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橫斷月氏(4) 文 / 竹月下幻想
再殺一陣,各路趙軍都不得不停了下來,因為天已經黑了。
這之後,一路曉「追」夜宿,七八天後來到了女王城下。
因為一路上乃馬真和台那由始終都在,所以月氏兵散散聚聚,時有反擊(但都沒有成功),到這時也還有三萬多人,和女王城下的五萬守軍合兵後城下的守軍已經達到了八萬多人,其中五萬生力軍,實力不容忽視,於是女王從容退入城中,把城外的防務都交給了台那由。
當孟闕到女王城下時,見到的是陣型嚴整的八萬城下守軍和城頭上嚴陣以待的五萬城兵,城兵由愛碧美絲達帶隊,女王卻未再出現,想必是回到女王宮「喘氣」去了。
於是孟闕也安營紮寨,休整部隊。
一番查點人數下來,趙軍也只剩下了八萬人,其中騎馬步兵仍接近五萬(不是他們作戰不勇猛,而是裝備好,馬速慢,自然陣亡者少),匈烏聯軍兩萬五千多,丁零人卻只剩下了不到五千,這是因為孟闕和大小琪麗絲在丁零軍第一次擊敗月氏人後就已經聯合答應那些「非陪嫁」的丁零人,如果他們繼續表現良好,戰後就可以做黑列克的工作將他們都收編為趙軍,眼下戰功先記著,等收編後再算,因此他們作戰極為勇猛。
因此如果不算城頭上的守軍,趙軍與月氏軍倒也算旗鼓相當。
遊牧民族出戰,所帶輜重糧草乃是乾肉加「活肉」,所謂的活肉就是活牛活羊,孟闕軍在第一次大勝時就由扈輒的騎馬步兵在月氏只有幾百人留守的營盤中抄得了無數牛羊,這些牛羊一直跟在後面,將陸續到來,再加上孟闕在匈烏郡徵收的牛羊,孟闕知道自己可以從容圍城兩三個月,而如果算上不斷的在月氏境內打家劫舍所得,並且繼續從匈烏郡征牛羊,那圍個一年半載甚至更長也不在話下,於是並不著急攻城,只與城下守軍對峙。
他想對峙,月氏人卻想趕走他,當夜他們就趁孟闕立足未穩而進行了偷營劫寨,可惜失敗了。
第二天台那由又從城內調出三萬人,十一萬大軍在趙軍面前擺開了陣勢。
孟闕留一萬人守住大營(包括騎馬步兵和重傷員,而其中重傷員並不多,因為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重傷員如果不能迅速恢復就只能迅速死亡了),帶七萬人迎敵,中軍是四萬騎馬步兵,由扈輒率領,孟闕自領一萬五千匈烏聯軍在左翼,右翼是大小琪麗絲帶領的一萬五千匈烏丁三族聯軍,其中大琪麗絲帶一萬匈烏聯軍,小琪麗絲帶五千丁零軍,並以大琪麗絲為軍中主帥。
這次孟闕沒有擺一字長蛇陣,因為月氏人在城頭上還有兩萬兵,正手持弓箭嚴陣以待,如果再施展用長蛇陣鑿穿對方的陣勢並繞到他們背後的戰術,就首先把己軍的後背賣給城上守軍了。
於是趙月兩軍並不答話,各成三角衝鋒隊形戰在一起,一時箭飛如雨,刀槍蕩血。
這是硬碰硬的戰鬥,雙方實力一目瞭然,但激戰半日,互有傷亡,結果卻證明仍是個勢均力敵的局面,誰也拿不下誰。
於是雙方收兵回營。
女王城內再次發生了分歧,愛碧美絲達主張將所有部隊一起調出去,一舉擊潰孟闕軍,乃馬真卻怕那樣城防空虛會被孟闕神出鬼沒的大軍鑽了空子攻破城池,畢竟當初扈勇那倏來倏去的大軍讓他仍是心有餘悸。
愛碧美絲達也知道自己考慮不周,於是作罷。
這以後雙方軍隊又交戰了幾次,仍是勢均力敵,孟闕也始終沒有將全軍都帶出營盤,因為他知道如果把這一萬人作為預備隊帶上去以便隨時投入戰鬥的話,城內也會派出預備隊,到時仍是個勢均力敵,甚至有可能是自己這邊稍弱些,而如果營盤裡不留人的話甚至有可能被對方抽出軍隊來抄了後路。
現在他唯一缺的就是援軍!
但孟闕並不打算調李牧和司馬尚的軍隊來助戰,因為這絕不是只調一兩萬人來就能有作用的,月氏人現在是進退自如,一旦趙國來的援軍多了,他們立刻可以把全軍都縮進城裡,那就變成真正的攻城戰了,要調多少援軍來才好?
