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華北混戰 文 / 虎籠山人

    圍場,第二戰區臨時指揮部內的發報機滴滴答答響個不停,一道道命令正從此地以電波的形式飛向華北各地。

    鄭衛國以戰區司令長官的名義宣佈了此次會戰的戰略——對華北日軍分割包圍,若敵軍脫離控制區(不管是要逃跑,還是要進攻)則堅決消滅之,否則暫不攻打,以地方部隊長期圍困。同時集中戰區全部主力北上,與關東軍展開決戰!

    根據美方提供的國際戰情通報,德國第2裝甲集團軍與日軍第2師團會師在即。蘇聯西伯利亞方面軍和中亞方面軍雖然進行了極為頑強地抵抗,但是寡不敵眾,失敗是遲早的事情。

    不難想像,一旦德日完成在西伯利亞的會師,關東軍主力肯定會大舉返回東北,到時候鄭鬍子再想反擊東北可就沒有現在這麼容易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聯合艦隊已經北上,並多次與美軍第五艦隊和第八艦隊交手,眼下雙方都試探得差不多了,決戰在即。美軍希望鄭鬍子能盡快進入東北,打亂日軍的部署。為此,美軍承諾提供全部所需油料——用b24直接給鄭鬍子空運過去!

    「命令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立即率所部主力東進,其作戰目標,其一務必攻克包頭;其二壓制大同之敵第26師團;其三向東壓迫敵騎兵第四旅團、駐蒙軍司令部和**混成第二旅團。需盡快完成任務,並與我戰區主力匯合!」

    「命令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於學忠立即率所部主力北上,切斷華北方面軍直轄部隊(河北)與敵第十二軍(山東)之間的聯繫。然後全力北上,與我戰區主力匯合。」

    「命令晉南之第五集團軍立即結束休整,由總司令郭寄嶠親率主力北上,協助晉綏軍區徹底切斷大同日軍與太原日軍的聯繫。完成任務後立即東進。與我戰區主力匯合。」

    一道道命令迅速發出去了。

    現在第二戰區除了鄭鬍子的直轄部隊(第49軍、53軍、63軍、97軍、裝甲騎兵師、新編騎兵第三師、騎兵第四師)以外,還有五大「旁系武裝」。

    包括:

    代表老東北軍系統的第三集團軍(這個番號本來是韓復矩的),總司令於學忠。不過於學忠個人沒什麼野心,部隊也被鄭鬍子和八路滲透得厲害,算不上一個山頭。

    代表中央軍旁系出身的第五集團軍,總司令郭寄嶠。郭在軍事或許稱得上天才。政治上就一般般了,而且部隊同樣遭到滲透。可憐委員長幾次試圖奪回部隊的控制權,都以慘敗告終。

    代表晉綏軍系統的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

    十二月事變搞掉閻老西兒之後,晉綏軍的遺產就被山西新軍和傅作義瓜分。山西新軍拿到了晉西南的地盤和大量裝備,傅作義則得到了大量番號和實打實的部隊。

    隨後,傅作義所部從第八戰區劃到了第二戰區任副總司令,並兼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一職,下轄第19軍(軍長楚溪春)、第35軍(軍長董其武)、第61軍(軍長陳長捷)、騎兵第一師(師長趙承綬)以及炮兵、裝甲兵、輜重兵、衛生兵等各一部。

    這股力量是第二戰區唯一不受「剛性」控制的部隊,因為他們有地盤、有實力、有好長官、有紐帶(山西老鄉)。上下關係全靠鄭鬍子與傅長官的個人交情和民族大義。

    不過大義這個東西很微妙,不一定靠得住,交情就更靠不住了。特別是隨著傅系力量的極速壯大和抗聯、馬占山的先後調出,漸漸有些失控。

    代表延安的第十八集團軍,這個不說大家也知道,雖然是自家人。卻受延安直接指揮。

    代表西北軍的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馬法武、副總司令高樹勳。本來是第二十四和三十九兩個集團軍,硬生生被鄭鬍子揉在了一起,但具體戰鬥時卻是分開使用。一方面西北軍的戰鬥力極強,是鄭鬍子所急需的,但同時他又不希望這支部隊形成晉綏軍那樣的山頭。

    很快,各大「山頭」紛紛回電了。

    「報告,傅作義長官回電!」

    「念!」

    「呃,電文有些長,司令員您還是自己看吧!」

    「那就撿緊要的說!」

    解沛然無奈。只好將電文通讀了一遍。其實電文也不長,只是傅長官在電文中明確表示反對將其主力調出綏遠,認為輕敵冒進是兵家大忌,最好先光復包頭,再逐次向東、向南推進。光復綏東、綏南、察哈爾、晉北大同,然後集中兵力攻取太原。

