令凡俗之人動心,更令許多英雄才子為之神魂顛倒,歷史亦隨之而改變。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欄瓦肆,歌舞昇平,笙歌徹夜的景象。其中青樓林立,儘是風塵女子的世界,儼然成為明代最為繁華的歌舞地。許多青樓都收留有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的童女。她們教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舞,待其長成後便成為青樓中的招牌。金陵八艷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馬湘蘭、顧眉生、寇白門、陳圓圓、董小宛皆是由雛妓養成至秦淮河「絕色」的。

    秦淮八艷除馬湘蘭以外,其他人都經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的大動亂。當時好多明朝的貪官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淮八艷雖然是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能表現出崇高的民族節氣。

    而且,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八人個個能詩會畫,只是大部分作品已經散失,只有柳如是的作品流傳較多。她們創作勤奮,努力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故宮博物館曾展出了馬湘蘭的蘭花長卷,無錫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圖。

    其中顧橫波是地位最顯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誥封為「一品夫人」,柳如是陳圓圓亦有不及;同時,她也是最受爭議的一位,十七歲時所繪《蘭花圖》扇面至今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馬湘蘭在繪畫上造詣很高,當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連三次為《馬湘蘭畫蘭長卷》題詩,共72句,記載在曹寅的《棟亭集》裡。

    而柳如是,本名楊愛,楊影憐,後改姓柳,名隱,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十分喜愛,故自號如是。她以絕世才貌,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相交往,常著儒服男裝,與諸文人縱談時勢,詩歌唱和,遂成秦淮名姬,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而最後一點,是最讓人欽佩的一點是:她們雖身處青樓,卻出淤泥而不染,對愛情和友誼十分忠誠。秦淮八艷都是從小被逼上青樓的,沒有人想過這樣的賣笑生涯。她們都追求真正的愛情,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終生廝守,可她們的從良之路卻總是歷經坎坷,這固然是當時社會婦女追求真愛不易的時代悲劇,但也體現了她們自身高尚美好的品質。

    八艷不僅個個相貌身材一流,詩詞歌舞樣樣精通,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關心天下大事,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當真巾幗不讓鬚眉。她們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與金陵四公子中的候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風流韻事被時人傳為美談。

    金陵四公子均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之後,詩詞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雙全,為大明朝作過很多貢獻。他任崇禎帝翰林院檢。明亡後他為光復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講官,永歷帝的宰相。當清朝一統天下成定局之後,他又積極籌備反清復明活動。當時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萬,其孫方苞便是後來桐城派的鼻祖。

    八艷中的柳如是、顧眉生、寇白門後來都從良跟隨明末的歷史名臣。明亡後,八艷中許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到追捕。而陳圓圓,董小宛也出現在當時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的生命中。

    柳如是十五歲淪落風塵,十六歲時委身於復社領袖陳子龍,與陳情投意合。陳死後,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被錢藏嬌於小樓「我聞室」。錢去世後,柳氏吮血立下遺囑,然後解下腰間孝帶懸樑自盡,一代風流才女,就此香消玉殞。

    董小宛本名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蓮,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詩仙李白,號青蓮居士)。她聰明靈秀、神姿艷發、窈窕嬋娟,為秦淮舊院第一流人物,曾「自西湖遠遊於黃山白岳之間」。

    清代詩人、畫家吳偉業題董白小像詩,對她遊歷黃山作了描述:「鈿轂春澆斗畫裙,捲簾都道不如君。白門移得絲絲柳,黃海歸來步步雲。」小宛性好清靜,每到幽林遠壑,就眷戀不捨,因厭棄喧鬧奢靡,獨居蘇州半塘達六年之久。她醉心於旖旎風光,遊歷於山水之間,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離開秦淮河不久,卻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尋訪她,那人便是冒辟疆。

    「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辟疆,名襄,自號巢民,14歲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點綴盛明一代詩文之景運」。1627-1642年間,冒襄六次去南京鄉試,六次落第,僅兩次中副榜,連舉人也未撈到,深感懷才不遇。

