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節 缺少一人 文 / 破壺

    第一百五十九節缺少一人

    大豐朝成武皇的四個兒子,以前風頭最勁的要屬玄明和玄燦。說起老三玄樂,恐怕連玄珠的名氣都不如。最起碼玄珠在朱天降刻意烘托之下,漸漸的嶄露頭角。但是三皇子玄樂接任監國大臣之後,前後只用了三天,就把紛亂的京城打理的井井有條,讓眾位臣工眼前一亮。

    不但是朝中百官,就連朱天降都暗自佩服。這些事要是扔給老四玄珠那傢伙,絕對能給他愁出病來。其實在皇位的人選上,朱大官人也明白玄珠不如他三哥玄樂。不過要站在個人角度上考慮,玄樂可不是朱天降心中的人選。在朱天降眼裡這小子太過於精明,如果他接了皇位,那朱天降可要用比玄珠多一倍的精力來對付玄樂。

    彭城臨時行宮之內,成武皇看著京城玄樂等人來的快報奏折。雖然說是快報,但此時已經是破城的第六天。成武皇臉上的表情變幻不定,不時的皺著眉頭。衛展還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彷彿任何事情都與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衛展,天降這小子確實不簡單,只用了不到一千的戰損就拿下了京城。可喜可賀但更有點可怕。」成武皇說著,放下了第一份兵部戰報。

    「皇上,我怎麼聽著您這不像是在讚他。」衛展看了成武皇一眼。

    「呵呵,贊?朕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讚他。我朝自開國到現在,哪一場大戰不是血流成河悲壯淒慘。但朱天降這小子,幾場大戰都打的出人意料。如果說一場是運氣,總不能場場是運氣吧。試問這樣的人物如果領兵與朕做對,你覺得哪位將軍能勝的過他?」成武皇眉頭緊鎖看著衛展。

    衛展沉默了一下,默默說道,「北方文汝海肯定不行,擊潰周延天之時,文汝海曾經是朱天降的副帥,這位老將對朱天降佩服的五體投地。如果說能對付朱天降的,我看只有郭天信了。」

    成武皇一拍桌子,「朕擔心的就是這一點,以郭家與朱天降的關係,他們要是聯手,我大豐將無人能敵。」成武皇說著站了起來,背著手默默的走了幾步。

    「皇上,我覺得您對天降過於擔心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我大豐有此名將,對天下各國都是一種威懾,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再者說,郭家一門忠烈,對我大豐絕無二心。」衛展抬頭看著成武皇說道。

    「朕對天信還是非常信任的,不然的話,這次就不會讓老夫人轄制三軍了。我擔心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朕在皇位之上,還能壓的住天降這隻小猴子。但朕百年之後,我這幾個皇兒,恐怕無人能壓的住他。玄明玄燦兩個逆子,就算朕不殺他們,也會廢黜皇子身份。剩下玄珠玄樂,都不是朱天降的對手。」

    「皇上,您讓玄樂殿下接任監國,難道是準備立玄樂為儲君?」衛展疑惑的問道。

    成武皇搖了搖頭,「這一點朕也很為難,一直不能確定。從剛才的奏折上,可以看出玄樂很有心機,到是個治國的良才。但讓朕擔心的是,玄樂精明之中,卻有點嫉妒賢能。他寫的那篇功德章,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子嫉恨。哼哼,我這個兒子啊,居然還想著借刀殺人,連自己的父皇都算計在內了。」

    「皇上,這不正和了您的心意。」衛展默默的說道。

    「衛展,這可不是朕的初衷。對待朱天降,朕可以處處壓制他,為的是把這小子的稜角都打磨掉,打造一位大豐將來棟樑之才。但玄樂的作法,恐怕有點不合時宜。你想想,以朱天降立下的功勞,即便是朕也無法舉起殺人之刀。真要是把他剷除,不要說大豐百姓,就是朝中臣工都會心寒。所以說,玄樂對朱天降的嫉賢不如拉攏。這一點他到不如玄珠,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朕發現玄珠這孩子變的比以前沉穩了許多。最關鍵的是,如果玄珠接替朕的大位,相信朱天降還能輔佐一朝。但在治理朝政方面,玄珠比玄樂差的很遠,這讓朕還真有點為難。」

    衛展點了點頭,他理解成武皇的擔心。朱天降異軍突起,可以說改變了大豐朝的政治格局。成武皇處處打壓他也是出於無奈,不然以朱天降的功勞,到不了傳位那一天,就無賞可封了。所以說,成武皇時刻刁難朱天降,就是想把這個封賞的機會留給後人,好讓朱天降感恩後世之君。但是兩位皇子各有利弊,從玄樂的奏折衛展也看出來,如果玄樂接位的話,只會任用聽話的,絕對不會任用才智比他高的。而玄珠接位的話,成武皇又擔心臣重君輕,能臣架空了皇權。看來,當皇上的要想選出一位好接任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兩位皇子失蹤,馮氏**,您看這該怎麼處理?」衛展轉變了話題。

    「郭老夫人答應了放馮鄂兩族一馬,朕也不能反悔。馬上命穆其通知玄樂,馮鄂兩族等朕回京之日再審,至於玄明和玄燦~只可抓,不可殺!」

    成武皇面露苦澀,不管玄明玄燦有多大的過失,那畢竟是他的親生骨肉。成武皇也怕玄樂心中記恨這兩位哥哥,在搜捕中直接滅口。所以沒有按正常的渠道快馬傳遞,而是讓粘桿處快速傳旨給玄樂。

