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起眼的情報 文 / 虎籠山人

    「報告!」通訊參謀匆匆趕來,雙手遞上一份電報,焦慮道:「總司令,冀南方面傳來情報,稱河北民軍王長江部已經正式從山西陵川出發。照目前速度來推斷,不日即將抵達冀中。」

    鄭衛國面色一沉,接過電報匆匆看完,隨手扔在桌上,憤恨地說:「張蔭梧也太不識抬舉了!給臉不要臉,我難道還會怕他不成?」

    為了避免跟河北民軍發生衝突,鄭衛國特意致電張蔭梧,提出和平解決此事。為了體現誠意,還表示可以給河北民軍援助一筆軍費和武器,以幫助他們在太行山區發展。沒想到這個張蔭梧根本不予理睬,還四處宣稱要北上抗日,收復博野。

    在王長江部開拔之前,張蔭梧還在山西陵川縣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出征儀式,並親自在會上講話,鼓舞士氣,宣稱什麼冀中是河北人的冀中,冀人治冀,還要嚴懲民軍內部的「叛徒」。同時,張又向戰區和軍委會申訴第四十一集團軍擅自攻擊友軍,破壞抗戰,要求軍委會予以嚴懲。

    程政委拿起電報看了一會兒,皺眉道:「這個張蔭梧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看這架勢,真要跟咱們爭博野?」

    周參謀長笑道:「不可能!張蔭梧這個人我瞭解,自以為是,又死要面子。他肯定是想藉機多勒索我們一筆,順便把面子撈足。」

    鄭衛國皺眉道:「我們提出的十萬塊大洋,外加一千條步槍的價碼也不低了吧,都夠他武裝一個團的了。這都不能滿足,他還想要什麼?」看在抗日的份上,鄭鬍子做些讓步沒問題,可要是想把他當凱子宰可不行。

    周參謀長搖頭說:「總司令,依我看和平解決此事是不太可能了。既然他不願意跟咱們談,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王長江這三個團也吞掉,看他還怎麼跟咱們鬥!」

    「呃,這不好吧?」鄭衛國顯得有些猶豫。吞併博野民軍和先遣隊還好說,因為是張仲翰和張存實主動投靠過來的。人家想當正規軍,想為抗日做出更大的貢獻,有什麼理由拒絕?可王長江部就不同了,沒有正當的理由怎麼能擅自攻擊友軍?

    抗日戰爭中後期國內各派系確實沒少內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皖南事變。但那是在40年10月間,中日之間的戰事已趨於平穩,內部矛盾重新激化的時候。總體上來看,一直到1939年底的「十二月事變」之前,國內各派系還是比較克制的,並沒有大規模衝突。

    兄弟鬩於牆。外敵才會打上門來,鄭衛國不希望由自己來開這個頭。

    程政委卻贊同周參謀長的主張,他認為從收編博野民軍那天起,第四十一集團軍就注定跟河北民軍不對盤了。既然做不成朋友,關鍵時候就不要手軟,該出手時要出手。

    鄭衛國問道:「那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按鄭衛國的想法,最好是能夠說服王長江。和平收編該部;如果他們不答應,可以勸其退出冀中,並適當予以支援;只有在萬不得以的情況下才能動武。

    周參謀長笑道:「不是有現成的例子嗎?有張仲瀚、張存實兩位司令做表率,我相信王長江會做正確選擇的。」

    鄭衛國眼睛一亮,忙對程政委說:「這個王長江是我們的人嗎?」周參謀長雖然是**系統的,但跟鄭衛國走得很近,所以大部分事情都沒有瞞他。

    程政委無奈地笑了笑,說:「哪有那麼多地下黨?」這倒是。要是一連派三個司令都是地下黨,張蔭梧也太扯淡了。三人相視一眼,都忍不笑了起來。

    周參謀長笑了一會兒,說:「不一定要是地下黨。王長江這個人我聽說過,愛國熱情和抗日積極性較高,在這個大方向與我們是一致的,這就是我們和談收編的基礎。」

    鄭衛國和程政委一聽。連連點頭。

    周參謀長有些得意,又繼續講道:「其次,河北民軍不過是一支游雜武裝,全靠張蔭梧的個人威望來支撐著。內部結構並不穩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部隊一捅就散。」

    鄭衛國讚許道:「不錯,就跟馮玉祥的西北軍一樣。」

    程政委哈哈一笑,說:「確實有相似之處。不過拿張蔭梧跟馮玉祥比,真是抬舉他了。」

    周參謀長接著講道:「還有第三點,我們是正規軍,總司令還是戰區的副總司令。有地盤、有番號,有後勤,這些都是張蔭梧給不了的。」

    鄭衛國點點頭說:「只要王長江願意過來,我可以給他一個旅長當當!」

    周參謀長說:「好,有總司令這句話,事情就好辦了。」又建議道:「既然要收編,索性連喬明禮一起收編好了。」

    鄭衛國笑道:「行,也照此辦理。喬明禮如果願意來的話,可以讓他在97軍當個副師長。」現在第四十一集團軍都是一軍兩師,一師兩旅,一旅兩團的建制。副師長和旅長就是高級軍官了,待遇很高。

