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日保安團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會議 文 / 虎籠山人

    平安縣七里壩,33師駐地。回到根據地的第二天,鄭衛國特意把軍政各部門負責人召集起來開了一次聯席會議,主要是總結前段時間工作的經驗教訓,並探討33師以及冀西根據地以後的發展大計。眼下敵後的抗日形勢一片大好,大夥兒情緒都非常高漲,會議室裡也是一片歡聲笑語。

    李震安縣長正在匯報根據地的生產建設情況,最後講到幾個生態治理工程,說:「師座,由於工程難度太大,目前進展非常緩慢,請您責罰!」

    鄭衛國擺擺手,說:「這些情況我都知道,條件所限不能怪你!等會議結束後,我們單獨談談農田水利建設的事情!」

    李縣長說:「好!還有就是……」正說著,一名通訊參謀突然急匆匆地趕來,敬了個禮,說:「報告,段旅長在前線發回緊急軍情!」

    鄭衛國示意李縣長先停下,然後說:「贊皇日軍又有異動嗎?」回到根據地以後,33師主要兵力仍留在太行山區休整,只派了段雙虎率331團前出贊皇,以壓制當地的日偽勢力。

    參謀忙道:「段旅長說贊皇日軍非常動搖。種種跡象表明,日軍很可能會放棄縣城逃往元氏,特來電請示下一步行動。」

    話音剛落,會議室內頓時議論紛紛。

    「小鬼子這就認慫了?咱們還沒開打呢!」

    「是不是又在耍什麼花招啊?」

    「管他使什麼陰謀詭計,那麼大一個縣城憑啥不要?」

    ……

    鄭衛國伸出雙方往下一按。會場內立馬安靜下來。他轉過頭來,對周參謀長說:「看來日軍確是要全線收縮了!」

    周參謀長點點頭,說:「是的,師座。截止到昨天為止,日軍已經連續放棄了榆社、武鄉、遼縣、昔陽、沁源、和順、襄垣、沁縣、安澤、屯留、黎城、壺關、長子、平順、潞城等十五座縣城,另外長治、高平、晉城之敵也十分動搖,極有可能於近日撤離。」

    大傢伙兒一聽都非常高興,一下子光復了這麼多縣城,感覺抗戰好像就要勝利了一樣。不少人甚至低聲議論是不是該搭台唱戲拜拜關二爺?

    就連楊教授這麼沉穩的人也是喜不自禁,激動地眼鏡都差點兒掉了下來。他一臉期盼地說:「師座。那整個晉東南豈不是都要光復了?會不會恢復到晉南作戰之前的態勢?」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光復晉東南是沒有問題的,日軍眼下雖然還霸佔著幾個縣城,但都成了彈丸飛地,遲早得全部放棄。不過想要恢復晉南會戰之前恐怕不可能。」

    周參謀長連連點頭。說:「不錯!」

    楊教授對軍事方面不太懂。疑惑地說:「這是為何?」

    鄭衛國解釋說:「因為日軍再怎麼撤退。也不會放棄鐵路沿線。特別是平漢線、正太線、同蒲線這三條幹線,其兵力多半還會增強。」

    熊處長插了一句,說:「是啊!日軍一下子放棄了這麼多地盤。後勤壓力會減輕很多,完全可以把力量集中到鐵路沿線來。」

    楊教授歎了口氣,說:「這三條鐵路就像枷鎖一樣勒在根據地的脖子上。日軍這一收縮,以後只怕就更難打了。」

    李大壯摸了摸腦袋,說:「俺咋聽糊塗了呢?那小鬼子撤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鄭衛國笑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豈能簡單地以好壞劃分?當然,這件事總的來說是好事。日軍這一退,根據地就得到了一個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部隊還可以趁機向平原地區發展,進一步壯大敵後的抗日力量。」

    日軍此次全線收縮之後,一直要等到1939年7月的第二次「九路圍攻」才重新佔領晉東南各縣城。也就是說敵後武裝足有一年多的時間來鞏固發展,這無疑是非常寶貴的時間和機遇。

    周參謀長提醒了一句,說:「師座,那贊皇縣可要收入囊中?」

    鄭衛國忙道:「要,當然要!」他站起身來,指著牆上的地圖斬釘截鐵地說:「天授不予,反受其咎!我們不僅要佔住這塊地盤,還要好好地發展。」

    說著,他又問那名通訊參謀,說:「331團目前是怎麼做的?」

    參謀忙道:「據段旅長說,所部主力正在贊皇城外施壓!只等時機成熟就發動總攻!」

    鄭衛國笑道:「這個段雙虎,真是個好戰分子!你馬上回電讓讓他把聲勢造大點兒,最好能打城內的日軍嚇走。」

    周參謀長說:「如果能拿下贊皇縣,我們根據地東北方向就多了一道屏障!」

    鄭衛國說:「是啊,這樣主力出征也放心些!」

    於老根兒有些吃驚,說:「主力又要出動嗎?糧食怕是不夠用啊!」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千里出征,因為糧草轉運起來最為麻煩,損耗也大。往往前線需要一斗糧食,後方就要準備一石!

