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節 煞費苦心 文 / 破壺

    第二百三十一節煞費苦心

    皇宮之中,成武皇很奇怪朱天降怎麼會這個時候過來。此時七公主的母親容皇后也在乾宮,自從成武皇宣佈賜婚之後,容皇后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她知道自己的女兒也深愛著朱天降,每次看到女兒對著朱天降的詩詞露出愛戀的樣子,容貴妃都有點心疼。

    「臣朱天降,叩見皇上~叩見皇后娘娘~!」朱天降撅著屁股佯裝下跪,他等著成武皇一開口,就『免禮平身』了。誰知道,成武皇就是不說,非得讓他叩拜下去不可。

    朱天降撅著屁股等了半天也沒聽到成武皇發話,心理咒罵了一句,無奈的跪倒在地。

    「天降,你是不是覺得給朕跪拜,心裡邊很不舒坦?」成武皇有點生氣的看著朱天降,跪拜天子這是天地所賜的禮儀,怎麼這小子每次都這麼費勁。

    「皇上,不是啊,主要是臣的磕膝蓋有傷,跪下去再站起來不是很方便。回頭我弄幾個墊子,保證下次離您二百丈之外我就跪拜。」朱天降笑著辯解道。

    「呵呵,你小子反正都是理,起來吧。」成武皇被朱天降一句玩笑話說的露出了笑顏。

    「天降,你去天青立此大功,本宮還沒賞賜你呢。」容皇后看著朱天降,微笑著說道。

    別看成武皇對朱天降戒心很強,但容皇后心裡對朱天降卻是感覺不錯。要不是朱天降打回京城解困皇宮,她現在或許就成了馮皇后的階下囚。

    「謝皇后娘娘,上次您大典的時候臣被貶出京,還沒來的急恭賀娘娘呢。如果您真相賞賜,那就把七公主一併讓皇上給臣得了。」朱天降嬉皮笑臉的說道。

    成武皇抓起桌上的一枚水果就扔了過去,「這小子賊膽子不小,還想都霸佔著,信不信朕讓你進宮當太監。」成武皇笑罵道。

    朱天降一把接過水果,毫不客氣的吃了起來。容皇后聽到這話心理有點發酸,朱天降確實是大豐朝百年難遇的年輕俊傑,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欣兒真要是嫁給了他,確實是個福分。怎奈,他們今生沒有這個緣分了。

    成武皇看著朱天降沒皮沒臉的樣子,有時候他到覺得朱天降這個樣子才顯得真誠。身為皇者,並不希望大臣在他面前唯唯諾諾。當然,敢象朱天降這樣的也屬於罕見的品種。

    「天降,你小子這時候入宮,不會就為了吃這枚水果吧。」成武皇奇怪的問道。

    「皇上,臣剛從玄珠殿下那裡過來,相信四殿下的病情,您應該知道吧。」朱天降看著成武皇說道。

    成武皇心理一怔,這件事知道真實病情的人並不多,太醫院對外宣說只是受了點寒氣。莫非,朱天降已經得知了真相?

    「天降,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朕的兒子得了病,我這個當父皇的還不知情?」成武皇反問了一句。

