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四十一章 京中來信 文 / 華夏大帝

    楊宇軒獨自站在船塢之上,看著重新煥發活力的船塢心中不慎感慨,半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而現在這裡確實熱鬧非凡,數百造船工加緊地忙碌著,在造船廠周圍的一些小作坊裡也是忙碌不已,他們都在生產一些戰船的零部件,等到戰船主體造好了就開始組裝,而且這裡面的都是找來了一些平時沒活幹的弱勢群體干的,就比如說帆布,主要找的是在家賦閒的婦女,這樣幹點零活正好掙一點錢補貼家用。

    而且此時也是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西蒙格勒已經改良出更好的大炮,暫時命名為海莽,海莽分為兩個型號,一個是重炮,不太容易移動,另一種輕炮,這種炮不僅威力大,射程遠,而且西蒙格勒還特地為這種海莽重炮特地研製成功一種裝配再戰船上的移動設施,方便重炮移動,而且他也改良了火銃,慢慢的火槍轉型,楊宇軒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他的強軍思想現在已經有了最基礎的了,到時候仗著火器的犀利,橫掃草原都不是問題。

    「大人,京城送來的密旨,還有一封李大人的一封信件。」李大用從遠處跑來呼呼說道。

    楊宇軒轉身繞過李大用,看了看,後邊站的一位公公和一位李家家丁,說道:「大用,你帶著他們去領點賞錢,好好招呼一下他們吧!」

    「是,大人!」說完李大用便走到那兩位面前說道:「二位請,國公爺吩咐在下好好照顧你們,請跟我來!」說著李大用便帶著那位公公朝造船廠外走去,這些在宮裡呆久了的公公可不願依舊放棄這次撈一筆的機會,這楊宇軒可掌握著整個錦衣衛,還有不少勢力,更是當今大明第一權臣,所以即便,他可以送完就走,但是還是不死心,非得親自將皇上的密旨交給楊宇軒,從中撈點好處。

    楊宇軒見他們走遠,便先打開了皇上的密旨:「愛卿,真聖體安好,無需牽掛,你在江南的作為,朕甚是開心,你就放手去做,有我給你撐著,你在奏折中說的,朕感覺很有道理,姑且就慢慢來,不操之過急,那就先以建造水師戰船為由將江南造船廠重開,但是朕要說的是雖然朝廷這兩年有所改善,但是財政支出過大,又是打仗,又是天災,所以朕能給你的實在不多,朕只能撥付二十萬兩給你,其他的你自己看吧,只要不要違反大明律例,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朱詡這話也是非常的實在,其實大明經濟這兩年的確在種種的新政策中開始復甦,民生也開始好轉,但是財政為了彌補大明之前的種種漏洞,銀子真的是左進右出,朝廷還沒有無熱呢,就急著撥付給下面了。就這二十萬兩銀子,還有朱詡努力的部分,其中還有五萬兩是皇上的私房錢,朝中官員便不知道。

    楊宇軒看了心中更是感激,皇上已經如此了,自己一定要辦好開海的大事,不能辜負皇上這個熱誠的心,其實他早就有想法了,到時候從錦衣衛中可以拿出千萬兩銀子,而且還有譚家的五百萬兩,再加上從各種渠道透露一點開海的消息,可以以開海禁之後的一些優惠政策來吸引江南富商投資,還有著江南官府也是逃不掉的,都是要出錢的,不過這個港口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只要造船技術掌握在朝廷手中,就不怕賺不到錢,更重要的是這港口離南京城不近,但也不遠,這裡到時候只要一開放,那必定是每日都相當的熱鬧,到時候各種需求就會增大,各種小販就會隨之而來,說不定這裡會興起一座城市呢。

    看完皇上的密旨之後,又拿出李然的親筆信件,上面赫然寫著「赤霄公親啟」打開之後,看著李然的信件,楊宇軒臉色頓時就變了:「國公大人,最近皇上與朝廷大臣經常為一些新的政策而發生爭吵,最後都是牽扯到國公的身上,皇上最近的壓力非常之大,他的新政策雖然都是利國利民,但是都是太過激進,在目前大明局勢還不是很明朗,這時候這樣做太過冒險,萬一朝中大臣不在效力於皇上,而是被地方藩王招攬,那可是很危險的啊,而且你最近在江南動靜實在太大,我認為你應該適當降低點影響,最好現在盡快回京,相信你應該都安排差不多了。」

    楊宇軒看完信之後更是感動,皇上在朝廷為他受著那麼大的壓力,卻不曾告訴他,目的就是想他安心的處理江南各項事務,而此時的朝廷也是剛剛大清理過後,有很多的不穩定因素,儘管朝中有著李然所率領的清流派一直支持著皇上和楊宇軒,但畢竟朝中的很多官員都是人心不穩,誰也不知道這皇上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是想幹什麼,而且反對之聲越來越多,尤其是地方的藩王動作越來越大,有的假借進京朝貢的理由趁機拉攏京城中的官員。

