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九十五章 冀中天地 文 / 虎籠山人

    部隊進入冀中平原後,冀中區的黨政軍領導人很快趕來迎接。來了很多人,場面也搞得非常熱烈。鄭衛國一邊跟新老朋友們寒暄,一邊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原本劍拔弩張的局勢已經緩和下來。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開局面,與楊秀峰教授的個人魅力和能力是分不開的。對於他的才能和威望,北方局和晉察冀軍區也非常看重,並決定委任他為冀中區黨委書記、冀中區軍政委員會主席並兼任冀中行政公署主任。

    但楊教授認為當前是戰爭時期,為了事權統一應該讓鄭衛國來擔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北方局經過慎重討論之後表示同意。就這樣,鄭衛國剛到冀中又升了一級,軍務上再無掣肘。

    冀中區的指揮部設立在安平縣大黃城村,一行人連夜趕到了這裡。安平是呂司令的大本營,為了盡地主之誼,就出面組織了一個歡迎晚會。

    楊教授問道:「不會太浪費吧?」

    呂司令笑道:「不會!就擺了幾桌酒席,另外還有先鋒劇社的文藝表演。大夥兒在一起樂呵一下,也沒啥佈置,浪費不了什麼。」

    楊教授點點頭說:「嗯,我看行。大夥兒平日忙著打鬼子,也難得相聚,趁這個機會交流一下,還可以增進瞭解嘛!軍長,您看呢?」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酒席就算了,我知道這是同志們的一片心意,但我們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大魚大肉的。影響不好。」

    呂司令有些尷尬,期期艾艾地說:「那。那文藝表演呢?」

    鄭衛國笑道:「除了文藝表演還有什麼?」

    呂司令有些不好意思,臉微微一紅,說:「還有個舞會。」

    大夥兒一聽都哄笑起來。那個時候的人都很單純,男女之間握個手就算是很開放,很洋氣的表現了。跳交際舞免不了摟摟抱抱的,在不少人眼裡簡直跟「摸香」、「擠神仙」有一拼,根本不是正經人幹得事兒。

    東北軍出身的人卻很喜歡跳舞,呂司令當然也不例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喜歡跳舞的統帥。另一方面則是東北的風氣使然。像後來四野出身的幹部就喜歡跳舞,跟其他野戰軍的「老大粗」們一比,顯得要高端洋氣許多。

    鄭衛國也跟著笑了笑,擺擺手說:「跳個舞不算啥,不過今天晚上不行。你們先各自回去準備一下,半個小時後到我這裡來開會。」

    楊教授笑道:「軍長,您這可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什麼事兒這麼火急火燎的?」

    鄭衛國歎了一口氣。說:「時不我待啊!你們別看現在華北的形勢一片大好,那是因為日軍正南下攻打武漢。等他們回過頭來,咱們的苦日子就要來臨了。」

    孟司令插了一句嘴,說:「那還準備啥?咱們直接開會唄!」

    鄭衛國笑道:「也不用這麼急!你們沒填飽肚子的,馬上去找點兒東西墊補墊補;想撒尿的馬上去撒尿;煙癮上來的,趕緊去抽煙……今天晚上是個長會。議題很多,大家都要有心理準備。」

    眾人一聽,忙哄得一聲散去。只剩下楊教授、呂司令、孟司令,還有冀中軍黨委副書記黃靜,公署副主任李耕濤等幾個主要領導還在。鄭衛國就先和他們聊了聊。就一些重大問題交換了看法,並制定了會議的章程。

    鄭衛國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之後說:「現在當務之急是整編。冀中的部隊很多。但編製太雜亂,軍令不一,成分複雜,控制力度太弱。這些問題必須馬上得到改善,否則以後將更加困難。」

    楊教授推了推眼鏡兒說:「這個工作事實上已經在進行了,只是進展得不順利。」

    鄭衛國問道:「都是些什麼原因導致不順利呢?」

    楊教授說:「主要還是思想工作沒有做好,讓很多軍官尤其是舊軍隊出身的軍官產生了誤會。有些人認為我們是要趁機奪權,擔心因為歷史問題遭到清算,還有一些軍官覺得整編過後職務變低了,心裡不痛快,就不願意交出部隊。」

    鄭衛國點點頭,說:「嗯,這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政工幹部們要多做工作,上級軍官也要多走動走動,加深瞭解,增強互信。總之,工作態度和方法是第一位的。我不希望再看到有人用機關鎗整編。請大家都記住了,槍口是要對準敵人的,不是自己人!」

    呂司令臉一紅,噌的一聲站了起來,羞愧地說:「前段時間的整編工作做得不好主要是我的責任。我要向楊書記和鄭主席檢討。」

    其他一些軍政幹部也慌忙站了起來,紛紛請罪。

    鄭衛國擺擺手說:「我今天來不是要追究大家的責任,而是為以後的工作劃定一個框架。至於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歸楊書記處理,你們各自寫一份報告交給楊書記。大家都坐,我們接著談整編的事情。」

