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94 不戰而屈人之兵 文 / e江月

    徐庶心裡在感慨,手腳卻絲毫不慢,當典韋的大嗓門進到屋內來時,他已起身,並穿戴整齊。

    「是城中何處喧鬧?」

    徐庶對典韋問道。

    典韋搖頭,答道:「暫且不知,羌闌單于已遣人護衛在外。」

    對羌闌反應如此之快,徐庶並沒有感到意外。

    現在南匈奴內部的情勢已非常明顯,羌闌雖然還不是正式單于,但已一心投靠到漢庭和車騎將軍呂布的庇蔭之下,得到大漢天子的正式冊封,也就只是差一個正式儀式而已,而聖旨,此時就在徐庶手中。

    故而城中爆**亂,他最為著意的,就是漢庭使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對答之間,徐庶已與典韋一起,步出門來,早就聚集列陣的一眾護衛,當即將徐庶圍護在中間。

    這些護衛,並非是典韋帳下的那群重甲步卒,而是呂布親自挑選出來,專門護衛賈詡,徐庶,法正三人的精銳護衛,驍勇剽悍處,自是只需看上一眼,就可盡知。

    悶雷般的馬蹄聲,正往此處奔來,過不多時,代理單于羌闌的信使即飛奔而來,告知羌闌所率兵馬正趕來護衛。

    徐庶心裡很是為羌闌行事的小心細緻暗自點頭,大隊人馬趕來的同時,提前遣人前來稟報,正是既可表忠心,又能讓徐庶安心。

    等徐庶見到羌闌全身批掛,縱馬飛奔而來時,城中各處的喧鬧聲越發響亮,且同樣有隱隱往此地匯聚而來的跡象。

    徐庶心裡很是冷靜,美姬城內爆發的騷亂,很明顯,就是衝著他來的,所以不管城內如何混亂,最終肯定會往這裡來。想必羌闌也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才第一時間率兵馬前來護衛,而不是去撲滅騷亂。

    「王上,城中騷亂如何?」

    徐庶迎上翻身下馬而來的羌闌,臉上帶著憂慮,問道。

    羌闌哈哈大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答道:「累先生受驚了,一群跳樑小丑而已,何足道哉!」

    如此輕鬆自信的表態,讓徐庶對羌闌頗有些刮目相看,當即邀他進屋,待閒雜人等退出,徐庶問道:「可是王上族內那些力主北歸大草原之人?」

    羌闌一愣,旋即點點頭,毫不掩飾地答道:「正是,唉,他們一心想要恢復昔日先祖的榮光,卻不肯認清現實,如今的大草原,鮮卑雖然亦處於諸部混戰之中,可是並無我族的立足之地,所謂北歸大草原,最終只會是一條死路而已。」

    「王上高見!」徐庶由衷點頭讚道,「鮮卑一度強盛,雄霸漠北,檀石槐一死,東、中、西三部大人,相互征伐,如若不是中原亦現內亂,如何輪得到鮮卑穿過yin山南下。實不相瞞,庶此番前來,正是主公顧念匈奴已歸屬漢庭,不忍動刀戈,故而希望能平和解決。不過,主公亦做好了庶一事無成的最壞打算,三路大軍,早已整裝待發。」

    「啊?!」

    羌闌大吃一驚,嘴巴張得大大的,良久合不攏。

    徐庶一臉的肅然,顯然他並非是在開玩笑,點頭答道:「王上不必驚訝,三路大軍,分別出自太原和河東,由張遼、馬超和徐晃統帥。在這裡,庶不妨再跟王上透透底,主公所遣三路大軍,最終目的,並非美稷……」

    羌闌雙眉緊鎖,緊答一句:「河套?!」

    徐庶點頭道:「王上高見,主公所遣三路大軍,最終是要逐鮮卑各部,收復河套延邊諸郡,王上想想,如若王上能平息騷亂,遣軍參與主公收復河套的軍事行動,河套的畜牧大業,主公只怕會邀王上遣部參與。」

    「這個,」羌闌有些不太明白,遲疑著,問道,「河套的畜牧大業,這個是何意?」

    徐庶面露微笑,左手撫鬚,呵呵道道:「此乃主公之創舉,他以為,河套之地,適於畜牧,而非墾田屯植,故而一捱河套收復,將會劃分成若干牧場,邀世家大族共同參與,牧養牛、馬、羊,以供應中原所需,朝廷和官府只是居中維持安穩,收取賦稅,至於牧場的一應事宜,盡數由牧場主決斷。」

