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 文 / 虎籠山人

    日軍此次增兵非常突然,讓整個華北的敵後武裝都有些措手不及。畢竟武漢會戰正到了關鍵時刻,誰也沒有想到日本竟然在這種時候還有餘力在增援華北,而且一來就是好幾個師團的大部隊。

    就在情報傳來的前幾天,八路軍方面甚至還打算由冀東繼續向北進攻,打響收復東北的第一槍!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而是切切實實地在做這方面的準備。八路軍總部已經將120師從晉西北抽調了出來,又命令正在向山東挺進的115師就地休整,等候命令。一旦時機成熟,就要將這兩支主力盡數派往東北。

    為什麼敢制定這樣逆天的計劃呢?因為63軍佔領唐山之後,冀東的日偽軍意識到縣城也不安全,嚇得紛紛逃走。結果沒過幾天整個冀東地區便宣告光復,通往東北的大門已經徹底敞開了!

    在這種情況下,八路軍的野心就大了起來,畢竟東北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策源地之一。只要拿下東北,敵後勢力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蘇聯通過gc國際要求延安方面派兵進入東北牽扯日軍,以輕減遠東蘇軍的防禦壓力,並承諾只要他們一到東北便就地發放10個師的裝備。

    前段時間日軍和蘇軍在圖們江口附近的張鼓峰發生了衝突。蘇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過程卻讓斯大林大為震驚。當時蘇軍出動一個軍(第39軍)三萬餘人,一百多門炮,兩百多輛坦克。輔以每天百餘架次的飛機狂轟亂炸。而日軍僅第19師團(缺一個聯隊)7000餘人,37門火炮,沒有任何坦克和飛機。

    按理說蘇軍佔據著絕對優勢,但結果卻是蘇軍傷亡4000多人。被擊毀坦克96輛、火炮16門,被擊落飛機3架。日軍僅傷亡1440人,其中死亡526人,只有蘇軍的三分之一。

    內部數據一公開。舉座皆驚。三倍的兵力和武器對比,結果卻是恰恰相反,這確實令人震駭。斯大林感到後果嚴重,不得不停止了遠東地區的肅托運動(東歐地區一直進行到41年),並將遠東方面軍司令布留赫爾元帥撤職收監,後以「日本間諜」的罪名拷打致死。順便說一句,布留赫爾有個中國名字叫加侖,曾經擔任黃埔軍校首席顧問、國民政府最高軍事顧問。可憐常公多年後還在打聽這位好基友,聽聞噩耗後半天沒回過神來。

    雖然抓了布留赫爾當替罪羊。但是斯大林還是為日軍的戰鬥力深感不安。加上當時也搞不清日本會不會「北進」。於是就想讓「中國同志」到東北來替他頂缸。

    歷史上這個事情也發生過,但太祖認為不靠譜,就用拖延戰術糊弄過去了。現在情況卻有所不同。不僅有冀東二十餘縣做後方,還多出整整一個集團軍的部隊。別說王明那些人。就連太祖都有些動心。

    不過鄭鬍子卻不這麼看,作為一個穿越者誰不知道日軍在東北囤積了大量的兵力?雖說這些師團都被蘇聯牽制在邊境,但你把手指頭伸進它嘴裡,還會不咬人嗎?至於老毛子就更靠不住了,萬一到時候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斯大林又反悔了呢?

    為此,120師的賀師長和晉察冀的聶司令員還專程趕到冀中,試圖打消鄭鬍子的顧慮。他們的計劃是讓第四十一集團軍派出一個主力軍配合120師打進偽滿洲國,然後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追加部隊。說白了就是想去「闖關東」,但又擔心實力不濟,所以想把鄭鬍子的人馬也拉過去。有財一起發,有難也一起扛。

    程政委很快就被兩位老總給忽悠過去了,激動地說:「什麼?打偽滿洲國!這麼快就要在東北開闢新根據地了?」

    賀師長叨著煙斗笑道:「是哩,這回非鑽進小鬼子的肚子裡面,將它的狼心狗肺攪個稀扒亂!」說著狠狠地一揮手。

    鄭衛國卻只是笑笑,始終沒表態。

    「怎麼樣老鄭?」聶司令員蠱惑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你不是一直想打回東北老家嗎?現在機會就擺在你面前還猶豫什麼?」

