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關羽

正文 第三十章 多事之秋(下) 文 / 新手上路了

    第三十章

    多事之秋(下)

    光陰似箭,轉眼又是數年。

    數年間,三分天下之局勢雖無大變,但曹操已成了魏王。曹操帳下,孔融、荀彧、荀攸等謀士,因與曹操封王政見相左,或被殺,或賜死,或棄而不用,致悄然司馬懿崛起。

    司馬懿崛起後,一再慫恿曹操,欲襲關羽,然曹操與帳下文武,深懼關羽之威,鮮用其襲關羽之謀,故對關羽威脅有限。然司馬氏崛起,對三國局勢之變,卻是致命之事。

    數年間,東吳都督魯肅已作古。魯肅臨終,向孫權舉薦呂蒙,繼他鎮守陸口。

    呂蒙之用,對關羽,對東吳,乃至對三國局勢,皆是驚天大事!

    呂蒙之謀,致關羽之敗;關羽之敗,致吳、蜀反目;吳、蜀反目,致吳、蜀相殘;吳、蜀相殘,致三國三足鼎立之勢崩塌!

    世間之事,便是這麼奇怪。一件未必起眼之事,有時便出人意外地掀起了驚天巨浪!呂蒙之用,便是如此。

    當然,這一驚天巨浪,目下僅是風起於青萍之末,因此,關羽仍在書房靜靜地看書。

    五六歲的女兒蹦蹦跳跳,像一隻彩蝶翩翩而來,高興地說。

    「爹爹,今日之書,我已全然背得了。」

    關羽萬分喜愛這個聰明乖巧的女兒。聽了女兒之言,關羽大喜,急忙放下手中的書,起身抱起女兒,高興地問。

    「才一個時辰,你便全然背得了?」

    女兒見關羽問,自豪地點頭說。

    「嗯。我且背與您聽。」

    父女正欣喜地說話間,關平與十三四歲的關興興奮不已地奔了進來,欣喜地叫道。

    「父親!伯父拿下漢中了!」

    關羽一聽,欣喜萬分。關羽明白,拿下漢中,日後進兵中原,便無險可阻!

    這如何不令關羽興奮?

    此時,關羽欣然而起,大喜道。

    「好啊!走!叫你娘去!節日之喜,非同一般,咱們好好慶賀慶賀!」

    自天下三分,曹操對吳,有赤壁之鑒,不敢妄動,彼此雖偶有摩擦,然僅是小打小鬧,無關痛癢,更不傷筋骨,兩國便這樣相安無事地過著。對蜀,他與諸將更是無不畏懼孔明之智、關羽之勇,十餘年不敢向劉備用兵,連小打小鬧,也只敢欺負孫權,斷然不敢惹劉備。

    曹操此時雖已晉身王位,然數年不曾擴疆拓土,也未曾增兵添將,實力並不見多大增長,因此,無論對吳對蜀,他都從不敢再輕易用兵,而是數年如一日,一直平靜地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二分地。

    但曹丕匆匆進來,立即打破了這種平靜。

    「父王,劉備已取漢中,還自封漢中王!」

    曹丕一改歷來謹小慎微的樣子,又急又怒地大叫著。

    曹操聞報,又驚又怒,猛一拍案,霍然而起,大聲怒吼。

    「甚麼?織席小兒,安敢稱王?」

    帳下眾文武得知劉備取了漢中,還自封漢中王,也群情激憤。王府大廳內,頓時一片嘩然。

    「織席小兒!竟如此猖狂!」

    「魏王!劉備奪地稱王,欺大王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啊,大王!豈能任劉備逞狂?」

