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正文 324 荊州南北一日分 文 / e江月

    呵呵~

    床榻上的劉表,突然發出幾聲乾癟的低叫聲,如果身邊的人不在意,很容易就會忽略過去。

    雖然他已是彌留之際,卻仍舊記得,絹帛上所寫的,乃是他的遺言:立長子琦為主!而這幾個字,可是他今天難得清醒時,好不容易才尋到個機會寫下的,仔細地塞在枕頭底下,還沒來得及找個妥當人傳出去,就被蔡氏發現。

    可是,他的這兩聲低叫,在場的蔡氏,蔡瑁,就像是壓根沒有聽到一樣,根本就不予以理會,他心中一急,「啊」的一聲低叫,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一點力氣,似是要站起身來,可是,頭剛剛稍離枕頭,他就再也支撐不住,無力地躺回床榻上去,雙眼睜得大大的,氣息就此斷絕。

    可這個時候,蔡氏正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已被點燃的絹帛,火光映照在她那張俏麗的臉上,映得紅紅的,閃爍不定,壓根就沒有注意到夫君劉表的異樣。

    而蔡瑁則聽令轉身出門,更是連看都沒看床榻上的劉表一眼。

    只剩下可憐的劉表,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床榻上,身軀一點一點地變冷,生前,他是荊州牧,襄陽王,整個荊州,都是他的地盤,身周圍繞著各色人等,宛如被眾星拱衛著的明月,如今身死,卻仍舊一個人孤零零的,就連身邊最為親近最為寵專的枕邊人,亦對他視而不見,毫不在意。

    落寞,落幕,這就是劉表最後的結局。

    可在他身後,他卻留下來一個爛攤子,江東小霸王孫策的江東水軍,已自廬江郡逆大江而上,攻入雲夢澤,江夏郡治西陵,也已被孫策拿下,如今正水陸並進,步卒由西陵攻向安陸,水軍由沙羨攻向南郡的州陵,而江夏太守黃祖,已不斷遣人前來襄陽求援,顯是難以抵擋孫策江東軍的攻勢。

    如果只是有交戰中的江東小霸王孫策這麼個麻煩,以劉表經營荊州這麼多年下來的積累,哪怕一時不敵,也沒有什麼大礙,其實他留下的最大麻煩,就是一直以來,他自承身健體壯,未曾及早定下繼承人選,且在平素寵愛幼子劉琮甚多,以至於給人的印象就是,他是有意立幼子劉琮,故而才對繼承人選遲遲不決。

    如今劉表一旦撒手人寰,襄陽立時就成為一個大亂攤子,一應部屬也因此而分裂,一部分,正是以蔡瑁、張允、蒯越為首的荊州本土豪強,簇擁在幼子劉琮身邊;另一部分,則是以老將黃忠和江夏太守黃祖兩人為首,堅持應立長不立幼,奉長子劉琦為主。

    此時,江夏太守為了應對江東孫策的攻勢,疲於應付,根本無暇顧及襄陽的事,而駐守長沙、節制荊南四郡的老將黃忠,此時就正在襄陽,在年關時前來拜見過主公劉表後,就以種種借口,一直不返回長沙,滯留襄陽。

    好在他隨身只帶來親衛三百,在戒備森嚴的襄陽城內,翻不起什麼大浪,所以蔡瑁等人才礙於他的身份,對他滯留襄陽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蔡瑁的這個態度,在接過部屬遞上來的審訊口供時,瞬間來了個徹底轉變。

    「黃忠?」他只是草草地掃了一眼口供,即面色一變,追問道,「是黃忠在背後攪事?」

    能到蔡瑁面前親自獻功的,那當然是蔡瑁的親信,也是姓蔡,名京,點頭哈腰地答道:「是,賤僕一上刑,就什麼都供認了,正是黃忠指使他傳遞信函給主公,力陳,力陳……」

    蔡京遲疑著,偷偷抬抬眼皮子,偷窺蔡瑁的反應,見他仍在看口供,貌似沒有什麼不妥,便壯著膽子繼續道:「黃忠在信函中,力陳主公立長不立幼,主公受其蠱惑,才寫下這麼件絹帛。」

