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七十八章 劃策於帷幄之中 文 / 洪天水

    盧森盯著忠王李秀成的眼睛,許久沒有說話,直看的忠王李秀成心裡忐忑不安起來,並且,低下了頭。

    「你們二位試想,我為什麼放著洛陽城不令扶王與捻子去攻取,而卻又急令他們這十幾萬人馬去攻一個小小的宜陽城呢?

    這宜陽城呢,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不要說三股人馬、十幾萬人去攻,就是扶王一股人眾攻打它,也是唾手可得!

    可是,這宜陽雖小,它卻是洛陽的門戶,這三股大軍一開始圍城之勢,宜陽城的守軍一定是張皇失措,這樣,就會馬上火急把情況報與洛陽城得知,希望洛陽城裡來人馬救他們,而洛陽城裡的清妖就會馬上想我軍大股人馬圍在宜陽城,是不是明攻宜陽,意圖洛陽城呢?在這種情況下,宜陽和洛陽的兩處清妖的隊伍絕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他們第一要做的就是尋找救兵,第二就是準備死看死守城池,這樣,這兩股清妖都會覺得自顧不暇,不會出城一步。

    尋找救兵麼,宜陽城裡的清妖自然就是找洛陽城裡的清妖想辦法,而洛陽城裡的清妖感到洛陽城岌岌可危的時候,他們會找誰來做他們的救兵的呢?

    這卻是我們要說的至要之點!」

    盧森一口氣說出了之所以要扶王陳得才與捻軍圍困宜陽的想法之一部分,卻又戛然而止,提問的目光盯住忠王李秀成與尊王劉慶漢,明顯的希望他們來破題。

    忠王李秀成略一思忖,「按說我軍三股突進到宜陽城下,這就已經威脅到洛陽城的節令了,宜陽的清妖定然心驚膽破,他們一定會像天王所說的那樣去找洛陽城的清妖,至於說洛陽城的清妖會去哪裡搬動救兵麼?小官覺得,只有是尋僧格林沁妖頭最快,也最直接、合理了。」

    忠王李秀成的話剛剛落地兒,盧森就讚賞的笑了,隨之,他手一揮:

    「你說的非常對!他們一定會尋僧格林沁來解圍,這是其一。其二,僧格林沁妖頭也一定會來這裡解圍的。其三,我們就希望僧格林沁妖頭和他的蒙古鐵騎循聲而來。

    幾乎是在同時,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劉慶漢都話到了嘴邊,看到二人的樣子,盧森就笑了,他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二人且聽他把話講完。

    「不錯,你們明白了朕的意思了,我們此行,不是圍魏救趙,但卻是圍城打援!」

    盧森信步走到大帳的門口,示意鄭阿珍把門簾子打開,頓時,一陣清新的山風挾帶著陽光的味道舒緩的湧入大帳內,盧森長長的吸了口氣。

    「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在這幾年裡,簡直成了清妖手裡的如意招牌,百變的百搭,在這黃河南北,縱橫馳騁,好像不可戰勝!那麼,這次朕就要破一破這黑煞陣,折它清妖朝廷的旗桿,看他有多厲害?」

    忠王李秀成與尊王劉慶漢互相看了看,尊王劉慶漢就問:「天王的意思是我們圍住宜陽城,震懾住洛陽城,這樣,就引的僧格林沁妖頭來救,而我們就相機設伏,攻擊蒙古騎兵?」

    「你說的不全對,設伏對,但是,不是僅僅的攻擊清妖的蒙古騎兵,二是殲滅他們!」

    盧森說著,食指向地下一指,彷彿僧格林沁就在他的腳下。

    忠王李秀成接著問:「那麼,扶王與捻軍負責設伏和牽制洛陽之清妖,那誰來設伏呢?」

    「設伏的隊伍要有2部分組成,主體部分由史密斯的新軍來擔任,這裡包括前面的截擊,後面的斜插,都由他們做,等蒙古騎兵一旦出現亂像,有潰逃之勢的時候呢,再出動萬餘人,一鼓而下,這樣,基本就可以必保無虞了。」

    說到這裡,盧森就勢又講了講新軍,他說:

    「我們現在所說的新軍,已經不僅僅是史密斯所直接掌握的人馬了,因為經過了這麼久的訓練、操演等之後,我們整個的隊伍實際上已經差不多都輪訓了一遍,除了扶王與遵王分兵之後遵照軍令移過來的2萬人馬還在操練之外,其它的軍兵人等,俱可以隨時備用,這一點,朕是有信心的!

