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一章 索土烏孫(14) 文 / 竹月下幻想

    說趙軍是一人雙馬固然是正確的,但一人一馬也同樣正確,因為趙國的「純騎兵」是一人一馬(東郭朗的七千人是為援助孟闕而臨時翻倍的加強版),而騎馬步兵卻是一人雙馬,只不過另一匹馬是原來用來拉車或耕地的駑馬而已,它們被略加訓練成為騎馬步兵的輔助馬,用來馱運騎馬步兵的裝備和給養,騎馬步兵的食物是糧食與肉食搭配的。

    當然月氏和烏孫是看不出輔助馬和戰馬的區別的,一來這些輔助馬都在後軍,不易分辨具體情形,二來,歷史的進步有其巨大的「惰性」,在後世騎兵中很普遍的一匹戰馬加一匹輔助馬或者一匹戰馬加一匹「騎馬」的常規配置在此時卻是一個巨大的思維盲區,在月氏等胡族看來,一人雙馬只能是兩匹都是戰馬,即使另一匹馬不是空馬,也只能是「臨時」馱物的戰馬,在沒有「拉車載物馬」這種「裝備」的胡族看來,這些馱物的馬最多是弱一點,但仍是戰馬,所以扈輒的騎馬步兵已經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成了是一人雙馬的騎兵。

    其實趙國的騎馬步兵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輕騎兵,但同時又具備步兵的特點,這是一個在原來的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兵種,因為原本意義上的騎馬步兵誕生於沒有馬鞍的年代,馬匹純是步兵代步的工具而已,但孟闕卻是在「發明」馬鞍的同時建立了騎馬步兵,並以其東鱗西爪的軍事知識定義了騎馬步兵的用途,這就如同歐陽鋒倒練《九陰真經》,雖然盲修瞎練,卻也誤打誤撞出了極其厲害的絕世武功!

    至於趙國的純騎兵,之所以是一人一馬,當然是因為受到戰馬數量的限制,須知趙國是在打敗匈奴後得到了東胡和襜襤的廣大草場和眾多馬匹,又在向林胡,匈奴,月氏等胡族直接和間接的購買了大量馬匹後才勉強湊齊了三十萬匹戰馬的,能一人一馬已經是其極限了。

    趙國目前是騎兵十萬,騎馬步兵二十萬,騎兵分佈在東胡和襜襤舊地以及趙國北部邊境,其中在東胡和襜襤舊地的騎兵還兼職做牧人,而所有這些騎兵的日常食物都以羊肉為主,但牛肉卻很少吃到,因為大量的牛都被趙國農民在稍加訓練後用作了「耕馬」和「挽馬」的替代品了。

    騎馬步兵則部署在和秦燕等國接壤的邊境以及內地城池。

    如果不進行全民總動員,這三十萬人就是目前趙國的全部軍隊,也就是說目前趙國的軍隊已經全部轉化為馬軍了,這在整個中原獨一無二,也足以威震草原。

    本來這次相助匈奴應該全部調騎兵,卻陰錯陽差的又調來了騎馬步兵,當然月氏等胡族是很難分得清這兩種編制的區別的,在他們看來都是騎兵,而且都是一人雙馬。

    此時在個胡族都已普及了雙馬騎兵,因為胡族戰馬過剩,像月氏這樣的大族甚至可以將他們一半的軍隊裝備為一人三馬了,不過他們曾通過匈奴大規模的向趙國販賣馬匹,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族戰馬的缺失,只能一人雙馬了——他們決想不到有一天會和趙國開戰。

    卻說此刻孟闕軍帳中,孟闕正對扈輒道:「扈將軍,你看王上會派來多少援兵?」

    扈輒沉吟了一下道:「只怕十分有限,我大趙身處秦,燕,齊,韓,魏,衛數國包圍之中,其中與秦燕乃世仇,數年前又得罪了齊國,縱使韓,魏,嗯,韓,魏……」

    他說到這裡看了孟闕一眼,欲言又止,孟闕道:「韓魏也不可靠,這我知道,小國衛向來唯魏國馬首是瞻,可以歸為魏國一類,為了防備這些國家,趙國必須佈置重兵於四處國境,只怕將軍這六萬兵馬已經是可以『遠征』的兵力極限了。」

    扈輒默然不語。

    孟闕頓了一頓道:「可這些事胡族們雖略有耳聞,但所知是不祥的,特別是烏孫和月氏,他們和大趙之間隔著匈奴,更因為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和我大趙開戰,所以從未著意瞭解過大趙的具體情形,因此這些胡族一般都以為我趙國只有兩大強敵,就是秦和燕,其原因也是這兩個國家和胡族接壤。所以據我看,月氏會判斷我大趙還可以派出五到十萬兵馬來討伐胡族,這意味他們會認為我大趙只出半力就能和他們勢均力敵,所以只要我們狠狠的打痛一下他們,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條件甚至更多。」

    扈輒眼睛一亮,道:「如何打痛?」

    ……

    夜已深沉,各軍探馬都已回營,但巡邏放哨的卻都高度警惕,尤其是烏孫和月氏各營的崗哨,因為孟闕通過一夜數次偷營而打敗脫堂黑的事給烏孫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扈輒手下扈勇的三萬騎馬步兵已經偷偷出營,但警惕的烏孫和月氏崗哨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發現他們,因為他們是從營後偷偷出發,然後繞了個大圈子奔月氏而去的,目標月氏「首都」女王城!

