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四十七節 威風八面 文 / 破壺

    第四十七節威風八面

    朱天降大軍的到來,一下子讓守城官兵士氣大振。城頭上,所有的人都舉著長槍高聲吶喊著。三皇子輪圓了胳膊,狠狠敲打著戰鼓。

    周延天氣的渾身都哆嗦,眼看著大功告成,怎麼朱天降的大軍忽然殺到。他昨天去的斥候呢,怎麼一個也沒回來向他報告。

    朱天降早已經派出朱一帶著獵殺小組,專門獵殺周延天的斥候。朱天降比任何人都清楚信息的重要性,大軍還有一天路程的時候,朱一已經清除了所有斥候。

    「都給我鎮靜!」周延天嘶聲高喊了一嗓子,「馬維,本帥命你,率領三萬重騎,擊殺朱天降。」周延天面部顫抖了兩下,並不在乎這支雜牌軍。在大豐朝的兵營中,沒有哪只隊伍在開闊地上能比北方大軍強悍。

    幾萬人馬迅速混戰在一起,別看北方大軍勇猛,但朱天降的人多。而且林風穿插在中間,專門找那些將軍擊殺。沒有了帶頭的,北方大營的兵馬立刻亂成一團。

    城門缺口處,李洪與楚雲匯合一起,很快把對方殺出了城外。守城官兵氣勢如虹,戰鬥力馬上變得強悍起來。

    大皇子玄明是兄弟幾個中戰鬥力最強的一位,看到城下大片的廝殺,大皇子跑到成武和靖王跟前。單腿跪地請命,「啟稟父皇,兒臣願率城內兵馬,出城擊殺周延天那老匹夫。」

    成武皇此時一掃剛才的頹廢,豪氣頓生。但要下領命的話,還得是靖王這位主帥。即便他是皇上,在這裡也要聽軍中主帥的。

    「靖王弟,就讓大皇兒去吧。我李家子孫,也要經過血的洗禮才能成才。」

    靖王點了點頭,他明白成武皇的意思,這是要跟朱天降搶功。如果都讓那小子把功勞佔了,確實皇室面子很不好看。

    靖王拔出令旗,「傳我帥令,命大皇子玄明率領城內騎兵大營,出城擊殺叛軍!」

    「玄明得令!」大皇子說完,手持長矛向城下跑去。

    一陣烏牛號角響起,關閉了將近一個月的城門嘎吱吱打開。大皇子玄明跨上戰馬手持長矛向前一指~「殺!」憋了很久的騎兵營,跟著衝出了城門。

    楚雲和李洪互相看了一眼,兩個人也是一舉兵刃,「殺滅叛軍~跟我衝!」城牆下缺口處,呼呼啦啦一群人跟著跑了出去。

    兩軍交鋒就怕沒了士氣,周延天的北方大軍一看兩面受到夾擊,立刻就散了隊形。

    「不許亂~頂住~快給我頂住~!」周延天手裡的令旗再怎麼揮舞,也控制不住大軍了。

    「國舅爺,趕緊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回到北方,依然能重新聚集起隊伍。」周延天的親兵隊長一看大勢已去,苦苦哀求著。

    周延天喊叫了半天,整個人彷彿傻了一樣,手裡的令旗也掉在地上。親兵隊長一看這架勢,二話不說,護著周延天就開始突圍。

    主帥這一跑,大軍立馬散了架,大軍都是人跟旗走。帥旗一動,呼啦一下都跟著撤離。兵敗如山倒,周延天這一跑,將士們再也沒有了作戰的心思。

    朱天降令旗一揮,旁邊大牛扯著脖子高聲喊道,「文將軍,朱大帥命你率領大軍,追殺百里。」

    文汝海看到令旗,長槍一舉,一名旗官打馬奔了過去。帥旗一揮舞,范戎等六支兵馬紛紛集中了過去。

    城門外,此時已經變成歡樂的海洋。生與死就在這一線之間,守城將士們嘶聲高喊著朱天降的名號。不少軍卒開始清理城門外的通道,準備迎接朱天降等人進城。

    朱天降身邊除了他的親兵隊,已經沒其他人了。郭穎穿著男裝,興奮的看著朱天降。這一次,她的朱大官人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陛下還不得封賞他個大元帥當當。

