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三十章 民生之計 文 / 華夏大帝

    「所有人聽著,本官只抓這次的主犯,以及罪大惡極之人,其他被蒙蔽者不予追究!」楊宇軒這一句話,頓時讓在場的官兵心中寬慰不少,楊宇軒也知道,要全殺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要做到殺雞儆猴就行了。

    六百黑甲精騎基本上控制住了徐州的局勢,三百黑甲精騎都分成了二十隊在徐州城內巡邏,以維護徐州城內的治安,除了護城的官兵以外,其他的官差全部被遣回自己的大營之中,楊宇軒在徐州城內三天的時間裡,一直住在原來的知府府中,處理徐州近幾年來的一些重大案件和重要事務,所以一直沒有見當地的任何官員。

    在此期間,楊宇軒的人馬總共奉命查抄六十七家,收繳白銀一千九百八十七萬兩,黃金一百二十萬兩,其他珍寶不計其數,楊宇軒命人把收繳上來的銀兩留下五萬兩作為徐州的民生問題建設,剩下的全部運送到京城,查抄的家眷全部貶為墮民發配邊疆。珍寶留作錦衣衛在江南的商行代為出手,換取銀兩,朝廷現在要的不是珍寶而是真金白銀,而且自己的自己的近衛軍要周轉。

    第四天,楊宇軒攜尚方寶劍宣佈三條旨意,徐州知府史繼才,史大賴,徐州判官白熊,刀疤等二十五位情節嚴重的主犯一日後當眾問斬,其餘三十位發配北疆,還有一百多人被罰銀兩。還有就是提升盧澤為徐州代知府,等到楊宇軒回京後再向皇上稟告。徐州百姓看見這些貪官污吏,平時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的人被繩之於法,心中大為痛快,心想徐州的太平盛世就要到來。

    「盧大人,本官問你,何謂民生。」楊宇軒坐在上堂,而盧澤卻是坐在下面誠惶誠恐。

    「下官認為,民生其實就是要讓百姓生活下去,生活的更好。」盧澤看了看楊宇軒,好像是在用一種詢問的眼光看他。

    「盧大人但說無妨。」楊宇軒看到盧澤的拘謹,邊和氣的說道。

    「國公大人,我認為要想民生安居樂業,下關認為有三個關鍵。」說著盧澤手指做出三的樣子。

    「哪三點。」

    「第一就是整治吏治,如今大明雖然比起皇上剛登基時要好一些,但是有些蟲蛀已經太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還深深的影響著百姓,百姓負擔依然沉重,如果這些不整治的話,那百姓何來安居,沒有安居怎麼才會過上好生活,老百姓要求很低的,只要吃飽穿暖就行。只要吏治清明,百姓自然會安下心來過生活,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那第二條呢!」

    「第二就是開海禁,這海禁實屬一種閉門造車出門不合轍,而且斷絕了海上的財富,想想當年宋朝雖然軍力是弱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宋從沒操心過錢的問題,每年海上帶給他們的財富是數之不盡的,而且那都是民間行為,要是我大明朝廷也能夠參與其中,那現在的財政拮据的情況就不會再出現了,那時候我們何愁沒錢製造更好的武器,訓練更精良的軍隊,海禁一開商人賺錢機會就多,而這時老百姓就會有活可幹,有錢可轉,而且還能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我大明的威名必然遠播!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啊!」

    「那最後一點呢!」

    「最後一點就是收復草原各部,以及加強對西南的控制,大明如果前兩條都做到了,那如若發生戰事那也就是草原各部和西南的騷亂了,西南雖然也是大明疆域,但大明對其官職能力很弱,而且時常騷擾邊境漢人州縣,很難那他們怎麼樣,還有草原各部,他們雖然不可能進攻中原內部,但也經常洗掠邊境,現在草原還沒有統一,如果統一了,那對大明可是一個隱患啊!」

    楊宇軒聽得有些入神,這盧澤句句說到楊宇軒的心坎裡去了,楊宇軒甚是欣賞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候補縣令能有如此遠見,他日有機會一定要把他舉薦入朝為皇上效命。

    「國公,國公。」盧澤見楊宇軒想的入了神,心想到底是叫他還是不叫呢!