    傅長官認為這樣可以使戰區形成一個穩固的後方,特別是太原盆地拿下之後,就不用為軍糧和兵源的事情發愁了。而且他麾下的三晉將士都想著光復家鄉,不願意去東北。

    然後還列舉了一大堆理由,總之就是一句話,他想去搶佔山西,不想跟鄭鬍子去東北玩了。

    「回電,告訴傅宜生,第一,第七集團軍主力必須東進,這是命令!如果他不願執行,可以申請退出第二戰區序列!」

    「第二,光復山西必須服從第二戰區的統一部署,不是誰想去就去!」

    「第三,將士們光復家鄉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成為抗命的理由!如果都只想著光復自己的家鄉,那我呆在河北幹什麼?第五集團軍呆在山西幹什麼?」

    ……

    「好了,就這樣給傅宜生發過去!」鄭鬍子逐條批駁之後,便讓副官處長解沛然回電。

    解沛然聽得冷汗直冒,忙勸道:「總司令,這個內容是不是太強硬了些?」

    鄭衛國冷哼一聲。說:「還能怎麼辦?要是按他們的路子來,要不了多久第七集團軍就得跟晉綏軍區和山西新軍打起來!」

    解沛然一想也是,真要這樣,那不管誰輸誰贏。鄭鬍子好不容易弄成的華北軍政一體化立馬就得分裂。到時候別說反攻東北,華北說不定也得搭進去。

    「那總司令,語氣是不是和緩一些?」

    「不用!這又不請客吃飯,犯得著說那麼多客套話嗎?就這樣給我發出去!」

    ……

    很快,剛剛率部抵達包頭城下的傅長官就看到電報了,不過氣得當場拍了桌子。並立即召集眾將領議事。

    第61軍軍長陳長捷怒道:「這個鄭鬍子欺人太甚!副總司令,我看咱們別理他那一套,先打下包頭,再分頭攻佔歸綏和大同!大不了一拍兩散,咱們有委員長撐腰,怕他作甚?」

    第35軍軍長董其武則低頭不語,他這個人很重感情,講義氣。前幾年他們窩在綏西五原一帶,缺吃少穿,沒槍沒彈。是鄭鬍子幫他們一點一點兒恢復元氣的,他覺得現在把人家一腳踢開有些忘恩負義。

    可是傅作義也對他有知遇之恩,讓他反對傅長官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乾脆裝聾作啞。

    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19軍軍長楚溪春是傅作義的同學,也是晉綏軍大將中除了傅作義以外最能打的一個。歷史上他曾奉命鎮守太原,讓解放軍吃了大虧。不過他這個人經歷得事情一多。也變得有些滑頭,因此吭吭哧哧說了一大堆,卻都是一些沒有營養的話。

    傅作義無奈,只好又看向其他將領。

    參謀長魯英麟見傅長官看了過來,忙擺手道:「副總司令,額,這個,額還要再想一想!」

    這魯英麟也是晉綏軍中一號人物,外號魯蘑菇,也是傅作義的保定同學。而且還是結拜兄弟。

    他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磨蹭,連人家成親送什麼禮都得琢磨好幾天。當然,對於參謀長這個職務來說,愛琢磨那是優點。歷史上傅作義能縱橫綏西,魯蘑菇功不可沒。不過他這個人決斷能力有問題。獨當一面就不行了,後來在解放戰爭中因錯失戰機而兵敗自殺。

    除了這四員大將,其他將領有要求**門戶的,比如孫蘭峰、郭景雲等人,但大部分人都不吭聲。傅作義這個人軍事上確實厲害,但只要一涉及到政治,腦袋就不夠用了。

    這也是鄭鬍子敢放「勝負手」的原因,在他看來,傅作義多半會退讓。如果真的野心膨脹,那提早清理也是好事。

    不出所料,傅作義見麾下的將領們意見不統一,那點兒野心立馬就動搖起來。猶豫了一天,傅長官終於決定還是顧全大局,但他同時向鄭衛國提出了一個要求——讓董其武率第35軍在綏遠看家。

    鄭鬍子在肚裡好笑,你主力都離開巢穴了,留一個軍有什麼用?於是二話不說就批准了,並命令第35軍掃清大同外圍,對大同實施嚴密封鎖政策——人員、物資均許出不許進!