    李震安也明確表示反對,說:「副師長說得對啊,眼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哪兒來那麼多糧食!再說了,馬上就是三夏大忙時節,縣政府也沒法安排夫子運送補給。」

    鄭衛國笑道:「放心,這回是替別人打工,有人管飯!」說著就把跟八路去冀南和晉冀豫渾水摸魚的計劃講了一下。

    各部軍官們一聽都非常興奮,恨不得馬上就出動。地上幹部則有些不高興,因為敵16師團就堵在家門口,壓力實在太大。如果主力不在的話,一些宵小也會猖獗起來,工作都不好開展。

    眼見軍隊地方產生了矛盾,周參謀長只好出來打圓場,說:「師座,我看派出的部隊也沒有必要太多,不如就派兩個團出去,另外兩個團則留守根據地。」

    熊處長說:「是啊,師座!您不是還要創辦隨營學校的嗎?眼下就是良機啊!」

    鄭衛國想想也對,雖說日軍近期忙著攻打徐州,不大可能跑到冀西來搗亂,但任何事情都怕萬一。萬一鬼子打來了怎麼辦?光靠地方部隊可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再說了,辦隨營學校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見效的,現在不辦,難道還要等到明年?

    想通了這一節,他馬上道:「好,就依參謀長的意見,你們誰願意跟著八路見見世面?」唰,話音剛落,下面四個主力團的代表都把手舉了起來。

    騎兵團(由原騎兵營升格)團長葉志遠也舉起手來,說:「師座,派俺們去冀南!俺保證完成任務。」除了騎兵團,其他各部隊都是爭著出去。倒不是他們不喜歡根據地,而是留在根據地沒有仗打。

    鄭衛國笑道:「這可怎麼辦?沒有人願意留守啊!這樣,我們就統計各團的識字率,文化程度最低的團隊留下來加強學習!」

    齊思賢團長大喜,說:「這個辦法好!」閻老西兒在山西做了不少好事兒,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所以342團在幾個主力團中文化程度最高。

    李大壯黑著臉沒有吭聲,按說東北當時也是全國教育最發達的幾個地區之一,但東北軍特別是底層士兵一般都是綠林好漢「轉業」的,大字認不得一籮筐。

    最後根據評比結果,341團和342團隨八路向平原進軍。其中341團去冀南,因為他們大多是河北人,老鄉見面好辦事兒。342團去晉冀豫,這裡情況非常複雜,一旦情況危急可以直接鑽山進入山西地界。

    吳全福團長說:「師座,咱們這是頭一次單獨行動,您有什麼交待沒有?」

    鄭衛國笑了笑,說:「凡事都有個第一次的,這有什麼好交待的呢?老於、參謀長、楊教授,你們!」

    於老根兒放下旱煙袋,說:「我也沒什麼好說的!這是後勤部和裝備部擬定的所需物資清單,你們自個兒看看!」

    這份清單本來是要求後勤部採購的,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於老根兒當然不會放過。不要錢的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

    兩位團長接過一看,見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物資種類和所需數量。兩人互視一眼,都是一頭的瀑布汗。可是沒辦法啊,你要退縮還有兩個團願意幹呢,只能硬頂上了。

    於是兩人忙站起來,說:「是,副座!保證完成任務!」

    於老根兒敲敲煙袋,示意他們坐下。兩人又看向周參謀長,生怕他也下達一個什麼指令性目標出來。

    周參謀長說:「你們這回是受友軍指揮,既要服從命令聽指揮,又要多動腦子,有什麼問題要即時和友軍溝通,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要及時向師部匯報,不可擅專!」

    兩名團長忙起身道:「是,參座!」

    周參謀長點點頭,說:「坐,坐!呵呵,我要說的也就是這麼多了!」

    楊教授說:「出門在外,你們就代表著33師。一舉一動都要考慮清楚,萬不能因小失大,敗壞我們猛虎撲羊師的榮譽!」

    兩名團長又站了起來,說:「是,主任!」

    李大壯和331團代表對視一眼,目光中都有些興災樂禍,敢情這趟差事兒不好玩兒啊!(。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ps:對不起,更新晚了一點,今天太熱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