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一百節 洩露藏行 文 / 破壺

    第一百節洩露藏行

    燕山行宮之外,成武皇一行正緩緩向京城方向而來。對於京城今日所發生的情況,成武皇還沒收到消息。到不是粘桿處的暗子沒有及時匯報,因為他們也不清楚皇后與皇妃在安察院裡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不過穆其到發現朱天降用動用了那批暗中人馬,對於這一情況穆其非常擔心。雖然穆其知道朱天降也是被逼無奈才動用暗藏的人,但這樣的舉動,難免不會被其他眼線發覺。

    一場暴風雨被朱天降用強硬的手腕化解,皇后皇妃沒想到朱天降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居然要扒光她們遊街示眾。這種事皇后與鄂貴妃可不敢亂說,就算朱天降大逆不道被處死,她們也會因為辱沒皇家門風被打入冷宮。

    皇后不會說出安察院內發生的事,朱天降倒是找人開始散佈謠言。當然,朱大官人也不會說出羞辱皇后的事,他只是命令那群靠嘴吃飯的地痞無賴,到處宣傳皇后下令搶銀的『豐功偉績』。

    皇后一走,安察院開始清點『被搶』銀兩。清點完畢,安察院一名賬薄主筆小心的呈上一份清單。

    朱天降看了半天,「不對吧,才搶了不到二十萬兩?」

    這位賬薄主筆聽的一哆嗦,「大人,咱們推出來的銀子總共才八十萬兩,這就不少了。」這老哥心說朱大人簡直就是個敗家子,二十萬兩居然還嫌少。

    朱天降撇了撇嘴,「改一下,就說在皇后娘娘的懿旨之下,安察院被百姓哄搶官銀共計四百萬兩。麻痺的,老子總得留點零花錢。」

    那賬管嚇又一哆嗦,好傢伙,這不是明目張膽弄虛作假嗎,安察院是督察天下百官的衙門,我看這大豐朝最大的貪官就是咱們這位安察使大人。賬薄主筆不敢多說,趕緊回去從新造一份被搶清單。

    皇后與鄂貴妃回到皇宮之後,哪能嚥下這口惡氣。在她們看來,今天要不把那臭不要臉的惡賊朱天降弄死,以後就別想在百官之中樹立皇后的權威。

    表面平靜的大豐京城,百姓們不會知道,此時皇宮高牆之內,正發生著一場叔嫂之間的口水大戰。

    皇后自老太后死了之後,第一次行使後宮大權,調動起宮中禁衛軍。在正常情況下除了成武皇,任何人不得調動皇城禁衛軍。即便是在京城之戰那麼危急的關頭,成武皇都沒有動用這支保命的禁衛軍。當時成武皇也給自己留了後路,真要是城門失守,這支禁衛軍還能保護他衝出敵圍保留大豐最後的希望。

    按照祖制,除非皇上不在京中,皇后與監國大臣才有權調動皇城禁衛軍。皇后也是鑽了這個空子,才能動用大豐朝這支神秘軍隊。

    鄂貴妃本想讓玄明領懿旨去抓人,但她也明白玄明的親兵隊都被朱天降打怕了,現調集京郊大營的人,楚雲大人也不會讓他們進城。再說皇上馬上就起駕回京,她們所剩時間不多。皇后與鄂貴妃心裡都清楚,一旦成武皇回到京城,肯定會保下朱天降。皇后與鄂貴妃就算告狀,又不能說出在安察院受辱之事,成武皇沒有理由治朱天降的死罪。

    皇城內兵馬調動,怎能瞞過靖王的眼睛。就算朱一不來通知他,這麼大的事靖王也不會不管不問。

    「皇嫂,臣弟身為監國大臣,有權阻止你動用禁衛軍。」靖王拎著打王鞭,不依不饒的說道。

    皇后恨的要命,以前這位小叔子什麼事都不參與,除了養花就是遛鳥,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勵精圖治了。

    「靖王,朱天降大逆不道頂撞本宮與鄂貴妃,難道要至我皇家顏面不顧嗎?」

    「皇嫂,您到是說說朱天降哪一點值得動用禁衛軍?就算這小子不懂禮數,等皇兄來了處理不行嗎?」

    靖王也有點發怒,他覺得皇后與鄂貴妃根本就是為玄明撐腰,故意在製造麻煩。

    「哼!當著本宮的面毆打東宮侍衛,如果這樣的官員本宮不親自懲治,本宮還有何顏面母儀天下!」皇后氣的臉都有點發青。

    「皇嫂,您的隨行護衛也應該有十幾人吧?」靖王忽然問了一句。

    「不錯,一共十五位隨行侍衛,不到幾息的工夫就被安察院逆賊打傷,簡直是要謀反。」

    靖王撇了撇嘴,「皇嫂,有一事臣弟沒弄明白。東宮侍衛都是萬里挑一的好手,不說以一當百最起碼以一抵十的本事應該有。小小的安察院上下不足三百來人,總不能連朱天降巡司通判賬薄等人一起都上吧。據我所知,安察院目前銀庫堆滿,有二百多官差負責看守銀庫。剩下的官吏閒雜人等不足五十,難道安察院是武林聖地,連燒茶水的都一派掌門?」