    眾文武紛紛怒吼。

    曹操面對憤怒異常的眾文武,振臂大吼。

    「傳令!舉全國之兵,由本王親率,決戰劉備!」

    眾文武久不征戰,也心中癢癢。聽曹操憤而傳令,人人義憤,齊聲怒吼。

    「對!決戰劉備!決戰劉備!」

    此時,謀士荀彧、荀攸、孔融等,因與曹操封王政見相左,或被殺,或賜死,或被冷落棄用,已無緣涉政。司馬懿便立即閃身出班,開口阻道。

    「大王,蜀地多險,且遠隔萬水千山,切不可因一時之怒,親勞車駕遠征啦!」

    曹操聽了,仍怒氣難消,罵道。

    「織席小兒,如此張狂,我此恨難消!」

    司馬懿聽了,立即獻計說。

    「大王,臣有一計,無需大王用兵,便令劉備在蜀自受其禍。待其兵衰力竭,只需一將征之,便可功成!」

    自荀攸棄用後,司馬懿漸次成了曹操所倚之重要謀臣。聽司馬懿說有計可破劉備,曹操怒氣稍減,忙問。

    「願聞高見。」

    司馬懿見曹操問,立即稟道。

    「江東孫權,以妹嫁劉備,又竊取回去,以致孫劉失和,彼此心存芥蒂久矣。今劉備占荊州,今拒不歸還,更致彼此俱懷切齒之恨。大王此時若遣一能言之士,往說孫權,稱大王願助之取荊州,孫權必興重兵西向。劉備聞警,必發兩川之兵東下。待雙方激戰,兩敗俱傷之時,大王再出兵,豈不大妙?」

    曹操聽了,頓時轉怒為喜,連聲稱道。

    「善!善!」

    曹操言罷,當即遣滿寵使吳。

    孫權得知曹操遣滿寵來吳,立即召集文武商議對策。

    「曹操遣滿寵來吳,我將如何應對?」

    張昭見孫權發問,首先開了口。

    「主公,吳、魏兩家,本無仇恨。皆因孔明蠱惑,致兩家連年征戰,生靈塗炭。今劉備奪漢中,又稱王,進逼中原,曹操遣使,必有求和之意。和則兩利,戰則兩傷,若曹操遣使求和,主公但可允之。」

    這時,一個稚嫩的聲音響了起來。

    「昭公差矣!」

    孫權與眾文武循聲而望,只見一身形矮小的少年出了班。此人便是陸遜。

    此時,雖然孫權與眾文武皆注目於他,陸遜仍不慌不忙,侃侃而談。

    「吳侯,吳、魏連年征戰,皆因強魏屢屢欺我,必欲奪我江南之地。方今天下,雖三足鼎立,然吳處弱勢,魏為霸主。世間,豈有霸主取悅弱者之理?」

    張昭已年高,陸遜彷彿是他的孫子。雖然陸遜當庭駁了他,他仍溫和地笑了笑問。

    「依你之言,主公當如何?」

    陸遜雖年幼,卻並無怯色,見張昭問,又說。

    「今劉備已取漢中,威逼中原。曹操遣使,乃恐我乘虛襲其後也;縱有結好之意,亦為自保計,而非棄惡從善也。當此之時,吳侯可召來使而問之。若於我有實利,可擇其善而從之。若彼欲將劉備鋒芒引向我,誘我自蹈火炕,則嚴詞拒之。若僅虛與委蛇,不妨乘虛襲其後,取淮泗之地於囊中,再圖進兵中原,以借劉備之勢,壯我東吳之威也!」