    楊宇軒思及李然的話十分有道理,不過這江南還有一些事務還沒有安排妥當,再等幾天就好了,到時候安排妥當了,再加上賈誼,歐陽振,譚耀宗等人合力,只要不出大簍子,基本上楊宇軒就沒必要再呆在江南了,而且他已經將譚希文安排到水師,任命他為江南水師提督,這可把譚希文了的不行,天天泡在海邊水師軍營裡忙著訓練,而且他還帶走了譚家一百多個富有經驗的水手加入了水師,他們成天在舊戰船上忙著訓練新兵,以及那些老兵油子。

    而在火器方面,西蒙格勒則是不用他擔心,西蒙格勒已經大量改造大明火器,研製新火器,西蒙格勒教授的三十名學生也都是本來就懂些火器的知識的喜歡擺弄火器的年輕人,最小的才十三歲,最大也不過才二十歲。各個都是喜歡的不得了,在經過西蒙格勒的教育之後,他們更是對活期更加的感興趣了,而且這三十人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只是楊宇軒特地照顧說英雄不要問出生,所以這三十個年輕人都十分的感激楊宇軒,不僅有一份相當可觀的收入,還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務,這三十人當中其中是有理論上的才華,也有的是實踐性的,還有十個是對戰船十分感興趣,他們也是在試著研究新式戰船。

    其中就有一些想法已經造出模型,就等待西蒙格勒的實驗性的結果了。而且研究火器的其中有一個構想出的一種手扔的火器,但是還沒有到試驗階段,只是策劃而已,這些想法都讓楊宇軒感到了大明未來的希望,強大的大明必須要有強大的武力作為保障。

    在江南都呆了快要兩個月了,也是有點想小妹和素素了,不過京城他到不擔心,只是擔心地方的藩王,現在這半個月,錦衣衛的情報送來的頻率越來越高,都是反映藩王加緊訓練私軍的情報,楊宇軒越來越感到大明即將迎來一次強烈的暴風雨。

    就在楊宇軒思考的入神的時候,白雪兒正朝著他款款走來,後面跟著一個丫鬟和幾個家丁,白雪兒走到楊宇軒的身邊,看到他正在思考,便站在一旁,靜靜地等他,他們家和譚家也算是世交,譚耀宗也是在暗地裡旁敲側擊白永和,楊宇軒在建港口的事情,此事甚為機密,所白永和想親自去找楊宇軒商議的,但是白雪兒主動請纓,但是白永和也是想著女兒在宴會上公開詆毀楊宇軒,楊宇軒會不會記恨在心,但是白雪兒也是極力安慰父親說道「依女兒看,這國公爺年紀輕輕當上國公,肯定不是一般人,他怎麼會與我一個小女子計較呢!」白雪兒一席話到讓白永和寬心了許多,所以白雪兒這就來了。

    楊宇軒站了好久,隱約的感覺到旁邊站著一個人,回頭一看,險些嚇了他一跳。

    「原來是白姑娘啊,不知白姑娘在這裡所為何事。」楊宇軒想是來找自己的吧,但人家有沒有說是來找自己的,還是不要自找沒趣的好,上次已經夠他受得了。

    「小女子已是在金陵酒樓置辦了最好的酒席宴請國公爺,不知國公爺可否賞臉呢!」白雪兒慢慢欠身行禮,看上去是那麼的柔弱,但骨子裡卻透著一股自信和堅強。說完她便定定的看著楊宇軒的回答。

    「多謝白姑娘的好意,既然白姑娘盛情,那本官前去就是。」楊宇軒不忍拒絕這樣一個柔弱的女子那充滿誠意的眼神,所以便答應了,不過對上次的事情還是心有餘悸,要是再發生上次的事情,大不了自己甩開國公欽差身份,拍拍屁股走人就是。

    「那好,我以為國公爺備好了轎子,請國公爺上轎吧!」白雪兒說著便做出引路的姿勢。

    「好的,那咱就走吧!」楊宇軒隨著白雪兒朝著遠處的轎子走去,只見造船廠外停著兩頂轎子,其中一頂可是八抬大轎,想必這是為自己準備的吧!

    兩人上了轎子想南京城中的金陵酒樓趕去!一路上楊宇軒思索著白雪兒這頓宴請的所有可能,以便尋找應對之策,但是這楊宇軒是萬萬沒有想到,一個錦衣衛廠都,大明國公,欽差大人,竟然被一個小女子給「算計」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