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三十章 胡家兄妹 文 / 洪天水

    天京城裡,依舊是一片備戰的勁頭,只是在這將近10幾天的時間裡,城外的地道攻勢卻極其明顯的停了下來,中間有幾次,從天堡城上不時發射出幾發開花炮彈,呼嘯著,砸到信字營高高的籬笆上,蹦的是泥土飛濺,雖然明顯是在試炮,可是,城牆上的天平軍將士還是忍不住的齊聚在城牆之上,跳躍歡呼,一時間,整個太平門、神策們的城牆上都晃動著太平軍黃色的旗幟,城牆垛口處,老遠就看得見頭裹著紅巾的身影。

    守城的將士們都知道天王復活後,馬上就派出了天兵幫助尊王他們收回了天堡城,是啊,天王早就說過,我們天國的兵將如水一樣多,現如今,可不是嗎,要不然,天堡城那麼易守難攻的地界兒,怎麼會不聲不響的一夜之間就掛上了天朝的杏黃旗了呢?

    城牆上,街道上,城內的堡壘、哨卡、軍營等到處都洋溢著歡樂幸福的氣氛,人們的心裡又有了依托,前一段悲傷、抑鬱的情緒正在快速的退卻,軍民們感到萬分慶幸,彷彿清妖沒有重兵臨城。

    在神策門以外約有半里遠的地方,一隊隊太平軍正在修築著堡壘,這些堡壘用於防守對於守城者來說是極其重要,它們起到了延遲進攻者速度的作用,而城上的守衛者又可以居高臨下的給予準確的炮火支援。原來對面的信字營是拚死也要搞掉太平軍城下幾個臨時據點的,可這回城裡的人們發現,對方對於太平軍公然在城外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竟然沒有什麼反應,視而不見,大家就越加干的起勁兒。

    工事是呈品字形排列,大半在地下,上面用木樑支撐,堡壘之間都有交通壕溝通,堡壘之內有抬槍,劈山炮,這些佈置,是尊王劉慶漢專門請英吉利國的軍官史密斯畫好草圖,然後才精心落實下來的。

    整個工程已近尾聲,大家正忙著夯實基土,把堡壘上面木架抹上泥巴,然後,再用松枝亂草覆蓋之上,就在這時,一行人,不知道什麼時候,走進了忙碌著

    的人群裡。

    看著工程馬上就要竣工了,大家都很高興,人群裡不時有歡快的小調唱起來,此起彼伏,可是,漸漸地,眾人都不出聲了,因為,大家都被一個聲音所吸引,不由的靜靜的傾聽起來,

    「小青房中心內焦,展眼哥哥不見了,屋內穿走了生皮甲,前院兒拿走了丈八矛。江南無處不火燒,秦淮勝境一夢遙,自從二曾經門過,家家門外走清妖。爺娘無命無常去,爺叔當日膽隨刀,蘇常火劫殺無算,壞我天堂痛嚎啕……」

    歌聲是一個正在往木樑上抹泥巴的老兵哼唱的,可是,聽眾大多數已經被帶到這淒涼的氛圍當中去了,有幾個人已經抽泣著,禁不住淚水了。

    這時候,一個扛著木樑的漢子放下肩頭的木頭,走到老兵身旁,伸手輕輕的拍了一下老兵的肩膀,笑著衝著他眨了眨眼睛,接過鏟子,把夾雜著雜草的稀泥熟練的抹向木樑間,彷彿不經意間,悠揚的歌聲又清晰的響起:

    「天京今日好風飄呀,弟兄姊妹打溝壕啦,圍城圍得人出城走呀,堡壘修成辦法高吆。」

    這幾句剛出口,剛才壓抑的情緒就鬆動起來,人們的眼神也輕鬆起來,臉上露出了笑容。剛才唱歌的老兵也笑著喊,「萬慧,接著唱啊!」唱歌聽了就扭頭一笑,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金龍城內氣重霄呀,萬歲千秋不動搖呀,漢家山河要掌握呀,斬盡邪魔殺盡妖呀!」

    等到唱到最後兩句的時候,大家已經情不自禁的跟著哼唱了起來,剛才鬱悶的氣氛似乎一掃而光了。

    這是,眼尖的幾個兵士看見在身後已經休憩好的堡壘裡走出了幾個人,啊!竟然有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劉慶漢,而這兩個人還跟在一個人的後面,大家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工具,不自覺地圍攏過來,之間當先的那個人脫下身上的披風,身後馬上就有人伺候接過,眾人一看,這人身穿團龍繡金袍,頭上卻是一抹紅巾,有人就幾乎喊出聲來,我的天,這不是天王嗎?是天王來到我們這裡了呀!

