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八十三章 科爾沁的雄獅 文 / 洪天水

    臨汝鎮上卻是亂作一團。本來,隨著僧格林沁的一聲命令,近萬人的騎兵部隊已經準備開拔了,散住在帳篷裡、民宅中的軍兵都拔出了鐵鍋,踹到了爐灶,收起了帳篷,一心就要去馳援宜陽城了。

    可是,彷彿就在一瞬間,僧格林沁王爺卻墜馬受傷,而且,蒙古兵的內部竟然起了內訌,富克布庫竟然敢行刺僧格林沁王爺,雖然他當即就被砍成肉醬了,可是,這個事情還是在蒙古騎兵當中引起了很大的猜疑,況且,緊接著,精色布庫又帶領著1000人的蒙古馬隊逃離了臨汝鎮,這更是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以陳國瑞為首的漢人就開始自發的監視蒙古人的隊伍,當然,他也及時的策動長興阿等滿族人參與其中,是啊,僧格林沁受傷的情況下,如果再有蒙古騎兵反叛,誰能左右得了這個局面的呀?

    就這樣,表面上,兵士們在重新的埋鍋造飯,暫時支起帳篷,而在住宿地點的分配上,就開始有了變化,這變化不是從兵勇的角度出發的,因為,蒙古騎兵的人數是占壓倒多數的份量的,較少的漢、滿兵勇是不能對這些人構成什麼威懾力的。

    於是,陳國瑞與長興阿等人就暗暗的佈置,把整營的蒙古騎兵打散分開宿營,又把各營的營總都集中到一起,使他們處於陳國瑞、長興阿等人親隨隊的監護之下,這樣,似乎就保險了。

    大帳裡的僧格林沁這下子真是受了大的刺激,對於外面的情形他不是不知道,可是,他懶得去管了。

    富克精阿的死,對於他來說是個大的刺激,當然,僧格林沁斷然不會相信富克精阿有什麼謀反的舉動的,蒙古騎士斷然不會對自己的同胞兄弟暗下刀子的,這富克精阿只不過是一時顢頇,他也沒有故意衝撞自己的意思的,這些,僧格林沁心裡是明明白白。

    可是,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依然發生了,在那一刻,看著富克精阿轉瞬之間就被亂刃分身,僧格林沁簡直是覺得就像做夢一樣,而接下來,精色布庫的叛逃就更加使事情雪上加霜,1000多蒙古騎兵啊,他們能逃到哪裡呢?

    實際上,僧格林沁沒有傷到哪裡,一個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人,會被自己的戰馬摔傷嗎?不會的,傷到他的正是這被殺戮的富克精阿和這逃離駐地的1000餘人的蒙古騎兵啊!

    蒙古人自從清朝入關以後,相對於漢民族和其它民族來說,地位還是相對比較穩定的,首先,蒙古各部幾乎都支持了滿族人的主要軍事行動。

    可是,從努爾哈赤開始,始終對蒙古人存有很大的戒心,努爾哈赤曾經說過,「蒙古之國有比云然,雲和則致雨。蒙古諸部合則成兵。其散猶如雲收而雨止也。」由此可見,滿清統治者的最大意願就是讓蒙古人互不統屬。

    滿清入關之後,有一部大清律頒行天下,而對於蒙古各部落呢,則另有一部「蒙古律例」。

    在這部專門針對蒙古人的律條中,從表面上看,還是照顧了蒙古人的,比如:沒有類似流徙的懲罰,但更多的是限制蒙古人的,其表現在:

    蒙古人被律條嚴格的束縛在各自的土地上。

    各旗人等不得越旗狩獵和放牧。即使出現水旱災害而沒有水草想遷移其他地方也要向官家申請並得到許可才可以。

    限制蒙古人到漢地。

    蒙古人如想到漢地只能由山海關,張家口,喜封口,古北口等長城邊門出入。這直接導致了蒙古人經商等正常社會生活的進行受到阻礙,極大限制了蒙古的長遠發展。

    雖然蒙古與滿洲,蒙古與漢軍八旗之間可以通婚,但漢蒙民間的通婚被嚴格禁止。

    如被發現違犯了律條的行為存在,夫妻關係會被強行解除,媒人或說和人也要治罪。

    漢文化雖然比蒙古先進,但律條上就嚴格禁止漢、蒙文化交流和互相學習。蒙古人沒有學習漢語,漢字的權力。就是王公,台吉等人原則上也不可以私自學習漢文。

    更有甚者,律條中規定,普通蒙古人家庭中,如果有5個男丁,那麼,就要有4個人去做喇嘛,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做喇嘛有一條,不能婚配了,這樣,無形之中就是蒙古人的生育數不可遏制的快速下降。

    可是,對於蒙古貴族的上層,清廷卻採取了長期重視,緊抓不放的辦法。

    從入關開始,與蒙古各部落的姻親關係就是進行各不停。重要的滿蒙聯姻達幾百次之多,滿清皇家出嫁給蒙古的女子,包括皇女公主及其他宗女格格,多達300多人,而滿族皇帝及宗室王公子弟娶蒙古王公之女也有百人之多。

    眼看著滿清逐漸的壯大起來,而歷史上人口眾多又十分強悍的蒙古卻成了一個一蹶不振,不相統屬,人口大幅下降的民族。

    這些,出身於科爾沁大草原上的僧格林沁的心裡一清二楚,可是,感慨歸感慨,僧格林沁自己已經與這大清朝密不可分了,自己做為道光皇帝姐姐的兒子,曾經的御前大臣,就如同羊群裡的頭羊一樣,已經不用牧羊人手中鞭子的恫嚇了,自己已經知道,要維護的是誰家的地界兒。