    孟司令說:「鄭主席,在您來之前,我們曾制定過一個整編的草案,您要不要看一下?」

    鄭衛國說:「好啊!這裡的情況你們比我要熟,當然是以你們的意見為主。」

    呂司令讓秘書拿來厚厚一疊文稿,然後從裡面翻出幾頁遞給了鄭衛國。鄭衛國接過一看,見裡面提出把根據地劃分四個軍分區,然後把人民自衛軍和河北遊擊軍各整編成十二個團。這跟歷史上的情況差不多,等過段時間第五軍分區一成立就全齊乎了。

    看了沒有多長時間,出去「準備」的幹部們陸陸續續回來了。鄭衛國注意觀察了一下,發現很多人都有點兒無所適從。但也有一些人是真正做好了準備工作的。這些事情都很簡單,卻能很好地體現一個人的能力。

    見時間到了。鄭衛國便宣佈開會。第一事情就是清點人數,結果一個不少。鄭衛國打趣道:「我本來還想立個下馬威的,你們怎麼來得這麼齊,也不知道配合一下?」

    這個年代的笑點都很低,大夥兒一聽都呵呵笑了起來。不管有多少是真笑的,起碼會場氣氛要融洽許多了。因為大家都發現這個新上任的軍政委員會主席不難相處。

    鄭衛國聽大夥兒都叫他主席,總感覺有些怪怪的,所以開會第一項就讓他們換個稱呼。大夥兒想了一下。決定改稱他為司令——冀中軍區司令員。

    這個稱呼從此伴隨了他很長一段時間,比以前的什麼團座、旅座、師座、軍座加起來還要長。而且也最出名,河北、山西、河南、山東……越來越多的地方都傳開了他的大名。

    不少游擊隊經常打著他的名頭嚇唬鬼子和漢奸,動不動就拍著桌子大罵道:「好大的狗膽,鄭司令的隊伍你也敢惹!」別說,還真有不少人被這個名頭給嚇尿了。就連偽軍們賭咒發誓也常說:「我他媽要是說謊,出門就讓鄭司令給收了去!」

    第二項工作是劃分防區。歷史上。冀中根據地最初被分成了四個軍分區,後來又在平南一帶得到發展,變成了五個。鄭衛國卻覺得這樣劃分有些多,而且也缺乏有份量的人獨當一面,所以決定只設三塊軍分區。

    第一軍分區北抵保定,西止平漢鐵路。東面以深縣,衡水縣為界,南面是冀南根據地,主要應對平漢線之敵。第二軍分區在第一軍分區以東,北面以大城縣為界。南面是德石線,主要應對津浦線之敵。第三軍分區在前兩個軍分區的北面。主要應對北平或者天津之敵。

    這樣一來三個軍分區呈品字形,背靠背,各當一面,互為依托,同時也便於向外發展。另外,蠡縣、高陽、任丘、肅寧、安平六縣劃為軍區直轄,算是97軍的自留地。這六個縣都處在根據地腹心,主力部隊可以安心休整,而且向四面增援出擊都很方便。

    大夥兒對比了一下,最終通過了這個提案。至於是好是壞,還要通過戰爭的檢驗才知道。

    劃分好了軍分區,接下來就是各區的人事安排了。這一點,鄭衛國之前也有成算,機靈一點兒的從軍分區的劃分就能看得出來。

    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呂鎮曹,政治委員孫志遠,副司令呂雲起,參謀長王樹章,政治部主任段玉琪,下設由人民自衛軍改編的十二個團,以及炮、輜、工各一部。

    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孟慶山,政治委員侯平,副司令員許佩堅,參謀長閆九祥,政治部主任王志,下設由河北遊擊軍改編的十二個步兵團,以及炮、輜、工各一部。

    以上兩個軍分區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馬,鄭衛國暫時沒打算摻沙子,不是不想,主要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至於第三軍分區,鄭衛國打算讓段雙虎去當司令員,怎麼著也得有個嫡系手下不是?不過三分區那邊的局勢更為複雜,一些名義上歸冀中軍區指揮的部隊卻並沒有接受改編。番號是五花八門,來源是五湖四海,想要整出一個局面來還要看段雙虎的本事了。

    除了這些大事,還有很多瑣碎雜事,會議整整開了一晚。鄭衛國根本沒時間休息,第二天一早又帶著部隊繼續北上,一直走到蠡縣才停了下來。蠡縣可是塊風水寶地啊,百團大戰的時候冀中四十餘縣只剩兩個縣城還在八路手中,其中一個就是蠡縣。

    周參謀長安頓好部隊後忙過來請示,問道:「軍座,接下來您有什麼打算?」

    鄭衛國說:「就地發展,紮下根來。你馬上制定一個作戰計劃,爭取盡快控制軍區直轄的六個縣。這以後就是咱們跟鬼子抗衡的本錢了。」

    周參謀長點點頭說:「是,軍座。」

    未及離開,楊教授突然匆匆趕來,滿頭大汗地說:「司令,晉察冀軍區傳來重要情報,說是冀東將有大動作,特來徵詢您的意見。」

    鄭衛國接過電報看了一眼,「冀東大暴動」五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ps:大哭,漏更了一章。別的不敢說,這個月內一定補上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