要知道燕國可是時刻想著要收復失地的,一旦抽調李牧的軍隊多了,很可能被燕國乘勢收復了失地,孟闕不願進攻六國不假,但已經佔領了的土地卻也是決不願放棄的。
同樣司馬尚的軍隊被抽調多了,也會引起秦國對趙國土地的覬覦。
再進行一次全民動員嗎?會不會勞民傷財,引起國民不滿,孟闕是想以戰養戰的,勞民傷財並引起民眾不滿這和他的理念有衝突,他還不願意做。
就在孟闕一籌莫展之際,後方李遠派人快馬加鞭送來消息,國內的十萬援軍將在十天後到達,隨行的還有十門火炮!
原來這十萬援軍是趙國的民眾自發組織的,孟闕在出征月氏前對李牧所部攻燕士兵進行了獎賞,但他急於出征,卻沒來得及親自執行,而是完全委託給了李斯。
這些士兵得到了大量的無主土地(被遷走的燕國人到趙國開墾荒地去了,他們留下的土地自然就「無主」了),因此激勵了趙國百姓。
待孟闕帶兵出征後不久,不知是誰傳出了大王進攻月氏兵力不足的消息,於是趙國百姓奔著草場和奴隸積極報名參軍,由於古代信息條件所限,國內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國王孟闕本人領兵在外卻不能及時知道,因此才被「驚喜」了一下,當然他們也都是得到了李斯的允許才來的。
再說那火炮,原來星憐曾聽孟闕說過幾回火炮的原理和用途,但孟闕本來就是理科小白,所說十分籠統,幾近於無,星憐雖然十分天才也只聽得不知所云。
不過只要是夢郎說過的「夢想」,不論有多難,星憐都會記住不忘的,她發誓哪怕用一生去完成也無怨無悔。
直到孟闕出征月氏前這火炮還沒個眉目,孟闕除了暗罵自己太小白外也並不怎麼著急,他完全沒有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到達匈烏郡沒幾天星憐就取得關鍵性突破,想通了火炮的原理並畫出了設計圖紙。
這並不奇怪,說到底,古人的智力並不比現代人差,差的只是知識的積累,孟闕再小白,也提綱挈領的掌握了人類數千年的知識積累,因此他一個簡單的概念般的指導就讓星憐在摸索中終於跨越了千年的知識積累障礙,而掌握了火炮的原理。
老工匠百里能是作為嫁妝的一部分被陪嫁到趙國的,星憐和百里能在一個月內就造出了第一門火炮。
試射幾次成功後,又加班加點的造了九門火炮,然後就連著那門試驗品一起用馬車隨著援軍送來前線了。
十日後十萬援軍到達,孟闕自然歡喜,但看到火炮更是欣喜若狂,隨行的火炮工匠和炮手領隊石成功對他行了個禮後,奉上了王妃星憐的一封書信。
這是一封言辭滾燙而含蓄的家信和情書,但由於火炮是星憐研究的,孟闕先入為主,卻以為這是火炮操作說明書,待看了一眼發現不是「說明書」後,就放下書信去問石成功火炮的具體性能了,倒是小琪麗絲為星憐大為鳴不平,道男人們一旦把妻子娶到手就不解風情了,大琪麗絲卻還為孟闕說好話,道,他只是太忙。
石成功見大王問話忙作又作禮回答道:「射石彈達千步之外,並可以通過調節仰射角度來控制射程。」
孟闕道:「嗯,實心的鐵球打到兩公里左右也不近了,這鐵球可是夠大的,咦,鐵球呢,快給我看看!」
石成功一聽這話倒楞了,道:「哪裡有鐵球啊,是石頭彈,不是實心的鐵彈。」
「火炮還能打石頭?」這回輪到孟闕發愣了,他這才又仔細的看了一下那火炮,只見是青銅鑄的炮身,長有三米左右,炮口卻與五六十厘米的直徑,倒還真沒聽說過那種實心的鐵彈有這麼大直徑的,如果是石頭彈丸倒是可以由一百公斤左右。
這時石成功已經將另一輛馬車上的蓋布揭開,只見果是有五六塊重達百公斤左右的圓石,打磨的十分光滑。
孟闕點了點頭,暗道看來早期的火炮多半就是用火藥發射石頭的,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星憐雖「發明」了火炮,但有些必經的階段卻也是無法跨越的。
又見另一輛車上有高低不同的炮架,想必是通過調節仰射角度還控制射程的。
第二天,孟闕列開陣勢和台那由得月氏軍對壘,卻把火炮佈置在了陣後,距裡女王城的城牆約一點五公里。
女王城上的守軍當然也看到了遠處那趴在地上的是個青銅管子,卻完全不知所云。
乃馬真心裡已有點發毛,幾乎想將城下的台那由叫進城來守城算了,別再跟趙軍層出不窮的花樣較勁了,但也只能是想想,畢竟還沒看個究竟就撤軍,太影響士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