    成武皇吩咐完畢,連續批了幾道奏折。當晚,成武皇宣彭城府尹吳大印覲見。這段時間成武皇坐鎮彭城,對吳大印來說可是天賜良機。成武皇對吳大印以前印象並不深刻,通過這段時日的觀察,成武皇發現吳大印還算是個良才。

    成武皇誇獎了吳大印幾句,不但封賞了官爵,居然破天荒的允許彭城增加守備兵馬,可以擴大到兩萬五千兵馬。按照大豐朝的規矩,都府守備兵馬,最多不可超過一萬兵力。當然,刑部官差不算在內。要麼說朱天降去余家平救駕的時候,只能是臨時徵集的百姓。成武皇這麼做,等於是在彭城設立了半個大營。無形當中,彭城的地位在天下都府當中立刻突顯出來。

    成武皇在行宮內設宴款待彭城眾臣,準備次日一早,就起駕回京。雖然彭城距離京城不是很遠,但也需要**日的時間。成武皇不敢耽擱太久,只有他坐鎮京城,天下都府才能真正的安心。

    京城之內,朱大官人搖身一變,成了臨時的刑部尚書。按照以往的規矩,朱大官人依然是我行我素,從不上早朝。玄明的府邸已經清理出來,朱天降也沒客氣,帶著兄弟們就住了進去。朱天降把府邸的管理交給了洪柏超,三天沒到,整個府邸弄的跟戲班子似的。看著府邸巨大的變化,朱大官人簡直是欲哭無淚。花園被改成了菜地,風景池也變成了養魚塘。門窗上也貼滿了剪紙年畫,好好的一座皇子府,硬讓洪柏超改成了地主莊園。

    朱天降也無暇顧及這些,軍中人馬變動的很大,不但九門提督抽取了一部分,兵部也調派了不少人。安察院交給朱一全權負責,至於刑部,朱天降乾脆讓刑部巡司申百工主管。別看刑部尚書反水跟了皇后,但申百工到是堅持了立場,沒有跟著叛亂。

    得知朱天降當了刑部尚書,申百工激動的一宿沒合眼。在他心裡,朱天降就是不可戰勝的神。還別說,也就是憑著這個信念,申百工才沒有跟著皇后叛亂。按照當今的話來說,申百工就是朱天降的鐵桿粉絲。

    朱天降安排完軍中事務,又把兩大衙門整合了一遍,這才開始忙乎自己的正事。朱天降的『人民公社』被玄明毀掉,已經被玄樂交給了工部處理。但那地方他埋藏了這麼多金銀珠寶,要是被發現了,全城百姓還不得瘋搶。朱天降命令大牛帶著一群刑部捕快和安察院官差,二話不說就把工部的人趕出朱府。

    破舊的朱府被神秘的用草蓆圍了起來,朱天降帶著自己人開始了挖掘工作。

    「朱二,趁著成武皇沒來,趕緊把這些金銀轉移出去。通知朱三,把這些銀兩分化到各個朱記銀樓。」朱天降看著起出來的一車車金銀,給朱二吩咐道。

    「大人,彭城密報說,成武皇已經起架回京,您看朱四的兵馬,是不是也該撤離了?」朱二提醒著朱天降,那可是大事。再不把人馬撤走的話,估計就要編制到其他大營裡了。

    「你說的對,咱們那幾千人,一旦打散編制到各個軍中,再想聚集可就難了。通知朱四,在軍中留下二十名千總以上的兄弟,其他人全部撤出京城。從京城向北三十里有一處叫安遠的縣城,在成武皇沒來之前,我會動用權利任命朱四為安遠縣令。把咱們的人全部集中在那裡,讓朱四隨意擴編。縣城裡所有的官員,全部換上咱們的人。叫朱四列出名單,到時候我親自去吏部找攀尚書批奏。」

    朱天降這一次也下了狠心,老是讓成武皇壓著也不是個事。按照前世的記憶,功高震主早晚要完蛋。所以,他要加快建設自己隊伍的步伐。

    京城內依然執行兵營管制,不得隨意走動。靖王親自調派提督府兵馬全城搜捕,連續十日天也沒發現玄明和鄂必隆的影子。靖王無奈之下,只能撤銷了兵營管制。刑部大獄中關押著大批的官員,朱天降的府前天天停滿了車轎,都想托關係讓朱天降高抬貴手。

    對於這些人朱天降當然是閉門不見,雖然他有權利從輕發落,但對那些牆頭草朱天降很是反感。

    朱大官人拿著朱四列好的清單,直接找到吏部尚書攀子剛。看到朱天降要更換一個縣城的官員,攀子剛真是有點哭笑不得。不過,朱天降目前權傾朝野,攀子剛也不敢得罪他。就這樣,在成武皇到來之前,朱四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去了安遠縣城上任。

    京城平定之後的第十三日凌晨,一匹快馬闖入了京城,不大一會兒,正在早朝的官員紛紛在朝門外集結。誰也沒想到成武皇的龍攆已經距離京城不到二十里,從成武皇接到玄樂的奏折,就已經是破城之後的第六天。看樣子成武皇趕的挺急,只用了不滿七天就來到京城。玄樂身穿蟒袍朝服,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城門之外。

    戶部官員清點完人數,百官們忽然發現迎接的官員之中,唯獨沒有朱天降。

    玄樂面帶微笑看著遠處,自他接任監國大臣以來,朱天降從未上過早朝。玄樂看在眼裡氣在心裡,但也不便說什麼。成武皇大清早趕來,正合他的心意。玄樂要讓父皇看看,人家朱天降已經牛的連皇上回京都不迎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