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七章 朝議暫休兵 文 / 風過而

    第七章朝議暫休兵

    無憂王走到劉暢跟前,看著他,冷冷的說:「九州華夏,原是一統天下,陛下乃是當世之君。雖說如今各國紛立,但是諸王共議,同尊陛下為帝,任何人不得忤逆毀褻。若有違事,各國同討伐之。你區區蜀國,難道不在華夏之地嗎?你若不尊陛下,來大都朝議什麼,我們齊蜀只管刀兵上見就是了!」

    劉暢被無憂王逼迫的連連後退,待退到趙晟身前,趙晟故意用肩一扛,劉暢就止住身子。咳了兩聲,說道:「我並無不敬之意,只是言語急切了。」

    說罷,急忙轉身看著廢帝,躬身施禮,告罪道:「陛下,微臣絕無冒犯之意,還請陛下見諒,寬恕微臣的魯莽!」

    廢帝心裡雖然不悅,但也知道,若非無憂王咄咄逼迫,這蜀國太子是不會給自己道歉的,自己也無可奈何與他,現在見劉暢告罪,也就順勢說道:「愛卿平身,寡人並無怪罪之意。只是你們齊蜀如此紛爭,終非寡人所願見。寡人之意,你們還是要議定個息兵罷武的辦法。」

    劉暢見廢帝沒有追究自己的無禮,就接著廢帝的話語說道:「陛下明斷,微臣想請陛下裁決,讓齊軍與吳、楚、大理諸軍撤離我國,不得再與我國興起刀兵!」

    廢帝一笑,轉頭望著無憂王問道:「齊愛卿,你是如何說?」

    無憂王就回道:「陛下,蜀國動武奪佔大理、楚國之地,我齊國與大理、楚國結盟,應大理國與楚國相邀,為其奪回失地,我齊國其實並無意於蜀國為難!」

    廢帝就點點頭,問道:「那如齊愛卿所言,大理和楚國奪回失地,就會停息刀兵了?」

    無憂王想也不想就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我齊國本不願牽扯其中,勞軍費兵,如今大軍進到蜀境,每日人馬消耗極為量大,我們更願罷息刀兵!」

    劉暢聽著無憂王說的,嘴撇著,冷哼不止,待無憂王說完,就出聲說道:「齊祀呀齊祀,這可是你說的!我問你,現在我宜城、瀘城是誰佔著?正安、武城是誰佔著?這都是我蜀國固有之地,為何要被你們搶佔!」

    大理王子段克堅就說道:「劉暢,宜城、瀘城現在我大理所佔,如何?!」

    劉暢看著段王子一臉的不屑,說道:「段王子,你也太過托大了。就憑你大理國,能過得了我蜀國邊界?更不用說佔著我蜀國的宜城與瀘城了。即便是你們佔據著兩城,我且問你,這宜城、瀘城可是你們大理所丟失的國土嗎?」

    段克堅不急不慌的說道:「劉暢,你好有意思,當初你們蜀國佔我大理之地,不是憑著人馬多於我國,直接侵佔過來,還曾有什麼說辭嗎?我們收回實地本是應當,佔你宜城、瀘城是給你們的教訓,如今兩城在我們手裡,你若不服,只管再派兵取回去!」

    劉暢一聽指著段王子,氣惱的喝道:「段克堅,你不要欺人太甚!」

    這時東方胤也上前一步,看著劉暢問道:「劉暢王子,我楚國拿回正安關,也是等著你們蜀國來取。這是當年你們蜀國奪我楚國疆土時對我們楚王說的,我倒是還記得!」

    劉暢狠狠的盯著東方胤,又轉頭望著秦王子李弼和燕王子趙晟。李弼見大殿上已經形成兩派力量,一派是以齊國為首的聯盟;一派是自己與劉暢。自己這邊明顯的勢單力薄,當初支持朝議的燕國和陳國,如今在這裡保持了沉默。李弼知道,此時若是自己再不力撐劉暢,只怕蜀國再無迴旋的餘地了。

    李弼斜眼望了一眼趙晟,然後上前對無憂王說道:「齊祀王子,蜀國與大理、楚國之間的紛爭,你們齊國何必糾扯其中。現在大理、楚國都已經進犯到蜀國的腹地,兵圍蜀都成城,大有覆滅蜀國之勢。若是這樣下去,那我們秦國、陳國與燕國,總不能坐視不理。任由你們聯合侵犯他國!」

    無憂王冷笑一下,看著李弼問道:「那李弼王子就說說你們秦國的意思,讓我也來聽聽,你們秦國是要怎麼樣?至於陳國、燕國的意思,我想許丞相和趙晟王子會說的,他們兩個就不勞你代為轉述了。」說到這裡,無憂王瞧著許博雄和趙晟,問道:「趙王子、許丞相,你們說呢!」

    許博雄訕訕一笑,趙晟冷哼了一聲。

    李弼見無憂王已經把陳國與燕國剝了出去,而許博雄和趙晟又不肯明確的站到自己這邊,也只好自己先表明秦國的主張。於是李弼就對無憂王說道:「齊祀王子,既然我們大家來到大都,在這朝堂上請陛下來為我們裁斷,那麼我們就各自說出自己的條件吧!」

    無憂王也點點頭,說道:「我們齊國也不願大動干戈,只要蜀國與大理、楚國罷息刀兵,我們待到各方相安,自然會撤回本國。」

    隨著無憂王的這句話,大殿內的氣氛就緩和了下來。劉暢望著段王子和東方胤,說道:「段王子你們大理如今霸佔我蜀國宜城、瀘城,這兩城我還是望大理歸還,你們大理軍盡快退回邊境,從此我們蜀國與大理永結同好!」