    楊宇軒方才才醒過神來,雖然盧澤和他想到一塊去了,但不能就這樣告訴他呀!

    「盧大人果然是遠見卓識啊,本官實在佩服,在這小小的徐州城真是委屈了盧大人了,像你這樣有遠見的臣子應該去朝堂為皇上分憂解難啊!」楊宇軒起身說道。

    「國公過獎了,臣誠惶誠恐,不管微臣在哪裡,都一樣為皇上盡心盡力,守好這大明江山社稷。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盧澤聽到楊宇軒這樣快他的才能們心中無比激動,眼前的這人是誰啊!他可是當今大明第一權臣,皇上對他的信任已經到了不可言語的地步,擁有自己的近衛軍,臨時干預地方軍政的權利,基本上除了皇上,就是他了。不過幸好這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國公,要是禍國殃民,那大明就慘了!

    「盧大人可不要辜負了聖上的期望,定要將這徐州治理的民生繁榮啊!」楊宇軒語重心長的說。

    「請皇上與大人放心,下官定當治理好這一方土地!」

    與與盧澤聊了好久,楊宇軒才從盧澤的府內出來,出來的時候,看樣子是很開心的,李大用見楊宇軒很開心,心裡也很舒服。

    「大用,明天徐州周圍的幾個衛所的指揮使給我叫到我的大帳裡來。」

    「是,大人!」李大用靜靜地帶著十幾個親兵跟在楊宇軒身後,朝大營走去,走到半道,楊宇軒又轉身說「走,去張源家看看!」於是楊宇軒一行十幾人有轉身向著張源家走去。

    「咚咚!咚咚!」一陣敲門聲驚擾了屋裡正在幹活的張源。

    「來了來了,誰呀!」張源去了門閂,一開門見是楊宇軒立刻跪倒在地,「草民見過國公爺!」

    「快快請起!」楊宇軒將他扶了起來。

    「不知國公爺深夜來訪有何事啊!」張源一邊將楊宇軒領進屋內,一邊詢問道。

    「你這是要成親啊!」楊宇軒故意先避開張源的話,轉到了另一話題。

    「哦,是,我五天後與林怡成親,家父說了,國公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當在國公走之前把喜事辦了,到時候還請國公賞臉來參加草民的喜酒!」張源笑呵呵的回答道。

    「那是當然,你和林怡感情如此深厚,我還堅定了這場愛情,當然要來喝杯喜酒了!」楊宇軒說道,「不過你們這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啊,難道準備就讓林怡跟著你一直過著這種起早貪黑的生活,居無定所的生活。」

    「多謝國公關懷,草民是想著做一點小本生意,以後慢慢再來吧!」張源心中雖是感激,但心中也是無奈。

    「在你面前,我就不繞圈子了,你願不願意為大明效勞,為皇上盡忠。」楊宇軒直截了當的說。

    「恕草民愚鈍,國公可否明示。」張源被弄的稀里糊塗的!

    「我在江南掌握一支非常龐大的商業組織,你可以去幫我打理生意,這也是朝廷的財政來源之一,以你的生意頭腦,我相信,你會為大明朝廷賺更多的錢。」楊宇軒一邊說一邊看著張源。

    「草民何德何能,能讓國公爺如此垂親。」張源說道。

    「可能我現在說是過於唐突,我等你到你婚事結束,你可以好好想想,到時候你再給我答覆,你們全家也可以隨我一同去南京!」楊宇軒說完便起身走了,只留下張源一人在屋內發呆。

    到底是去還是留,不過要是跟著國公爺,今後肯定能有所作為,我真的有那麼大的能力嗎,萬一以後讓國公失望了怎麼辦,張源一個人陷入了沉思!

    此時朱詡還坐在南書房看著楊宇軒派人送回京的奏折,心裡又是氣憤又是高興!都忘記了天都已經三更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