    「既然這樣,那臣就直說了吧,玄珠殿下得病,臣或許能治好。」

    「什麼~你~你能治好?」成武皇失去了往日的沉穩,一下子站了起來。

    容皇后並不知道玄珠得了重症傷寒,看到成武皇激動的樣子,容皇后覺得很奇怪。難道說,成武皇心目中皇儲的人選,是玄珠?要不然他怎麼會這麼擔心。

    「天降,你可知~知道玄珠的病情?」成武皇說著看了容皇后一眼,他覺得朱天降肯定不知道實情。不然的話,就不會口出狂言了。

    「皇上,重症傷寒並非無醫可治,但要對症才行。」朱天降輕鬆的說道。

    「什麼,重症傷寒?」容皇后震驚的站了起來。

    成武皇惱怒的看了容皇后一眼,給魏正海使了個眼色,左右值守太監立刻撤了下去。

    「天降,此言當真?」成武皇雙手微微有些顫抖,他就剩下這兩個兒子了,成武皇這段日子一直隱忍著沒有再眾臣面前表露出來心中的悲痛。

    「皇上,我只是說或許能治好,並不敢保證有完全的把握。不過,最少有七成把握。」

    朱天降可不敢大包大攬,萬一玄珠這小子被她給治死,這個罪過可大了。但是,也不能不給成武皇一點信心,不然她絕對不會讓朱天降動手治療。

    成武皇和皇后都吃驚的看著朱天降,這種病症連太醫都束手無策,朱天降居然說有辦法治療?這小子不會是開玩笑吧。

    「天降,如果你真能治好珠兒,你要什麼條件朕都答應你。」成武皇堅定的說道。

    成武皇彷彿看到了希望,朱天降屢創神奇,或許他還真有點治療的偏方。這段時間成武皇不斷的讓太醫院搜尋民間奇方,他都不忍心看玄珠再這麼繼續消瘦下去。

    朱天降也看出來成武皇這次絕對是真情流露,自從玄燦『失蹤』玄明戰死之後,成武皇更加珍惜這兩位皇子。到了他這個年齡,即便能再生幾個,但想培養出來那可就難了。二十年後,誰也不知道這天下會是個什麼樣子,更別說生男生女還不一定呢。

    「皇上,天降來此請旨,並非想要什麼賞賜。說實話,雖然玄珠貴為皇子,但我一直把他當朋友對待。不管他是皇室龍子,還是天下的貧民,只要是我的朋友,天降就不能坐視不管。另外,如果天降有幸能讓玄珠的貴體復元,希望皇上能允許洪小青以正室的身份踏入宮門。」朱天降不卑不亢的說道。

    成武皇與容皇后聽著不禁有點動容,天下的臣子與皇室之間,向來隔著一條心。別看兩位皇子的門人眾多,投靠的官員也不少,但那都是跟押寶一樣,為將來做打算。即便是身為大豐之主的成武皇,何嘗不想有一個交心的真正朋友。即便是衛展,成武皇都沒有那種無話不談的朋友感覺。

    「天降,玄珠皇兒能有你這樣一位朋友,朕也替他感到高興。如果你能讓玄珠皇兒康復,這門親事~朕准了!」成武皇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保住兒子的性命,至於洪小青的身份,那已經不重要了。

    容皇后看了看成武皇,又看了看朱天降,輕聲說道,「天降,我聽說這洪小青是你的契妹?不知道傳聞是真是假?」

    「回皇后,洪小青確實是在下的契妹,不過我可沒有攀龍附鳳之嫌,玄珠殿下與契妹情投意合,天下有情人理當成為眷屬。」

    「天降,你誤會了,本宮沒有別的意思。既然她是你的契妹,本宮總的賞賜點什麼才對。皇上,您看是不是讓本宮封賞她一個四品才女?」容皇后說著,目光看向了成武皇。

    朱天降一聽,這才明白容皇后的用意。洪小青要想堂堂正正嫁入皇室,就得有個冠冕堂皇的身份。容皇后的懿旨,完全可以讓洪小青從草雞變成一隻金鳳凰。

    成武皇微微點了點頭,在很多方面,容皇后要比以前的馮皇后強的太多。要不是容皇后沒有產下龍子,當年的皇后之位就是她的了。身為皇后母儀天下,最重要的是能幫著皇上解憂天下。

    得知玄珠的病有望治療,成武皇心情大好,居然走出了乾殿,讓朱天降陪他在御花園裡走一走。

    「天降,從現在開始,太醫院一切聽你的調度。不管用什麼藥物,你儘管開出單子。另外,朕希望在玄珠好轉之前,暫時不要對外宣說。」成武皇看著花園裡凋零的花枝,默默的說道。

