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二章 出使赴陳地 文 / 風過而

    第二章出使到陳地

    子龍聽到衛士來報,說汶河邊修築河道的陳軍邊軍有人煽動鬧事。便帶了幾名親軍趕了過去。遠遠的就看見幾百名陳軍被齊軍士兵圍在中間,兩邊呼喝著。

    陳軍呱噪的人群中,有一個大漢,立在眾人面前明顯高出別人半頭,又膀大腰圓,嗓門洪亮,不住的喧鬧,「吃不飽,還讓老子幹些苦力活,老子寧可戰死也絕不再受這鳥氣!」

    子龍冷冷的走過去,喝了一聲:「住嘴!」

    陳軍中有人遠遠就看見了子龍,眾人都知道這位年輕將領就是齊軍大將軍,本領高強,漸次就收聲不語,那大個陳軍也曉得了有人過來,就轉身觀看。見到子龍,不屑的把頭扭向一邊。子龍問他:「你是何人,為何聚眾鬧事?」

    「問老子啊,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陳國平關守軍校尉王天元。老子被你們齊軍俘虜,那是因為你們齊軍人多勢眾。老子雖敗了但也是陳軍的戰士,決不能讓你們呼來喝去做勞役!老子被關押在這裡,就沒吃過一頓飽飯,你們齊軍那麼小氣?也怕讓老子說呀?」

    子龍輕哼了一聲,問:「那你是不服了?」

    王天元又一仰頭,大聲答道:「那是當然,想讓老子服氣,除非真真正正打得贏我!」

    子龍說了聲:「好,那我今天就打的你服氣!」然後吩咐左右將騷亂的陳軍分頭看押好,清理出一塊空地。自己先站到空地中央,那王天元望了望子龍,心裡先判算了一下,然後也大咧咧走到子龍面前。「你就是齊軍的大將軍子龍是吧,老子知道古時有個常山趙子龍是常勝將軍,老子第一服氣的就是他,你這個子龍不知道有什麼本事。不過先說好,要是老子拳腳不小心打傷了你,你可只能自認倒霉!不能難為我和我的弟兄們。」

    子龍點點頭,問道:「那你是想比試什麼?」

    「老子的戰馬兵器都不知道哪裡去了,就和你比拳腳吧!」王天元說完,口中大喝一聲,揮拳衝向子龍。子龍見他來勢兇猛,拳腳虎虎生風,只是躲閃,待走了三五個照面,趁他飛身踢腿踹向自己時,猛然伸手抓住他的腳踝,往後一帶,左手一掌拍在他的後腰上,王天元便被遠遠的摔倒地上。那王天元也真的是皮糙肉厚,一拍地面,一個挺身起來,回過身看著子龍;「你這樣取巧,算什麼英雄,有本事拳拳相迎,腳腳相碰,見肉到骨,真真正正的比試,老子自知笨拙,這麼使巧勁,弄不過你。」

    子龍也不說話,只伸手點點他,示意他繼續。王天元一見,喊了聲:「有本事別躲。」一拳就奔子龍面門砸來。那拳頭足有小缽盂大小,帶著風聲就過來了。子龍也不躲閃,抬左臂格擋,盪開他的來勢,右拳隨即擊向他軟肋。王天元原本依望自己力大勢猛,一拳打去,子龍若是躲閃自己正好笑話他輸了,若是硬接,憑自己的拳頭諒子龍是躲不開的。但沒曾想,被子龍揮手一擋,自己居然身形受制,往邊一側,而子龍的拳頭已經打過來,想躲也來不及了,只能咬牙挨下。只聽砰的一聲,王天元直接挨了一拳,身子幾乎離地,踉踉蹌蹌飛退了十幾步,一下仰坐在地上。軟肋及屁股上傳來火辣辣的痛意,王天元咧咧嘴,險些喊出聲來。

    子龍雙手背到身後,這王天元的身子確實結實,擋了這一下,打了這一拳,子龍左臂也隱隱作痛。此時子龍看著王天元在地上齜牙咧嘴的樣子,臉上一笑,問道:「還要比試嗎?」

    「比!」王天元一骨碌身站起來,大聲呼喊著。他也不傻,子龍雖然看上去不及自己身高體重,但手上的功夫那絕對是高過自己太多,再比拳腳,那鐵定是被打得很慘。「我和你比酒!你能喝過老子,老子就服了!」