    天色已經是黑沉沉的了,僧格林沁卻睡意全無,兩囊燒酒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見了底,他的眼光卻仍然是珵明瓦亮。

    這時候,帳外傳來一陣喧嚷聲,接著,似乎有衛隊拔刀出鞘的聲音,僧格林沁心裡一動,他向著帳外大喊一聲:「誰在大帳喧嘩?」馬上的,帳外的聲音就靜了下來,一個衛士就進來稟報說,營總額布庫和翼長薩格台要強行闖進大帳,衛士們要攔不住了。

    僧格林沁就低聲吩咐道:「讓他們進來吧。」

    還沒等衛士回身吩咐呢,門口的幾個人早就推開帳門口的衛士,一陣風似地,大步走了進來,到了僧格林沁的面前,單腿點地,參差不齊的聲音相繼響了起來,大致的意思就是要王爺給他們做主。

    僧格林沁就苦笑著問他們,要自己給他們做什麼主呢?

    為首的一個大漢,長著一個大圓盤子臉,細小的眼睛,一看就是典型的蒙古人臉龐,他就是營總額布庫。

    這額布庫就甕聲甕氣的說這些蒙古弟兄都在受陳國瑞這些漢人們的氣,他們擅自調動隊伍,分散騎兵的統屬,甚至把外面的游動哨都撤了回來,就在營區內把大家死看死守,眾人都感到害怕,怕被當做反賊收拾了,現在,眾人都不敢睡覺,大家一致要王爺出來,說句話,不然,眾人的心裡不安。

    正在這個時候,大帳門口門簾子一起,陳國瑞與乾兒子陳振邦以及副都統長興阿等人都走了進來,額布庫一見這些人來了,趕緊和身邊的幾個人站起身來,站立在一側,一手按住佩刀的刀柄。

    副都統長興阿躬身問道:「王爺,現在覺得身子如何?用不用再喚營醫來瞧瞧?」僧格林沁擺了擺手,「不用啦,本藩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根本就沒有把我怎麼樣?只是那馬兒一時受驚,才倉猝之間把本藩掀落馬下的,這也算不得什麼,你們都且放心吧!」

    眾人一時都說萬幸萬幸,王爺沒傷著真是洪福齊天啊!

    僧格林沁就喊著陳國瑞:「慶雲啊,營中的安排你要小心,原本各隊的分列宿住不要隨意打亂的,不然,一旦有事,召集起來就不容易,會壞了我軍的大事的!」

    陳國瑞看了看站在一旁的額布庫等人,心中暗暗的罵著,這些韃子,竟然敢來搞你老子的刁狀,看我得空怎麼收拾你們這些喪家犬!嘴上卻答應著,「王爺,也沒有怎麼竄動,只是為防備反賊精色布庫流竄回來打劫,所以在各營的安置上有所變動,這也是為大局著想的。」

    僧格林沁乾脆就走出了大帳之外,他要親隨點燃了幾根松樹明子,一時之間,大帳的前面照的是燈火通明,很多人都不顧營官們的斥罵,自發的湧了過來,看著人越來越多,僧格林沁就登上一輛拉榆木噴的炮車,這樣,後面的蒙古兵都能看見他的臉龐,大家就歡呼了起來。

    僧格林沁看著激動地蒙古騎兵不斷的湧向他的身邊,就大聲的說:

    「科爾沁的勇士們,你們是有榮譽的蒙古雄鷹啊!」僧格林沁這兩句話剛剛出口,下面的人們就沸騰了,呼喊的聲浪驚得戰馬也嘶鳴不已。

    站在車旁侍立著的額布庫大聲的向人們喊叫著,「是蒙古人就都不要喊了,聽王爺說話啦!」

    人們的聲浪一下子落了下去,僧格林沁就接著說道:

    「我們都是大汗的子孫,我們都是對於死亡從不畏懼的蒙古人,我們的眼睛習慣了藍天白雲,馳騁千里的駿馬就是我們黃金!

    勇士們,你們隨著我來到這中原之地已經有兩年了,兩年來,我們的刀下曾經堆積過多少叛逆的頭顱?大清皇帝就是我們的皇帝,為了大清朝我們血戰了無數場,有多少蒙古的勇士們命喪在這中原的地土啊!

    我的勇士們啊,你們要永遠的記住,我們來自何方?在千里之外的科爾沁草原上,那裡,有我們的家鄉,

    神聖的大皇帝待我們親如一家,當年,乾隆皇帝在巡幸我們科爾沁部族的時候,寫了首詩,詩中寫道:『寒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嗣徽彤管著,綿澤歷山申,設侯嚴喧沓,清塵奉狩巡,敬誠堪愛處,未忍視如賓』」

    幾千人都盯著這炮車的所在,大家靜靜的聽著科爾沁的雄獅僧格林沁在朗朗的背誦著什麼皇上的詩句,雖然聽不懂,可是,都感到了一絲溫暖。

    「乾隆皇帝詩裡的意思就是說,當他到了我們的科爾沁草原的時候,看著我們蒙古人,他感到我們就是一家人,所以,他不忍心拿我們當客人看待,而到了現如今,我們蒙古鐵騎縱橫再這中原大地,任意馳騁,是誰給了我們這樣的地位?是誰?就是當今的聖母皇太后,當今的皇上啊!所以,我們這些人,就要為大清賣命,只有這樣,將來我們回到科爾沁草原的時候,我們才有臉面去面對家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