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四十五節 最後的衝刺 文 / 破壺

    第四十五節最後的衝刺

    朱天降一聽大牛那粗大的嗓門喊出這番話,恨不能從車上跳下來一巴掌糊死他。無奈之下,朱大官人只能親自走了一遍六大方陣。一邊慰問著將士,一邊嚴令各方陣,不得鬆懈越嚴越好。

    整個大軍邊走邊訓,大牛與何陽被朱天降交給了朱一,讓他往死裡訓。而朱天降自己也沒閒著,繼續在林風的調教下苦練。直到第八天,朱天降和文汝海才算有點滿意。最起碼軍令一下,陣形有點模樣了。不像一開始令旗一揮,亂的跟雞窩似得。兵找不到將,將也看不到自己的兵在哪裡。

    「天降,咱們這行軍速度,是不是太慢了?」文汝海擔心的問道。

    「文叔,就咱們大軍這個樣子,早到了有什麼用。如果讓這些人守城到還可以,但衝鋒陷陣那等於是給人家增加功勞。磨刀不誤砍柴工,只要把兵練好了,晚個幾天沒關係。不然去了以後,一仗下來就能讓周延天的大軍氣勢提起來。他們幾個來回就能把咱們大軍衝垮。到那時候,京城可就一點希望都沒了。」朱天降心情沉重的說道。

    別看朱天降前世不是軍人,但他對軍事訓練知識掌握的可不少。雖說歷史上不少農民起義都很成功,其實那些起義軍經過幾場血拼之後,已經具備了狼性。如果一上來就讓他們面對主力大軍,保管沒有一個能成功的,一仗就能打的他們寒了心。戰爭鍛煉人的膽氣,勝利更是能提升大軍的士氣。所以說,朱天降與周延天的第一戰絕對不能失敗。

    京城內,成武皇下令全城開始節糧。眾文武大臣也開始捐獻出家中餘糧,來維持京城內的安定。

    兵營帥府之內,靖王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一雙眼睛都成了黑色。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現在別說是箭支,就連盾牌都不夠用的了。最近兩天,周延天跟瘋了似得,不斷發起攻擊。城內守兵傷亡非常大,基層指揮軍官更是出現短缺。

    京城內成武皇和靖王焦慮,成外的周延天也不好過。周延天之所以這兩天發瘋的進攻,因為方大同的殘兵都陸續歸來,他才確認了兒子周大忠和方大同死亡的消息。那些殘兵出城後就搶劫民馬,回京的速度到是不慢。四萬精銳加上兒子的死,這對周延天的打擊可不小。不但失去了兒子,更是斷了他的糧草後路。城內缺糧,成外一樣缺糧。

    十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前來圍城,周延天本以為會輕而易舉的拿下京城。就算拿不下,也會逼迫成武皇匆匆而逃。誰知道過了這麼多天,不但沒拿下京城不說,十六萬大軍目前只剩下了不到九萬。

    最令周延天悲傷欲絕的,就是自己兒子周大忠的死。他更不明白從什麼地方冒出一支奇兵,竟然連方大同四萬精銳吃的乾乾淨淨。朱天降這個名字,也讓周延天狠狠的記在了心裡。如果能讓他抓到朱天降,周延天會用最殘酷的刑法折磨死朱天降,來為自己的兒子報仇。

    周延天的大軍缺少糧草,一開始還能堅持住,但到後來,周延天乾脆派兵到附近都城搶糧。這樣一弄,周延天大軍名氣迅速在百姓中變臭。加上那三千歸來的殘兵敗將,不少人居然在軍中散佈朱天降的好話,引起眾多兵營出現了厭戰情緒。

    周延天知道自己絕對不能撤離,他本就打算連老太后都放棄,借這個機會一舉建立周家王朝。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一旦讓成武皇緩過勁來,大豐江山將會變成鐵板一塊,再也別想改朝換代。所以周延天發了狠,拼著大量的傷亡,也要迅速攻破城池。甚至說,四面城門周延天放棄了三面,就是想逼走成武皇。

    只要皇帝一離開,他就可以詔告天下,建立新王朝。下面的都府不明情況,流亡的皇帝說話可沒多大權利。到那時,沒有多少人會為成武賣命。

    皇宮內,成武皇焦急的來回走著,「衛展,朱天降的大軍現在到了什麼地方?怎麼還不見人影?」

    「陛下,臣已經連番催促,但根據天降的回函日期,可能最快也要七天之後。」衛展現在也是一籌莫展。

    「這麼多天,就是騎著一頭牛也能從蜀天府趕來了。難道這個朱天降,他想等城破了再來嗎!衛展,要是這樣的話,即便是朕死了,你也要殺了朱天降。」成武皇終於忍不住憤怒,怒斥起來。