    靖王雖然這麼說,但心裡也在奇怪,不明白朱天降這小子弄了一群什麼人。大皇子的親兵隊雖然彪悍,不過基本上沒有修習過功夫不擅長近身格鬥,敗給朱天降到情有可原。東宮侍衛是什麼人靖王心裡跟明鏡似的,幾息功夫就能拿下十五名大內侍衛,這也太他媽強悍了吧。靖王都有心思去問朱天降要幾個人,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皇后被靖王嗆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這種事她還不好辯駁,那樣等於說東宮養了一群草包。不過皇后聽完靖王的話也有點疑惑,當時的場景何止是五十來人,按皇后的目測絕對不低於二百人。況且根據受傷侍衛所言,其中一蒙面人功夫十分了得,他們基本上是敗給那人手中。

    「靖王,不管你怎麼反對,這個兵本宮是發定了。」皇后說完,對著已經集結好的禁衛軍喊道,「左統領,本宮命你馬上出宮,緝拿朱天降。」

    禁衛軍副統領左彪有點為難的看了看靖王,只能硬著頭皮答道,「末將遵旨。」

    左彪的旁邊,還站著一名東宮太監。這名太監的衣袖當中,暗藏這一道皇后懿旨,到了安察院他會宣讀懿旨,命令左彪當場斬殺朱天降。皇后既然動用了禁衛軍,就沒打算讓朱天降活著。

    靖王把眼一瞪,「左彪,本王奉聖令身為監國大臣。本王命你,在皇上回京之前,不得出宮。」

    左彪知道靖王與皇后槓上了,哪邊的話他都得聽,只好答道,「左彪得令!」

    「靖王,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皇嫂。」皇后怒不可赦,恨不得連靖王一口咬死。

    「皇嫂,還請您以天下為重,朱天降所作之事,都是為了我大豐朝。」

    「哼!你少來這套。本宮早就聽說了,你家玉丫頭跟朱天降那逆賊來往密切,你這是故意偏袒他。」

    一提及他家玉兒,靖王被徹底激怒了,打王鞭往地上一敦,「皇嫂,你也別說我,你們去找朱天降的麻煩,不也是為了玄燦和玄明嗎。如果朱天降支持玄燦,我看你能把他捧上天!」

    一邊是皇后與貴妃,一邊是桀驁不羈的王爺,皇宮裡沒人敢管。兩撥人在宮裡吵的不可開交,而安察院卻比他們還熱鬧。

    皇后大敗而歸,跟隨玄明和玄燦的官員再也不敢耽擱,拼了命的往安察院送銀子,唯恐自己落了後被朱天降找麻煩。現在朱大官人的形象,貼到門上就能辟邪,人見人怕,鬼見鬼躲。

    京城百官這一行動起來,朱天降才知道大豐朝為什麼窮的連軍餉都發不起了。根本是國窮官富民不聊生,弄點銀子都讓他媽這群貪官吞了。

    「朱一,到現在收繳了多少?」朱天降看著一車車銀子往後院裡送,他還沒忘記與成武皇的約定。

    「大人,現在已經入庫了兩千三百萬兩,根據外面排的隊伍,三千萬有把握。」朱一興奮的說道。

    朱天降不禁感歎了一聲,「麻痺的,當年和珅一府之財富,就能讓大清朝吃上二十年。如果把大豐朝所有官員抄家一遍,最起碼十年之內不用收納任何稅賦。」

    朱一聽著一愣,「大人,您說的什麼,我怎麼沒聽說過?」

    「哦,很久以前的事了,大豐朝的史冊上沒有記載。」朱天降說著,走出大堂看了看天色,他覺得成武皇這時候也差不多該回來了。

    「朱二,馬上通知楚雲大人,再派一支兵馬保護庫銀,絕對不能有失。夏青,你在家裡主持政務,有些傢伙肯定私藏了不少,咱們回頭還得敲打敲打他們。朱一,備車,隨我去迎駕。」朱天降吩咐了一聲,準備先一步出城『訴苦』,讓皇后莫口難辯。

    京城二皇子玄燦的府邸中,玄燦正端坐在書房,與手下最得力的幾位親信分析著一件意外的喜事。就在一個時辰之前,有人用箭射向玄燦府邸一封奇怪的書信。

    玄燦正為朱天降逼官銀的事發愁,看樣子他的人是頂不住了。皇后連王玉良都保不住,更別說手下那些無親無故的官員。這次如果朱天降大勝,四皇子玄珠的威望馬上就會水漲船高。老太后歸西,按照祖制大喪之後就要立太子。玄燦擔心父皇會因為朱天降的鼎立支持,把儲君之位立給玄珠。

    皇后已經警告過玄燦,在朱天降的問題上,不許他直接出面。玄明的落敗,已經導致不少官員開始望風。皇后不想讓兒子親自面對朱天降,這樣的話不管輸贏,都能保得住玄燦不受牽連。

    就在玄燦一籌莫展之時,這封意外的書信讓他驚喜不已。因為這封書信當中,不但舉報了朱天降私募兵馬,還圈出城內暗藏的幾處地點。

    朱天降沒想到讓朱四率人裝扮百姓哄搶官銀之後,會被鬼醫卓行的人跟蹤。這一次卓行帶著幾名好手親自出馬,終於讓他摸清了朱四等人的集結點。

    卓行大喜過望,他要借助二皇子玄燦之手逼朱天降在京城內謀反。不管誰勝誰敗,對大豐朝來說都是一場浩劫。那樣的話,成武皇再也沒有機會去剿滅國舅爺了。

    卓行知道只要給國舅爺一年的恢復時間,就能再次啟兵揮師南下,重新建立新的王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