    朱天降看了看身邊的人,發現師父林風沒了蹤跡。估計這老傢伙不喜歡拋投露面,剛才趁亂跑進城會老情人去了。

    「兄弟們,都把頭給我挺起來。看到沒有,站在城牆之上穿金盔甲的,就是當今聖上。站在他老人家身邊的,就是玉兒他跌,咱們的靖王爺。」朱天降指著城頭說道。

    他的親兵隊伍除了朱一等人,幾乎都是大獄中的罪犯,根本就沒見過皇上。大牛伸著脖子激動的直冒汗,能見到皇上那可算是給祖上爭臉了。

    大皇子催馬跑了過來,一抱拳說道,「天降兄,道路已經清理完畢,請大功臣進城吧。」大皇子看著朱天降,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這個傢伙是支持老四的人,從這次的風波來看,老四成了受益最大的皇子。

    「大皇子,怎敢勞您大駕迎接,您先請。」朱天降和氣的說道。

    親兵們一聽這人是大皇子,都是鼻孔衝上,根本就不在乎。因為四皇子在朱大官人面前,跟個受氣的小媳婦似得,這些傢伙都習以為常了。

    大皇子引領著『帥車』來到城下,此時城牆之上,已經站滿了文武百官。

    朱天降走下帥車,對著成武皇抱拳喊道,「臣朱天降救駕來遲,還望師父陛下寬恕。」朱天降身穿戰袍,按照軍規行了一個主帥禮。

    成武皇雙手扶著城垛,微笑的看著朱天降。別看昨晚成武氣的恨不能要殺了他,但是現在,成武皇越看越是喜歡。

    「天降,這次你立了大功,何罪之有。來人,穿朕口諭,黃土鋪路,清水淨街,迎接朱天降進城。」

    成武皇說完,滿朝文武不斷的點頭。向這樣的待遇,恐怕在大豐朝歷史上,朱天降是最年輕的一位。

    朱大官人春風滿面,重新上了帥車,直奔城門而去。所謂的黃土鋪地清水淨街,只不過是一種象徵,並不是真的要弄一車黃土。

    朱天降帥車剛一入城門,就看到老太傅王炳坤站在道路當中擋住了去路。朱天降一看王老太傅面色嚴肅,苦笑了一下,心說不知道這老傢伙又要幹什麼。但自從聽說王太傅敢站在城頭怒斥周延天,朱天降對他印象改變了不少。

    朱天降走下帥車,幾步走到老太傅前面。朱天降剛要說話,就看到王老太傅整理衣衫,雙膝跪地,「朱天降,我王炳坤一向是恩怨分明。這一跪,是為上次之事給你賠罪了!」

    朱天降嚇了一跳,趕緊上前拉住王太傅,「我說主薄大人,您這是要折我的陽壽是不是。除了皇上,沒人能擔當的起您這一跪。」

    朱天降拉起了王太傅,向後退了兩步,雙手抱拳深深的一躬,「學生戰袍在身,不便跪謝。當初之事,還望太傅大人寬宏,不要怪罪學生無禮之處。」

    王太傅手捋鬍須,滿意的看著朱天降,此時在王太傅眼裡,孺子簡直是非常可教也。

    「臭小子,我家玉兒吃苦了沒有。她要是瘦了一兩肉,本王饒不了你。」靖王一身披掛走了過來。

    朱天降看到靖王,不禁一愣。此時的靖王跟他離開京城時候的靖王判若兩人,不但人瘦了一圈,鬍子拉差非常的蒼老。

    「靖王爺,您受苦了。玉兒被我養的白白胖胖,您就放心吧。」朱天降感慨的看著靖王,從發黑的眼圈就能看出來,靖王確實是筋疲力盡了。

    一聽玉兒很好,靖王笑了笑,突然身子一晃,差點沒站住。

    「快,靖王操勞過度,趕緊送往太醫院。」楚雲將軍吩咐親兵抬過王轎,不容分說就把靖王攙扶了進去。

    靖王躺在轎子裡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這小兔崽子,我喊玉兒,他怎麼也跟著喊玉兒?不行,我得問清楚。這小子要敢對玉兒做過什麼,本王抽死他。停轎~快停轎。」

