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我必伐燕 (11) 文 / 竹月下幻想
慕容煙雨歎了口氣道:「真是什麼也瞞不過你,其實我本不願殺人,但我卻不能不聽我哥哥的話,這一個月來我哥哥已在燕國的右北平,遼西和遼東郡移走了數十萬人口,並封鎖了長城防線,他令我將燕王喜和他的所有兒子和重要皇族成員都用陰掌打成暗傷,三日後這些人將相繼死去,而一待燕王喜薨的消息傳出,我哥哥立刻即位為燕王,從此鮮卑國就易名為大燕了,我哥哥道,和爭奪中原比起來,鮮卑的國名存不存在已經不重要了,何況即便佔領了整個中原,我們鮮卑人仍是主人,而華夏人只能是奴才。」
「夠了!」孟闕怒不可遏的打斷了她的話,慕容煙雨歎了口氣,道:「夢郎,你好自為之吧!」隨即身形一晃,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孟闕知道鮮卑擄掠燕國人口並改稱大燕是一件比自己滅亡燕國更大的事情。
鮮卑國的領土在大小興安嶺之間,即後世所謂的東北平原,這裡可耕可牧,發展潛力極大,有了燕國這幾十萬農耕人口做依托,假以時日,「鮮卑燕國」將發展為一個和後世金國或建州女真一樣強大的國家,對中原各國造成極大威脅。
於是第二天孟闕留下騎馬步兵繼續圍困薊城,自己帶領全部騎兵向燕國右北平郡一線開去。
待到了右北平郡只見十室九空,人口已然大量流失,右北平如此,遼西遼東可想而知,於是折而向長城一線,到了長城之下,只見城上有無數燕國百姓,其中包括大量婦女,一字排開,手持弓箭,嚴陣以待。
慕容倍廣手下大將泰爾古莽似乎料到孟闕必來此地,站在城頭上哈哈大笑道:「孟闕,你在月氏擄掠月氏百姓攻月氏,今我家大王命我以燕國百姓抵抗趙國,方式雖不同,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啊,不要小看他們的抵抗意志,他們的家人都在我手中,如果你現在攻城,他們一定會拚死抵抗的,哈哈哈……」
孟闕目眥欲裂,道:「好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慕容氏果然家學淵源!」
這句話卻讓泰爾古莽楞了一下,但隨即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知我家大王者,夢郎也!」
孟闕徘徊於長城之下,不知計將安出,只好暫時安營紮寨,靜以待變。
數日後,圍困薊城的騎馬步兵主將扈敢傳來消息,燕王喜果然薨了,薊城軍民投降趙國,扈敢派人將已經繳械的燕國守軍送回趙國安置,並派人向孟闕請示下一步行止。
孟闕見一時想不出攻打長城的計謀,於是留下東郭朗帶五萬騎兵沿長城一線防守,自己帶五萬騎兵,並下令扈敢和自己分兵三路,自己率騎兵「進攻」右北平,遼西和遼東三郡,扈敢的騎馬步兵分為兩部分,分別攻取上谷郡和漁陽郡。
右北平等三郡已無實際抵抗力量,所到之地皆不戰而降,很快被孟闕全部佔領,查點人口,初步估算,慕容倍廣至少擄走了燕國五十萬百姓。
上谷郡聞知燕王已死,也不戰而降,唯獨漁陽郡,卻久攻不下。
原來慕容倍廣一直潛伏在漁陽郡守程文范家中,這程文范乃是慕容倍廣的人,慕容倍廣深謀遠慮,於三年前就買通了他並一直資助他陞官為郡守,他自然是對慕容倍廣感恩戴德,言聽計從。
燕王喜和他的幾位公子的死訊傳到漁陽郡後,慕容倍廣就在漁陽郡以燕王喜義子的身份繼承大統,自稱為大燕國王,並任命程文范為燕國丞相。
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君換一個姓氏仍然沿用原來國名也不是什麼大事,比如齊國就是田氏代替了呂氏,除官方史書外,也無人注意區分兩者的區別,但慕容倍廣畢竟是異族,所以不但後世史書稱其為慕容燕國,就是同一時期的各諸侯國也如此稱呼。
孟闕正欲集中兵力先攻下漁陽郡,忽然從國內傳來消息,秦國派李信和贏橫行帶二十五萬軍隊進攻了趙國。