    他們所談的絹帛,就正是蔡瑁親眼見到乃姐湊到燈燭火焰上的那方絹帛,正是主公劉表所書,上面寫著的,正是「立長子琦為主」六個大字。

    「嗯!」蔡瑁貌似黃忠此舉毫不在意,其實心底裡的怒火,正在熊熊升騰而起,「賤僕如何了?」

    蔡京微微一愣,旋即老老實實答道:「死了,一開始死活不開口,故而,故而用刑……」

    「死就死了,有什麼打緊!」

    蔡瑁火氣升騰,一點點火苗冒出來,就是雙眼一瞪,嚇的蔡京一個哆嗦,連連後退兩三步。

    「去,繼續查,還有哪些人參與,一個不留,盡數殺了!」

    「是!」

    蔡京躬身應諾,心裡閃過的念頭,卻是如何藉著這個時機,在這座襄陽王府中,好好地大撈一筆,這個念頭冒起,他卻絲毫不敢為眼前的族兄蔡瑁所知。

    襄陽王劉表身亡的消息尚未外洩,王府中卻開始了大張旗鼓的清除異己行動,等到長沙太守兼領南方四郡的黃忠獲悉,已是亥時將過時分。

    黃忠得到的訊息十分模糊,只知道襄陽王府中,蔡瑁的親信蔡京正在大肆抓捕奴婢僕婦,至於其他,一概不知。

    可黃忠心裡卻十分清楚,這必定是因為今日之事被蔡瑁一夥截獲的緣故,想到這裡,黃忠不由長歎一口氣,既為主公劉表,更為整個荊州。

    他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當年之事,那時,主公劉表被朝廷拜為荊州牧,雖位高權重,但實際上,主公劉表身上除了一方印綬之外,別無他物,身邊除了他和蒯越兩人之外,也沒有其他部屬。

    當時,他們卻雄心萬丈,鬥意盎然,自武關南下,連番施展軟硬兼施手段,四處征戰,這才收服荊州本土豪強,降伏郡縣之心,確立主公荊州牧的地位,成為雄霸一方的諸侯霸主。

    主公劉表自立為襄陽王,黃忠雖有些不太贊成,卻也不大反對,可自此之後,主公迎娶襄陽豪強蔡家之女,自此之後,性情就大變,坐擁荊州寶地,任憑黃忠、蒯越、黃祖等人如何規勸,該當吸納天下英才,趁著周邊州郡動亂之際,出兵開疆擴土,他就是萬事以穩為上,不思進取,其人更是足不出戶,沉溺於蔡氏帶給他的酒色財氣之中。

    這些前因後果,如水泡一般,在黃忠腦海中載浮載沉,黃忠已是沉浸在這些過往的記憶之中,整個人如同石雕的一樣,一動也不動。

    良久之後,黃忠才再次謂然長歎一聲,自石化狀態中恢復過來,轉身出門,過不多時,來到一處duli小院,對守衛問道:「少主呢,可有睡下?」

    守衛尚未回話,院裡就傳來一聲問話:「可是漢升叔?」

    黃忠忙答應一聲,邁步入內,正見到少主劉琦一絲不苟地臨摹字帖,無需湊近去看,黃忠就知道,少主劉琦臨摹的,乃是當世大儒蔡邕的字帖,世人謂之為「飛白」書。

    此字帖乃蔡邕親筆所書,自非他人臨摹所能比擬,正是主公劉表在洛陽時,好不容易才央求蔡邕書就的,後來見長子劉琦甚喜,也就賜予給他。

    黃忠武藝不凡,尤其一手無雙箭術,乃是冠絕江南,但他卻一直以文才得到主公劉表這樣的正統士儒所贊而自豪,可此刻,他見到少主劉琦如此夜深,仍在臨摹蔡邕字體,心底裡暗自哀歎一聲,湊上前去,低聲道:「少主,該出發了。」

    劉琦身子一僵,手一抖,一滴濃墨掉落在上好蔡侯紙上,滴出一朵黑色的小花來。

    他默然盯著看上半響,慢條斯理地捲起已然費了的蔡侯紙,仔細地折疊好,放進旁邊的廢紙簍裡,輕輕地深吸一口氣,問道:「父王,已……薨了?」

    黃忠搖搖頭,心中亦是一疼,低聲答道:「無消息傳出,只是,蔡瑁已開始清洗王府奴婢雜役,想要再瞞過蔡氏,見到主公,已是不能。」

    「嗯,」劉琦低低答應一聲,雙眼中淚水滾滾而下,「父王,父王,只怕,已薨……」

    黃忠亦是虎目含淚,他不是沒想到這種可能,不然,他何以會在獲悉蔡京開始清洗襄陽王府時,就稟報劉琦該當離開。

    兩人默然垂淚,還是黃忠最先回過神來,伸手抹去熱淚,對劉琦道:「少主,如今襄陽事已不可為,忠請少主下令,隨忠連夜趕返長沙。」

    劉琦點點頭,低聲答道:「嗯,走吧,襄陽雖好,父王已薨,此地也就再無可留戀之處,琦離開襄陽,能免兄弟相爭,骨肉相殘,亦是一樁幸事。」

    黃忠在心中再次輕歎一聲,沉吟片刻,終於還是歎道:「少主,真是仁厚之主,奈何當世……」

    後面的話黃忠沒說,劉琦抬頭看向他,接過話頭,答道:「奈何當世皆是虎狼之輩,漢升叔是這個意思麼。」

    黃忠不語,也就相當於是默認,就在這時,親衛進來,對黃忠稟道:「稟使君,一切準備就緒!」

    劉琦不待黃忠出聲,仔細地收撿好蔡邕的「飛白」字帖,神情間似是充滿了輕鬆,對黃忠道:「漢升叔,請!」

    黃忠這個時候,也終於想開了,爭霸天下,主公劉表有如此良機,都未能做到,他有如何能要求少主劉琦能做到呢。

    過不多時,黃忠親率三百親衛,大搖大擺地離了住所,往城門馳去,只是在城門處,已有大隊兵馬擋住去路,當先那人,黃忠只是一瞥,就已認了出來,正是張允。

    「使君為何急著離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