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三章 參禪閒論道 文 / 風過而

    第三章參禪閒論道

    齊項使團到陳國已經三日,陳王陳亮皆因龍體有恙未能接見,無憂王知道這是陳國在試探自己。陳國數萬降兵在自己手裡,即便陳王不管這些降兵,那大王子他也捨不得,至於說關押這幾萬人消耗些糧食,待到和談事成,那時候也是陳國全部賠償。反正自己已經來到陳國,既來之則安之。

    今天一早聽許博雄來說:陳王仍未康復,需再等一日。無憂王齊祀便請許丞相派人帶自己到佑安寺去,參拜淨明禪師。許博雄知道淨明禪師的佛法高深,到佑安寺前來參拜受教的各國權貴絡繹不絕,自然是滿口答應,立刻安排人去佑安寺知會,自己親自陪同前往,為無憂王和淨明禪師引見了方才告辭回宮覆命。

    無憂王待許博雄離去,隨淨明禪師到了他的內殿,也沒有隱瞞此行的目的。講到多年來的各國的戰亂,大師深深為戰亂中的百姓歎息,也希望齊祀捨棄俗世紛爭,能入得佛門潛心靜修,得成正果。無憂王只能輕輕歎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一人放不放屠刀,左右不了天下紛爭的大勢,但戰亂時期,有時只能以戰止戰,佛有慈悲之心,也有霹靂手段。但無憂王也談到,眼見殺戮,實非自己所願,也覺殺機過盛,罪孽深重,懇請禪師為自己誦經,超度身上背負的殺孽。

    無憂王齊祀雙手合十,跪坐在軟墊上。靜靜的聽著淨明大師的頌詠。他喜歡佑安寺這裡幽靜的景致,更喜歡聽淨明大師談禪說法。聽著大師口誦著悠揚的經文,無憂王的心也一下子變得空明,整個人就入了定。

    淨明大師誦完經文,手中停下木魚,滿眼慈祥的看著入定中的無憂王。等無憂王悠悠睜開雙眼,淨明大師單手見禮,口念:「阿彌陀佛。」問道:「小王爺可是又有什麼感悟?!」

    無憂王向大師見了禮。把雙手放在膝上,恭恭敬敬的說道:「大師,我佛慈悲,普渡眾生,只是眾生執迷,脫不了輪迴。佛說眾生皆是未來佛,可歎眾生苦苦糾纏,捨不得眼前身後,成佛難。」

    淨明大師不覺笑了,「只要心中有佛,你便是佛;心無掛礙,自然六根清淨。小王爺有禪心慧骨,自然能參得透。放的下留戀,自然住得進我佛。」

    見無憂王垂首不語。淨明大師便招呼他出了佛堂,來院中靜心亭內,這亭子處在翠松綠柏間,更顯清幽。

    瑩兒隨無憂王來到禪寺,就在這亭子裡等候,此時見禪師和齊祀兩人進來,從炭火爐上端下熱壺,到茶几邊跪坐下,取了茶筒,用匙勺把茶葉輕輕放進茶壺裡。把熱壺的水倒進快壺,用快壺的水沖進茶壺,一股茶香登時溢滿屋子。瑩兒先是用這壺水把杯盞洗過一遍,然後再衝了一壺,分倒進聞香杯裡,扣上小巧的茶盞,嫻熟的翻轉過來,送到淨明大師和無憂王面前。淨明大師和無憂王看著瑩兒細緻而寧靜的茶道,等她分好茶,先合十道謝,然後各自取聞香杯,輕輕的嗅了杯中的茶香。

    淨明大師端起茶盞,緩緩品了三口。放下茶盞才笑著說道:「瑩兒的茶道又精進了呢,用水的溫度和沖泡的火候恰到好處。」小姑娘聽到誇獎,笑吟吟的垂首不語,眼神透著喜悅瞄向無憂王。見無憂王品過茶,漾起滿臉的笑意,她才輕出一口氣。又為兩人斟上一杯後,才端起自己面前的茶,一面笑著一面輕輕的品著。

    淨明大師,看著眼前的兩人,緩緩說道:「一啄一飲,皆可修行;一枝一葉,可現大千。」

    無憂王聽著大師的禪機,卻沒有接話。略想了一會,才說:「大師是想度我皈依,可我捨不了這紅塵是非,斷不了三千煩惱絲。佛說一切有因果,我今生可能棄不了凡心,就讓我在這塵世留戀吧,若這就是我的因,那我就受入地獄的果。」

    淨明大師點點頭,「機緣有時,不可強求。但須謹記多結善因,少收惡果。」

    無憂王合十受教,品著香茗又聽大師說些佛家禪機典故。

    使團自項國出使陳國,途中短短的下過兩場小雪。此時已是到陳國洛城的第四日,天上下起了滿天的雪花,按節氣也已臨近大雪,這雪自清早開始,初時細細的下著,至中午時分一朵一朵的雪便有鵝毛般大小,房頂地上很快就厚厚的落滿了積雪。

