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晉王呂布傳

章 節目錄 258 關中望西涼 文 / e江月

    關中,長安城。

    當北風漸趨強勁時,原本沸沸揚揚的天下州郡紛爭,也如同被北風凍結住了一樣,紛紛止歇下來,各地對峙的大軍,均不約而同地選擇憑險固守,少有主動興兵者。

    只是就連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暫時的止歇,只是為了來年開春後,更大的戰火紛爭積蓄力量而已。

    各地傳來的軍情驟然沉寂下來,一下子令得呂布有些不太適應,他本就因坐鎮長安,不能親上戰場,而顯得有些無所事事,平日裡有事沒事,他要麼與賈詡、徐庶等人,就著最新的各地軍情,商議天下大勢,要麼就是一個人靜靜品讀天下英雄的變遷起伏,很有一種實地實時研讀史書的滄桑感和厚重感。

    江東猛虎孫堅以及大將程普的死,讓呂布憑空生出許多欷歔來,而江東小霸王孫策的提前登場,則讓他感概恰英雄年少。

    細細算起來,如今已有兩位諸侯梟雄遭刺殺身亡,先是兗州牧劉岱,在齊國臨淄城內的稷下學宮遇刺身亡,刺客逃遁無蹤,現在又是孫堅,竟然是在大營中軍大帳內遇刺身亡。

    而呂布隱約覺得,其實還不止這些,關東關西聯軍大戰時,豫州牧孔胄就曾在軍中離奇暴亡,最近的還有一宗,正是陳國湣王劉寵,在率軍攻入袁術把持的沛國境內時,也是離奇暴亡於軍中。

    雖然這樁事,還不明確孔胄和劉寵是因刺殺而身亡,但呂布卻相信,兩人離奇暴亡的背後,只怕都離不開刺客的身影。

    就因此,呂布雖然自恃武勇,還是很認真地考慮過自己的護衛事宜,以及身邊重要部屬的護衛事宜,畢竟有句話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而從孫堅遇刺一事的經過上,呂布更是對通信安全,傾注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天色尚亮,廳堂中放置著的炭火盆,炭火燒得正旺,門外北風雖已顯冷冽,屋內卻甚是溫暖。

    在座的只有賈詡,徐庶,楊修,徐晃,張燕,李肅,侯成等人,而商議的要事,就是如何避免派遣的信使,被人中途截殺並假冒。

    正事尚未開始商議,李肅對呂布問道:「主公,孫堅遇刺一事,世人多議論紛紛,謂程普遣人行刺,為何主公獨獨以為,刺客與程普遣出的信使,並非同一撥人?」

    這事呂布只是與賈詡和徐庶私底下探討過,均覺得程普並沒有行刺的動機,行刺成功後,程普更是自殺身亡,就更說明問題。

    正因此,賈詡和徐庶也一致認為,如何避免信使被中途截殺並假冒,關係重大,這個漏洞不補上,既可能出現孫堅遇刺這樣的情形,更可能出現敵人假冒軍情,扭轉戰局的嚴重情形。

    在呂布帳下諸將中,新近投奔的李肅,身份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

    他本就是呂布的同鄉,亦是舊識,董卓入主洛陽時,就是他充當董卓和呂布之間的中間人,為呂布投奔董卓帳下,立下汗馬功勞。

    後來,董卓身死,他正在洛陽為官,率軍獻開洛陽城門,迎李傕、郭太和郭汜大軍入城,故而位列李傕和郭太之後,官居衛將軍,只是很快他就發現,雖然郭太與李傕、郭汜也有些不太對路,可有好事時,他總是首先被李傕、郭太和郭汜三人排擠在外。

    故而他這個衛將軍,實權並不多,比郭汜的征東將軍都有所不如。

    聖上駕崩於長安亂軍之中後,他率眾降於老將皇甫嵩以自保,呂布攻破長安,他即順理成章地轉投到呂布帳下,如此兜兜轉轉一圈,他無奈地發現,最後還是回到了呂布的帳下,既然如此,他常常在想,要是當初他就跟隨在呂布軍中,如今的地位官職,可就非時下可比擬的了。

    不過因為呂布的關係,在呂布帳下,他還是頗受眾人的尊重。

    呂布對著李肅哈哈一笑,答道:「這事麼,程普久隨孫堅,與孫堅本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他去遣使刺殺孫堅,沒有什麼好處,而信使能直入孫堅的中軍大帳,顯是拿著的令牌信物,均是真實無虛,如若不是信使中途遭截殺,這事就難以解釋得痛。」

    李肅露出一臉恍然,由衷地對著呂布讚譽幾句,可他沒有發現,就是張燕,也對他這般阿諛奉承之舉,頗有些不屑。

    這件要是,呂布就是交待給賈詡的,論對人心的把握,呂布無論是自後世帶過來的記憶,還是此世的實際感受,都覺得賈詡明顯高人一籌。

    賈詡呵呵一笑,接過話頭,對眾人笑道:「并州,關中,乃至各郡之間,信使往來,均極為頻繁,一旦對外用兵,大軍各部之間,亦是信使不斷,主公所言,防範信使被截殺,被假冒,正是防患於未然,詡苦思多日,擬有三策,尚請主公及諸位一同參詳參詳。」