    好不容易擺平這個大山頭,山東的林師長又給鄭鬍子出難題了。作為八路軍第一大將,林師長這些年就看見鄭鬍子攻城掠地,愣是從一個小小的保安團長爬上了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要是一點兒不眼紅是假的,可林師長也有他自己的驕傲,那就是他一手帶出來的第115師——現在已經發展成七個師,並且初步完成正規化了。

    不過這七個師還缺乏在大規模戰役中的經驗,101這個人,熟悉他的都知道,最是推崇一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不說一定要十分把握,沒有八分勝算他是絕對不會動手的。

    可這樣拖下去他也不甘心,憑啥你鄭鬍子都快反攻東北了,我還得貓在山東啊?於是左思右想,決定放下面子,向鄭鬍子「借兵」!

    說白了,就是看上於學忠的第三集團軍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第三集團軍已經發展成下轄三個軍(51、57、67),擁有大量技術兵種的龐大部隊。第115師之所以能成發展得這麼快,與第三集團軍吸引了日軍第十二軍絕大部分注意力也有關係。

    而且第115師和第三集團軍平時合作得也很愉快。相互之間互派幹部,互相交流,林師長心想咱們還分什麼彼此呀,乾脆合成一股得了!

    「沛然。你怎麼看?」鄭鬍子也顯得有些猶豫。一個集團軍倒沒什麼,就怕其他老總也跟著學,那他的部隊可不夠分的。而且他現在事實上也是一個大山頭的頭頭,有些事情不能不給手下的弟兄們考慮。

    除瞭解沛然,身邊也沒有能幫忙出主意的人。

    解沛然想了一下,說:「總司令。依我看山東位置重要,這個時候把第三集團軍調走確實不妥當。萬一他們一走,日軍或者湯恩伯派部隊來搶地盤怎麼辦?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抽調了近六個集團軍了,後勤壓力極大,冀熱遼地形複雜,部隊事實上也擺不開。」

    鄭衛國沉吟片刻,點頭說:「那你的意思是就把第三集團軍劃歸山東軍區?」

    解沛然搖頭說:「那也不好,第三集團軍是野戰部隊,跟山東軍區平級,這調過去人事怎麼安排?而且厚此薄彼。其它軍區只怕也有意見!」

    鄭衛國為難道:「就是這個理兒啊,那你說咋辦才好?」

    解沛然笑道:「林師長不是要借兵嗎?咱們可以答應,不過要定下一個期限,期限一到第三集團軍必須歸建!而且咱們也不能白借,得讓後勤部定一個價,借多少天。給多少糧食和棉花!」

    鄭衛國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唔唔,這個方案最好!」

    ……

    林師長接到電報一看,不禁埋怨道:「嘿,這個鄭鬍子,官越當越大,人卻越來越扣!兄弟部隊打個配合也要糧食?真是,虧我去年還給了他一個中隊的坦克呢!」

    那一個中隊的坦克也挺有意思的。有一次日軍掃蕩山東根據地,八路軍邊打邊撤,然後在一個村莊裡設伏。

    日軍仗著有坦克隨行。根本不把土八路放在眼裡,一頭就紮了進來。山東八路軍也沒有反坦克作戰的經驗,逼急了只好放火。沒想到竟然歪打正著,全殲了這個坦克中隊。而且車輛沒有一絲損壞。

    原來,山東自古多響馬。各村各寨都修有圍牆,各家各戶還有院牆。坦克一進村,就只能在高牆之間的狹窄街道前進,等於是進了一個狹谷地形。

    八路軍在街道兩頭一放火,頓時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氣體,而且限於地形,這些氣體根本無處擴散,全部堆積在這個街道上。二氧化碳在低濃度時是無毒的,但累積到一定濃度立馬變得要人命!

    日軍開始沒放在心上,等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吸入大量有毒氣體的坦克乘員們很快失去知覺,就連掀開頂蓋逃生的力氣都沒有了,最後活活憋死。

    (註:歷史上真實發生過,也是在山東,不過當時八路軍實力弱小,也不懂得駕駛坦克和破壞,又讓日軍囫圇搶回去了)

    林師長當時大喜,可是他沒有合格的坦克乘員(不光是要會開),也沒有那麼多汽油,便故作大方地給鄭鬍子,讓裝甲騎兵師師長廖耀湘同學高興了好幾天。

    羅政委勸道:「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難處!反正這點兒糧食和棉花對我們來說也不算什麼,能換近二十萬大軍助我作戰,值!我們還是趕緊考慮一下,接下來這仗該怎麼打吧!」

    一聽打仗,林師長頓時來了精神,忙把師部幾名將領全叫了過來,又從桌子下面扯出來一張地圖,把自己的分析和意見說了一下。

    當時駐守山東的是日本第十二軍,司令部設在濟南,其主力分別駐守徐州(第21師團)和兗州(第32師團),此外青島有一個**混成第5旅團,泰安有第59師團,臨沂有第63師團。不過後面兩個師團是從**混成旅團擴編而成,實力有限。