    瑩兒見到雪變得異常欣喜,時不時跑出去看看,午飯後見雪下得大了,穿好衣服,帶上皮帽,就拉無憂王出門看雪。驛館裡一片銀裝素裹,天地在風雪中彷彿一片空濛。雪花隨風飄舞,瑩兒開心的伸出小手去接那大片的雪花,看雪花在手心化成一滴清澈的水珠。無憂王就那麼安靜的看著瑩兒,看著她白雪映襯下粉紅的臉蛋兒,淡淡的笑著,就像欣賞一副美麗的圖畫。他覺得這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不必為天下蒼生掛懷,不必為千軍萬馬勞神,他很想就這樣在瑩兒的陪伴下,安靜的看雪,聽風,一起慢慢老去。

    傍晚時分雪慢慢住了,驛館內差役趕緊清掃積雪,齊軍和項軍閒著的軍士也一起加入打掃。戴榮禎雖是文官,貴為丞輔,卻是個閒不住的人,挽挽袖子也取過一把掃帚掃起了雪。

    無憂王和呂征站在窗前看著,小聲交代著什麼。

    瑩兒一待雪停就帶著自己的兩名衛士跑到院子裡,一會搖搖樹,一會團幾個雪球互相扔著。在他們帶動下,齊軍和項軍的士卒一邊打掃積雪,一邊也打起了雪仗,戴榮禎看著一群熱鬧的年輕人,只是笑著輕輕搖頭。呂征待要出去呵斥,被無憂王止住了。來洛城幾天,大家悶在驛館裡,這些整天在戰場上殺伐的年輕人,怎麼受得了這種清閒,無憂王覺得現在有機會讓他們發洩一番就不必去干涉了。瑩兒他們三個雖穿著男裝,但掩不住俏麗,聽著他們銀鈴般的笑聲,很快士兵們就把他們鎖定為攻擊的對象,幸好兩個丫鬟身手了得,看看抵擋不住了,護著瑩兒趕緊跑回屋裡。

    看著瑩兒她們狼狽的樣子,無憂王輕輕搖著頭,為瑩兒撣去身上落著的雪花,走出屋子。軍士們見到王爺出來,趕緊停下打鬧,迅速的清理積雪。無憂王也沒說什麼,就向驛館門外走去。瑩兒也忙不迭跟上來,路過用雪球扔自己的士兵面前,掩著嘴偷笑起來。見無憂王出來,戴榮禎也丟下掃帚迎上去,一起到了門口。驛館位於洛城城西,門前是一條寬闊的街道,街道上此時人來車往。街邊店舖的商家、住戶已經紛紛清掃出門前的地面。無憂王看著來往的人們,從他們臉上看不出對陳軍項城戰敗的跡象。無憂王心想,能讓都城的百姓如此平靜,要麼是陳國封鎖了戰敗的消息;要麼就是陳國都城底蘊豐厚,百姓已經看淡了一時的勝負。無憂王回頭對戴榮禎輕輕的說,:「戴丞相,讓咱們的人到城裡鬧騰下,把陳軍打敗,陳王請我們來議和的事散佈出去。」

    入夜,聽到呂征來稟報說,有請假去城裡的幾名項軍和齊軍士兵被洛城潑皮打了,無憂王冷冷的笑了。自己雖然並不急於談判,但給陳王施加點壓力還是必須的。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陳義就和許博雄就趕到驛館。請無憂王一行去王宮商談議和的事,並為齊項軍兵被陳人圍打一事道歉。戴榮禎義正言辭的表達著不滿,無憂王則冷冷的一聲不吭。

    陳王陳化及年近六十,形容清瘦,早年在戰場上受過傷,舊傷一直未能痊癒,時常咳血。他自知命不長久,本想藉著平定北夷的得勝之勢,進佔項國,佔據項城,盡掠項國的財富糧草,以充國力。這次入侵項國,不曾想先勝後敗,不但搭進去六萬多軍馬,就連大王子也被齊軍擒獲。想要繼續對項國用兵,一是齊軍已然介入,再打項國就是與齊交戰,齊陳兩國實力難分上下,真的舉全國之兵與齊決戰,周鄰燕、秦這些虎狼之國勢必乘機發難;二是現今齊軍俘獲了自己的大王子和幾萬陳軍,投鼠忌器,陳國也不敢強行用兵。所以陳王才提出議和,意欲先緩和與齊項的關係,放回被俘的幾萬兵卒,待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尋機與齊決戰,一雪前恥。

    陳國此次吃了敗仗,又提出議和,自知氣勢上輸了很多。待齊項使團到達,故意幾日不見,是想做做樣子,滅滅齊項使臣的銳氣。但齊項使團全然不急,又是參佛,又是玩雪,還到城中和百姓毆鬥,似乎把洛城當成了自己家,玩的不亦樂乎。陳王見再避而不見已經不是辦法,加上時值隆冬,自己的王子在齊營只怕忍凍受餓,受不盡的折磨。所以與幾家王侯相輔連夜商議了,一早就接見齊項使臣。

    無憂王與戴榮禎照例提出陳國需割地,賠款,承諾停戰的要求;陳國討價還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