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九章 楚王身戰死 文 / 風過而

    第九章楚王身戰死

    楚王率大軍逼近楚棋的軍營,安營紮寨,兩邊楚軍遙向對峙。

    楚王親自來到兩軍陣前,對著楚棋大聲喝問:「楚棋,見了孤,還不下馬認罪?!」

    楚棋此時已知,萬無回頭之機了。他騎在馬上,朝楚王拱手施了禮,大聲的回道:「陛下,我楚棋絕無背叛楚國的意圖。您不要受了奸人所騙。我此次出兵越國,只是要報了皇甫匹夫的殺兄之仇。待大仇得報,我定自提人頭進京請罪。希望陛下成全。」

    楚王冷冷的笑了,說:「好你個絕無背叛楚國之心。你擅調軍馬,不從軍令,違抗本王旨意。現如今本王御駕親臨,居然敢擺兵相應,你這還不算謀反,那算什麼!我今日不擒了你,按大楚律法嚴懲於你,我大楚的國法何存?」

    說罷,傳令手下將領,上前去捉拿楚棋。楚王身後衝出一員戰將,名叫郭圖,擺動兵刃就向楚棋殺了過去。

    楚棋也不迎戰,撥馬回了自己的陣中。那郭圖就在陣前討敵叫陣,大罵楚棋是叛國逆臣,喝罵楚棋營中的軍兵俱是叛賊。楚棋手下的將領,見軍心被那員將罵得已有變動,急忙相互示意一下,知道此時,已是到了破釜沉舟的時候。就有一員叫李元華的將領,向楚棋請命:「大將軍,楚王一意孤行,不聽您的苦衷,這郭圖囂張,末將出戰,先擒了他,再慢慢和楚王說吧。楚王若執意要戰,事已至此,也就只有一戰了。大將軍,我們已無退路了!」

    說罷,李元華擺動兵刃,促動戰馬就衝出自己陣中,和郭圖戰在一起。

    楚棋手下的將領常年雖他們兄弟征戰沙場,多是有真正本領的;而朝中的將領,多是侍奉君上的,嘴上功夫強過手上功夫。這兩人一交手,高低立見,李元華的大刀招招向著郭圖的要害而去。郭圖原只是想上來,藉著楚王威勢,喝罵一番,楚棋手下楚軍怕了自己,紛紛投降,自己就佔了第一功。待見李元華出陣,輪刀就砍,只招架了幾個回合,已經連累帶驚,出了一身的冷汗,看看再打下去,自己的性命就要交代在陣前,急忙趁著雙馬錯蹬,朝著自己營中就逃回來。

    李元華是力主楚棋自立的大將之一。他知道唯有殺了楚王手下的將軍,才能使楚棋斷了猶豫之心。他見郭圖想要逃走,就彎弓搭箭,向郭圖的後心就是一箭。

    郭圖正慌慌張張往回趕,聽到自己陣中的軍兵呼喊他小心,知道不好,待要俯身,已來不及,被李元華一箭射中後心,一命嗚呼,死屍栽到馬下。

    李元華拍馬上來,一刀砍了郭圖的首級,用刀尖挑起,在陣前示威。

    楚棋在李元華要射郭圖時,還待張口制止,但見一箭射中,又砍了郭圖首級,只得長歎一聲。

    楚王見楚棋手下的將領居然真的敢與自己交鋒,並且殺了自己手下的大將,不由得大怒。連聲問道:「哪位將軍出戰,去為郭將軍報仇。」

    就有一員將應聲出陣,去戰李元華。

    楚王與楚棋在在這裡列陣廝殺,各有勝負,打得天昏地暗。

    而越軍已悄悄從三面圍了上來;齊軍也已到了楚軍身後,截斷了楚王的退路。兩邊只等楚王和楚棋鬥得兩敗俱傷之時,就要收漁翁之利,將楚軍全殲於此地。

    楚王與楚棋交戰,也得了探報,說越軍已向自己包圍上來,齊軍也欲斷了自己後路,心下就有些焦急,與軍中諸將商議了,覺得不宜再拖,務必速戰速決,拿了楚棋,然後急領大軍撤回楚地。於是傳令營中大軍,傾巢而出,全軍撲向楚棋的大營,與楚棋進行決戰。

