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95 誓要驅逐鮮卑 文 / e江月

    呼廚泉面色冷峻,全身披掛,他在眾人注目下,策馬緩步而出,來到羌闌身旁,就在馬背上,以手覆額,對著羌闌拜倒。

    這個禮節,徐庶卻是明白的,正是呼廚泉當眾宣誓效忠的意思。

    場中兩邊,立時沉寂一片,尤其是對面數人,更是面色相當難看,過了好一會兒,就在對面數人怒聲喝罵時,身後的jing騎隊伍,卻已開始騷動起來,令得正在怒聲喝罵的數人紛紛臉色大變。

    想是呼廚泉的當眾表態,給了騷亂陣營致命一擊,以至於底下的普通兵卒,都失去了奮勇一戰的決心。

    不過想想也是,匈奴如今已是積弱多年,此次雙方對壘的jing騎,只是相對於控馬技藝而言的,就是徐庶左右轉頭這麼一看,就見到有不少老者和少年充斥其間,真正的青壯騎士,徐庶方才冷眼旁觀的當口,已經大致估算出,也就不足六成的樣子。

    這還是美稷,匈奴各部首領匯聚之處,那在美稷之外的牧場,境況只會更見糟糕。

    「怪不得當年朝廷抽調匈奴jing騎平亂,就引起匈奴內部叛亂,以致單于羌渠被殺,各部也著實是在擔心朝廷持續不斷地抽調青壯,致使族群的繁衍存亡都受到影響。」

    由此及彼,徐庶想到匈奴內部數年前的那場叛亂,在心裡給出了這個結論。

    就在徐庶想著這些不相干的事時,對面的騷動已經無可控制,哪怕對面那幾個領頭的,也就是匈奴各部的首領,在那裡拚命約束,仍舊無濟於事。

    到得這時,徐庶不用看都知道,美稷城內的這場騷亂,已經無疾而終,而他來美稷的最大使命,業已順利完成。

    而對面那幾個領頭的,見情況不妙,作勢正yu逃離,羌闌早就等著這一刻,一聲怒喝,早就蓄勢待發的親衛,立時有數十騎湧上前去,只是還沒等他們湧上前去,對面各部早就有人一擁而上,將原本的首領擒住,扭送到羌闌馬前。

    五人面如死灰,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如何還不明白,所謂北歸大草原,只是他們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不光是族內各部有不同的聲音,就是在各自的部落內,普通族人也都是對此毫無興趣,不然,如何在羌闌的一番威壓勸道下,反而將他們幾個給掀下馬來。

    羌闌沒有下馬的意思,直接冰冷冷地低頭看著跪在地上的五人,令道:「斬了!」

    片刻之後,五顆血淋淋的人頭就被呈送上來,羌闌點點頭,駐馬四顧,高聲辟里啪啦地講了一通,四周立時一陣歡呼雷動。

    一場風波就如此輕而易舉地消弭於無形,待眾人散去,徐庶毫無睡意,邀羌闌、呼廚泉及諸部首領入內,待眾人坐定,徐庶笑問道:「單于果真是德高望重,一場叛亂,就如此兵不血刃地平息下來,在下可是敬佩萬分。」

    雖然折騰了大半宿,羌闌卻顯得異常精神,聞言哈哈大笑,枯枝般的手指,梳理著頜下白花花的長鬚,答道:「先生謙遜了,哪是鄙人的威望高,而是托聖上的洪福,朝廷和車騎將軍的威望,鄙人哪敢居功。」

    徐庶對羌闌的識趣很是滿意,亦是哈哈一笑,對他說:「如今單于已統一各部意見,明日尚請單于安排,庶將當眾宣讀聖上特旨。」

    「好,好!」

    羌闌更顯振奮,所謂聖上特旨,當然就是正式冊封他為南匈奴單于的旨意了,這可是他一直盼了好多年的東西了。

    眼瞅著羌闌仍舊沉浸在欣喜之中,呼廚泉遲疑了片刻,終於還是問出聲來:「方纔單于所言,朝廷已遣三路大軍,擬收服河套,鄙人不才,願聞其祥。」

    徐庶點頭看向羌闌,羌闌微微一愣,答道:「在座的,都是心向朝廷之人,也是鄙人信得過的,先生放心。」

    得羌闌如此肯定,徐庶一笑答道:「三路大軍,分別出自太原和河東,統帥為張遼,馬超,徐晃。如今單于及諸君心向朝廷,張遼即會率軍出雁門,攻雲中,定襄,馬超和徐晃所部,仍舊會自河東北上,經美稷,殺向五原,以驅逐鮮卑,收復故土。」

    稍稍停頓片刻,徐庶迎著眾人的期待眼神,繼續道:「按主公之意,單于及諸君皆可選擇是否派兵,此則關係到河套牧場,主公是否會准許諸君參與其間。」

    羌闌不說,他早就知道這些,可呼廚泉及諸部首領不然,都是初次聽聞,相互之間眼神交流片刻,還是由呼廚泉開口相詢:「河套牧場所指為何,先生可否明示?」

    徐庶哈哈大笑,欣然道:「漫漫長夜,既然單于及諸君有意,庶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是說來話長,來人吧,備酒和點心!」

