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一節 惡意中傷 文 / 破壺

    第二百二十一節惡意中傷

    落雁山一帶,已經成了流匪盜寇的窩點。雖然彭城府尹吳大印多次派兵剿匪,大都是無功而返,或者抓點小魚小蝦。鬼醫卓行已經成為這股流匪的首領,漸漸形成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

    接到周延天的傳信之後,鬼醫卓行立刻帶著十幾名兄弟,輕車就簡趕往了京城。卓行的目標非常遠大,他要的不是小打小鬧的強盜生活,而是最終動搖大豐朝的根基。卓行明白靠著召集山匪推翻大豐朝,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說兵馬,當初國舅爺十幾萬大軍都沒把朝代換掉,何況他這區區幾千流寇。

    卓行心裡非常清楚,要想讓大豐垮台,除了兵伐之外只有讓他們內部分裂。大豐朝的幾個支柱一倒,就如一位耄耋老人一樣不堪一擊。這幾個支柱當中,卓行知道衛展是鐵桿不動的傢伙,成武皇對其極其信任。大將軍郭天信忠勇不二,卓行明白也難以挑唆。除了這兩人之外,唯有朱天降是個另類。與周延天的想法不同,卓行並不想讓成武皇殺掉朱天降,他到想逼著朱天降起兵造反。

    在卓行看來,只要朱天降一叛亂,郭家馬上就會失去成武皇的信任。大豐朝鐵打的營盤一旦分裂,李家皇室很快就會倒塌。卓行到不在乎朱天降自立為王,他知道以周延天目前的能力,不可能掌握整個大豐天下。與其抱著這個不可能實現的想法,到不是退求其次,把大豐分割開來各自為政。

    朱天降已經離開京城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經過了皇子篡位之戰的京城逐漸趨於安定。這段時間,三皇子玄樂與四皇子玄珠明爭暗鬥,紛紛在朝中拉攏著勢力。與以前不同的是,表面上兩位皇子禮讓有加,還經常大擺宴席在一起飲酒作樂。成武皇最喜歡兒子們這樣鬥智,不管是誰接替了大位,對將來治理天下都有好處。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朱天降的行蹤漸漸暴露出來。玄珠一方勢力得知朱天降不是被貶出京,心中那份擔憂終於散去。看樣子,這次朱天降回歸之後,又要得到成武皇的重賞。

    朱府之中,郭穎和李玉兒幾乎成了這裡的女主人。每過一段時間,姐妹倆就會在園子裡相聚一下,互相拿出朱天降給她們寫的信函訴說著思念之情。兩個女孩可不知道,這些信件都是朱天降臨走前就寫好的。而此時,朱大官人正與一名異族女子打得火熱,甚至都造出了後代。

    皇宮之中,成武皇看著各地報來的奏折,這幾日成武皇心情非常不好。天青國粘桿處暗子已經發來密奏,別看朱天降已經按照成武皇的吩咐成功的把天青一分為二,但是玄明的出現讓成武皇大好的心情落到了冰點。不過在朱二刻意的誤導之下,王都城的暗子並不知道玄明已死,朱二告訴他們玄明只是隨潰敗的兵丁逃跑了。

    看到衛展走了進來,成武皇放下手裡的奏折,「衛展,天青那邊傳來消息沒有?逆子玄明的下落找到了嗎?」

    衛展看了一下左右,成武皇對著魏正海點了點頭,魏公公趕緊撤掉兩邊值守太監。魏正海知道衛展有要事稟報,自己也悄悄的退了下去。

    「皇上,據可靠消息,玄明皇子已經~戰亡。」

    「什麼!」成武皇『唰』的一下站了起來。

    「玄明陣亡?這是哪裡來的消息?」成武皇身子微微有點顫抖,不管怎麼說,那可是他的親兒子。

    衛展拿出兩份密報,「皇上,這兩份密奏一份是朱天降讓粘桿處轉交皇上的。另外一份,是關外的暗子發送來的。」衛展說著,把兩份密奏放在了御案之上。

    朱天降忙完天青之事總的給皇上『報個喜』,他不可能動用朱二的渠道傳遞,只能通過粘桿處轉交給成武皇。不過,朱天降這份奏折來的有點遲,天青國那邊的事情,成武皇基本上都知道了。

    成武皇先拿起朱天降的密奏,他主要想看看玄明是怎麼死的。朱天降當然不會往自己身上攬事,把巫丹奪權之事寫的很詳細,甚至在密奏中朱天降還悲天憫地的說自己為玄明立了塊碑。

    成武皇看的眼圈有點發紅,兩個篡位逆子一個失蹤一個戰死,這份打擊對成武皇來說可不輕。成武皇拿起另外一份密奏,這份密信是報給衛展的,衛展原封不動的拿了過來。身為成武皇最信任的人,衛展覺得有些事情,應該讓成武皇知道。

    成武皇看完這份密奏,目光中露出了殺氣,「衛展,如果上面所說是真,你覺得朕該怎麼做。」

    衛展搖了搖頭,「皇上,我覺得天降那孩子也是迫不得已才這麼做的。畢竟是身在異邦,有些事不是他能左右。既然用了天降,就應該相信他的忠誠。」

    成武皇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了下來。成武皇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就算是朱天降殺了玄明,他也的確沒有錯。錯的是朕,不該生出這個逆子。不過,關於他和烏族之事,你還是盡快派人查明情況。」

