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正文 第五百二十章 光復瀋陽 文 / 虎籠山人

    阿留申海戰過後,美軍加緊了對日本本土和俄國遠東的轟炸。從美國本土的物資更是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阿留申和堪察加一線。僅十一月上旬的一次輸送,美國政府就組織了五百多條商船的物資,多到倉庫都堆不下。

    隨後,美軍北太平洋戰區和第八艦隊又對千島群島展開了攻擊,並進行了登陸作戰。千島群島跟阿留申群島一樣,也是一條長長的島鏈,而且恰好處在堪察加半島和日本的北海道之間。

    當時千島群島全部都歸日本所有。在遠東戰爭爆發之前,日軍在離堪察加最近的占守島還部署了大量兵力,直到遠東戰爭爆發之後才陸續撤離。

    阿留申海戰之後,日軍也曾試圖重返占守島,但遭到了美軍的猛烈空襲,最後只好放棄。不過日軍還是加強了庫頁島、北海道還有南千島群島的防禦。美軍接下來想要輕鬆佔領這些地方肯定是不可能了。

    在美軍取得大捷的同時,鄭鬍子親自指揮的第二戰區也沒有拖後腿。在將士們的英勇奮戰之下再次取得大捷,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士氣。

    瀋陽今日慶昇平,仰首清天白日明,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

    就在美日海軍激戰阿留申的一個星期之後,第63軍主力91師終於擊潰日本守軍,失陷了11年之久的瀋陽城正式宣告光復!

    「瀋陽光復了,我們不再是亡國奴了!」瀋陽民眾爭相奔走相告,整座城市都沸騰起來。化做節日的海洋。

    「義勇軍萬歲,63軍萬歲!」

    人們高呼著口號,盡情地宣洩著壓抑了十一年的情感。

    事實上,不僅僅是瀋陽或者東北一地。大半個中國都陷入了一片狂歡當中。就連很多淪陷區的民眾也不禁流下熱淚,看到了希望。瀋陽光復了,大連、長春、南京、上海還會遠嗎?

    重慶黃山,委員長官邸。

    「恭喜您。委員長先生!」美國駐華大使高思緊緊握著常凱申的手,臉上露出外交官的職業笑容,親切地說道:「我剛剛接到情報,第63軍已經光復了瀋陽,貴國的第二戰區又取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我一聽說這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便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所以特地前來向您表示祝賀!」

    常凱申臉上的肌肉戰慄了幾下,勉強笑道:「這是中美兩國共同取得的勝利,請代我感謝羅斯福總統和美國人民!」

    兩人親切地交談了幾句,常凱申又設家宴招待了高思大使。宋小妹還親自下廚做了西點。賓主盡歡。其樂融融。席間,兩人還就中美合作的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友好的商洽,高思大使一直呆到傍晚才興盡而歸。

    目送著高思大使的專車離開黃山官邸。常凱申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陰沉起來,用力跺了幾下枴杖。大罵道:「娘西匹,美國人不安好心,可惡,可惡!」

    又長歎一聲道:「唉,鄭鬍子現在有了地盤,背後又有美國人撐腰,從此勢大難制,只怕比g黨還要難對付。可恨,可恨!」

    剛才在席間,常凱申話裡話外多次暗示美國政府的援助應該交給國民政府和軍委會,而不是與第二戰區直接聯繫。可這個高思大使總是裝糊塗,幾次都被他給繞過去了。這讓常凱申感到大為惱怒。

    歷史上常凱申曾以跟日本妥協相要挾,阻擊美國對延安方面提供援助。可現在已經不是42年初那一會兒了,美軍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打敗日本人,對常凱申便不再遷就。

    常凱申越想越氣,不禁破口大罵,先罵鄭鬍子擅自用兵,目無領袖,是可恥的軍閥!又罵美國人明為盟友,卻在暗中支持鄭鬍子和其他軍頭,其心可誅!再罵**將領不爭氣,屢戰屢敗,讓國府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還罵日軍欺軟怕硬……

    只可惜委員長這些話算是白費了口水,作為當事人的鄭鬍子是一句也沒聽到。由於第97軍和第63軍進展神速,不僅讓日本人措手不及,也大大出乎了第二戰區的預計,讓鄭鬍子等人差點兒忙死。

    按鄭衛國和戰區總參之前的分析,42年能打通遼西走廊就不錯了。而且東北的冬季異常寒冷,鄭衛國非常擔心大部隊去了之後籌集不到足夠的御寒物資和糧食。

    他原本打算讓第97軍在錦州最多到黑山、大虎山一線固守,再派第63軍向東北腹地滲透,然後盡力支撐到43年春再組織第二輪攻勢。

    可沒想到日軍在東北的統治看似穩固,實際上早已經坐在火山口了。由於日軍四線開戰(對華、對美、對英、對蘇),物資緊張,兵源枯竭,現在又失去了華北的物資供應,戰爭的成本幾乎全部壓在了東北民眾身上。

    面對日本佔領軍的殘酷壓搾,東北人民早就苦不堪言。而且不光是普通民眾,就連偽滿軍官兵中間也在暗暗醞釀著起義、反正的浪潮。

    日軍侵入東北之初的那一批偽滿軍主要以「省防旅」為主,在東北軍內部也只能算三流部隊,戰鬥力極差,而且動輒嘩變。

    直到1938年以後,日本在東北的統治基本穩固。日本人便操縱偽滿洲國政府頒布《國兵法》,實行徵兵制,規定未滿境內的成年男子都要服3年兵役,並將流氓地痞逐出軍隊,以此提高士兵素質。