    今後的日子裡,我們就要開始吸納周圍來投我們的人丁,進來之後呢,就馬上把他們投入到史密斯的訓練營當中去,無戰事的時候,一般按3個月的操練,戰事一起,一個月就可以分送各隊,這樣,由他們在實戰中成長,收效會及其快速,也只有如此,天國的聲勢才能真正的壯大起來。」

    忠王李秀成與尊王劉慶漢二人聽了之後,一時沒有吭氣。

    於是,盧森就吩咐二人馬上給扶王陳得才回信,大致說明自己的佈置和意圖,具體的時間和聯繫方式都由二人去定。

    接下來,盧森就招呼二人,一起圍攏到桌案的面前,盧森扯過一張白中泛白的宣紙,平鋪在桌案上,在紙的左上角,盧森提筆寫下了洛陽城三個字,又在洛陽的邊上,寫了宜陽城三個字,然後,又寫上伏牛山的字樣。

    歪著頭,盧森端詳著自己筆下三地的位置,半晌,他扭頭問:僧格林沁妖頭的蒙古騎兵這兩年是怎麼個活動狀況呢?忠王李秀成趕緊湊過來,盧森就把手中的筆遞給他,李秀成就在紙的右上角畫了個圈,寫下山東二字,然後,清了清嗓子,說道:

    「自打咸豐十年的秋天開始,直隸一帶,最甚是山東及河間府四下裡,都起了捻子,清妖的朝廷就從這時候起,起用僧格林沁出來轉意剿滅捻子,當時呢,他是帶了一萬多清妖去了山東的地界兒,接著,清廷就授權僧格林沁節制調遣直、魯、豫、鄂、皖五省兵馬,這下子,就把這一帶搞得是狼煙四起呀,直到去年3月,捻子的5旗盟主張樂行數戰失利,倉惶之中,只是領著兒子、親隨幾個人殺出重圍。3月23日,張樂行帶著兒子張喜和義子王宛兒來到西陽集,投奔他的一個表親叫李家英的,這人呢,原本是捻子藍旗之下的人,當時張樂行知道他結圩修寨自保。這李家英趕緊殺豬宰羊,慇勤款待這捻子的盟主和幾位弟兄,張樂行這幾個人也是人困馬乏,心想略做休整,再尋前途吧。

    實際上,這李家英還真就靠不住了。這傢伙早就投靠了清妖的宿州知州英翰,他看張樂行這些人絲毫沒有防備他,就趁著他們酣酣睡去之時,連夜派人,快馬報與英翰和藍旗的反叛之人,結果,這邊的人還在睡夢之中呢,就被人家兩股人馬按住了,連夜就送往僧格林沁的大營。

    12天後,張樂行與他的兒子張喜和義子王宛兒被拉到義門集周郢,施以剮刑。」

    聽到這裡,盧森就歎了口氣,「父子英雄,只可惜呀,捻子的鄉土想法太切,不肯聽我朝調動,你看這沃王張樂行,就是和清妖對陣的時候呢,還是有20多萬人眾,何以就值不得一敗呢?這些話,自己關起門來說說也無妨,就是四個字,烏合之眾!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一樣的人,也身輕體壯,飯也吃得,肉也吃得,一樣的刀槍上陣,為什麼就頂不住清妖?頂不住綠營兵,頂不住團練,頂不住蒙古騎兵,這是為甚?

    我們的聖兵打仗,也多是人海戰術,動輒就是幾十萬人齊上陣,勝了當然是好事,所謂軍威大振嗎,可是,要一敗下陣來呀,也是潰不可擋!那麼,病根兒在哪裡呢?古人早有說法,那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我們的聖兵雖然沒有經過充分的練兵,可是,他們心裡都想著天朝,忠心耿耿,這也就是清妖所沒有的,而捻子裡的人呢,就很複雜,沃王張樂行二十幾萬人馬怎麼就能幾下子就崩潰殆盡,這些人都哪裡去了呢?散了,逃了,回家去了!」

    盧森看著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劉慶漢的臉,「這就是我堅持要在山谷裡練兵,而且你們記住,陳腐無用的陣法一類,我天朝一概棄之不用,西洋人的軍制、操典,陣法等等呢,我們都要學他個嫻熟在心,我們決不走回頭路,這次與清妖見陣仗,一定要打出我們天朝新軍的威風來!」

    忠王李秀成就說「天王說的極是,捻子滅的很是可惜,現如今呢,我們的形勢大好,這都是按著天王的詔旨行事,才有了顯著的變局兒。」

    尊王劉慶漢卻忍不住問道:

    「天王,我們這裡回信兒給扶王他們,他們會馬上按照天王的詔旨行事,片刻之間就會把宜陽城圍個水洩不通的,我們這裡準備打援的隊伍什麼時候出發呢?還有,我們在哪裡等著僧格林沁這個妖頭呢?」

    盧森聞言一笑,他看著尊王劉慶漢迫不及待的樣子,心裡卻覺得這劉慶漢真是一員幹才,這些日子裡,他簡直就成了自己的一位得力助手,做事情準確精到,更為可貴的是,這劉慶漢人雖然不善於言談,可對策略卻是一點就透,又執行徹底,這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