    衛展點了點頭,明白成武皇心中還是放不下這個心結。在朱天降和粘桿處兩份密奏之間,成武皇當然相信粘桿處。不過,朱天降此行確實勞苦功高,衛展覺得即便有小小瑕疵也是難免的。不管怎麼說,衛展還是相信朱天降對大豐的忠誠。

    「皇上,根據關內密奏,周延天已經被圍困歸山城。以朱天降的能力,恐怕不日即可還朝。這一次朱天降一舉解決了大豐朝兩大心腹之患,還望皇上能寬容一些。」衛展替朱天降說著好話,他覺得這樣的能臣如果能輔佐未來之皇,那可是大豐之幸。

    成武皇苦笑了一下,「朕還能怎麼樣,總不能封他為外姓親王吧。現在天青之事已經解決,此事朕也不用再瞞著朝中眾臣了。關於玄明之事~就按朱天降的奏折公告天下吧。雖然朕剝奪了玄明的封號,但他畢竟是朕的兒子。」

    說到這,成武皇對外喊了一聲,「來人~!」

    魏正海慌忙跑了進來。

    「奴才在!」

    「去冷宮告訴玄明生母,玄明已經戰死在天青將士手裡,朕念在血脈之親上,允許玄明列入宗廟。另外,通知禮部,按照朕的意思詔告天下!」成武皇把鄂貴妃囚禁冷宮,玄明是人家生的兒子,這樣的事情成武皇覺得還是應該通告一聲。

    魏正海小眼不停的亂轉,玄明之死讓他心裡也很震撼。不過魏正海怕鄂貴妃知道這事之後,會不會上吊自盡。當然,他一個當奴才的可不敢跟成武皇商量。

    次日早朝,成武皇親口宣佈了朱天降的秘密任務。在朝殿之上,成武皇把朱天降誇的跟朵花似的,令玄珠一方的臣子們激動不已。

    京城之內,郭府門前車水馬龍,官員們紛紛前來賀喜。朱天降不在京城,他是郭府門人出身,這個光彩只能落到郭老夫人頭上。

    就在眾人都等待著朱天降凱旋而歸之時,京城之內,兩道可怕的流言悄悄蔓延開來。

    據說是兩撥從天青回來商隊傳出的消息,說是叛逆皇子玄明已經兵敗投降,朱天降卻當著卡瑟城官兵的面怒斥玄明曾經對他的報復,當場親手斬殺了玄明。另外一條更邪乎,說是文汝海重傷朱天降掌握了虎口大軍兵權,並暗中勾結烏族大軍,準備滅掉周延天之後就自立為王。

    一開始人們對這兩條消息並不在意,只當是一些杜撰的玩笑話。但隨著『爆料』越來越多,不少人結合皇家對朱天降不公的待遇,開始相信這些傳言。

    朱天降在京城得罪的人可不少,其中暗藏的最大敵人就是三皇子玄樂。朱天降是玄珠最有力的支持者,對於朱天降神跡一般的表現玄樂是如鯁在喉。按照朱天降現在的功績,回京之後絕對是威震朝殿。在皇儲人選上,成武皇也不得不參考一下朱天降的意見。因為帝王要考慮江山的延續,就不得不接受一些重臣的建議。否則的話,這些重臣等老皇上一死,一樣可以兵變扶持自己的人選上位。那樣的話,皇室之中恐怕又要多一場無情的殺戮。

    對於這些坊間傳言,玄樂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暗中命人推波助瀾,一些朝中大臣開始不安起來。特別是老太傅王炳坤,他覺得以朱天降無法無天的性格,絕對能幹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身為臣子,哪怕是在朝殿上撒潑打滾都無所謂,但要自立為王,這可是觸怒了所有人的禁忌。甚至一些支持朱天降的臣子,也開始謹慎起來。

    老太傅王炳坤聯合了幾位老臣,連夜進宮求見成武皇。在他們眼裡,朱天降的威脅要遠遠大於周延天。況且,朱天降真要是造反,那郭家又會是什麼立場。

    歸山城外,已經圍堵了十來天的朱天降心中不禁有點著急。派去探路的人馬都無功而返,根據朱二得到的情報,說是城內不下於三萬兵馬。而且城內百姓也支持周延天,一旦發動百姓參戰,朱天降明白城外這四萬來人絕對攻不下歸山城。

    在沒有解決的辦法之前,朱天降一直沒有下令攻城,依然是每天派出人馬去峽谷探路。占靈也從科巴城來到了大營,準備幫著朱天降一同想辦法。

    有了占靈陪伴,朱天降急躁的心情也安穩了許多。大牛更是安奈不住,天天哭喪著臉念叨著他家竇竇。朱天降無奈之下,派出兩千兵馬,跟隨大牛前去提親。

    這一日,朱天降與占靈正在大帳之中看著更加詳細的地形圖,朱二匆匆從外面走進大帳。

    「大人,京城老夫人派人傳來密奏。」朱二手中拿著三支竹筒,京城連續送來三封密函,朱二覺得肯定有事情發生。當看完三支竹筒的內容之後,朱二心都涼了。

    「哦?郭老夫人?不會是給我師父的吧。」朱天降調笑著接過密函。

    「大人,您還是看完在說吧。」朱二臉色嚴肅的說道。

    當朱天降看完密函之後,臉色不禁冷了下來。京城發生的事情郭老夫人說的很詳細,身在前線作戰的朱天降,沒想到京城之內居然會出現這種謠言。

    另外,郭老夫人在密函中還告訴朱天降一個意想不到的壞消息。成武皇已經派出玄樂和楚雲前來關外,要全盤接手關外的軍權,讓朱天降交接完畢即刻回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