    鄭衛國搖頭說:「時機不對,再說抗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消滅敵人。像去東北就是一錘子買賣,我不能冒這樣的險。」

    聶司令員說:「有蘇聯和抗聯接應,怎麼能說是冒險呢?」

    賀師長也插嘴道:「蘇聯同志已經答應了,去多少人給多少裝備!」

    鄭衛國問道:「你們跟抗聯的同志聯繫上了?」

    聶司令員沒好意思說假話,只好含糊其辭地說:「暫時還沒有取得直接聯繫,不過我們在長春和哈爾濱有同志潛伏。」

    鄭衛國說:「那就是沒聯繫上囉?我的情報人員報告說東北抗聯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好,大部隊無法活動,居民區不敢逗留,只能分散在深山老嶺中打游擊。自顧不暇,怎麼接應我們?至於蘇聯,說實話我們不能完全信任他們。」

    聶司令員疑惑道:「老鄭,你對蘇聯同志有成見?」

    鄭衛國也沒隱瞞,笑道:「東北人沒幾個喜歡老毛子,但我說的不是這個。而是蘇聯畢竟是一個國家,首先要從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其次才會考慮要不要支援我們。萬一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日蘇單獨媾和,那我們在東北怎麼辦?」

    賀師長不以為然,反對說:「這怎麼可能呢?日本可是法西斯國家!」

    鄭衛國解釋說:「國與國之間首先考慮地是利益,比如德國也是法西斯國家,他們和蘇聯卻是最惠國關係。」

    聶司令員和賀師長一聽,相顧無語。

    賀師長賭氣道:「老鄭。你是不是怕死不敢去?行,你不去我去!看我這個湖南人怎麼幫你們收復東北。」

    鄭衛國也不生氣,笑道:「行啊,到時候糧秣補給包在我身上!」

    賀師長是打蛇隨棍上。忙道:「好,這可是你說的,到時候不許反悔!」又趁機要求道:「再借我一個野戰炮團!」

    眾人哄笑道:「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賀師長漲紅臉了,嚷嚷道:「打短工的麥客也有工錢呢。我出動一個師去光復東北,不能要點兒好處嗎?」

    鄭衛國笑道:「抱歉,炮兵還沒訓練好!」

    賀師長不滿地說:「我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小氣呢,還像個東北老爺們不?我不白借,回頭還你一個炮兵師!」

    鄭衛國無奈道:「賀老總,我不是捨不得,更不是怕死!你也清楚野戰炮團的厲害,那你知道關東軍有多少炮兵聯隊,多少個步兵聯隊嗎?」

    沒想到賀師長確實下過一番功夫。扳著指頭說:「你別被關東軍的名頭嚇倒了。我們做過調查。關東軍眼下在東北有八個師團。一個**混成旅團,3個**守備隊。看起來部隊很多,但要防守東三省這麼大的面積。還要防備蘇聯,根本支應不過來。我覺得只要進入遼河平原就有機會。」

    鄭衛國想了一下。明明知道這種搞法很危險,但還是忍不住有些動心。38年的時候東北地區年產生鐵數百萬噸,占日本進口的80%以上;年產煤炭5000多萬噸,占日本進口的85%以上;年產石油(撫順的頁岩油)20餘萬噸,接近日本自產石油的一半。此外還要向日本輸出大米、大豆等大批農產品,僅大豆三品(大豆、豆餅、豆油)平均每年就要輸出1000多萬噸。可以說沒有東北,日本工業就要陷入停頓,軍隊甚至國內居民就要餓肚子。

    除了這些初級產品以外,瀋陽兵工廠每年還在為日軍生產大批的武器。918事變之後偽滿政府追加投資2000萬元,大肆擴張工廠,全盛時期有職員1200餘人,工人30000餘人,每個月僅生產的步槍就足以裝備兩個主力步兵聯隊。到戰爭後期,軍火產量更是佔到日本的70%以上。如果把這些都摧毀的話……鄭衛國摸了摸剛剃好光溜溜的下巴,不禁有些期待。

    「好吧,我先派人打聽打聽,有搞頭的話咱兒就去東北搞一票,沒搞頭我就不奉陪了。」鄭衛國決定讓馮錕打探一下,看有沒有機會趁混水摸魚,如果能像偷襲太原那樣混進去的話就太爽了。如果能徹底摧毀日本在東北的工業基地,就是拼掉一個軍也值。