    1939年,又在「新京」(即長春)設立軍官學校,培養高素質的軍官。之後還陸續增編了工兵、航空兵、輜重兵、高射炮兵等技術兵種。經過這一番整訓,偽滿軍的實力大幅度提升。

    不過這些以「良民」為基礎的部隊對日本人有著天然的仇恨,經常爆發起義、反正、刺殺日本軍官等行動。讓日本人大為惱火。

    由於中國人的抵抗過於強烈,日本始終難以對中國人組成的部隊放心。因此在偽滿軍中大量編入日本軍官和朝鮮軍人來監視中國人。同時還大大增加了少數民族軍人的比例,如興安警備軍,就完全是由蒙古族組成的。但這種方法非但沒有增強偽滿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而進一步激發了軍中內部矛盾,使得偽滿軍更加「不可靠」。

    第97軍剛到黑山、大虎山一線,便有大量偽滿軍在陣前起義,徹底打亂了日軍之前的防禦部署。迫使日軍全部龜縮到了瀋陽城內。

    總參謀部很快找到了戰機,命令第97軍主力繞過瀋陽,繼續向北攻擊。當時日本在東北腹地空虛得很。

    李良榮立即親率第34師為先導,抄小路晝夜兼程,撲向瀋陽北面的四平。四平雖然是東北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卻只有偽滿興安軍一部和日軍鐵道守備隊以及臨時組織起來的日本僑民(包括棒子)。

    一番激戰下來,偽滿軍再次在陣前嘩變,日軍大部被殲,其餘全部成了俘虜。目前正在第34師的集中看壓下充當苦力。在四平一線修築工事。

    與此同時。後面趕到的第63軍也向瀋陽城發起了猛攻。瀋陽雖然有近萬日軍駐守。還有大量日韓僑民。可這些人和部隊都是承平日久,根本不懂打仗。

    歷史上的通化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佔盡優勢的數萬日軍和武裝僑民連八路區區千餘留守部隊都束手無策。更不用說第63軍這種級數的精銳了。

    而且瀋陽市內的中國居民也自發地組織起來,協助第63軍作戰。這些人熟門熟路。帶著第63軍不斷穿插,很快便將日軍陣地切割得支離破碎。最後僅僅用了三天時間,瀋陽的日軍殘部便宣告投降!

    周參謀長快步走了進來,笑道:「喲,總司令還在研究呢!」

    鄭衛國將放大鏡擱在一旁,活動了一下關節,問道:「第七集團軍現在到了哪裡?」

    周參謀長答道:「哦,請總司令放心,鄂友三的騎兵已經出了山海關,第七集團軍主力也到了灤縣。」

    鄭衛國鬆了一口氣,點頭道:「這就好!」

    第97軍和63軍取得的大捷固然是大快人心,可是由於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太充分,使得眼前的勝利並不保險。

    俗話說的好,步子大了就容易扯到蛋!現在進入東北的才兩個軍,如果關東軍主力全力反撲的話,肯定是守不住的。如果增派部隊,後勤供應又要出問題。打不贏,又守不住,那就只能撤了。

    可是好不容易才趁亂拿下了瀋陽和四平,總不能又拱手讓出吧?這些地區剛剛光復,要是第二戰區不戰而退,老百姓肯定會大所失望。這是鄭衛國極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儘管有多種選擇,可實際上擺在第二戰區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全力守住四平一線。

    為此,第二戰區在全部管轄區域內緊急動員:

    第一,將已經進入東北的第97軍和第63軍分別擴編成第一、第二集團軍,各自以四平和瀋陽為中心發展,並迅速擴充;

    第二,命令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立即結束休整,趕赴關外增援。當時,第七集團軍從包頭一路殺來,陸續殲滅了騎兵第4旅團和**混成第2旅團,自身傷亡也比較大。鄭衛國便讓第七集團軍將傷員和病號留下,然後直接從第40軍和第53軍中成建制抽調部隊補充缺額。

    這一招就是陳誠「土木系」高速擴充的法寶,稱之為「全面交流」。

    第三,在第二戰區司令部下面專門組建一個「運輸部」,全權負責對關外部隊的後勤供應;

    第四,向美軍北太平洋戰區求援,請求他們支援一批物資,並派轟炸機對回援的關東軍主力狂轟亂炸,使其無法快速反撲。

    與此同時,八路軍方面也支援了一百多個「幹部工作團」。這一批人有兩個作用,一是在光復地區接收和承擔行政工作,組織當地群眾支援抗戰;二是潛入淪陷區組織暴動,牽制和分散日軍的兵力。

    正忙得團團轉,美國北太洋戰區司令部突然發來密電,表示將有兩位特使正在趕來的途中,請求第二戰區接應。

    鄭衛國奇道:「會是誰呢?」

    周參謀長笑道:「來了不就知道了?我猜他們多半是為了商談今後兩個戰區的合作事宜。不過選在這個時候來,只怕來者不善。」

    鄭衛國點了點頭,就算是合作也有主次之分,看來等下又少不得一番唇槍舌戰了!

    ps:

    非常感謝屢戰的月票,今天仍然是雙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