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三章 橫斷月氏(2) 文 / 竹月下幻想

    這一人三馬並排衝鋒的陣勢是孟闕的又一個試驗,因為雖然傳說中的「蒙古人」是一人三馬,但這些備用馬究竟是跟在他們隊伍的後面還是身旁孟闕是不知道的,他一開始覺得依照「常識」,這些馬應該跟在隊伍後面,但現在他想嘗試一下在主力戰馬的左右會有什麼效果,這一個月來的訓練中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讓戰士們在馬上飛來飛去的換馬,拜遊牧戰士的天生敏捷和精絕馬術所賜,一個月下來基本上所有人都學會了這個「絕技」。

    但此時用在實際戰場上卻似乎效果並不好,旁邊的空馬上畢竟是沒有人的,而月氏人卻是每個人都騎在馬上,於是孟闕軍就都要一人同時對付兩三個人。

    好在這一字長蛇陣的蛇頭和蛇頸部分都是最優秀的戰士,而月氏人為了配合馬其頓方陣,他們的十萬騎兵也是組成了各橫五百騎縱一百騎的兩個大方陣,優秀的士兵們難以集中在一點上,這才讓孟闕軍鑽了空子。

    孟闕這四萬軍隊所組成的一字長蛇陣乃是橫四十人縱一千人的陣型,此時分成兩個長蛇陣仍是每隊橫有二十人,這是指蛇頸部分,至於蛇頭,則最突出部只有一個最勇猛的戰士,稍後是兩個人,一直類推到二十人。

    一旦蛇頭有戰損,蛇頸部位的戰士立刻補充進來,仍成蛇頭三角狀,保持一個鑿穿的態勢。

    孟闕親自帶的這隊中最勇猛的突擊戰士當然就是他自己。

    他雖然發現了一人三馬衝殺的弊病,但此時卻來不及懊悔,仗著自己和身邊左右都是最優秀的戰士仍是所向無敵。

    卻說孟闕巨斧砍瓜切菜般殺人,心情有一種自然的振奮,漸漸的在鮮血四濺中忽然找到了一種「新婚」之夜中刺破某種膜的快感,於是越加興奮的殺人。

    他領著隊伍很快鑿穿了月氏的騎兵軍陣,殺到月氏軍後,然後長蛇般的隊伍一拐彎已經殺向那隊馬其頓方陣的後背。

    重裝步兵轉身艱難,就是那些保護後陣的輕步兵倉促間也轉身不易,這些馬其頓方陣步兵立刻就亂了手腳,而方陣兩側的馬其頓騎兵雖然剛才沒有隨著月氏騎兵一起衝鋒而只是隨著步兵緩步而走,但也是面向前方,一時也難以轉過身來。

    於是孟闕的騎兵再次一分為三,分別為一排三騎,一排七騎,一排十騎。

    這些變陣說起來有點兒複雜,但孟闕早已在這一個月中把軍隊陣型訓練得滾瓜爛熟,所以變起來如臂使指,他們邊衝鋒邊變陣,幾乎是剛變完陣即衝進了馬其頓方陣的背後,而這些馬其頓士兵大多數還沒有轉過身來。

    孟闕本人衝進了步兵方陣中,他面前有個剛剛高舉著長矛指向天空(要不就得打歪身旁戰友的脖子了)轉過身子的輕步兵,他大概訓練時過於死板,居然不馬上把長矛刺向孟闕,而仍是要單膝跪地將大盾擋在前面,他的動作不可為不快,但孟闕的大斧更快,已經一斧子把他的腦袋劈成了兩半,巨盾轟然落地,孟闕的馬蹄則輕蔑的踏過巨盾和他的屍體繼續前衝而去,而孟闕身旁那些沒有騎士的戰馬在主力戰馬的帶動下,居然也無情的虐著這些步兵,無知的牲口踢翻並踐踏有知的人類,欺負人之事莫此為甚了。

    孟闕輕鬆的衝過了輕步兵陣,而剛剛轉過身來的重步兵因為輕步兵的干擾再加上毫無緩衝,仍是無法發揮戰鬥力,被孟闕的騎兵繼續無情的虐著。

    孟闕邊衝殺邊想,這馬其頓方陣莫非徒有虛名,還是他們因為是和雕鞍遊牧騎兵第一次相遇而措手不及?但無論如何,自己不能放棄這個摧毀它的機會!

    孟闕衝出步兵方陣,發現身旁是馬其頓已經亂成一團正向前逃命的騎兵方陣,而從這些馬蹄和馬身的縫隙裡可以看到弓箭兵們逃命的瞬間速度竟然超過了戰馬,但也只是瞬間速度,他們立刻就僕翻在地,身手分離並被馬蹄踐踏成肉泥。

    衝進步兵方陣和弓箭兵方陣的孟闕軍先殺了出來,孟闕一轉身竟又殺回步兵方陣,而這些剛剛把身子都轉過去的步兵們立刻就又面臨另一次背後屠殺!