    聶司令員突然聽出一點兒味道來,驚喜地問道:「老鄭,你在東北有眼線?那能不能派聯絡員進入偽滿?」

    鄭衛國點點頭說:「嗯,剛打開一條路子,好不好使還不知道。」

    聶司令員忙道:「那能不能幫忙跟抗聯聯繫?」

    鄭衛國笑道:「已經派人去了,因為這件事情牽扯太大,我連電報都不敢發,所以就沒通知你。」

    聶司令員不以為意,歡喜地說:「這有何妨,只要能聯繫上就好!唉,我們一連派了好幾批同志去東北都沒找著他們。」

    鄭衛國奇道:「為什麼不請蘇聯幫忙呢?」

    聶司令員一愣,說:「他們可能有他們的難處吧!」

    鄭衛國撇撇嘴說:「所以我說老毛子不能完全相信,咱們中國人的事情還得咱們自己解決。」

    然後就是等情報,畢竟馮錕人在天津,想知道東北的情況還是要下一番功夫。趁著這個時間,鄭鬍子陪著賀師長和聶司令員在根據地轉了轉,重點參觀了部隊和軍校,特別是炮兵部隊,饞得兩位老總直流口水。

    聶司令員埋怨道:「上回你送我兩門山炮,我還當是天大的人情,歡喜了幾天睡不著覺。今天才知道你小子竟然跟我打埋伏,拿的都是最次的貨色!」

    賀師長也回過神來了,說:「我上回幫你在歸綏跑前跑後,忙了幾個月啥也沒撈著。你倒好,轉手就從小鬼子那裡騙了一大堆武器和汽車回來。你說說,我們是不是該算算這筆賬?」

    鄭衛國笑道:「好嘛,我就說今天早上怎麼右眼皮直跳,原來兩位老總來者不善,竟然打起我的土豪來了!」

    賀師長哈哈一笑,說:「現在華北就數你最肥,不打你打誰?」又正色道:「說真的,我們晉西北條件太惡劣了,120師裝備又差,你能不能支援一點?還是那句話,以後加倍還你!」

    鄭衛國爽快地說:「行啊,到時候不管去不去東北,我都送賀老總一個旅的裝備,外加兩門山炮!」德國物資馬上就要到了,鄭鬍子打算先讓主力部隊換裝,換下來的舊裝備一部隊給地方部隊,其餘的則送給周邊的八路,幫助他們盡快壯大起來。

    賀師長大喜,忙謝過。

    馮錕那邊很有回應了,機要電訊員將電報譯出,慌忙找到鄭衛國,說:「不好了,總司令,小鬼子大舉增援華北,光天津就出現了一個師團和三個**混成旅團的番號。情報還稱東北也有師團沿北寧線南下,恐怕是對付冀東的……」

    鄭衛國不等他把話說完,忙接過電報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從北寧線南下的是關東軍第11師團,前不久剛從日本本土調到東北。而在天津登陸的則是第110師團、**混成第六、第七、第八三個旅團,現隸屬於北支派遣軍。馮錕在電報上說這回的情報絕對準確,他甚至在港口親眼目睹了這些部隊下船。

    賀老總、聶司令員、程政委、周參謀長聞訊匆匆趕來,面色凝重地問道:「什麼事把我們找來,有緊急情況?」

    鄭衛國沉重地點點頭,說:「嗯,日軍從本土派了兩個師團,三個**混成旅進入華北。其中一個師團和三個**混成旅團已經在天津登陸,另外一個師團從北寧線南下,應該是對付冀東的。」

    賀師長一愣,說:「日本的兵力不是都被牽制在武漢了嗎?那還有兵派到華北來?」

    鄭衛國搖頭說:「日本的戰爭潛力遠沒有耗盡,現在兵力雖然緊張,但再編幾個甚至十幾個師團也不成問題。」

    聶司令員仔細看了看電報,焦慮地說:「從北寧線南下的第11師團戰鬥力如何?」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是日軍17個常備師團之一,編組地在普善寺,馱馬制,戰鬥力較為強悍。起碼冀東我軍難以匹敵!」

    聶司令員疑惑道:「你的意思是?」

    鄭衛國說:「冀東必須馬上撤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