    羌闌伸手一拍腦門,有些懊惱地對徐庶道:「看鄙人這記性,如此夜深,怎可少得了美酒和點心,還要勞煩先生,真是……」

    徐庶不以為然地答道:「單于客氣了,庶與單于諸君已是同殿為臣,些微小事,何足掛齒。」

    過不多時,一應美酒和精緻點心盡數端了上來,徐庶與單于羌闌等人邊吃邊喝邊說,一直到天色微亮,這才說完。

    對呂布首倡的土地丈量確權和牧場政策,徐庶曾花了不少心血,深入探究過,得出的結論很嚇人,此舉所產生的重大影響,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面對著聽完後,雖然個個看起來暈頭暈腦的,可是雙眼卻賊亮賊亮的南匈奴諸部首領,徐庶在心裡暗自好笑,同時也油然而生一股滿足感。

    能通過他之手,將南匈奴諸部給「拐」上主公的戰車,這怎麼說,也是一樁壯舉了。這個時候,徐庶心裡想著的,不是此事乃大功一件,而是壯舉一件。

    不到十日,當徐晃和馬超率軍抵達美稷城外紮營時,親眼目睹漢軍警騎威容的單于羌闌,以及呼廚泉等人,無不在心裡暗自慶幸,也明白到,徐庶當日所言,並非虛言恫嚇,如若當日他們沒有聽從羌闌的話,而是附和著叫囂著要北歸大草原,那麼眼前的這兩支jing騎,以及自太原而來的并州jing騎,就將毫不留情地殺進美稷,以武力讓他們馴服。

    可如今,情勢就不同了,至少在北逐鮮卑這一點上,匈奴各部與大漢朝廷,是可以完全站在一起的,而一想到河套地區那肥美的牧場,所有知情者,無不在心裡充滿了熱切期盼。

    兩路大軍在美稷停留,並不完全是要向南匈奴各部宣示軍威,也是為了等候其後的步卒,以及自太原經西河郡渡大河運來的糧草輜重,以及車載重弩。

    這段時間,匈奴各部盡一切所能,聚結兵力,準備在北逐鮮卑一戰中,發揮必要的作用,以便在今後的河套牧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尤其是隨後更大規模步卒的到來,更是讓南匈奴各部首領慶幸不已。

    這麼多年以來,他們受南北的大漢和鮮卑擠壓,龜縮在美稷,總以為族中控弦如雲,平素灌多了美酒,也曾激情四射,慷慨悲歌,追寄著先祖昔日的輝煌,渾然忘了多年的積弱之下,他們身上,早已失去了先祖血脈中流淌著的狂野,不然,何至於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沒有人真個兒離開美稷,北歸大草原。

    待到來自太原的糧草輜重運到,大軍並未即刻啟程,徐庶遍邀單于羌闌,呼廚泉,以及各部首領,齊聚美稷城外,卻又不說明來意。

    時已入夏,晨早的露珠,沐浴在剛剛升起的朝陽中,如同顆顆珍珠,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大隊人馬的到來,驚醒了城外草甸的寧靜。

    羌闌陪著徐庶,走在最先,身後跟著的,正是呼廚泉陪著的徐晃和馬超,以及各部首領,瞇眼看著前方遠處一溜兒排開的大車,讚道:「以這些大車運送糧草輜重,果真是好用,大草原上,無險可守,大車圍成一圈,即成堅固圍牆。」

    徐庶呵呵一笑,揚鞭指過去,對羌闌道:「這些不是輜重車,而是車弩!」

    「嘶!」

    羌闌一頓,倒吸一口涼氣,扭頭看過來,滿臉的不可思議。

    良久之後,他才回過神來,結結巴巴地問道:「車,車弩,可,可是,車騎將軍,大敗鮮卑步度根,扶羅韓,車弩?」

    徐庶哈哈一笑,點頭答道:「正是,主公為此次北征鮮卑,可謂是已準備數年,就是要畢其功於一役,逐鮮卑各部歸於yin山以北,盡復河套故土。庶今日邀單于,諸君,就是要展示車弩的威力,如此各部皆知在征討鮮卑一戰中,該當如何配合作戰。」

    「好,好,」羌闌終於回復正常,同樣是一臉的期待,連聲答道,「久聞車弩威力奇大,可一箭射殺奔馬,今日正要見識見識。」

    說話的當口,眾人已來到車弩旁,徐庶先是邀羌闌等人親自上前一觀,親手感受一下車弩的做工,而後指著一百五十步外的靶子,對眾人高聲道:「此靶乃是三張熟牛皮所製,諸君騎射工夫非凡,不妨縱馬上前,試試靶子的堅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