    圍在四周的齊軍和陳軍聽到王天元要和子龍比酒,一下子哄然大笑起來。子龍也笑出聲來,「比酒,好,那就和你比酒,來人去取幾罈好酒來。」

    下午的汶河還在緩緩的流過,天漸漸佈滿灰濛濛的陰雲。初冬的第一場雪也不期而至,細細的灑落。陳軍戰俘營裡,王天元躺在營帳裡,沉醉的一塌糊塗的他,口裡還嘟囔著:「喝,再喝∼」

    第二天,子龍再來到汶河邊陳軍戰俘營時,王天元和一眾陳軍已經等在那裡。昨天下的那點雪隨即就已經化了,此時地上略顯泥濘。見到子龍,王天元撲通跪下,「將軍,老子這輩子沒服過誰,現在服了將軍,我和我的這幫弟兄願聽將軍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上千名陳軍也一起跪在地上。

    太子到項城已經三天,城內城外的軍民繼續歡慶著。

    項王宮殿議事的殿堂裡,項王坐在主位上,齊軍的將領在太子和無憂王的身後分別站著;對面是項國的文臣武將。

    項國復國,原有的文武大臣基本官復原職,跟隨項王流難的臣屬獲得了豐厚的賞賜。現在是雙方討論接下來如何應對陳國以及付給齊國酬勞的時候了。項王在去向齊王借兵前,就許以項國十年的稅賦,這些項王不曾也不敢想過要賴掉。太子自然也不會提出額外的要求。項國的丞相戴榮禎提議給齊軍陣亡的將士按項軍兩倍標準的撫恤,項王應允,太子也坦然接受。無憂王其間提出當初給子龍立下的軍令狀,許諾給他的一處封地。項王雖然內心極不情願,但還是滿面含笑,大方的讓子龍自己挑選。子龍也沒推辭,選了在項地之北一處偏遠的地方臨城,臨城位於齊陳項三國交界,山川縱橫,土地貧瘠,加上常年戰事迭起,項國的官吏基本只能統轄臨城城內,四周的鄉村基本不受節制。項王聽子龍要的是那個地方,心中都有如釋重負的輕鬆,慨然的答應了。

    對於俘虜的近五萬陳兵,雙方議定由齊軍看押,待與陳國談判,以割地、金銀糧草交換,然後盡數放還。太子提出齊軍在項國休整幾日後就要率大軍回國,但項王知道此時項**隊戰力難成建制,陳兵在與項國接壤的鹽城、塔城、平關集結的大軍,齊軍一旦撤離,項地還是陳軍的魚肉。在項王的暗示下,丞相戴榮禎提出齊軍短時決不可撤軍,還需參與同陳軍談判,定下再無侵犯之舉的誓約方能回齊。無憂王假意說人馬眾多,軍費消耗太大,且已出兵多日,將士思歸,還是盡早回國為好。項國滿朝文武一力勸阻,最後項王親口許諾,齊軍軍需物資全部由項國撥付,務必待項軍重建,陳國簽約再率大軍回國。太子順勢就答應了下來。

    同時雙方議定,由無憂王與項國丞相一起出使陳國,向陳國宣揚齊項之威,迫陳國割地、賠款、撤兵。

    商議停當,太子上書齊王,將伐陳的十萬青州大軍的名號改為駐項大軍,任命無憂王齊祀為駐軍統帥,子龍為副帥,諸葛青雲為軍師,所徵調的齊軍邊軍歸還建制;同時由無憂王齊祀為特使,與項國使臣一起出使陳國,謀求利益,無憂王出使期間以子龍將軍暫代統帥之職;齊軍將士論功行賞;待項國局勢穩定後全軍載譽回國。齊王一一恩准,太子又住了兩日,待一切安頓妥當,就帶著隨從回國。這次出征,大獲全勝,太子將青州軍收歸麾下,同時借籌備糧草的由頭,把各州府的吏治也多安插了自己的親信。現在太子在朝中的話語份量又重了許多。

    初冬時節,陳國向齊項兩國發來國書,邀兩國派出使團到陳國都城洛城議和,談判項城戰役後戰俘及賠償事宜。其間,陳國已經向邊境增調了數萬軍隊,齊項聯軍數萬人也進駐到了宜城,雙方在平關之間展開對峙。與陳國接界的齊**隊也進入備戰態勢。