    孫權聽陸遜說得頭頭是道,笑了。

    不少文武聽了,都大為驚訝,議論紛紛。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

    孫權此時神色大悅,顧左右道。

    「好。宣滿寵。」

    左右立即去召滿寵。

    不久,滿寵便隨左右,恭敬而入,開口道。

    「滿寵奉魏王之命,拜見吳侯!」

    「免禮!伯寧,魏王遣你來吳,不知何事?」

    滿寵見孫權問,恭敬地答。

    「呈魏王之書,達魏王之意。」

    孫權已有陸遜之言,心中有底,便道。

    「好,你且道來。」

    滿寵見孫權態度友善,心中暗喜,開口道。

    「吳侯,吳、魏自來無仇,皆因劉備,屢致征戰。今魏王差我,約吳侯攻取荊州。魏王以兵臨漢川,吳侯則率兵西向,首尾夾擊。破劉備之後,共分疆土,誓不相侵!」

    孫權聽了,裝出一副頗為興奮的樣子,說的卻是模稜兩可的話。

    「好啊!魏王之意,我已盡知。請伯寧回復魏王,我異日將遣使,詳議此事。」

    孫權嘴上雖如此說,行動上卻久久沒有下文。

    關羽得知魏、吳相約,共破荊州之消息,一面立刻飛報成都,一面聚眾商議。

    「各位,今聞曹賊遣滿寵使吳,約吳共取荊州。各位以為我當如何?」

    眾人一聽魏、吳合兵來攻,無不驚訝。

    王甫聽了,立即開了口。

    「君侯,若魏、吳合兵是真,則荊州危矣!」

    廖化見關羽聽了並無急色,也開了口。

    「是啊。君侯,當今三國,若兩國合兵向我,其害難料啊!」

    二人說過,關平見關羽仍若無其事,急忙問道。

    「父親可是認為,魏、吳難以合兵?」

    關羽聽了,點了點頭說。

    「正是。我取了漢中,威逼中原,曹操始遣滿寵使吳,說吳共取荊州。曹操之意,是將我之鋒芒,引向東吳。對此,東吳焉能不察?怎會引火燒身?」

    眾人聽了,有人點頭,也有人搖頭。

    王甫便是搖頭者之一。

    「君侯,孫權欲得荊州久矣。即便魏、吳不會合兵攻荊州,然此時之魏也斷不會襲東吳。東吳無後傾之憂,傾其國之兵向我,也不可輕視呀!」

    關羽聽了,笑了起來,說。

    「東吳群鼠,只會避入江東,據險而狂。若無長江天塹,恐早已灰飛煙滅,何足道哉?即便不憂曹操襲其後,也不敢覬覦我荊州!」

    關羽語氣豪壯,有人聽了,已點起了頭。

    王甫聽了,仍是搖頭不已,忙說。

    「君侯,群雄並起之世,東吳不僅得存,且三分天下有其一,絕非等閒之輩呀!君侯不懼東吳,然不可不防,方為萬全啦!」

    關平聽了,也立即開了口。

    「是啊,父親。魏、吳既有合兵之舉,還當速報伯父,以防萬一為好啊!」

    關羽聽了關平之言,點了點頭道。

    「我兒放心,我已飛報成都。」

    劉備得到關羽急報,立即召集文武商議對策。

    「諸位,今接二弟飛報,曹操欲結東吳,共取荊州。我將如何?」

    眾人聽了,有些驚異。

    諸葛亮聽了,卻面色平靜地說。

    「我料曹操,必有此謀。曹仁今守樊城。吳中謀士必請曹操令曹仁興兵。」

    劉備聽了,有些不安,忙問孔明。

    「似此首尾夾擊,荊州豈不危險?軍師有何良策?」

    諸葛亮胸有成竹,聽後說道。

    「可速遣人傳令雲長,先取樊城,使敵膽寒,魏、吳之盟自然瓦解。」

    劉備聽了,立即贊同。

    「好。」

    孫權應付走滿寵後,卻遲遲不回復曹操。

    這一日,孫權正在房中處理庶務,諸葛謹進來了,問道。

    「主公遲遲不復曹操之請,可是憂其詭詐?」

    孫權見問,台頭回答道。

    「正是。劉備取漢中,直逼中原,其鋒甚勁。此時曹操約我攻荊州,分明欲將劉備鋒芒引向東吳。我豈可中其奸謀,引火燒身?」

    諸葛瑾聽了,又說。

    「主公所言極是。我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子瑜但講無妨。」

    諸葛瑾見孫權如此說,才開口道。

    「主公,我聞關羽有一女,甚是乖巧伶俐,關羽視若掌上明珠。若主公與關羽結成秦晉之好,日後諸事必諧。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孫權一聽,大喜,忙道。