    楚棋此時,已是無可奈何,他本就是被眾人竄弄的出兵伐越,現今楚王親征,自己與楚王交兵,不是謀叛也是謀叛了,再無迴旋的餘地了。這時正在陣中,心裡苦惱。聽見外面鼓聲震天,喊殺聲四起。急忙帶著眾將上馬迎敵,見是楚王率全軍攻向自己,兩軍前鋒已經戰在了一起。也就各提兵刃殺了出去。

    這場殺又是慘烈異常,楚王終歸是一國之主,那些跟了楚棋而來的軍兵,見了楚王,多都棄了刀搶,降了。只有楚棋真正的親信軍兵,才守在楚棋身邊苦苦戰鬥。雙方交戰了半日,楚棋大敗,在幾員戰將的護衛下,帶了幾千名軍兵慌亂的逃了。卻不知越軍正在等候,又一陣衝殺,可憐楚棋也被越軍亂刃殺死。

    那邊楚王攻佔了楚棋的大營,收攏了降兵,也來不及休整,急忙就傳令楚軍,盡快回撤楚地。楚王的軍隊還來不及撤退,左右兩側已有越軍的輕騎出現。楚王見勢,只得傳令就地紮營,先穩住陣勢。同時派出軍兵向越軍警戒,另派一支騎兵向著楚境開進,以期先行探路。

    越軍此次主帥還是皇甫念豐,他帶著十萬越軍,分三路向楚軍包抄。楚王與楚棋兩廂殘殺,他趁楚棋兵敗,圍殺了了楚棋。然後就迅速向楚王的大營兩側圍進。此時楚王大營除了自己帶來的萬名楚國皇家護衛軍,就是沿途收攏及新俘楚棋的不足四萬楚軍,其中也多是受傷的士兵。

    楚王本待帶了護衛軍先行撤回,但又不人棄了這幾萬楚軍,還在猶豫間,越軍已對楚軍形成了包圍圈。楚王一面下令做好防範,一面飛書給守國的太子楚瑜和丞相東方胤,讓他們速速與齊王請求援助。東方胤得了飛書,卻私自扣了下來,並沒給太子楚瑜看,朝中的知事臣工,已都是東方胤的人,他們在太子面前,只說楚王打敗楚棋,不日即可回朝。

    楚王在營中等不來太子的回復,又見越軍圍困日益牢固,如此下去,自己這幾萬軍隊被越軍吞掉,只是遲早的事了。楚王日夜不安,又連給太子去了幾次飛鴿傳書,奈何俱是石沉大海,杳無回音。

    齊軍駐越的大軍插在楚越邊境間,也沒有採取進一步的動作,只是就地駐紮,旁觀戰事發展。大將軍張彥坤遍撒探馬,隨時掌握著楚越的態勢,然後將情況報給鎮守信城的太子齊禕。同時,派出軍兵藉著協同對楚作戰的旗號,積極向越地西部的大理駐軍靠攏,半借半搶的佔了越國兩座城池。

    越**隊忙於圍困楚王所帥的楚軍,也無暇顧及齊軍,只想著盡快打敗楚王,全殲了楚軍,再請齊軍離境。所以越軍在困了楚軍幾天後,就在主將皇甫念豐的指揮下,向楚軍大營發起攻擊。楚越兩軍十幾萬人,在廣闊的地帶,展開了激烈的廝殺,越軍人馬佔優,是楚軍的近三倍,加上此地原是越國疆土,地貌熟悉,天時地利人和佔盡;楚軍連日作戰,傷兵滿營,勞累不堪,在越軍的強勢衝擊下,頓時潰不成軍。