    無憂王出使陳國,子龍從齊軍中挑選了一百名精壯的羽林軍隨行護衛;項王派的使團陣容倒強大的多,丞相戴榮禎帶著數位大臣,組建了千人的護衛隊。

    使團順利的進入平關,現在平關的陳軍大將軍是大王子陳誠的愛將周永凱,關內駐紮著大王子帶來的四萬多禁軍,加上原有守軍萬餘人,周永凱自大王子率馳援項城突圍的陳軍被俘後,本欲傾巢而出,擊敗宜城的齊軍,然後衝到項城救出大王子,奈何陳王有令命他速回平關固守。多日來周永凱一直派細作到項城探聽大王子消息。聽到陳國與齊項兩國議和,周永凱雖心中極為不滿,但想到一旦議和,大王子就能回來,也就不牴觸了。今天見到關外的齊項使團,倒也以禮相待,款待了一日,就親自護送使團過了平關三十里才返回關內。周永康雖然是員猛將,不善謀略,但他也有自己的算計,接款待之名,仔細的辨認了無憂王和戴榮禎,心下暗自盤算,若是議和不成,待齊項使團再過平關,一定把他們拿下,去項城換大王子回來。

    一路無話,半月時日,使團到達洛城。距城三十里之外,陳王安排三王子陳義前往迎接。陳義和丞相許博雄遠遠看到齊項使團的車仗,陳義是少年心性,對陳軍項城之敗深以為恥,多次在岳父面前怨恨父王不知用人,派了大哥出征,救援未果反被齊軍擒獲,若是自己出戰定當旗開得勝,打敗齊軍。老丞相只是勸他千萬不要說這麼忤逆的話,一再叮囑他要懂得韜光養晦。現在看齊項使團到了長亭,急忙驅馬上前,與無憂王齊祀、項國丞相戴榮禎見禮,然後引見三王子,四人相互見了禮,然後並馬往洛城而來,路上各自說著官話。有將官帶項軍大隊在城外安營,齊軍羽林軍和項軍精兵各一百人隨行進城。

    進了洛城,陳義與許博雄先安頓使團一行到驛館住下,排擺酒宴招待一番,然後讓無憂王他們先休息,待到次日再覲見陳王。無憂王和戴榮禎也盡聽他們安排,住在驛館等候陳王接見。隨行的齊軍與項軍將驛館小心戒備起來,確保館內安全。

    無憂王對洛城並不陌生,兩年前他曾微服扮作商旅帶瑩兒來過這裡,還到陳國的佑安寺小住了兩日,佑安寺的淨明禪師是當世的佛學大師,周遊各國,辨道說法,華夏各國皆對其信仰,無憂王兒時就受過他的戒。在佑安寺無憂王還結識了陳國蕭太后的侄子肖天祐,兩人雖年齡差了不少,但彼此興趣相投很談得來,無憂王以齊樂天之名與肖天祐結成了兄弟。現在驛館裡吃罷晚宴,心裡琢磨著抽點閒暇時間,一定要找肖大哥踏雪尋梅,聽風吟月。

    隨無憂王來陳國的衛隊長還是呂征,他護送無憂王回寢室休息,就調撥羽林軍在各處布哨守衛,又仔細巡視了一遍驛館,才自己回到側房。

    無憂王回來,屋內一名清秀的衛士為他脫去外面的大氅,另一人去把火盆裡的炭火撥弄的更旺。外面雖然已是冬季,冷月寒風,但屋內卻不覺得冷。無憂王接過一名衛士遞上的暖枕,問道:「王妃休息了嗎?」那名衛士輕聲的回答:「回王爺,王妃本來是等您回來,可能這些日子走的實在是乏累了,剛剛躺在床上像是睡著了。」

    「哦,那你們伺候王妃吃了吧?」

    衛士聽無憂王問,趕緊回答:「我們怕王妃吃不慣這邊的飲食,就去廚房另作的飯菜,已經伺候王妃吃了,不過王妃一個人吃的不多。」

    「知道了,你們也早點休息吧。」這兩名衛士是瑩兒的貼身丫鬟,一個叫明媚、一個叫**,扮作衛士陪瑩兒一起來的洛城。無憂王輕聲吩咐她們幾句,就往內間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