    「關羽之威,天下無雙!此等好事,還望子瑜善為謀劃。」

    諸葛謹見孫權大為歡喜,也很興奮,立即道。

    「是!我今日即赴荊州,力促此事!」

    諸葛謹來到荊州,稱有要事求見關羽。關羽聞報,念在孔明之面,立即相請。

    諸葛謹進了荊州,關羽與諸葛謹共進大堂坐了,才問。

    「子瑜此來,不知何事?」

    諸葛謹前次因討荊州三郡來見關羽,被關羽狼狽逐出,至今心有餘悸。今見關羽神情平靜,心中才放心了,開口道。

    「我特來求結兩家之好。」

    關羽一聽,頓露喜色。

    「噢?吳侯欲送還孫夫人?」

    諸葛瑾見關羽露出喜色,心中暗喜,但聽了關羽之言,又有些忐忑了,心中想道。

    「原來,關羽竟以為我將送還孫夫人。若他知不是,那當如何?」

    諸葛瑾如此想著,心中有些不安起來。但他又轉念一想道。

    「我乃撮合姻緣,此乃好事,想必關公當不見責吧」

    諸葛瑾想到此,含笑答道。

    「非也。吾主有一子,甚聰明英俊。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拚力破曹,共扶漢室,既成美事,又平天下。望君侯思之。」

    關羽壓根兒沒往此處想!他越聽越怒,最後勃然而起,吼道。

    「吾虎女,焉嫁犬子?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左右!與我逐出!」

    未等左右動手,諸葛瑾已嚇得抱頭鼠竄。

    諸葛瑾狼狽逃回,如實告與孫權。孫權不聽猶可,一聽簡直氣炸了肺!他「砰」的一拳砸在案上,狂怒地咆哮著。

    「何等無禮!何等欺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孫權頓時氣得呼呼噴氣。

    諸葛瑾則在一邊低頭肅立,連大氣也不敢出。

    孫權怒不可遏,立即召集文武傳令。

    「今我欲應魏王之約,舉兵奪荊州。誰可獻良策?」

    眾文武知孫權素來不信曹操,今日突然宣佈欲應曹操之約,都有些摸不著頭腦。眾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堂中一時無人答話。