    楚王在越軍衝進大營時,就知道大勢已去,在身邊幾員戰將的護衛下,帶著皇家護衛軍,拚死向著楚境敗退,想要殺出越軍重圍。

    皇甫念豐既殺了楚棋,此時一心就是要拿住楚王,見楚王的旗子要向楚國方向而去,就知道楚王是要突圍,急忙調令手下大將皇甫端,死死咬住楚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決不能讓楚王逃了。

    幾萬楚軍被越軍衝殺的四散奔逃,死傷無數。楚王在幾千護衛軍的保護下,左突右衝,堪堪就要衝出重圍,卻有一隻越軍在後面死死的咬住不放。楚王此時身邊僅剩不足兩千護衛軍,看後面緊緊追擊的越軍有三五千人,都是輕騎猛追,就有楚軍將領,帶了一隊人馬準備阻截,讓楚王盡快逃離險境。

    楚王連發數次飛書,國內均無音訊,他已料到京城生變,此戰先是與楚棋內耗了大量人馬,又被越軍圍殺,即便逃回楚國,國內恐怕也已不再屬於自己掌控,還不如就和身邊的這些護衛軍,與越軍拚殺一番。生死有命,全憑天意吧。

    楚王厲聲對身邊的軍兵喊道:「我楚國的勇士,本王德薄,用人不查,楚棋謀亂,致使我楚軍自相殘殺,今日你們隨本王又陷入這危難之地,都是本王還了你們。今天本王絕不偷生,誓與你們共進退。我們打退眼前的越軍,就一起回楚國,打不退他們,我和你們一起在這裡陪死去的將士!」

    這隊護衛軍,均是忠於楚王的親軍,此時聽楚王說的如此悲壯,都喊叫著:「誓與陛下共進退!殺退越軍,護送陛下回國。」

    所謂哀兵必勝,楚軍退無可退,都報了必死的決心,轉身就迎著追襲的越軍衝上去。皇甫端一路追殺,已經追到楚王近前,眼看就能得手,卻不料這些楚軍不再逃跑,反而迎頭出擊,朝著自己衝過來,不由得吃了一驚,待楚軍殺到竟有些措手不及。兩隊軍兵一場混戰,越軍的戰力遠不如楚國皇家護衛軍,加上輕敵,居然被楚軍一個衝殺,亂了陣腳,皇甫端也被一名楚軍將領刺了一槍,落荒而逃。越軍一時四下散了。楚王帶著手下的軍兵,也不追殺,趕緊繼續朝著楚國邊境而逃。

    逃出幾十里地,看後面一時再無追兵了,楚王搖搖晃晃,一頭從馬上栽下來,身邊的將軍下馬扶起楚王,軍兵也趕緊紛紛下馬,圍著楚王。只見楚王肋下鮮血滲出,原來在剛才的交戰中,楚王被偷襲的越軍砍中軟肋。楚王為了不影響軍兵士氣,咬牙強自支撐。此時暫離險境,心上一鬆,傷疼發作,掉下馬來。

    這隊軍兵俱是輕騎兵,那軍醫早不知是死是活,逃到哪裡了。幾名將領找了布條,為楚王纏繞了傷口,扶楚王重新上馬,緩緩而行。

    這一耽擱,後面越軍又已追到,這次追殺過來的是皇甫念豐,他派皇甫端追擊後,並不放心,自己帶了一隊軍兵也跟在後面。皇甫端受傷而逃,正遇到叔叔趕上來,兩人又合兵一處,朝著楚王逃跑的方向急忙追上來,追了一陣,遠遠就看見前面楚軍的身影。皇甫念豐往楚軍方向一指,催動越軍奮力追殺上來。

    楚王此時已經神智恍惚,他費力的回身望著追上來的越軍,長歎一聲,命令身邊的楚軍不必管他,各自逃命去吧。那些楚軍也不言語,紛紛圍在楚王左右,各拿刀搶,做好了最後一戰的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