孟闕大驚,他在進攻燕國前曾在國內動員了一部分民兵,因此在趙國的鄴郡和西部秦趙邊境共有十四萬軍隊,其中西部邊境十萬人,而這次秦國並沒有進攻鄴郡,而是集中兵力進攻的西部邊境,這十萬軍隊是由新近提拔的東郭擎率領的,東郭擎雖勇,但也決不是李信的對手。
無奈之下,孟闕只好留下扈敢帶五萬騎馬步兵繼續進攻漁陽郡,東郭朗帶五萬騎兵在長城一帶防守,自己帶領其餘軍隊回師趙國。
原來秦國是以救燕為名發動對趙戰役的,那時燕王喜還沒有死。
就在孟闕回師抵禦秦國進攻期間,慕容燕國的使者也化裝為胡商從燕趙兩段長城之間的空隙進入趙國,並從趙國途經魏國到了秦國境內,卑辭厚禮請求秦王政承認慕容燕國,秦王政對此採取了模稜兩可的態度,慕容燕國的使者也同期分散到達了其他諸侯國,各諸侯國也都對慕容燕國不置可否,持觀望態度。
此是後話暫且按下不表,卻說孟闕回過趙國前線時秦國正在圍攻晉陽城。
東郭擎損兵折將,餘部堅守在晉陽城中,秦軍一時卻也打不下晉陽城。
於是孟闕在晉陽城下和秦軍擺開了陣勢,只見秦軍的騎兵已有十萬人,這自是秦軍這些年來大力養馬,並在鄴郡一戰中搶奪了司馬尚大量戰馬的原因。
這十萬騎兵中有兩萬人佈置在晉陽城的四個城門附近,自是防備晉陽城中的趙軍出來助戰,另有八萬人分兩翼佈置在銅甲軍團的左右。
在銅甲軍團的前面是四萬弓弩兵,這些弓弩兵的兩翼自然也在騎兵的保護範圍內。
銅甲軍團已增加到十一萬人,卻只是增加了一萬長刀隊,原來這隻銅甲軍團已經消耗了秦國大量的國力,雖然在戰鬥中表現了他的巨大威力,但短時間內卻也不能再大量增加了,不過長刀隊乃是銅甲軍團的精華,增加一萬人,已經可以極大的提高銅甲軍團的威力了。
這三萬長刀隊佈置在弓弩手之後,再後面自然是八萬銅甲長矛兵。
孟闕知道這銅甲軍團中的長刀隊,所持的長刀除了是單刃和由於青銅本身的材質問題沒有唐代的陌刀鋒利外,已經具備了陌刀軍的雛形,據說唐軍用四千陌刀軍就橫掃西域騎兵了,當然這要配合騎兵等其他兵種,但李信的十萬騎兵以及四萬弓弩兵也足夠配合了,何況還有八萬長矛兵。
而三萬長刀隊在整體實力上也應該不若於四千陌刀軍。
孟闕不願拿自己的十萬馬軍來試驗秦軍長刀隊和唐軍陌刀隊的實力高下,而直接打擊銅甲軍團的後軍也不能避開秦軍騎兵的阻擋,於是他帶領全部馬軍迂迴了半個圈子向秦軍的左翼騎兵攻去。
秦軍左翼騎兵見狀立刻全軍撥轉馬頭迎了上去,李信見狀也忙帶領另五萬騎兵前去增援,於是三隊騎兵戰到一處。
在這種騎兵混戰中秦軍的弓弩手和銅甲軍團都因怕誤傷自己人而無法插手,而秦軍的騎兵充其量也只與趙軍的騎馬步兵戰力相當,卻不是趙軍騎兵的對手。
這樣雖然是十萬對十萬,卻是孟闕的馬軍佔優勢,但孟闕也深知,如果自己要全殲了秦軍騎兵的話,那自己的馬軍也剩不下多少人了,並且必然疲憊已極,則就只能等著給銅甲軍團當下酒菜了,所以他和李信的部隊混戰了一陣後,忽然全軍撤退向遠處逃去。
李信見他在佔優勢的情況下撤退,深恐有詐,絕不敢追。
李信是全軍主將,他等了一天不見孟闕回來,第二天仍是如此,派出去的偵騎卻一個也沒回來,自然知道孟闕就在附近,於是第三天派兵攻打晉陽城。
攻城首先當然是要由弓弩兵開弓放箭壓制城頭守軍,然後是派銅甲軍團中的長矛兵攻城,晉陽城並不好攻,城高牆厚,城內有三萬守軍把守,更有三萬百姓上城協防,銅甲軍團雖勇,李信也沒指望一兩天就攻下晉陽城來,這本來就是一個誘敵之計,果然長矛兵剛攻了不一會兒,孟闕就趕來了。
孟闕兵分三路,其中兩路共七萬人,每路由一萬騎兵,兩萬五千騎馬步兵組成,攻擊李信的十萬騎兵,另三萬騎兵向這些長矛兵開弓放箭。
銅甲不是堅不可摧的,多中幾箭仍是要出人命的,而李信的十萬騎兵和孟闕的七萬馬軍戰力相當,抽不出太多兵力援助長矛兵,於是嬴橫行急忙命令弓弩兵對付孟闕的騎兵,並將長刀隊佈置在弓弩兵之後,又令長矛兵停止攻城,佈置在長刀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