    此時,陸遜初生牛犢不怕虎,出班開了口。

    「吳侯,曹操久欲篡權,所懼者,劉備也。今曹操遣使約我興兵取荊州,乃嫁禍於我也!」

    孫權聽了,仍面帶怒容地開了口。

    「孤欲取荊州久矣,恰值魏王相約,此正當其時也。」

    陸遜畢竟疏於世故,不體孫權之意,又諫阻起來。

    「吳侯,曹仁屯兵襄陽、樊城,距荊州近在咫尺,且旱路可取荊州,並無長江之險相阻,曹操為何不取?卻要主公動兵,是何居心?」

    孫權聽了,怒氣稍平,才掂量起輕重來,心中暗忖。

    「是啊,關羽辱我,僅關顏面;曹操害我,關乎存亡。我豈可盲動?」

    陸遜見孫權沉吟不語,又開口道。

    「若主公欲動兵,可遣使致曹操,令曹仁自旱路先進兵荊州。曹仁兵動,關羽必發兵奪樊城。此時主公可遣一將,暗取荊州,則一舉可得也。」

    孫權此番決意發兵,蓋因一時之怒,尚未想到此處。一聽陸遜之言,頓時轉怒為喜,當即准了。

    「好!即行此計!」

    得知劉備取了漢中,關羽即遣馬良往賀。聞馬良回歸荊州,關羽立刻滿臉喜色地候在門外。

    馬良一到,關羽急忙迎上去,欣喜地開了口。

    「司馬一路辛苦!此行前往西川,不知兄長有何囑托?」

    馬良也很興奮,忙道。

    「謝君侯來迎!祝君侯列五虎上將之首!此處有漢中王之信。」

    關羽聽了,更見喜色。他接過信,卻未看,反而欣喜地問起來。

    「五虎上將?哪五虎?」

    馬良見問,立即答道。

    「關、張、趙、馬、黃是也。」

    關羽一聽,他自己都不知為何,突然怒從心發,頓現惱色,怒道。

    「黃忠何許人也?敢與吾同列?堂堂大丈夫,豈與老卒為伍?」

    馬良一聽,笑了起來,說。

    「君侯差矣。昔肖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而楚之亡將韓信,封王居肖、曹之上,卻未聞肖、曹有怨。今君侯位列「五虎上將」之首,更與漢中王有兄弟之義,豈與他人等哉?」

    關羽一聽,立即意識到,剛才的無名火,使自己大為失態。他立即深深一揖,忙說。

    「關某之不明,幾誤大事!多謝足下見教!」

    馬良見了,趕緊謙讓。

    「君侯休要如此。今漢中王擁五虎之威,乃漢室之幸也!若五虎齊出,天下難敵;若五虎相爭,其情何堪?君侯領五虎之首,必知此理,馬良怎敢見教?」

    馬良明明「教」了關羽,話卻說得極其得體。幾句話,說得關羽頻頻點頭,口中說道。

    「司馬之言甚是。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是也!」

    此時,關羽才展開劉備書信看起來。看過劉備書信,關羽便對眾文武開了口。

    「諸位,今漢中王令我領兵取樊城,我擬立即進兵。」

    關羽說完,眾人紛紛點頭。馬良立即高興說。

    「漢中王已取漢中,若君侯再取樊城,他日進兵中原,便勢如破竹矣!」

    王甫聽了,也興奮說。

    「曹操失了漢中,又折了夏侯淵,銳氣大挫,人心惶惶。君侯奮我雄威,樊城一舉可下也!」

    眾人聽了,無比興奮,紛紛說道。

    「是啊!今取樊城,正當其時也!」

    關羽聽了,大喜,立即傳令道。

    「傅士仁、糜芳,二將聽令!」

    傅、糜二將聞令,挺身而出。

    「在!」

    「今令你二人為先鋒,先引一軍屯於城外!」

    「是!」

    二人慨然領令而去。

    關羽萬萬沒想到,二人一去,便出了大事!