    程政委想了一下,說:「要不把張仲瀚和張存實請來,聽聽他們的意見。」

    鄭衛國點頭說:「嗯,好!事不宜遲,立即請他們過來。」二張自打河北民軍組建之初就在其內部活動,瞭解甚多,必有幫助。

    此時原博野民軍已被收編。張仲瀚在35旅補充團任團長,張存實被調到冀中軍區擔任情報處處長,原情報處長劉自達改任敵工處處長。

    敵工處的意思就是對敵工作處,專門策反、拉攏漢奸、偽軍,以及搖擺不定分子。劉自達在平漢線任職多年,這個工作最適合他。而張存實歷史上就是冀中的情報處長,鄭衛國就讓他「官復原職」了。

    二張接到命令之後,迅速趕到了指揮部。他們開始以為是博野民軍又出了什麼問題,嚇了一跳,得知計劃後才鬆了一口氣。

    張存實忙問道:「總司令,如果喬明禮和王長江投靠過來,您打算委任一個什麼的職務?」

    鄭衛國說:「喬明禮到97軍任副師長,王長江任旅長。當然。如果不滿意的話,條件可以談。」他心裡想得很清楚,與其在冀中打一場內戰,不如化干戈為玉帛。不就是一頂官帽子嗎,有能力你就上,不行的話再撤下來就是了。

    張存實歡喜道:「這就好!總司令,職務其實不用這麼高。我建議給喬明禮一個旅長。王長江一個副旅長就行了。」

    他解釋說喬明禮這個人有很強的**性,自我意識強烈。像這樣的人都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給一個副師長,還不如給一個旅長。而王長江恰好相反,他這個人沒有什麼權利**。只要給他一個抗日殺敵的機會就行了。

    鄭衛國聽了有些感動,說:「好!這件事情就交由你去辦,只要喬、王兩位能夠順應形勢,維護冀中安定團結的局面,我絕不會虧待他們。」

    張存實忙站起身來,敬禮道:「請司令員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不愧是歷史上的牛人。張存實接手之後很快跟喬明禮取得了聯繫。經過一番面談,喬明禮終於答應率部加入第四十一集團軍。他是河北民軍內部唯一能跟張蔭梧分庭抗禮的人(他跟張是保定軍校同學,還有傅作義、楚溪春也是),此舉在河北民軍內部引起了極大的震盪。

    張蔭梧見勢不妙,生怕王長江也步了後塵,慌忙電令王長江回援山西。豈料張存實下手更快,王長江還在途中就正式宣佈加入第四十一集團軍,就連奉命監督王長江的副司令吳嘉謨也跟著投了過來。

    至此。河北民軍在河北的勢力幾乎被清掃一空。張蔭梧又恨又怕,只得率餘部轉戰至中條山區。唯一讓鄭衛國不爽的是,張蔭梧卸下的河北省民政廳廳長一職被大特務康澤撈去了。

    康澤雖然在奪嫡之爭敗給了常凱申的大兒子尼古拉,但能力還是有的。尤其是他那套法西斯手段,組織嚴謹,紀律嚴明,給冀南的一二九師找了不少麻煩。現在又當上了民政廳長。雙方的鬥爭必然更加激烈。

    當然,冀南的事情鄭衛國一時也插不上手,只要鹿仲麟和康澤不來騷擾冀中就要燒高香了。

    鄭鬍子目前最關心的還是六件大事。第一,冀中銀行和商社的開辦;第二。軍校建設與部隊整訓;第三,天津計劃的實施;第四,河北民軍的收編;第四,德國武器的運輸。另外,還有第六點——根據地「掃黃打非」行動。

    在和張蔭梧鬥法的同時,鄭衛國忙裡偷閒,這些大事的進展也沒落下。首先就是冀中銀行終於獲得國民政府財政部的批文,只等籌足款項就可以開業。商社的進度還要快一些,因為冀中本來就有不少商社,只要稍加整合就行。

    軍校建設和部隊整訓也慢慢步入正軌。鄭衛國相信,只要再給他三個月的時間,第四十一集團軍的戰鬥力必將大大提升。到時候就算日軍大舉來襲,有這近十萬大軍作保障,也不用感到害怕了。

    天津計劃與掃黃打非行動都在籌措當中,相信不久之後就能正始開展。河北民軍的收編也是波瀾不驚,張仲瀚、張存實兩部已經順利地融入了第四十一集團軍,喬明禮部的整編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王長江部還在路上,但是大局已定。

    就連德國佬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表示貨船已經順利地進入了印度洋,最遲一周之後就能到緬甸的仰光港,然後就能沿著新建成的滇緬公路送到中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嚇得鄭衛國心裡呯呯直跳。大約是兩個月前,鄭鬍子突發奇想,向組織提供了一個不確切的情報——一名藍衣社分子,化名藍蘋,已經混入延安,目標是中g高層。

    組織上開始並沒在意,畢竟像這樣的情報他們每天不知道要接到多少,何況鄭衛國自己也承認來源不可靠。但是隨著這兩個月以來,鄭衛國提供的情報越來越準,中央保衛局終於坐不住了,開始終新審視這條情報的價值,並著手展開調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個叫藍蘋的女特務盡然已經潛伏到了楊家嶺(黨中央駐地),其目標和動機也讓李克隆等人驚出了一身冷汗。隨後的審查當中,保衛局非常清楚地查明了這個女人曾經加入過藍衣社。雖然後來退出了,但誰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趕緊驅逐出境,並專程來電向鄭鬍子表示感謝。(。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