    於是,彷彿是一瞬間,也沒有人提醒,更沒有人組織,歡呼萬歲的聲音就響了起來,人們彷彿忘記了這是在城外,在清妖的火力範圍之下,嚇得忠王李秀成急忙阻止,盧森卻向他擺手,因為他幾天前就接到正果的密信,對面原來屬於信字營的防地已經由新編的曾曰廣的營兵所接收,他們不會輕易的向這邊發炮打冷槍了。

    盧森在此起彼伏的萬歲歡呼聲中走進了人群,他首先走到唱歌的小伙子的身邊停住腳步,他注視著這個年輕而普通的兵士,這個小伙子緊張的幾乎窒息,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盧森就問他叫什麼名字?小伙子挺著胸脯,清晰的說叫胡萬慧。站在盧森身旁的尊王劉慶漢就小聲告訴盧森,這個小伙子就是胡萬智的親弟弟。

    這胡萬智盧森還真知道,因為在天平天國裡,真正的讀書人並不多,而在天國癸好三年八月初十日,當時的東王楊秀清就主持了太平天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所謂的科舉考試,試論題是「真道豈與世道相

    同」,文題是「皇上帝是萬郭大父母,人人是其所生,人人是其所養」,詩題是「四海之內

    有東王。」

    這胡萬智本身就是金陵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曾經4次參加鄉試,都是沒有結果。家境又愈加窮炯,自身更是憤懣。而在這個時候,太平軍勢力如烈火般的席捲江南,佔領金陵,拖著長辮子的滿人惶惶不可終日,豪強被剷除,一派大同氣象,這些,都令這個年輕的讀書人熱血沸騰,天國初興,又恰逢大考,胡萬智真是覺得天雨滂沱,一洗經年塵垢啊。

    他文思泉湧,筆走神飛,氣象奔騰,當即高中。當時東王楊秀清也是慧眼識人,就委派胡萬智做了典朝儀,是呀,先讓這個年輕人見識見識嗎。1853年,太平軍開始西征,當攻下興國的時候,楊秀清就派胡萬智去做興國的知州,這也是鍛煉一下這個天國自己培養的知識分子的意思。胡萬智到了興國後,開始大刀闊斧的整頓吏治,他大量的啟用不得志的讀書人為官吏,壓制豪強,培訓民眾武裝力量,一時興國氣像一新,胡萬智自己也躊躇滿志,他真心的想把自己的真才實學奉獻給天國。

    可是,嚴酷的鬥爭形勢還是來到了這個年輕人的面前,使他深深的懂得,一切的才華、抱負都要有軍事鬥爭的勝利為保證,不然,一切都無從談起。

    面對著滿族人塔齊布率領的6000精兵,胡萬智也沒有蒙頭轉向,他一面把自己僅有的1500人的軍民混雜的隊伍拉上城牆,一邊急速的派人去向西征軍的陳玉成求救,可是,陰差陽錯,由於陳玉成對於形勢判斷失誤,就斷送了太平天國的這個本來生機勃勃的地方政權,尤為可惜的是,胡萬智也被清兵俘獲。

    當時的曾國藩一定要看看這個太平天國的知識分子是個什麼樣子?他親自審訊胡萬智,堂口之上,把胡萬智是五花大綁,但是,胡萬智還真是骨頭硬,就是不跪,曾國藩手指胡萬智,斥責他「大膽逆賊胡萬智,你身為聖人門徒,卻屈身降賊,玷污清白,真是孔門敗類,衣冠禽獸。」

    被五花大綁的胡萬智則頓足大罵,「無恥漢奸曾國藩,你身為炎黃後裔,卻背叛祖訓,投靠清妖,認賊作父,你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民族敗類!」

    你看,侮辱之下,倉促之間,罵則罵了,還是罵的嚴絲合縫,對句工整,確乎是個英雄!

    曾國藩命手下急匆匆的處死了胡萬智,這樣有頭腦、有思想的人,他曾國藩斷不會讓他活著為太平天國做事的。

    盧森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的兵士,心中感慨萬千,還能說什麼呢?為了這個心中的理想國,為了親人未了的心事,這些人,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乃至全家死於是,這些,都是向上的事物,是真確存在的呀。

    「你從軍多久了呀?」盧森微笑著問胡萬慧。

    「啟稟天王,我今年23歲。」胡萬慧雖然緊張,可是回答問題卻口齒清晰,聲音洪亮。

    「哦,你家中還有什麼人呀?」盧森又問。

    「雙親都被曾妖頭害在興國了,現在天京城就剩下一個妹妹,在西華門錦繡營。」胡萬智語音明顯的低沉下來。

    看著圍攏在周圍激動的人們,盧森也強自壓抑住自己激盪的心情,他兩步登上身邊的一架破木車上,站在高處,環顧著周圍的一切,這些面色黝黑,衣衫襤褸的人們把目光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身上,那眼神裡流露著信任、崇敬和對自己領袖的深切愛戴。

    盧森一手叉腰,身子前傾,「天國的弟兄們,清妖圍困我們的天京城有2年了,這2年的時間裡,他們攻擊我們的城牆,偷襲我們的天堡城,封鎖我們和外邊的聯繫,這些,我們都挺住了,現在,我們天國的旗子還在天京城堡城又回到了我們的手裡,而今天,你們,你們這些忠勇的天國的兒女,把我們的堡壘修築到了清妖的鼻子底下,再過幾天,我們就要首先把清妖祛除出這一片地界,而在以後的日子裡,蘇州、常州、上海、安慶,乃至整個中華,都將是屬於我們天國的!」

    人們激動地再一次歡呼,場面熱烈而又有序,在場的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劉慶漢緊張的汗流浹背,對面不遠處就是清妖的營壘呀,不要說發炮,就是一陣冷槍飛來,都是後果不堪設想的呀!

    所以,二人提心吊膽的等著天王講完話,就趕緊請天王回城,而對面的營壘一直就是一片死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