    當日深夜,關羽已入睡,突然被陣陣轟隆隆的炮聲驚醒。他一鋌而起。隨即,在此起彼伏的炮聲中,傳來「失火了!失火了!」的驚呼聲。

    關羽聞聲,神色驚異,一邊披掛,一邊匆匆出門。

    關羽也神色慌張地跑來了。

    關羽見了關平,急忙問。

    「何來炮聲?何處失火?」

    「皆來自城外營寨!父親,待我先去看看。」

    關平匆匆說著,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關平去後,關羽在街上匆匆而行,直奔城外。

    不少人馬紛紛從他身邊跑過。

    此時,關平飛馬從前方奔來。

    關羽一見關平,立即問道。

    「營寨因何失火?」

    關平忙答。

    「不知。」

    關羽聽了,急忙又問。

    「可曾有敵?」

    關平又急忙答。

    「未見來敵。」

    關羽聽了,面露困惑,卻仍在疾行。

    城外營寨,大火在熊熊燃燒。

    關羽與不少人馬在奮力撲火。

    關羽一邊撲火,一邊問身邊的士兵。

    「可知何事起火?」

    一個士兵見關羽問,忙答。

    「兩位將軍飲酒,酒醉遺火,燒著了火炮,引燃大火。」

    關羽聞士兵之言,頓時大怒,轉身而去。

    關羽滿面怒容,立於帳中。

    傅士仁與糜芳戰戰兢兢地進了帳。

    關羽一見二人,大聲怒吼。

    「與我拿下!」

    左右立刻執住二人。

    關羽怒不可遏,吼道。

    「我令你二人為先鋒,未曾出師,便將許多兵器糧草燒燬,火炮還打死許多本部軍人!如此誤事,要你二人何用?與我斬了!」

    二人自知罪大,並不求饒。

    倒是馬良開了口。

    「將軍,未曾出師,先斬大將,恐於師不利呀!可否暫免其死,令其待罪立功?」

    關羽聽了,強抑怒火,沉吟良久才開了口。

    「吾看司馬之面,暫饒你二人!與我摘去先鋒印信,各責四十大板!糜芳責守南郡,傅士仁責守公安。若有差池,二罪並罰!」

    二人滿面羞慚,立即諾諾而退。

    關羽立即傳令廖化。

    「廖化!」

    「在!」

    「令你為先鋒!」

    廖化聞令大喜,立即領令。

    「廖化遵命!」

    關羽又傳令關平。

    「關平!」

    「在!」

    「令你為副將,總領中軍!」

    「是!」

    關羽這時才傳令尹籍。

    「尹籍!」

    「在!」

    「令你為參謀,一同征進!」

    「是!」

    關羽傳令畢,轉向馬良開了口。

    「司馬此行赴川,請轉告漢中王,勿為我慮。」

    馬良聽了,立即道。

    「是。願將軍旗開得勝!」

    關羽調兵完畢,是夜宿於帳中。半夜,關羽突然一驚醒來,一邊神色驚異地揉著自己的左腳,一邊令人去喚關平。

    關平聞關羽半夜急召,不知何事,立刻披衣就跑。進關羽帳時,關平還在一邊整衣,一邊急急地問。

    「父親急急相召,不知何事?」

    關羽示意關平坐了,才開了口。

    「適才我得一夢,夢見一隻黑豬,體大如牛,忽從帳外衝入,咬住我左腳不放!我拔劍斬之,聲如裂帛,我一驚而醒。此時,左腳仍隱隱作痛。」

    關羽敘說著,疑慮重重,仍然揉著左腳,又憂心忡忡地說。

    「我遣傅士仁、糜芳為先鋒,大軍未動,竟失火燒營。今我方傳令用兵,又夜夢豬咬左腳,且醒來尚痛。不利如此,令我不知如何是好?」

    關羽仍疑慮重重。關平見了,寬慰起來,說。

    「孩兒聞,豬有龍象。龍附足,乃升騰之象,主父親當陞遷,無需疑忌。」

    關羽聽了,雖點了點頭,仍面帶疑色。

    次日,關羽又聚眾人於帳內。他仍憂心忡忡地開了口。

    「前有傅士仁、糜芳自燒營寨,今又夢巨豬咬我左腳。我用兵以來,從未歷此怪事。平兒稱,此夢主我當陞遷,然我心中頗覺不安。諸位且與我詳詳。」

    王甫聽了,第一個開了口。

    「君侯,豬有龍象。豬附足,乃升騰之象也。關平將軍所言有理,此主將軍當陞遷,無需疑忌。」

    關羽聽了,仍憂色未減。

    廖化見了,也開了口。

    「君侯,今兩軍尚未接戰,將軍若疑用兵不利,可暫收兵,以避不吉。」

    關羽聽了,笑了笑道。

    「吾已年近六旬,大丈夫,死有何憾?何必朝令夕改?」

    這時,一小校進帳稟報。

    「君侯,漢中王使者到!」

    關羽聞報,急忙率眾起身相迎。

    使者進了帳,高聲宣道。

    「漢中王旨:拜雲長為前將軍,假節鉞,都督荊襄九郡事!」

    關羽聞旨,急忙叩謝。

    「謝漢中王!」

    關羽接旨畢,眾人一齊向關羽道賀。

    「賀君侯榮升!賀豬龍之瑞!」

    關羽此時方才疑慮盡消,撫髯開懷暢笑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