    徐庶不解釋還好,這麼一解釋,羌闌更顯得迷惑不解,可是嘴巴張合著,就是問不出問題來,就是因為他完全聽不懂,所以壓根不知道該如何發問。

    「王上不必心急,只要知道,這是絕對的好事,就好了。主公在太原推行的土地丈量確權,王上有所耳聞吧,河套牧場之事,與此相似。」

    「哦!」

    羌闌恍然大悟,車騎將軍呂布在太原時,推行的土地丈量確權等事,他是早有耳聞,也知道一開始曾遭致太原世家大族的反對,還是靠呂布悍然殺了三十餘家,才強行推行下去,不過到後來,世家大族沒有一個反對,固然有呂布悍然殺人抄家的血淋淋教訓在前,也是因為他們發現,這事其實是頗有利的一件事。

    雖說這麼一來,各世家大族擁有的土地數量,在朝廷和官府那裡,都是一清二楚,所要繳納的賦稅,也因此而一目瞭然,可是當他們拿到蓋著朝廷和官府大紅印章的地契時,他們無不意識到,這些土地,終於成了他們家裡的傳家寶,而不至於像以前那樣,朝中或是官府裡的哪個權貴,就可能會暗中將這些土地蠶食鯨吞掉。

    如此連帶的一個好處,就是這些世家大族,為了家族裡的這些土地,無不暗中祈禱車騎將軍呂布能夠一統天下,這樣這份地契,才會更加的有保障。

    這麼一想,羌闌立即就對收復河套,充滿無比的期盼,對於他們這些生活在馬背上的族人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優良的牧場更有吸引力,而yin山以南的河套地區,向來就是優良牧場之中的佼佼者。

    徐庶彷彿是生怕羌闌受到的吸引力不夠大,漫不經心地加了句:「庶蒙主公厚愛,亦在河套牧場中有所得,王上此番歸順朝廷,日後在河套牧場上,主公也勢必會邀王上參與其間,屆時在牧養之事上,庶說不得要多多請教請教王上才是。」

    「好,好!」

    羌闌連聲道好,笑逐顏開,滿是皺紋的臉上,此刻猶如盛開的花朵。

    驟聞這麼大件事,他一時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徐庶此話意味著什麼,他可是心裡清楚得很。

    屋外,城中各處的喧鬧聲始終未息,二人在屋內商議著美好的前景,似是壓根將這件事給忘在了一邊,直至喧鬧聲往此地匯聚而來,典韋進來稟報,二人這才聯袂出來,主持平亂大局。

    經過這麼一番非正式的商談,羌闌心裡更加堅定了歸順朝廷的決心。

    代理單于多年,他早就知道,族中各部一直以來,就存在兩種意見,一派以為,歸順大漢朝廷,逐漸往南發展,才是匈奴一族未來的生存發展之道,另一種意見則以為,往北,重回大草原,才是匈奴一族的生存之道。

    尤其是現在,曾經雄霸大草原的鮮卑一族,如今已分崩離析,各部陷入彼此征戰之中,正是匈奴北返草原的大好時機。

    羌闌身為代理單于,一直以來,對此採取不偏不倚的中庸態度,可他心底裡,卻是贊成歸順大漢朝廷的,這樣日後中原漢人內亂羸弱,匈奴族未嘗不可以入主中原,實現先祖多少年以來一直未曾實現的夙願。

    現在,他心裡更是堅定信念,不說族群中興這樣的大道理,就是光看擺在眼前的河套牧場的利益,就足以讓他下定所有的決心。

    當羌闌親自陪著徐庶,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jing騎陣後時,引發城中各處騷亂的各部人馬,也已盡數匯聚於此,雙方兵馬看起來相當,正是匈奴族中兩派意見的最直接體現和對抗。

    羌闌扭頭對著徐庶道:「先生在此稍候,待鄙人出去,跟他們講明道理,平息騷亂。」

    徐庶笑答道:「王上無需擔心,既然他們是衝著在下而來,在下豈能龜縮於王上身後。只不過,對於那些死硬分子,王上以為……」

    羌闌面色一寒,雙目驟冷,不待徐庶完全問出聲,即斬釘截鐵地答道:「既然有人執意妄為,為維護鄙族穩定計,自是不能稍加姑息!」

    「好,好,」徐庶連連點頭,就在馬背上,朝著羌闌做了個請的姿勢,禮道:「王上請!」

    匈奴jing騎讓開通道,羌闌哈哈一笑,率先策馬緩行,徐庶緊隨其後,典韋則率親衛,與羌闌的親衛並排一起,緊緊護衛在後。

    來到陣前,徐庶左右轉頭一看,接著亮如白晝的火把光亮,意外地發現,原本他以為會成為反對者一員的呼渠泉,竟然就在羌闌一側。

    羌闌聲色俱厲,大聲疾呼,可惜他說的話,徐庶一句都聽不懂,自始至終,他只能就這麼保持著自信滿滿的微笑,更別說插話。

    過不多時,好像是對面數人在招呼呼廚泉,己方這邊數人,均是齊刷刷看向呼廚泉,徐庶亦是雙眉微皺,斜眼靜觀呼廚泉的反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