    所謂三策,用呂布的後世行話來將,其實也就是三種解決方案,他所要做的,就是集中帳下核心部屬的智慧和意見,對三種解決方案進行細化,最後在擇優實施。

    隨著賈詡的講解,眾人也就慢慢瞭解,三個方案,各有優劣,不過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將每天各地之間傳送的軍情、政務、書信往來等等,分出個輕重緩急,並以不同的標識加以識別。

    賈詡此次拋出的,只是初步方案,離真正理解透徹呂布所說,還有很長的距離,而在擴大商討範圍,讓所有核心部屬均參與到商討中來,更是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就做不到。

    天色漸暗,呂布按理吩咐上美味佳餚,至於美酒,就只能意思意思,哪怕如今並非戰時,呂布還是下達禁酒令,就算他自己,平素也都滴酒不沾,只是招待部屬時,才稍具意思而已。

    邊喝邊吃邊談,氣氛就比方才要輕鬆許多,而呂布要的,就正是這種效果。

    也不知是誰率先岔開了話題,李肅端起酒杯,起身對呂布道:「主公,肅猶自記得,主公在司徒王允府上筵席之中,對美女一見傾心,當場向司徒王允討要,英雄氣概,可是震驚在場所有人等。不ri,主公又將迎娶蔡翁愛女,肅在此借主公美酒,謹祝主公抱得美人歸,並討杯喜酒喝,諸君以為如何?」

    美人,向來是眾人唯一都大感興趣的話題,有李肅開頭,眾人無不轟然響應,張燕叫嚷得最為熱烈,徐晃、楊修和侯成也是不甘人後,就連賈詡和徐庶,亦是連聲附和,舉杯起身呼應。

    呂布哈哈大笑,亦是舉杯起身,邀眾人道:「好,諸君好意,我心領了,喜酒麼,當然會有的,到時,我再與諸君喝個痛快!」

    有呂布這句話,眾人更是興致高漲,在禁酒令下,他們這些核心部屬,也都知道主公呂布為何有此決斷,關鍵的原因還是在於糧草供應,故而儘管每個人平素都是嘴裡淡出鳥來,還是身體力行地做出表率。

    如能在主公呂布的喜宴上,喝個痛快,想想都令人心動不已。

    眾人飲畢就座,一旁侍立的婢女,當即上前為眾人斟滿。

    這次是賈詡舉杯起身,撫鬚對呂布祝酒:「主公,聽聞夫人已有身孕三月,詡借主公美酒,謹祝主公喜得貴子,大業後繼有人!」

    堂中聞言轟然炸響,蓋因這事除了徐庶外,徐晃等人皆不知,如今得賈詡爆出來,眾人自是在驚訝之餘,大為振奮。

    數年來,呂布這個勢力集團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地盤從并州擴張到關中、河洛,帳下亦是人才聚集,可籠罩在所有人心頭上的一個陰霾,就是主公呂布至今仍只有愛女玲綺一人,並無子嗣。

    子嗣的問題,在普通人家裡,都是個大事,更何況是呂布,更是關係到是否能繼續吸引天下英才來投的地步,自然為一眾部屬所關心,今天,驟然聽聞夫人嚴氏已有身孕三月,如何不叫眾人喜出望外。

    這一下,眾人更是盡數舉杯起身,向呂布道賀,張燕更是嚷嚷道:「主公,主公,喜得貴子,可是要大宴三日才行啊!」

    眾人轟然大笑,呂布對張燕笑道:「哈哈哈,看來你可真是想喝酒得很吶。好,大宴三日就大宴三日,皆是諸君痛飲一番。」

    這麼鬧騰兩下,氣氛更見熱烈,眾人的話題,一時就集中在主公呂布的子嗣上。

    一直鬧騰到亥時至,眾人才告辭而去,可賈詡和徐庶卻被呂布留了下來,因為就在晚膳之際,西涼有消息來,韓遂以大軍撤離襄武為餌,誘馬超率軍追擊,伏兵大出,大敗馬超。

    書房中,賈詡和徐庶聽呂布說完,對望一眼,徐庶對呂布道:「主公,庶竊以為,此戰馬超大敗,乃是主公進軍西涼的契機。」

    「嗯,馬超新敗,他會否向我求援?」

    徐庶笑道:「難說,庶最擔心的,是韓遂又會藉機對馬超施展陰謀詭計。」

    呂布默然片刻,微微皺眉道:「馬騰雖然並未喪命於韓遂的毒藥之下,卻亦無法理事,只能在家休養,即使韓遂有什麼陰謀詭計,難道馬超還會相信他不成?」

    賈詡插嘴道:「主公,元直所慮甚是,韓遂此人號稱金城之狐,狡詐機變,不可不防。」

    「嗯!」呂布答應一聲,對二人道,「既如此,還是文和先生親自跑一趟,如能將馬騰接到長安來,收服馬超,就多了幾分把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