    **********

    草原上大小胡族眾多,但所有胡族中只有月氏有一座城池。

    據說月氏女王乃馬真年輕時也曾在東胡為質,東胡和燕國接壤,乃馬真羨慕燕國繁華,但她與那些以搶掠為主要「參觀手段」的胡族男子不同,她選擇了化妝為被胡族搶掠又成功逃脫的華夏女子的方式進入燕國境內,飽覽了「中土」的繁華,其中給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燕國高大的城池,於是她後來回到月氏當上女王后,就主持修建了這座女王城。

    城修的很粗陋,完全是夯土的,但規模倒也不小,城牆足有兩丈高,在草原上乃是無雙無對的雄城,也是不可能被攻克的堡壘,因為草原騎兵本來就不善於攻城,何況自東胡衰亡後月氏已是草原第一強胡。

    此時正當夜晚,城牆上的守軍被迫舉著火把在一遍又一遍的巡城,心中都十分不以為然,但沒人敢對高貴美麗的愛碧美絲達公主和神聖不可侵犯的「第二聖處女」有怨言。

    第二聖處女反覆對城兵說,當年她在塞琉古的一座城池中時,那座城池就曾被遊牧民族夜襲,雖然這些遊牧民族不太會攻城,但因守軍疏於防範,卻也幾乎被攻陷,因此一定要防備匈奴兵來偷襲女王城。

    愛碧美絲達是絕不相信匈奴還能有力量來偷襲女王城的,烏孫到是不可不防,但要說他們能攻下女王城,愛碧美絲達也不相信,除非派來十萬烏孫兵還差不多,但母親和哥哥帶著十五萬兵馬正在前線「抵禦」烏孫,烏孫只怕連一萬兵馬也抽不出來對付女王城吧,不過小心使得萬年船,女孩子的謹慎和小心使得她不折不扣的聽取了第二聖處女的忠告,嚴格的督促著城兵巡邏。

    沒有功夫是白費的,果然有舉著火把的城兵忽然高喊道:「公主,有敵襲!」

    愛碧美絲達大吃一驚,向遠處一看,果然有大量影子般的騎兵正向城牆處接近,還好離得較遠,其實那名喊叫的士兵也不是憑火把的光線看到這些「敵軍」的,他是藉著遠處明亮的月光看到的,而之所以能辨出是敵軍,一來自己的軍隊沒理由夜間回來,二來也能隱約看出這些人的衣著與月氏人不同,至少他們的鎧甲反光,這與多穿皮衣的月氏人絕對不同。

    於是所有城兵都緊張起來,而城內更多的士兵開始順著馬道(上牆的通道)登上了城牆參加防守,這些士兵都是分兩班休息的,因此隨時可以有七千多名士兵參加守城。

    晝伏夜出多日才趕到並準備夜襲登城的扈勇決沒料到女王城的防備如此嚴密,夜襲本來不利於戰鬥,何況又早早的被發現了,於是他喝令軍隊暫時後撤一里,就在月氏人的眼皮底下開始紮營。

    看著敵軍如此囂張,愛碧美絲達恨的直咬銀牙,但她同樣不敢開城攻擊敵軍,一來看樣子敵軍有三四萬人之眾,遠超城內守軍,二來他還摸不清這些敵軍的來路,這些人普遍著鎧甲,竟不似任何一個胡族軍隊,莫非是中原的哪只軍隊,聽說孟闕回來了,更聽說此人原是趙國人,莫非是趙國來了。

    想到這裡她不禁打了個寒噤,與此同時,孟闕手持一把「金色小槍」(愛碧美絲達不認識什麼叫「戈」)對她淫笑不止的英俊而邪惡的面孔突然出現在她腦海裡,沒來由的她一陣臉紅,雖然黑夜中不易被發現,但身邊的第二聖處女仍是察覺了她的異樣,道:「公主,怎麼了,底下這只軍隊是哪裡來的,你害怕了嗎?」

    愛碧美絲達忙道:「啊,沒害怕,我猜他們是中原的趙**隊。」

    第二聖處女道:「趙國,中原?中原就是中國嗎,趙國是中國的屬國嗎?」

    愛碧美絲達知道這第二聖處女是第一次離開塞琉古,對中國並不瞭解,於是道:「不是,趙國是中國的一部分,只不過中國現在還沒有統一。」

    第二聖處女皺了皺好看的眉毛,捲曲的睫毛下海藍色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惋惜,道:「中國,神的故鄉,可惜如今被異教徒蠱惑了那裡的人民,唉,但願教主早日出關,練成可以和阿波羅神合二為一的第十三層阿波羅神功,那時我們就都可以跟著教主一起去中國傳教了,我現在是不願意去打聽中國的事情,我不忍聽聞神的子民被異教徒蠱惑的事情。」說著又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她竟連歎氣聲也極為好聽,還似乎飽含著悲天憐民的宗教情懷。

    第二日清晨,三萬趙軍打著軍旗來到女王城下,扈勇唯恐城上胡人不識字,提氣大喝道:「大趙偏將軍扈勇今日攻下月氏女王城!」

    城上諸軍簇擁的愛碧美絲達也提氣嬌喝道:「只怕你拿不下來,就是孟闕那賊子親來,也休想動得女王城一根寒毛!」

    扈勇忽然哈哈大笑,然後粗俗的大聲道:「孟將軍正在對付你媽,怎麼,你著急了,不急,等我擒了你自然會進獻給孟將軍,還有你身旁那個洋妞,哈哈,兒郎們,給我攻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