    明代自萬曆以來已江河日下,太監弄權,朝綱傾頹,已達登峰造極。面對這種危亡局勢,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無不憂心如焚。1636年,冒襄與張明弼結盟,參加復社,同陳貞慧、方以智、侯朝宗過從甚密,人稱「四公子」。他們年齡相仿,意氣相投,結伴同游,詩酒唱和,抨擊閹黨,議論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國家危亡。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春,冒辟疆途經蘇州,慕名親訪小宛數次,都因小宛外出未歸不遇。待小宛歸來時,辟疆已離蘇還鄉,小宛深為遺憾。她返回南京秦淮後,終日思念辟疆,特親自下廚,以精細白糖、褪殼芝麻、純淨飴糖加上等麵粉製成一種酥糖,從秦淮托人轉帶給如皋辟疆,以寄深情厚意。兩人經歷企慕、相識、熱戀,終於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小宛委身辟疆為妾,歸隱辟疆私家宅院——如皋城東北角水繪庵(後改名水繪園)。

    在與冒辟疆的戀愛嫁娶中,董小宛處處主動,煥發出嚮往自由、尋覓真情的個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舉步躊躇,顯露出一個大家公子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弱點。

    小宛入冒氏之門後,與冒家上下相處極其和諧。辟疆妻母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順從。閒暇時,小宛與辟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鑒別金石。

    小宛初進冒家,見董其昌仿鍾繇筆意為辟疆書寫的《月賦》,非常喜愛,著意臨摹。接著到處找鍾繇的字帖。後來覺得鍾繇的字體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輅表》將她推崇的關羽稱為賊將,便廢鍾帖而改學曹娥碑,每天幾千字,從不錯漏。

    小宛曾替辟疆給親戚朋友書寫小楷扇面,也為蘇元芳登記柴米油鹽的用項及銀錢出入。小宛畫的小叢寒樹,筆墨楚楚動人。15歲時作品《彩蝶圖》後世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上有她的題詞。

    董小宛因善刺繡,工曲藝,被稱為「針神曲聖」。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饒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平素只以醬菜佐飯,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壺芥茶溫淘米飯,再佐以一兩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卻喜歡甜食、海味和臘制熏制的食品。為了愛人,她開始研究菜譜,做出許多美味可口的佳宵,善制菜蔬糕點,尤善桃膏、瓜膏、醃菜等聞名於江南。揚州名點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均為她所創製。

    因小宛制的酥糖酥松香甜、入口易化、食後留香、去除疲倦,故小宛常年製作,並以此糖饗客,饋贈親友,天長日久,商賈仿作供市,稱作「董糖」。

    她醃製的鹹菜能使黃者如蠟,綠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經她手都有一種異香絕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風魚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蝦如龍鬚,油鯧如鱘魚,烘兔酥雞如餅餌,一匕一臠,妙不可言。人們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發明,因此,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東坡肉」相映成趣。

    後人因此將董小宛歸位於古代十大名廚之一,這也算是她的又一傳奇。

    (而言羽發現,十大名廚之一的烹魚大王太和公,竟與自己所喜愛的「四大刺客」有些淵源。吳公子光為了謀奪王位,設計刺僚,曾派專諸到太湖向太和公學烹炙魚手藝,學成之後,吳公子設宴請僚,並令專諸在獻炙魚時刺殺吳王僚。)

    月色如水,最為小宛所傾心。小宛曾對辟疆說:「我書寫謝莊的《月賦》,見古人厭晨歡,樂宵宴。這是因為夜之時逸,月之氣靜,碧海青天,霜縞冰靜,比起赤日紅塵,兩者有仙凡之別。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來以前,已呼呼大睡,沒有福氣消受桂華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當中,都愛領略這皎潔月色,仙路禪關也就在靜中打通。」小宛就是這樣在自然平實的日常生活中領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脫和清澄的詩意人生。

    董小宛有「古往今來第一妾」的美譽,著有《奩艷》一書,可惜27歲時因戰亂窮苦,又照顧病中的辟疆,累死於肺炎復發。

    所幸病癒後的冒襄,著述頗豐,傳世佳作甚多。其中《影梅庵憶語》洋洋四千言,回憶了他和董小苑纏綿悱惻的愛情生活,是中國語體文字也即白話文的鼻祖。

    而陳圓圓初登歌台,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台下看客盡凝神屏氣,皆著魔入迷。遂以色藝雙絕,名動天下,史稱「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傳說稱吳三桂就是為了她而降清,後世傳她亦為吳三桂殉情,也有說她晚年出家,改名寂靜,字玉庵。

    不過圓圓不圓,美人不易。

    從古字字形來看,「美」字如果隱去了「人」,就像人失去了自我,女人就變成了一塊美玉,成為了一種東西,讓男人爭來奪去,失去了為「人」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而像田蓓這樣亭亭而自立的現代美女,無疑要比古時的才女們幸運很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