    「只要把第21師團或者第32師團任意敲掉一個,就等於砍掉了小鬼子一條胳膊,以後山東的局勢就將大為改觀!所以咱們的攻擊重點,就要放在這兩個師團身上!」

    參謀處長王秉璋質疑道:「可是徐州和兗州城牆高大。工事堅固,只怕不好打!而且鄭司令堅決反對在現階段進行大規模攻堅作戰,認為損失大,耗時長。給平民百姓帶來的傷害太大。我擔心這個計劃在戰區通不過啊!」

    林師長笑道:「誰說消滅這兩個師團一定要攻堅?我要打的是這裡!」說著沖濟南的位置戳了戳!

    眾人恍然大悟,還是老辦法,圍點打援!

    隨後不久,北中國一下子爆發三場大規模戰役。

    第一場是第97軍、63軍沿著遼西走廊如入無人之境,連下十餘城,然後在錦州與日軍第25師團殘部展開了決戰。日軍雖然頑強。但也難逃全軍覆滅的噩運。錦州隨後光復,東北的大門徹底敞開。

    目前,第63軍的先鋒部隊已經抵達黑山、大虎山,兵鋒直逼瀋陽!

    第二場則是山東軍區和第三集團軍聯手唱的好戲。林師長派麾下驍將楊得志突襲濟南,幾度攻破城門,嚇得第十二軍司令官飯田貞固中將慌忙調泰安的第59師團增援。

    這個第59師團是由**混成第10旅團擴編而成的,兵源雖然擴充到一萬二千人,但技術裝備和部隊並沒有增加,戰鬥力當然比不上真正的師團。

    結果第59師團剛過泰山山區,就被山東軍區兩個師頭尾夾住。一番激戰下來。雖然僥倖突圍而出,但是損失慘重,只能選擇固守泰安城區。

    飯田貞固沒有辦法,只好又調兗州的第32師團趕來增援,並命令徐州的第21師團收縮防區,調其主力增援山東腹地。又命令青島的**混成第5旅團和臨沂的第63師團也向濟南靠攏。這一下。等於是第十二軍全線動員了。

    就在這時,第三集團軍終於亮劍了,以三個軍的主力突然對行進中的第32師團展開「向心合圍」,分割包圍在寧陽一線。八路軍則分散牽制其它各路日軍,使其無法及時增援。

    激戰將近三周,第32師團終於全軍覆滅,敵第12軍也被全線收縮,龜縮在兩點一線,即濟南和青島兩個點,以及膠濟公路一線。第115師終於掌握了夢寐以求的戰略主動權。

    當然。規模最大的還是發生熱河草原的大會戰。

    日軍第35師團主力和華北方面軍直轄炮兵部隊,會同偽治安軍主力共三萬餘人出薊縣、興隆,直逼承德。

    鄭衛國親自指揮第40軍、新編騎兵第三師和白鳳翔部迎戰,並且得到了美國陸軍第16航空隊的空中支援。

    不過日軍也不是吃素的,岡部直三郎派來的方面軍直轄部隊。後勤補給相對良好,士氣也比較高昂。

    兩軍激戰正酣,偽治安軍各團(都是鄭鬍子以前安插進去的,還記得清河陸軍學校麼)突然嘩變,殺死了前來督的日軍將領和「顧問」,並引領第二戰區大軍殺向日軍縱深。

    日軍終於崩潰,在逃回北京的途中又被聞訊趕來的裝甲騎兵師伏擊,最後在通州八里橋外全軍覆滅。

    另一路,駐張家口的**混成第二旅團則被李守信的偽蒙軍死死拖住,隨後不久,二戰區新五軍及時趕到,並迅速投入到了戰鬥。日軍寡不敵眾,最後慘敗。張家口隨後也被騎四師和新五軍一部襲占。

    然而,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終於有壞消息傳來了——德日兩國的軍隊於42年10月7日在秋明會師。據可靠消息稱,兩國約定將以烏拉爾為界,正式瓜分蘇聯。

    此時,鄭鬍子已經返回永清。周參謀長憂心忡忡地說:「聽說日軍從德國人手裡弄到大量新式武器,其中就包括德制雲爆彈!」

    鄭衛國一聽,心裡也有些發毛,聽說德國在雲爆劑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威力驚人,連毛子都被炸趴下了。尼馬,那挨一下可不是開玩笑的!

    ps:

    六千字大章,今天更得夠早吧,呵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