    不管靖王怎麼下令,親兵們這回可不聽他的吩咐了。靖王傷勢一直沒恢復,親兵們是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現在城池已經平安,他們寧可冒著違抗軍令的風險,也要讓靖王趕緊去治療。

    三皇子和二皇子並肩走了過來,二皇子精神抖擻,三皇子卻是滿面疲憊,不過笑容卻是很真誠。

    「天降兄,你為我大豐立此大功,玄燦恭喜了。」二皇子笑著說道。

    三皇子卻是抱了抱拳,「玄樂迎接功臣。」說著,深深的鞠了一躬。

    「呵呵,兩位皇子這麼一客氣,我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走吧,皇帝師父還在前面等著呢。」朱天降說著,也沒上車,直接向前走去。

    成武皇背著雙手,面帶欣慰的微笑看著朱天降。他的身後,衛展滄桑的面孔上,也露出了笑容。

    朱一等人本來還騎在馬上,一看到衛展,四個人慌忙下馬。郭穎一揮手,大牛等人紛紛跟著下馬。

    朱天降緊走了幾步,「皇上師父,學生可是天天都念叨著您老人家,這麼多天我都沒睡過一天安穩覺。」朱大官人一臉的悲傷,恨不能擠出兩滴眼淚出來。

    大牛在後面聽到這話,嘴撇的跟八萬似得,朱大人哪天不睡的跟死豬似得,什麼時候沒安穩過。郭穎抿著嘴,強忍著笑意。朱天降為了練習這表情,可沒少在她面前表演。

    成武皇呵呵一笑,「呵呵,你小子再晚來一天,可就見不到朕了。走!朕乘坐你的帥車回皇宮。」

    朱天降一聽,趕緊攙扶著成武皇上了他的帥車。朱天降剛要下令行車,卻聽著成武皇說道,「天降,你也上來吧。」

    「呃!這可不行,不然老太傅又要參我一本了。不過,我來給皇上師父趕車,這到可以。」

    朱天降可不傻,居功不能自傲,不然可犯了皇室大忌。朱天降親自駕駛著帥車,一路上百姓們擺香案歡呼迎接。成武皇這回可給足了朱天降面子,不過抬頭看到那面豬旗標,成武皇苦笑著搖了搖頭。

    眾人回到皇宮,文汝海追出了百里,直到午後才率領大軍返回京城。成武皇當即下旨,命令文汝海暫代天篷大軍主帥,繼續追擊周延天,且鎮守北部邊關。

    京城平安,百姓們更是一片歡慶。最重要的是,朱天降帶來了大批的糧食。而且,後續的糧草馬上就到,足以解決城內危機。

    鎮南將軍府更是熱鬧非凡,郭老夫人端坐大堂,百官們紛紛來賀。這一次朱天降等於是救了大豐朝,百官們紛紛猜測,成武皇會封賞多大的官給朱天降。

    三天過後,京城基本上安頓了下來。除了老太后的坤後宮,到處是一片喜慶的氣氛。文汝海發回戰報,北方大軍被徹底打散,但周延天和他的親兵卻下落不明。

    成武皇雷厲風行,重新任命了一批都府大臣。並責令各府官員,二十日內進京面聖。沒有了周家阻擾,成武皇重新把權力集中到了朝堂之上。

    皇宮中,衛展和靖王坐在上書房裡,兩個人剛看完成武皇擬好的聖旨。明天早朝,成武皇就要論功行賞。至於最大的功臣朱天降怎麼安排,到讓成武皇為難了。

    「靖王弟,衛展,你們看朕這旨意有什麼不妥?」成武皇看著二人問道。

    衛展默默的沒有說什麼,在這方面,粘桿處從不參與。靖王卻是苦笑了一下,「皇兄,是不是太~刻薄了一點?怎麼說朱天降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您卻封賞了這麼一個職位,就不怕那小子上吊自殺。」

    成武皇皺了皺眉,「靖王弟,他還年輕,如果這時候就大肆封賞,恐怕以後就沒賞可封了。」

    「算了,反正這聖旨是你下,那小子也怪不到我的頭上。」靖王看到衛展不說話,他也不再爭執什麼。

    靖王走出皇宮,暗暗的歎息了一聲。靖王明白成武皇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是害怕再造就另外一個周延天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