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 經濟犯罪 文 / 華夏大帝

    經過十幾天的準備馬六甲也是迎來了兩件喜事,第一件,就是大明外貿部的外建隊伍已經出發,前往印度了,第二件喜事那就是馬六甲府最終成立了,馬六甲也是尋求琉球舊例,設置了一府三縣,另外大明軍隊在這裡駐紮五千軍隊,另外還駐紮了一個海軍編隊。這裡暫且由楊曄暫代臨時總督,以後再另尋他人。

    楊宇軒主要考慮到,現在馬六甲的防禦工事在這些戰俘的大半個月的努力之下,已經基本上完工了,而且停泊大型戰艦的港口之前葡萄牙所修建的軍港就很合適,所以沒有必要在零星修建了,而且現在大明和葡萄牙也是有合作的,所以楊宇軒並不擔心葡萄牙突然來犯,更何況現在餓葡萄牙已經是被嚇出一身冷汗過來了,怎麼可能再次主動來進犯呢。

    葡萄牙當局現在抱著大明的大腿都來不及,怎麼有可能表示出敵意呢,現在唯一讓楊宇軒擔憂的就是北方草原勢力了,還有一點就是歐洲的各個國家萬一要是聯合起來,那該怎麼辦,現在大明的所有戰事才剛剛結束,不能在做過多的張弛,現在一定要緩下來,讓大明這個快速啟動的機器緩緩的慢下來,不能讓他太快了,快了容易栽跟頭。

    現在馬六甲全境人口總共是十多萬人,這次在馬六甲侯的積極促進下,楊宇軒首次在馬六甲徵召了五百人加入大明軍隊,成為馬六甲第一批大明軍隊,而且在馬六甲港口附近。楊宇軒也是下令建造了五個大型的炮台,這每個炮台都需要五十個人操作,每個跑套共有特別鑄造的大炮三門,都是可移動的大炮,成本十分昂貴。

    此時的馬來群島也是乾的熱火朝天的,宋瑞帶領的一萬軍隊將大明外貿部的基地再次擴大,形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軍事駐紮地,現在裡面已經完全被軍隊接管,只有在這塊基地的旁邊又重新建造的外貿部基地,成功的轉型,這也是楊宇軒離開馬來群島之前和張源囑咐的,讓他一定要配合宋瑞的行動。

    由於大軍進駐,馬來群島的那些土著酋長們更加的老實了,對大明人也是更加的恭敬了,讓大明人在馬來群島的生意做的是紅紅火火,但是這些大明商人在賺錢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大明軍隊,也是投資大量的錢財給商會,再由商會交給軍隊,這些大明士兵們不但有了一點賞銀,就連伙食也是好了很多,而且他們也是配備著更犀利的武器,還有將馬來造船廠再次擴大,以用來為大明海軍建造戰艦。

    現在琉球的大明本土軍隊已經基本上全部撤回本土了,現在琉球的軍隊基本上都是當地人擔任,但是有一個監管部門是由朝廷派人和當地有名望的老者擔任,以防止琉球官員徇私枉法。而且大明島更是一片生機勃勃,現在的大明居民已經達到了十萬之多,而且基本上所有的設施和機構都已經開始運作,為了讓前日本國民融入新生活,大明朝廷還決定在大明島給予他們一定的職務,不搞種族差異,要同化他們。

    而且由於海運的發達,現在已經出現像那種專門航行於固定航道的大型海船,一用來作為交通運輸工具,以收取船費來謀取利益,首先第一家便是譚家,不過張源也是沒有錯過這個機會,立刻成立了一個大明外貿海事(海上運輸集團),也是專門從事海運的,不過目前為止,除了運送人之外,基本上是捎帶自己的貨物,民間的很少,因為到現在民間的貿易還有流動還只是剛開始的,還需要在等個幾年,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而且現在幾大海事都還在利用自己現在的實力在累積聲譽,為以後的商業大爆發做準備。

    現在大明的錢幣也是隨著商業的發達而發展迅速,現在為了習慣著高速發展的經濟,大明朝廷已經開始鑄造金幣和銀幣了,還有銅幣(還是之前的銅板!)紙幣還沒有出來,只不過現在還有著之前的銀票,每個金幣共有一兩,銀幣同樣,而且都是出現幾個等級的等價交換物,現在為了應對這告訴的發展勢頭,桑宏志已經下令下屬,現在已經鑄造了相當於一千萬兩的金幣,還有兩千萬兩的銀幣,但是仍然無法滿足大明商業的經濟行為,而且現在日本,大明島還有大明其他周邊也都是在大量的開採金礦,銀礦,大量的金銀湧進大明國庫,出來之後,便漸漸成了金幣,銀幣,現在整個東南亞都是比較流行大明的金幣,銀幣。

    反正都是金子和銀子,所以這種貨幣的出現更加的促進了貨物的流通以及商業的發展,而且現在也是在不停的鑄造新的金幣和銀幣,桑宏志因為最近公務繁忙,還導致一個部下貪污公款,被大明新成立的部門『廉政院』查到之後,竟然貪污和羅用公款共達五百多萬兩,而且影響十分不好,還將成色不好的金銀以市場價收購進來,報的卻是上好的金銀,從中撈取差價。

    桑宏志因為此時心中十分內疚,就連朱詡都沒有責怪他,幸好大部分的贓款被追繳了回來,而且罪犯已經認罪,但是桑宏志還是自罰半年俸祿,治自己一個管理不嚴,朱詡沒有辦法,現在只好這樣了,不過朱詡心裡想著也是沒法,大不了,以後多賞賜一點東西給桑宏志,身為大明的財政大臣,桑宏志在一個最有油水,薪水最高的部門,但是是最窮的大明高層,而且因為這次的貪污,朱詡也是給財政部的官員又加了俸祿,以求平和一下這次風波之後的緊張。

    而且經過這一次的風波,桑宏志治理的是更加嚴格了,十分嚴厲,但是他對自己的不下絕對不吝嗇,只要好好幹,財政每年都有一萬兩(銀子)獎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