    「皇上放心,此事只局限於少數人知道。不過,即便是有人知道,這也沒什麼。」

    成武皇搖了搖頭,「來年開春,朕就要立皇儲了。朝中不少臣子都在選擇站位,一旦讓他們得知玄珠得了不治之症,恐怕會蜂擁而至投靠玄樂的門下。」

    「皇上,那不是更好嗎,省的到時候他哥倆再爭權了。」朱天降不在意的說道。

    成武皇轉過身來,看著朱天降審視了半天,「怎麼,你難道不擔心朕把皇儲之位傳給玄樂?」

    「皇上,皇家的事情,我一個做臣子的有什麼好擔心的。反正我又不喜歡做官,玄樂殿下看我不順眼,一腳把我踢出京城,我到是樂的逍遙快活。」

    成武皇聽完,呵呵笑了幾聲,他覺得與朱天降在一起聊天,反倒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對朱天降這種直言方式,成武皇聽著很受用。

    「天降啊,你小子年紀輕輕就有這份心境,朕也很佩服。不過,朕到希望你能為我大豐江山,再輔佐上幾十年。」

    「別價,就是頭拉磨的驢也得有歇磨的時候吧。這一年來我可沒少跑,皇上總得讓我享受幾天安心的日子才對。再者說,當臣子的也不容易,良藥苦口但誰都不喜歡。就像王太傅那樣的耿直臣子,做了一輩子清官,可是朝中臣子哪個不煩他。」朱天降毫不客氣的說道。

    成武皇被朱天降說的哈哈大笑了幾聲,別看說的有點歪,卻是很現實。誰都知道王太傅是個好人,但包括成武皇都有點煩他。成武皇也知道,要想讓朱天降輔佐大豐,最好的選擇就是立玄珠為皇儲。但是在他心裡,始終還是看好玄樂。

    「唉~!朕的兩個兒子,要是有你這份心境和沉穩,朕就放心了。」說道這,成武皇看著朱天降忽然問道,「天降,知道朕為什麼讓玄樂呆在關外嗎?」

    朱天降心中一動,笑著說道,「不就是想搶我的功勞嗎,我明白。」

    「哼,朕的皇子,還需要這些虛華的功勞嗎?朕真正的用意是不想讓玄樂知道他的弟弟得了不治之症,從而失去了警覺和鬥志。玄樂要想坐穩皇位,就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掌控天下。趁著朕身子骨還硬朗,把他放到兵營裡鍛造一番,也體會一下這江山來的不易。」成武皇臉上隱去了笑容,目光中彷彿有穿越時空的深邃感。

    朱天降愣了半天,現在他才體會到成武皇為了培養下一代,可謂煞費苦心。有些時候,成武皇甚至故意挑起兄弟之間的事端,讓兩個人明爭暗鬥,為的就是培養出一位精明之皇。

    在朱天降看來,恐怕成武皇讓玄樂去北關還有另外一層用意,那就是在軍中建立自己的體系,好為將來對抗鎮南的郭家做準備。成武皇有了先皇倉促離世的經驗,趁著自己還健朗就開始為將來佈局。

    從成武皇的話語中朱天降聽的出來,玄樂基本上已經成了皇儲的首要人選。往更深了說,朱天降發覺成武皇開始對鎮南大營的郭天信起了畏懼之心,怕郭家軍在大豐軍中體系裡一家獨大。

    看樣子,開春立儲之後成武皇就要對軍方做一番大調整。趁著天青安穩之際,把玄樂的人馬逐漸安插到北方大營中去鍛煉。等形成一定實力之後,也好保住大豐江山的不動搖。

    朱天降已經對這些不感興趣,不管誰當了皇儲,他都準備在自己大婚之後就舉家南下,在蜀天中都建立自己的樂園。現在朱天降所要做的,就是盡到朋友之心,把玄珠從死神手裡拉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