    段王子冷冷一笑,說道:「劉暢王子說的過於輕巧了,我們大理被你蜀國欺壓多年,幾乎年年都被你蜀國侵佔疆土,你們蜀國何時就肯輕易歸還?!」

    劉暢恨聲問道:「我蜀國何曾佔得你們兩城之地,何曾打到你們都城之下?!」

    段王子聽了劉暢的話,呵呵笑起來,譏諷道:「劉王子,那我倒是想問你,若是蜀國能打得到我們大理都城,你們會不想打到嗎?若是你們能佔得我大理兩城,你們會不佔嗎?只不過你們蜀國沒有那些本事!」

    劉暢被段王子這麼一說,頓時又氣惱起來,指著段王子喝問:「段克堅,你這是何意?難道是想挑起事端嗎?!」

    段王子也是針鋒相對,指著劉暢高聲喝道:「劉暢,不要說我們兩國戰事已起,就是真的新生事端,難道我還怕你不成!」

    看著兩人又要爭吵起來,黃吉急忙上前攔住,說道:「兩位王子,大殿之上,陛下面前,你們如此咆哮,是何道理?!」

    被黃吉如此一說,劉暢和段王子急忙向廢帝躬身施禮,連連告罪。廢帝擺擺手,說道:「我看眾卿意識也沒有個決斷,你們就由黃輔相帶去偏殿,若議得結果出來,再和我說吧!」

    說完,廢帝起身就離開了龍椅,自顧出了大殿。

    見廢帝一走,黃吉也就招呼諸人,一起到偏殿商議。無憂王只是看著眾人;劉暢和段克堅相互瞪著對方;李弼望著無憂王;趙晟和許博雄對視一眼,然後默默轉頭,四下望著;英靖王子等人站在無憂王身邊。黃吉先走出大殿,眾人也跟著一起向偏殿走去。

    眾人在宮中,每日爭吵不停,漸漸的態勢就明朗起來,劉暢要侵入蜀國的各國,撤兵並歸還失地;李弼堅決支持。段王子和東方胤則以現狀為準,可以不再進攻渝城和成城。無憂王的意見很簡單,齊國出兵,大軍必須要就地休整,各國需償付齊軍軍費。陳國和燕國只是提議罷兵,建議各方各退一步,和談為重。越國、吳國、項國自然是支持大理、楚國及齊國的要求,越國和吳國也因參戰為由,提出索償軍費。

    連著爭吵了多日,也沒有進展。大都這邊爭吵不斷,蜀國的戰事也重新燃起,順王接到無憂王的飛書傳報,知道了大都朝議尚無結果,各方爭執不下。蜀境內的聯軍也已休整完畢,攻城利器也從齊國運到。於是順王就指揮大軍對渝城開始攻擊。

    順王子渝城外集結了齊軍、楚軍、大理、越軍共計二十萬人馬,先是清掃渝城外圍,不消幾日就將外圍盡皆掃蕩乾淨。大軍聚集在渝城外。渝城內有楊允所率的六萬多蜀軍,也是做好迎敵的準備。齊軍第一天的攻擊,依舊以漫天的箭雨,重挫了蜀軍的氣勢,然後聯軍從四面一起猛攻,蜀軍在楊允的率領下,拚死抵抗,堪堪守住城池。

    楊允向蜀王告急,蜀王此時在成城,雖然城外的大理、楚軍只是遙向對陣,並未攻擊,但也無法從城內調兵支援渝城。蜀王從蜀地催促趕往救援的援軍,也多被順王安排的人馬狙擊、伏擊,進展緩慢。

    蜀王知道,若是渝城一失,那麼成城只在早晚間就會被聯軍奪取。於是蜀王一面飛書給太子劉暢,讓他盡快爭取和談成功,讓聯軍停止攻勢。同時以割地為條件,懇請秦國出兵救援。

    秦王接到蜀王的國書,也知道了大都朝議的情況,知道此事再不出手,蜀國必將被齊國吞併,於是一面密令王子李弼,說和和談之事,讓蜀國讓步,一爭取換得聯軍停戰。同時,傳令秦軍迅速集結,往秦蜀邊境開拔。

    陳國二王子陳忠,素來和秦國交好,私底下接到秦王的密函。陳忠也將自己麾下的陳軍,分為兩路,一路向蜀國的達城方向集結,一路部署到陳齊邊境,與臨城的齊軍隔境相對。

    得知秦國、陳國的兵馬調動,順王暫停對渝城的攻擊,分兵襲取達城;臨城、荷城的齊軍在諸葛青雲的調動下,也往齊陳邊境推進;項國的軍隊也都集結到項陳邊境;吳國的軍隊數萬人,整裝待發,要馳援蜀地的齊軍。

    如此一來,戰局變得更加撲朔,除了燕國按兵不動,華夏各國幾乎都牽扯進來,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蜀王也收到親王的回信。秦王同意出兵支援蜀軍,但僅限於成城被攻打時,再出兵;建議蜀王割讓一些疆土給齊國、大理、楚國,先使得聯軍停止進攻,再徐圖良策。蜀王看看眼前的情景,只好飛書給太子劉暢,讓他先答應齊國等國的要求,讓聯軍停止攻勢。

    蜀國做出了讓步,無憂王也和齊王稟報了自己的想法,齊王允准。於是各方和談:蜀國同意宜城、瀘城、正安、武城由大理與楚國佔領;同意賠付齊軍軍費。無憂王答應聯軍可從成城撤離,解除對渝城的圍困;達城的蜀軍不得超過一萬。

    至此,朝議總算有了結果,各方暫時罷兵,蜀國境內又獲得短暫的安寧。但是齊國與秦國、陳國、燕國各方的角力,卻剛剛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