    「陛下,雖然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但文汝海老成持重,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再堅持幾天,或許就會出現奇跡。」衛展不得不替朱天降美言幾句。

    成武皇揉了揉太陽穴,長歎了一聲,「唉~!朕千算萬算,就沒算到周延天會與當雲國私通。如果天信能來,朕根本不用擔心什麼。」

    衛展點了點頭,「郭將軍那邊也有消息,鎮南將士訓練有素,當雲國暫時還攻不進來。不過,郭將軍提醒陛下注意北方。天青國到現在沒有趁虛而入,這一點很令人懷疑。」

    「哼哼!」成武皇苦笑了一下,「朕現在連京城都要不保了,哪還能顧及到北方防禦。」

    兩個人正說著,一名太監走進來報,「陛下,三皇子玄樂求見。」

    「三皇兒來幹什麼?」成武皇奇怪的看了太監一眼。

    自從周延天圍困京城,三個皇子都是閉門不出,防止引火燒身。因為按老太后的意思,逼成武讓位後,就會在三個皇子中間選拔新皇。雖然老太后已經內定了二皇子,但並沒有宣佈。所以說,除了老四玄珠之外,京城內的三個皇子,都是成武皇潛在的對手。

    「宣他進來。」成武皇說著,又恢復到沉穩的狀態。他不想讓任何兒子,看到自己焦慮的樣子。

    三皇子一身素袍走進上書房,「兒臣玄樂,給父皇請安。」

    「免禮,玄樂,你不在宮內讀書,有什麼事情跑到父皇這來?」對於三皇子,成武皇還是比較滿意。

    「父皇,目前京城大難,兒臣不能獨坐宮中享樂,應替父皇分擔憂愁。所以,兒臣請命,披掛上陣以兵卒身份拒敵。」三皇子說的聲音不大,卻讓成武皇心中一震。

    「玄樂,你要披掛上陣?」

    「父皇,兒臣身為李家子孫,寧願放棄皇子身份,也不能看著逆賊辱我門庭。因為牽扯祖母懿旨,兒臣不敢請命兵權,所以願意以軍卒身份上城牆拒敵。」三皇子玄樂冷靜的說完,雙手垂立站在一邊。

    這種時刻皇子要兵權的話,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倒戈一擊,幫著老太后圍困皇宮。所以三皇子以軍卒身份參戰,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成武皇聽著頗為感動,他是和自己的母親對決,並不想讓兒子參與進來。但是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周家不是想扶持新皇,看樣子是準備自己當皇。老三玄樂這個時候能站出來,足以讓成武皇感到欣慰了。

    「玄樂,你不愧是朕的皇兒。好!朕准你參戰。不過,至於是兵是將,去請示你王叔吧。」

    「謝父皇,兒臣定當不辱使命!」三皇子說著,躬身退下。

    衛展也不禁為這三皇子讚歎,這小子選擇的時機非常好,一下子就打動了成武皇的心。如果早了,有兵變的嫌疑。晚了的話,恐怕就有了結果。三皇子這個時候請命,等於是在押寶,他在押自己的父皇能贏。

    靖王看到自己的皇侄參戰,又是欣慰又是擔心。欣慰的是,京城內終於有個皇子肯大膽的站出來。擔心的是,萬一玄樂有什麼意外,那他可擔當不起。

    「三皇侄,你就充當為叔的參軍吧。」靖王沒辦法安排,只能讓三皇子跟著自己。

    「不!王叔,侄兒是來參戰的,不是來保護您的。目前京城危在旦夕,侄兒只要站在城頭,對將士們就是一種激勵。所以說,侄兒必須上城參戰。」三皇子冷靜的說道。

    這些天來,三個皇子別看沒出自己的宮,但消息一點也沒斷。京城目前是個什麼局面,三個皇子都很清楚。

    靖王蒼老的眼神看著玄樂,一拍帥案,「好!不愧是我李家的血脈。三皇侄,王叔讓你站在最高處擊鼓助威,你可敢!」

    「敢!侄兒沒上過沙場,但也不是嚇大的。」

    「好!來人,傳我帥令,任命三皇子玄樂,為城防大軍督軍官,為將士們擊鼓助威!」靖王一狠心,把三皇子派上了城頭。

    靖王自己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他的身體自從重傷之後就沒恢復,眼看著堅持不了幾天。靖王打算最後時刻,自己也上城參戰。寧可戰死,也不能看著大豐的王朝滅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