    那邊的弓箭兵方陣和騎兵方陣卻也已經先後基本被摧毀了,於是這些摧毀了他們的孟闕軍和剛剛回過頭來的月氏軍又撞在了一起,這些月氏軍騎術精絕,雖然倉促轉身(想護馬其頓方陣)但亂相不大,和孟闕軍對沖而過時死傷並不比第一次對沖時增加了多少。

    孟闕帶兵在步兵方陣裡第二次衝過時才注意到車裡車師布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於是馬其頓步兵方陣徹底崩潰了,哭爹叫娘(當然是塞琉古語)的奔逃,但卻基本都是朝前,或說朝著他們老家塞琉古的方向,而孟闕帶兵追殺並超過他們後一個大迂迴竟又殺向月氏騎兵的身後,而另兩隻剛才和月氏兵對沖而過的騎兵已經在先做著這件事了,一字長蛇陣的好處終於體現出來了,蛇頭和蛇身已經在背後掩殺敵人,而蛇尾仍在和敵人對沖。

    月氏人也想迂迴轉身來殺孟闕軍,但塞琉古潰兵在前阻擋,卻阻礙了他們的腳步,於是也被孟闕的騎兵殺的陣腳大亂,人仰馬翻。

    就在孟闕欣喜著這次大戰要圓滿勝利並感歎三道壕溝白佈置了時,台那由忽然大吼道:「殺散阻礙腳步的塞琉古騎兵,兄弟們,只有殺散他們再回頭擊敗孟闕咱們才能保命,不然今天就得全軍覆沒!」

    這些月氏遊牧騎兵包括另一隻由月氏女王親率的騎兵們本來就對塞琉古「戰友」們沒什麼好印象,這時聽了台那由的話立刻如奉綸音,也對塞琉古人大開殺戒,而月氏女王也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於是這些可憐的塞琉古遠征軍們就這樣包括騎兵弓箭兵在內被敵對的兩支東方遊牧軍隊聯合絞殺了。

    一旦掃除了塞琉古軍隊的干擾,月氏騎兵們人多的優勢立刻發揮了出來,他們騎術精絕,立刻成散開隊形,於是或者在奔跑中就能將馬隨時圈回,而不必和大隊一起轉身,或者乾脆倒坐在馬上作戰,雖然仍是處於下風,卻有逐漸挽回頹勢的景象。

    孟闕見對方終究人多,再打下去,最多是個兩敗俱傷的結局,於是下令撤兵。

    月氏人尚未從敗局中完全恢復過來,於是都暗暗噓了一口氣,竟無人敢於追擊。

    孟闕帶兵一路殺回,在大小壕溝中的扈輒和大小琪麗絲仍嚴陣以待,見孟闕部下很多人的腰間都掛著人頭,方知這不是詐敗而是大勝,很多趙軍都大呼憋氣——孟闕對軍隊不能不一視同仁,這些遊牧軍隊的獎懲條例與趙軍是一樣的(烏孫奴隸兵有個臨時條例是殺一個敵人就先免除奴隸身份,然後再殺敵就和其他士兵同樣待遇了),他們取得了人頭自然也有奴隸和草場,而趙軍還在壕溝裡「蹲坑」,他們如何不氣。

    於是待這些遊牧騎兵下馬休息後這些趙軍包括做為嫁妝加入趙軍的三千丁零兵就紛紛向孟闕請戰,要求下一波派他們去打仗,而不要再在這壕溝裡再受涼風加「火氣」了,而剩餘的七千丁零兵則對孟闕軍的獎勵辦法羨慕得要死。

    孟闕搖搖頭揮揮手阻止了他們,他心中有數,一旦排除了塞琉古軍隊的干擾,再加上從措手不及中緩過神來,以月氏騎兵的騎術和反應速度,要破孟闕這一人三馬的一字長蛇陣不難。

    於是他首先下令騎兵們先將後備戰馬都調整到繞過壕溝的後面去,這些後備戰馬剛才跟著衝進敵陣,體力消耗也不小,而看來在短距離衝殺中暫時還用不著它們接力,因此不妨讓它們好好休息休息。

    接著又查點軍隊,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雖然這比例並不適合騎兵攻殺,但消滅了所有馬其頓遠征軍加上兩萬多(估計數)月氏騎兵,孟闕軍騎兵陣亡加上重傷不適合再戰鬥的也有一萬多人。

    然後孟闕軍開始集體用餐,用餐時大小琪麗絲和扈輒都在孟闕身邊,他們已經知道了戰鬥過程,於是小琪麗絲吃著吃著忽道:「王上,我聽你以前說的塞琉古人如何厲害,若照這次來看,是不堪一擊啊!」

    孟闕還沒回答,扈輒已道:「王妃,此事不然,大王常說日後要遠征塞琉古,若是這次塞琉古不派少部分遠征軍和咱們提前接觸,那日後當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此時他們先失敗了一次,將來就必有所準備,再打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小琪麗絲道:「那我們滅了月氏馬上就打他們,他們雖有準備,也必不充分,我們仍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扈輒道:「月氏雖小敗,但元氣未傷,何時能消滅尚在未定之天,而我們不統一華夏就遠征終是有後顧之憂。」

    說著他看了一眼孟闕,孟闕知道,扈輒雖然跟隨自己先打月氏,但他在戰略傾向上也是主張先統一華夏的。

    於是孟闕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只要解決或者遏制了秦燕的攻勢,也就沒什麼後顧之憂了,韓魏與我已是姻親加兄弟,而楚齊皆不思進取之輩,料也無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